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徐玉玉的171號屬遠特通信,曾有2萬多個號涉詐騙被關停

2020-12-05 澎湃新聞

8月25日,遠特通信公司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詐騙山東女孩徐玉玉學費的171手機號確屬該公司,且有完整的實名登記信息。

據遠特通信主頁顯示,公司於2014年獲得工信部頒發的虛擬運營商牌照,開始開展虛擬轉售業務。截止2015年底,全國獲得同類牌照的企業已有42家,這些企業通常被叫做移動通信轉售企業或虛擬運營商。與硬體設施完備的基礎運營商不同,虛擬運營商需要租用基礎運營商的網絡,再以自己的品牌提供服務。

為了給三家獨大的電信市場注入活力,工信部於2013年底開始發放牌照,虛商作為「鯰魚」被引入市場,170與171開頭的號段即由虛商運營。然而近年來,這兩個號段成了電信詐騙的重災區。據統計,目前的惡意詐騙簡訊中,有近44%都來自170號段。

「有的虛商網點會用各種各樣的方法規避實名登記。」上海市公安局網安總隊總工程師瞿偉放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過去最主要的問題是沒有實名制,現在的問題是表面實名制,但很可能人和證不符,銷售環節中有各種假冒代替。」

遠特通信半年被強制關停2萬多涉案號碼,佔總用戶數1%

8月19日,山東省臨沂高三畢業生徐玉玉接到詐騙電話,準備用來交學費上大學的9900元被騙走。報案後回家的路上,徐玉玉突然昏厥,兩天後因心臟驟停離世。

徐玉玉接到的詐騙電話為「171」開頭,經過特遠通信核實,這個號碼正是該公司在運營。

據工信部網站顯示,2015年9月,就170號段垃圾簡訊息問題,工信部就曾約談了遠特通信等7家移動通信轉售企業的負責人,督促相關企業加強垃圾簡訊息治理。

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底,工信部已組織電信企業對14萬餘個涉及通訊信息詐騙等犯罪的電話號碼進行了快速關停。其中基礎電信企業(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關停號碼85189個,虛擬運營商關停號碼60202個。

在被關停號碼的二十多家虛擬運營商中,遠特通信有23280個號碼被關停,佔比最大,達到了總數的39%。

據遠特通信官網顯示,截至2015年底,其用戶數突破240萬戶。按照這個基數,每100個號碼中有1個因涉嫌犯罪被關停。

澎湃新聞聯繫到了遠特通信市場部,對方表示「目前已經立案調查,不便接受採訪」。

多家虛擬運營商屢被工信部「點名」

2016年7月,工信部網絡安全管理局組織對虛擬運營商新入網電話用戶實名登記工作進行了暗訪,遠特通信再次被發現違規。被暗訪的26家轉售企業中,共有15家企業被發現存在違規行為。

暗訪的同時,工信部還對部分虛擬運營商的在網用戶實名登記信息合規率進行了數據抽測,將「電話用戶實名登記數據檢測工具」及與「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查詢服務中心」進行聯網比對,共抽測了8家虛擬運營商,其實名登記信息合規率都在90%以上。

在被抽測的8家中,遠特通信的實名登記信息合規率為95.95%,排在倒數第三。

這8家中墊底的企業是分享通信,其實名登記信息合規率為僅為91.30%,在此次暗訪中也被發現存在違規行為。然而這已經不是分享通信第一次被「點名」。

據人民郵電報報導,今年4月,央視以「失控的170號段」為題報導了虛擬運營商實名登記制度落實不到位、170號段成為通訊信息詐騙重災區的情況,工信部即緊急約談了三家實名制落實不到位的移動通信轉售企業,其中就有分享通信。

在7月的暗訪中,分享通信又被指在新入網用戶及在網用戶登記信息合規抽測中均存在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工信部要求相關基礎電信企業繼續暫停向其核配移動轉售碼號資源。

