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11月27日訊為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素養,打造終身學習型教師,檢驗青年教師的讀書成果,總結交流讀書經驗,推動讀書活動的深入開展,臨沂汪溝小學於11月25日舉行了青年教師讀書交流匯報活動,全體教師積極響應並熱情參與。
交流會上,教師們圍繞讀過的喜歡的書籍暢所欲言,從不同角度,暢談品味書香,在讀書中收穫,在讀書中不斷的成長與感悟。教師們有的從《成為自己的樣子》闡述自己的心得感悟經驗加反思等於成長。反思使成長成為可能,反思使成長自覺化,反思可以提高成長的品質。
通過對個人教育實踐的回顧、診斷、監督、調控,對不良行為和方法進行改善、糾正,提高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同時,使教師不僅僅作為一個教書匠,而成為教育教學工作的研究者,獲得工作的動力和尊嚴。有的在《愛的教育》中抒發自己的情感,在訴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它讓我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青年教師鄭雯老師的《戰爭與和平》讓我們感受到屬於她自己的獨特感悟。在觀察人性的體會中,去體會真善美的本質。進一步聯想到中國的傳統文化與詩書畫印的相結合,使自己的感受更深。在充盈著對人民的同情與關懷,同時也把人性中美的一面表現的淋漓盡致。
袁曉紅的《教育,向美而生》告訴我們,一個教師的內在光華,需要教師處處涵養起性情和品質,蘊涵起良善與悲憫。把美好的種子播撒進心靈,讓這塊土地生機綿延,綻放出五顏六色的詩篇。良善是河水深層的潛流,它有力量,但表面不起波浪,靜水流深。倘若教師擁有智慧而良善的心,便更能喚醒學生心靈深處的愛、良知和尊嚴,播下健康的種子,讓他們如作物般向上地生長,這樣的美顯的格外豐盈悅目。
教師們的解讀和所悟所思,深深吸引並打動細細聆聽的其他教師,交流會現場不時響起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活動過程中教務處主任韓暉點評道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讓閱讀成為教師自身成長的不竭動力,在閱讀中感悟自己、感悟教育,做教育的有心人。把讀書和自己的教學相結合,備好和上好自己的讀書課。
活動最後,校長王桂峰總結本次讀書分享時說道:「教師們精心準備,形式多樣的分享,讓大家受益匪淺,讓讀書豐富自己,提升自己。讓自己真正靜下心來,捧讀一本書,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做一個淡定的讀書人。讓我們讀的慢一點,等待靈魂慢慢跟上來。從書的世界感知生命的愉悅,精神的光亮,靈魂的靜美。讀書是一門藝術。我們要努力掌握這門藝術,在教師之間,學生之間,家長之間建立起溝通的紐帶和橋梁,積極打造和諧課堂、和諧校園、和諧教育。同時感謝閱讀給了我們分享和提升,共建書香校園是我們不懈的追求,希望青年讀書會能引領大家讀更多好書,有更大提升!
讀書書交流活動結束後,不少教師都深有體會地說,只有通過讀書才能提高自身修養和精神境界,才能在教育這條道路上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才能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本網記者)
來源: 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