魯迅曾告誡中國青年人要「擺脫冷氣」,如今他們像螢火一般走上「疫...

2021-01-20 上觀

疫情防控是一場全民戰爭,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沒有人是旁觀者。「95後」「00後」的大學生們,是網際網路時代成長起來的一代人。而當國家需要青年貢獻力量的時候,他們放下了手機,放棄了休息,戴上口罩走上了「疫線戰場」。

在浦東浦興街道,在校大學生們積極響應街道黨工委和團工委的號召,加入居民區防控志願者隊伍,為居民測量體溫、登記信息、預約口罩、上門宣傳……這些年輕的身影,成為社區防控一道美麗的青春「風景線」。

家住浦興路街道雙橋小區的周慧婕,是上海商學院的一名大三學生,是最早一批主動加入志願服務的青年之一。2月2日,她看著社工們在寒風中忙碌的身影,便主動提出:「如果你們需要志願者幫忙,我可以!」第二天,周慧捷早早就來到口罩預約登記現場,引導居民排隊,勸導居民戴好口罩。還幫助居委將做好線下登記信息的電腦輸入,文文靜靜的女孩,一坐就是一整天,把表格做得完整漂亮。平時,只要居委有需要幫忙的事情找到她,小姑娘都盡心盡力,從不推託。

陳皓陽是上海市濟光職業技術學院經管系的一名大學生,2017年就註冊成為上海市志願者。2月2日起,他就主動到所在的東三居民區報名參加志願服務,從未休息。在口罩預約登記的現場,他幫老年人填寫表格;為居民講解預約流程、宣傳防疫小常識。他說,「在國家和社會有需要的時候,我們年輕人要站出來,擔負起我們的責任。」

在聽取居民對口罩預約登記的意見後,小陳開動腦筋用半天時間做出一個網上預約領口罩的小程序。陳皓陽還負責小區每天入滬人員網上篩選檢查,對重點地區返滬人員進行特別備註。整理信息、接聽電話、列印文件,每天都能在居委看到小陳忙碌的身影,幾乎成了居委的「編外」社工,切實地緩解了基層人手不夠的壓力。此前陳皓陽也一直熱心於社區公益事業,積極參加垃圾分類志願者工作。所有的居委社工和居民都對這個小夥子讚不絕口。

就讀於上海震旦職業學院的大二學生張錚毅,是凌三居委主任徐紅妹的兒子。本來是個靦腆少言的少年,在疫情期間,看到媽媽和眾多一線工作者每天都忙得筋疲力盡,他主動站了出來。慢慢地,只要居委有需要,徐紅妹就拉上兒子,兩人一起上陣。幾天下來,徐紅妹發現,兒子真的長大了,除了有些靦腆,但做事認真仔細有效率,也能吃苦。

相似的還有凌四居民區主任姜麗的兒子王楠。小王是上海交通大學的一名在校大學生。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後,人員及車輛「出入證」管理和24小時「一門雙崗」任務繁重,而小區志願者大多年齡偏大,能執勤的人數不足。小王主動提出:「媽,你看我能為小區做點什麼?」成為「浦興防疫大學生志願者團隊」的一員後。不顧天氣嚴寒,小王每天早晚兩次拿著小喇叭在小區巡邏,宣傳防疫知識、及時關閉敞開著的防盜門。「雖然確實有點冷,但比宅在家裡打遊戲可有意義多了!」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如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這是當年魯迅先生對青年人的告誡。

如今一張張稚氣未脫的青春臉龐,一句句樸素的話語,貼一份告知書,發一份口罩……在共同的戰「疫」中,他們認真做好一件件踏踏實實的小事,這樣的例子在上海還有許多許多。

青年有擔當,國家有力量。這些身著黃馬甲的青春身影,在戰「疫」實踐中,他們的眼神逐漸多了幾分堅定,他們的肩膀已不再稚嫩。這是民族賡續的精神,這是國家向上的動力。他們用行動證明,「95後」「00後」終將成為新時代中華民族的脊梁,疫情阻擊戰必將取得勝利。

