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來臨前
洪水到達時
及洪澇災害發生後
我們應該怎麼應對呢?
我們常常聽到這句話:「大災之後必有大疫」,它是說發生大災後,如果不做好預防控制,必定會有大的疫情暴發。如今,暴雨、洪水成災,成百上千萬的人受災,如果不做好以下三件事,必然會造成傳染病疫情流行。因此,控姐提醒大家:一定要做好這三件事!千萬不能馬虎!
一、搞好環境衛生,控制疾病流行
洪災後,自然環境和居住環境遭到很大破壞,居民轉移安置後,搞好居住地的環境衛生工作,是確保災後無大疫的關鍵。要特別注意:
1、臨時住所應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位置,避免泥石流、洪水等危險多發地點。
2、原則上每20-25人設置一處廁所,廁所距離水源至少30米,糞便應及時清理。
3、不亂扔垃圾、亂倒汙水,不隨地吐痰、隨地大小便,禁止將糞便、垃圾倒入水中。
4、不在住所內飼養家畜家禽,防止人畜共患病。家畜家禽應另建臨時飼養欄。
5、床鋪與地面應保持一定距離,減少人與鼠、媒介昆蟲的接觸;使用蚊帳、蚊香等防蚊防蠅;用噴霧或噴灑殺蟲劑驅趕媒介昆蟲。
6、住所要經常通風換氣,天熱時防止中暑。
7、臨時住所要定期消毒,包括地面、門、痰跡、嘔吐物、垃圾桶等。
8、灶具放在安全地點,並有人看管,注意防火。
二、注意飲水安全,預防腸道疾病
水災期間,生活垃圾、人畜糞便、淹死的動物屍體會汙染飲用水水源,直接飲用很容易染上痢疾、傷寒、霍亂等腸道傳染病。因此要注意:
1、千萬不要喝生水,經漂白粉等消毒過的水也應煮沸後飲用。
2、洗菜、煮飯、漱口等日常生活用水,也必須使用消毒過的清水。
3、飲用水的消毒方法:
(1)將花生米大小的明礬1粒,放入25公斤(1桶)水中攪拌1-2分鐘,靜置40-60分鐘,使水澄清。
(2)將澄清的水倒入另一個容器中,及時清除沉澱物。
(3)再將1片漂白粉精片研細,用清水調成糊狀,倒入50公斤(2桶)水中攪拌均勻,加蓋靜置30分鐘後使用。
4、漂白粉或漂白精片,應放在避光、乾燥、涼爽處。
三、講究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
洪水泛濫期間和災後,受災群眾及救災人員的飲食衛生很難保證。如果吃了腐敗或被汙染的食物,可導致腸道傳染病或食物中毒。因此食品衛生的關鍵是:
1、不吃腐敗變質的食品和被水浸泡後發黴的糧食;不吃淹死的家畜家禽和過了保質期的食品;不生吃水產品。
2、食物一定要燒熟煮透,使用後的餐具及時清洗。
3、不用汙水清洗蔬菜、瓜果及餐具。
4、高溫季節,煮熟的飯菜放置時間不宜超過4小時,剩飯菜一定要熱透再食用。
5、生熟食品要分開加工和儲存,存放吃剩的或沒有包裝的食物,要注意防鼠、防蠅、防蟲。
6、出現發熱、嘔吐、腹瀉等不適症狀,應及時找醫生就診。
新聞徵集
您身邊有什麼關注的、關心的,
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郵箱:nubb@qq.com
轉載註明出處 編審:孫克亮 來源:湖北疾控
一個專注於分享城市故事的微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