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科林斯上賽季場均能夠交出21.6+10.1+1.5的兩雙成績單,並且能夠交出40%的三分球命中率。是上賽季聯盟中僅有的兩位能得到這樣數據的球員。另外一位是唐斯。
但是,交出這樣優異表現的他對於外界球迷來講好像從來都沒有走到過聚光燈前面。科林斯在2017年選秀大會上以首輪第十七順位進入聯盟,到現在他的第三個賽季,他不管是在得分方面還是籃板能力都有著飛速的進步,目前已經達到聯盟中的優秀水平。
在他的大學期間,他個人出色的運動能力就被外界球迷所了解;但同時,當時他的身材非常瘦弱,也有部分媒體並不看好他在聯盟中能夠頂住激烈的對抗。但是現在我們回過頭去看,當初的這些疑問都已經不再是問題了,他已經證明了自己能夠立足於NBA。
科林斯在場上一直在四號位與五號位之間遊走,他的體型與速度已經能夠支撐他在球隊中的角色,不管與什麼樣體型的對手對抗,他都有能力去在對抗後完成終結得分。而現在,特雷楊在球隊的培養下慢慢成長起來,他在進攻端威脅的加大更加讓科林斯的得分輕鬆許多。兩人的擋拆組合成為了老鷹的無敵殺招,極具有創造得分的能力。
楊少俠的瘋狂得分能力對於對手防守陣容的撕扯,同時他的美妙的傳球能力和慢慢成長起來的組織能力,都能讓科林斯在罰球線以下區域瘋狂攻擊籃筐,完成各種驚豔的扣籃表演。
雖然特雷楊在這個組合中擔任組織角色,但科林斯也並非只是一個吃餅型球員。他擁有非常出色的禁區技術,同時,他的個人持球跳投也在一個賽季一個賽季的慢慢進步。上賽季,他的三分命中率高達40.1%,在全隊內所有球員中命中率高居第一。
像我們一開始說的那樣,上個賽季他交出了一張非常優秀的成績單,在這個聯盟中,能夠和他一樣的就只有唐斯一人。後者已經連續三個賽季裡保持了這樣的水準。雖然兩人有著差不多的表現,但是外界對於他們的評價卻不盡相同,唐斯一直以來都是球迷們心中的建隊核心球員,而在他的職業生涯,從球隊也一直是這樣對待他的。但對於科林斯而言,幾乎很少有人願意將他當做核心球員來培養組隊。這就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並且柯林斯在防守端的進步似乎已經有了趕超唐斯的跡象。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科林斯一直以來備受外界冷落呢?
科林斯雖然一直都能保持比較穩定的表現,但是對於外界球迷來說不太受關注,主要是因為兩個問題:第一是上賽季球隊的勝場太少,球員的數據也很少有人注意,他所在的老鷹一直以來都不是一支富有競爭力的球隊;第二,個人的出勤率過低,在這幾個賽季,他一共缺席了156場比賽,上賽季,他曾因為違反禁藥協定而停賽25場。希望本賽季他可以減少這兩個因素給他帶來的影響。
球隊今年在休賽期的補強還是可圈可點的,引進了博格丹諾維奇、鄧恩、加裡納利和隆多這樣一批有能力的球員,這會讓他們的陣容發生巨大的變化,也有希望重回季後賽之列。
加裡納利應該會在陣容中擔任四號位,加上他們在選秀大會上籤下的新秀球員奧孔古,還有去年在交易市場上引進的的卡佩拉,現在再加上一個科林斯,球隊的前場位置看起來似乎有一些擁擠。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一些優缺點,科林斯在小球陣容中作為中鋒位置是發揮不錯的,只不過他在這個位置上時,防守端的表現有一點點不堪重負,對於老鷹禁區的保護比不上其他的選擇,如果一直將他放到那個位置上的話,可能會讓本就防守不出色的球隊變得更加困難。
而這個賽季,他的第一項工作就是需要在防守端去鞏固自己的球隊地位。他很可能會在比賽尾聲階段上場,在場上他需要交出一個高於平均水平的防守表現。只要他在場上的防守表現沒有影響到球隊,那麼主教練就依然會選擇將他放在場上。否則球隊在面臨擁擠的前場狀況時,很有可能會將他當做交易籌碼去交換那些防守型球員。另外還有一點是他需要注意的,他與特雷楊這個雙人組合需要在東部快速成長。
嚴格上來講,這位與東契奇名噪一時的新秀後衛,現在儼然已經成為了球隊的絕對核心。雖然他個人在防守端的表現實在拿不上檯面,但是球隊在近幾年也不會選擇和這名球員分手。當科林斯不在場時,老鷹可以讓卡佩拉和奧孔古與特雷楊組成擋拆的組合,如果他們兩個人能夠在進攻端與特雷楊搭配,打出媲美科林斯的進攻表現。那麼我們有理由相信,管理層很有可能會放棄科林斯。
這個賽季是科林斯的合同年,對於他來講非常重要,他需要保持住自己現在在聯盟中的高產狀態;同時,他還需要向外界證明,自己有能力帶領球隊取得勝利。今年老鷹的第一個目標是邁入季後賽,如果最後球隊能夠得到一個不錯的成績,那麼管理層就該思考怎樣才能幫助球隊更上一層樓,而科林斯就該面對未知的將來做好兩手準備,球隊是會用大價錢續約留下他,還是將他作為籌碼去交換更強的即戰力。
這些問題我們現在還無法證實,只有靜待時間去告訴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