相關焦點

  • 「願中國青年人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
    魯迅魯迅,曾用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民主戰士,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我們從初中開始,語文課本裡必然會出現魯迅先生的文章,可以說,魯迅先生的文章以及他的思想是伴隨著我們成長的。
  • 網易雲熱評:突然想到魯迅先生的一段話: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
    網易雲熱評:突然想到魯迅先生的一段話: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 經歷過自殘,想過自殺,站在27層樓頂,從沒想過世界上最大的壓力來自家人,曾一夜長出白髮,也曾暈倒在公交車前,可我還活著,我現在有一份月薪一萬五的工作,買了一堆心理的書,我希望我可以做一個銘記痛苦卻拯救他人的姑娘
  • 青年人要擺脫冷氣
    魯迅先生曾對青年寄予殷切的期待,他希望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話,能有一份熱,就發一分光。新時代的青年只有將生命的溫度注入工作的生活中,以百姓之心為己心,以他人之心為己心,才能真正享受到其中的歡樂。
  • 走近魯迅:擺脫冷氣 拒做看客
    這時魯迅才突然發現,前兩排的座位已經全空了出來,學生們就是趁魯迅出去的時候放進空氣,然後躲到安全的地方看熱鬧去了。魯迅事後曾就此事發感慨:可見這些年長的學生,對我這個青年教員的話是既不相信又相信,因為不相信,所以要試一試;因為相信,所以要在別人身上試試。遇事要躲,有熱鬧要看,這件小事顯示出的人們心靈深處的汙垢讓魯迅覺得特別心寒,他終於弄清了為什麼許多原本一腔熱血的人會漸漸的心灰意冷。
  • 魯迅文章被移出教科書,不一定是好事,青少年需要擺脫「冷氣」
    魯迅的文章大多是抨擊當時的社會、人性,在魯迅的尖銳的筆鋒之下,一個個披著虛假外皮,或者咧著吃人嘴臉的惡人,被生動地刻畫了出來。魯迅之文,讀之有氣,品質有味。此「氣」乃魯迅的民族氣節,魯迅也被成為了「民族魂」,此「味」乃文章的傳達給讀者的深刻的內涵。魯迅的文章讀起來不像白開水寡然無味,也不像純文學一樣只注重單純的抒情。或許人們會覺得,魯迅的文章語句不通,不是我們現在正常的、習慣的語句表達順序。
  •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魯迅必須敢於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魯迅 當我沉默著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
  • B站《後浪》刷屏背後的冷水,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
    世界要向前發展,必然需要衝破和創新。「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當代青年應該保持住這股勁頭,勇敢向前奔湧。「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魯迅先生說得好。
  • 擺脫冷氣,勠力戰疫 關於疫情的議論文700字
    是去詰責他們嗎?不!我們不應該這樣做。湖北武漢人難道想要爆發疫情嗎?所有的湖北武漢人都是病毒攜帶者嗎?難道他們不是受害者嗎?一些倖存者躲過了疫情,卻沒躲過人間的世態炎涼。防疫要做的是隔離病毒而不是隔離人心。如霍布斯在《論人性》中所言:「發生在一個人身上的無辜苦難也可能發生在所有人身上。」
  • 我需要擺脫冷氣
    我們如今發展日益迅速的生活狀態,註定會有一批批要為國家的發展犧牲,但是究竟有多少人甘為且敢為孺子牛,我們無法預測,如今看來我們日益漸豐的物慾已是文明社會的另一種產物,隨之而來的攀比與求之不得化作一種普遍性的焦慮便也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有時候回過頭看看,原來事物之所以是如今的模樣,人是如今這樣的人,與生活的一切皆息息相關。
  • 把歌詞寫成詩:願青年少一點冷氣,做人當如向日葵!
    歌詞發展到如今,只有押韻這個要求還殘留著,但也是非常寬泛的,不強求。現在的歌詞,品類很是豐富了。有流行大眾的,甚至低俗直白「狼愛上羊啊愛得瘋狂」。也有充滿詩意的,尤其是民歌,保留了很多韻味,古樸而動人。比如《鴻雁》,「鴻雁,天空上,對對排成行。江水長,秋草黃。草原上琴聲憂傷。」今天想分享的歌詞,就非常富有詩意,不,他本身就是一首優秀的詩。
  • 柯潔用魯迅名言詮釋五四精神 網友:潔寶你就是我的火炬我的太陽
    北京時間5月4日,圍棋世界冠軍、清華大學學生柯潔更新個人社交平臺,他援引著名作家魯迅(周樹人)的一段話,來與所有諸君共勉。柯潔引用的話是——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 「光明網評論員」願青年們都擺脫冷氣,向上走
    這些學生組織的成員,有種種心得體會:「那套話術和玩法,跟官場陋習沒啥區別」、「我是靠學長『打招呼』進的社團,所以一進去就有靠山」、「在校園裡碰上了,不能喊師兄師姐,要大聲喊『主席好』」……學生官僚化,如今並不罕見。就在上個月,中山大學發布的標註有「正部長級」「副部長級」的《中山大學學生會2018—2019學年度幹部選拔公告》,就曾遭遇過一輪輿論的密集火力。
  • 魯迅作品經典名言|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
    魯迅,原名周樹人,20世紀中國重要作家,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左翼文化運動的支持者。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的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代表作有《朝花夕拾》《狂人日記》《吶喊》《野草》《傷逝》《阿Q正傳》《彷徨》《記念劉和珍君》《論睜了眼看》《魯迅文集》。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
  • 一共180多個筆名,唯獨「魯迅」二字不朽至今,它有何特殊含義
    魯迅如此有才華,他的弟弟周作人亦是如此。他們最初都是在日本生活,弟弟結識了一個名叫羽太信子的女人,二者也結為夫妻。1909年之後,他們一同來到中國生活。時間到了1923年,羽太信子開始對周氏兄弟進行挑撥,兩位兄弟也失去了和氣,魯迅隨之搬出八道灣大院。後來魯迅返回到這個地方搬東西時,還被羽太信子羞辱了一番。心中的憤怒積攢了許久,隨即以「宴之敖」的筆名發表了《俟堂專文雜集·題記》的文章。
  • 魯迅30句精彩語錄,直指人心,發人深省!
    (《魯迅日記》)19.我每看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後而仍非跑至終點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的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之脊梁。(《這個與那個》)20.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 寫戰「疫」作文, 這30個好標題不容錯過
    如果主題是眾志成城,一起抗疫,或者感謝和讚美以日本為代表的國際社會對中國抗疫的幫助,就可以用「同氣連枝,共盼春來」做標題。   3.因為使命在肩,所以勇往直前   此題朗朗上口。適用於讚美和謳歌最美逆行者。最美逆行者,除了醫生護士,還包括一線防疫人員、後勤服務人員等等。總之,疫情發生時,衝到前線,為抗疫做貢獻的人,都是最美逆行者。
  • 寫戰「疫」作文, 這30個好標題不容錯過! 題好一半文
    點點螢火,匯成人間星河 魯迅有句名言:「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螢火」成為微小個體散發光芒的經典比喻。 這世上,可能確實沒有超級英雄,不過是無數人都在發光,然後螢火匯成星河。
  • 願你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
    願你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 2020-05-04 1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