據工信部公開資料顯示,屢次上「紅榜」的情況,多家虛擬運營商都有發生。

實名登記易,「人」「證」一致難

「過去最主要的問題是沒有實名制,現在的問題是表面實名制,但很可能人和證不符,銷售環節中有各種假冒代替。」上海市公安局網安總隊總工程師瞿偉放對澎湃新聞表示。

工信部在今年5月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表示,電話用戶實名登記工作自2013年全面開展以來,目前全部電話用戶實名率已達到92%。

在電話實名全面鋪開的同時,實名仍然存在著「虛證」的隱患。

「不管誰去買,不管有沒有證,都可以給你辦,而這個實名登記信息跟你本人是沒有關係的,銷售商可以滾動『生產』一批身份證」,瞿偉放對澎湃新聞表示。

「虛擬號段運營商層層轉包,設計套餐,轉包給二級、三級,再到具體的網點,網點為了儘快賣出,會用各種各樣的方法規避實名登記。」

今年7月,工信部對新入網用戶實名登記工作進行暗訪,共暗訪了26家轉售企業的109個營銷網點。其中,暗訪實體營銷網點50個,發現違規網點13個,違規率比為26.0%;暗訪網絡營銷網點59個,發現違規網點24個,違規率比為40.7%。

對比之下,網絡營銷網點的違規率比實體營銷網點高了14.7%。

「網絡銷售號碼需要上傳照片和身份證,但是不是本人照片就不知道了。」瞿偉放表示,網上實名認證在技術上沒有問題,但成本較高。

「實體店銷售網點能否認真執行也是一個問題,過於繁瑣肯定影響業績。」

這種實名登記執行不嚴,常常會使得警方偵查陷入困境,「即使涉案手機已經實名了,根據登記信息追蹤,往往發現對方的身份證被冒用了,而詐騙團隊成功一起手機就關掉了,給進一步偵查帶來了困難。」

8月26日晚,工信部官方微信「工信微報」對徐玉玉事件公開發聲,稱對此感到震驚和惋惜。工信部同時表示,將進一步加大對虛擬運營商的監督管理力度,並將把實名制落實情況作為虛擬運營商申請擴大經營範圍、增加碼號資源、發放正式經營許可證的一票否決項。

5月24日,工信部就已下發通知,要求各基礎電信企業確保在2016年12月31日前,本企業全部電話用戶實名率達到95%以上,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電話用戶實現實名登記,而始終不進行補登的用戶將被強制停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騙徐玉玉的171號屬遠特通信曾有2萬多個號涉詐騙被關停
    綜合消息 8月25日,遠特通信公司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詐騙山東女孩徐玉玉學費的171手機號確屬該公司,且有完整的實名登記信息。據遠特通信主頁顯示,公司於2014年獲得工信部頒發的虛擬運營商牌照,開始開展虛擬轉售業務。
  • 騙徐玉玉的171號屬遠特通信 2萬多號涉詐騙被關
    ­  8月25日,遠特通信公司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詐騙山東女孩徐玉玉學費的171手機號確屬該公司,且有完整的實名登記信息。­  據遠特通信主頁顯示,公司於2014年獲得工信部頒發的虛擬運營商牌照,開始開展虛擬轉售業務。截止2015年底,全國獲得同類牌照的企業已有42家,這些企業通常被叫做移動通信轉售企業或虛擬運營商。
  • 遠特通信拒回應「總裁失聯」傳聞:知情人稱配合調查或涉電信詐騙事件
    中國網科技12月19日訊(記者 胡愛善、張少雷)近日,有媒體報導稱,虛擬運營商遠特通信創始人、總裁王磊已失聯。據知情人士透露,王磊是「配合調查」,可能與近期雲南打擊電信詐騙有關。對此事件,中國網科技聯繫企業進行求證,截至發稿時,遠特通信未予回應。
  • 遠特通信服務再升級為您的通信暢通保駕護航
    首先,遠特通信利用各種平臺渠道,全方位開展防範疫情詐騙的宣傳和提醒。在官方網站、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公眾號、渠道合作營業廳、簡訊等渠道,發布注意詐騙信息甄別的宣傳信息。特別是針對以提供「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用品、推銷「防疫新藥」、「親屬患病」求助、「獻愛心」為名實施詐騙的疫情有關新型詐騙套路,進行專門的防範詐騙提醒及防範措施建議,提醒居民注意防範。
  • 臨高16青少年盜Q號騙千人 13歲詐騙人員稱好玩
    近日,臨高警方破獲系列網絡詐騙案,詐騙分子通過所盜取的QQ號,冒充QQ主人身份向QQ主人的親朋好友詐騙。目前查處的16宗網絡詐騙案,涉案金額7萬多元,全國各地共有近1000名QQ用戶受騙。  □南國都市報記者林書喜  嫌疑人指認用於網絡詐騙的電腦及相關記錄。
  • 和多號提醒你:年末歲初更要小心電信詐騙
    實際上自2000年以來,隨著我國固定電話、手機、網絡等通信工具的普遍應用,虛假信息詐騙等非接觸式詐騙犯罪,就迅速在我國發展蔓延開來,其中電信詐騙尤甚,詐騙方式不斷翻新,手段層出不窮。根據公安部統計顯示,僅2017年全國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3.1萬起,查處違法犯罪人員5.3萬名。受騙人群中,19歲是受騙高峰,18歲~25歲佔整體受騙者的52.4%;而56歲-60歲的高齡,則是受騙金額最多的群體!今天多號君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電信詐騙的常用套路,讓您在年末歲初遭遇詐騙信息時,第一時間識破騙局。
  • 「遠特喜牛通信」相關公司因涉嫌傳銷被法院凍結200萬元
    2020年6月8日,該企業由「遠特時空(成都)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變名為「成都環語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此外,中新觀察注意到,遠特時空(成都)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特公司)推出一款名為「喜牛」APP的軟體,該軟體自稱耗資100萬元打造的「網際網路+合創共享移動平臺,該公司對外宣傳是工信部授權的電信增值業務提供商,於2014年獲得工信部虛擬運營商牌照並發布移動轉售業務品牌,致力於打造獨特的移動通信多業務雲端運營商。
  •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十問
    03電信網絡詐騙與傳統詐騙的區別是什麼?1、行騙面廣2、異地行騙3、隱蔽性強4、手段各式各樣5、犯罪工具智能化04哪些群體需要防範電信網絡詐騙?預防電信網絡詐騙,人人都要做行動派!05被騙人的心理特點有哪幾種?
  • 和賣茶「姑娘」有緣分?你可能遇到有「劇本」的詐騙團夥
    最關鍵的是,關於這個團夥背後的詐騙流水帳目、交易數額等證據都沒有固定,這些關鍵證據去哪兒了?想到這些,周豔萍撥通了承辦警官的電話。賣茶葉的「福建姑娘」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正文無關2018年5月7日,在桐鄉市做羊毛衫生意的馮某來到了本地公安局報案,聲稱自己的錢被一個賣茶葉的「福建姑娘」騙了,被騙了幾十萬元。根據馮某自述,1月通過微信認識李某,對方自稱賣茶葉的。
  • 高級翻譯做「二房東」騙外國人2萬房租被批捕
    新京報訊 (記者劉洋 通訊員張偉)房租遲遲未交,房東上門查看究竟,發現房屋已租給了3名外國人,而外國房客早已把2萬餘元租金交了「房東委託的租房人」。  近日,朝陽檢方通報,一名高級翻譯利用英語優勢詐騙外國人,涉嫌詐騙的齊某被批捕。
  • 給智商加碼:公安部網安局嚴打的卡商、號商、接碼平臺都是些什麼鬼?
    公安部網安局按照「淨網」專項行動的部署的斷卡行動,繼續深入打擊「卡商」、「號商」、接碼平臺等網絡黑產犯罪活動。據公安部網安局最新公布,截至目前偵辦此類案件265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637名,其中運營商「內鬼」152名;查處關停接碼平臺38家;收繳物聯網卡和手機黑卡548萬餘張、「貓池」設備15121臺;查獲被惡意註冊、非法使用的網絡帳號2.25億個。
  • 瀋陽男子網上買鳥被騙11萬 嫌犯18天後廣東落網
    全國電信詐騙案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長;2015年遼寧公安機關共立電信詐騙案7911起;2014、2015年兩年,電信詐騙犯罪給遼寧百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7.2億元……  一連串的驚人數字,足見近年來電信詐騙犯罪日益猖獗。
  •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九頭蛇」,如何實現「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一旦詐騙得手,就迅速將贓款拆分到數個乃至數十上百個二級、三級帳戶,層層轉帳,逃避打擊在詐騙、網絡賭博等犯罪團夥間,有一個形象的說法:誰掌握的對公帳戶最多,誰的資金就最安全層層轉賣,實名制形同虛設,通信安全監管漏洞給了詐騙分子可乘之機上遊,有成熟的個人信息售賣產業鏈;下遊,有分工明確、組織嚴密的黑灰產業鏈條虛擬化、智能化
  • 「警示」電信詐騙猖獗的背後,是眾多科技公司在恰飯
    我深切地能夠理解他們的心情,因為大多數被騙的人並不是土豪,甚至多是經濟情況並不很好,由於急於賺錢改善生活,才會被騙子有機可乘,反倒騙走了錢財。我必須實事求是地說,電信詐騙的破案率真的不高,這個數據我不好公布,我能說的是,遠低於你們的想像。
  • 中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實踐13號投入使用 更名為「中星十六號」
    投入使用後,它將被納入「中星」衛星系列,命名為「中星十六號」。 於2017年4月12日發射的實踐十三號,創造了我國及世界通信衛星多個「首次」。 實踐十三號衛星 該衛星總設計師李峰介紹,實踐十三號首次在我國通信衛星上應用Ka頻段寬帶技術,通信總容量達20Gbps,超過了我國已研製發射的通信衛星容量總和;首次在國際上開展高軌衛星與地面的雙向雷射通信試驗
  • 江蘇出臺「不良信用通信用戶」懲戒措施 至少2年內不得新辦電話卡
    為懲戒、治理非法開辦、買賣電話卡的違法犯罪活動,日前,江蘇省公安廳與省通信管理局聯合下發通知,決定自今年2月1日起,對「不良信用通信用戶」實施通信懲戒,暫停他新辦電話卡,並僅能保留一張生活所需的電話卡。
  • 高仿微信公眾號「釣魚」詐騙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騙子們如今開始利用仿冒官方微信公眾號進行詐騙,有的通過取「高仿名」冒充正規機構,有的通過造假、借用他人工商執照、法人信息註冊微信公眾號實施詐騙。所以騙子通過造假的工商執照、法人信息、開設證明,能夠輕易地註冊微信公眾號,進而實施各類詐騙行為。浙江的陳女士就曾因為關注了一個虛假的微信公眾號,導致新辦理的信用卡被騙消費上千元錢。辦理了交通銀行的信用卡後,為方便日後查帳,陳女士在微信中找到了一個名為「交通銀行中心辦卡進度詢問」的微信公眾號。關注後,陳女士打通頁面上提供的客服電話,接電話的男子自稱是交通銀行的「客服」。
  • 揭秘公眾號灰色生意鏈:只需提供手機號就能買到經認證公眾號
    近日,繼媒體報導福建泉州市民遭遇仿冒車輛年檢公眾號詐騙後,國家博物館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多個假冒中國國家博物館名義的微信公眾號連續發布博文,並配發中國國家博物館建築LOGO,嚴重侵權,提醒公眾謹防上當。
  • 你以為對方與你有緣,其實ta只為騙你「你以為對方與你有緣,其實ta...
    你以為對方與你有緣,其實ta只為騙你「你以為對方與你有緣,其實ta只為騙你「買鞋」… 2020-09-01 1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遠特喜牛APP」環語光通信公司涉嫌傳銷被法院凍結銀行帳戶 借...
    天眼查顯示,環語光通信公司曾用名「遠特時空(成都)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公司成立於2018年9月27日,註冊資本1000萬元,持股60%的大股東樊峻杉擔任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持股40%的二股東羅朝琴擔任監事。2020年6月8日,該企業由「遠特時空(成都)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更名為「成都環語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