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型冠狀病毒,即「2019-nCoV」,因2019年武漢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發現,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等較嚴重疾病。
病毒是無法單獨存在的,它需要宿主,比如細胞,細菌等,而細菌細胞等又會依附在顆粒物上,而細菌是0.1微米,只有低於0.1微米才能具備細菌的防護級。
據2008年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國際傳染病雜誌)上的一篇新研究的數據,在流感季節,正確使用口罩的家庭的孩子比不使用的家庭患流感的機率小80%。
《內科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的一篇報告,結論也相似--研究人員研究了400個流感患者,發現家人經常帶口罩和洗手,流感機率可降低70%。
在2003年的非典期間,據《New Scientist》報導,香港皇后瑪麗醫院的首席生物學家Wing Hong Seto認為,對於SARS,在醫院內,帶口罩的人比不帶口罩的人多13倍的保護。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戶外活動時,戴什麼樣的口罩才真正能起到效用?
目前市面上你能看到的口罩主要有:電動口罩,防護級別最高的醫用防護口罩(例如N95),手術室等有創操作環境常用的醫用外科口罩和普通級別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在口罩上,一般你會看到三套認證標註的體系:即KN,N,FFP這三種。其中KN是中國國標認證,N代表NIOSH認證,FFP代表歐洲EN149認證。被這三個認證機構任何一個機構認證過,都是能放心購買的依據。
一、電動口罩
戴過N95口罩的朋友都知道,即便有了這個排氣閥,戴時間長了呼氣吸氣也是挺費勁的,除此之外眼鏡起霧氣,口罩內部感到溼熱難耐。
我們傳統的口罩叫做自吸式口罩,說白了,就是靠自己往裡吸氣的口罩,那個口罩有個缺點就是憋氣,電動口罩是藉助電力輔助的,就像是快遞把空氣主動送到門口了。
電動口罩裡面有濾芯,一般一周換1片,老人孩子尤其適合,相對於N95自吸式口罩,電動口罩呼吸更輕鬆。
二、N95口罩
N95型口罩是 NIOSH(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認證的9種防顆粒物口罩中的一種,最大特點就是可以預防由患者引起的飛沫傳染。
普通N95口罩有兩種,帶呼吸閥的和不帶呼吸閥的。呼吸閥被認為可能會減小對病毒的防護力度,而不帶呼吸閥則透氣性較差,呼吸起來比較費力,不宜長時間佩戴。大家在購買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
N95並不是特定的產品名稱。只要符合N95標準,並且通過NIOSH審查的產品就可以稱為「N95型口罩」。在這要特別提醒的是:部分品牌口罩包裝註明的「細菌過濾≥95% 」並不等於「N95防護級別」。此外,並沒有所謂的3M標準口罩,3M只是一個口罩品牌,並不是所有的3M口罩都能達到N95防護級別。
三、外科醫用口罩
醫用外科口罩:醫用外科口罩是按照功能區分的,標準的外科口罩分3層:外層有阻水層,可防止飛沫進入口罩裡面;中層則有過濾層,可阻隔90%的5μm的顆粒;近口鼻的內層用於吸溼。普通口罩沒有這個功能。所以還要求在佩戴時要正確,不能正確佩戴也是達不到防護要求。其執行的最新標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醫藥行業標準《醫用外科口罩技術要求》,是2011年12月31日發布、2013年6頁1日實施的YY-0469-2011,代替了以往的YY 0469-2004[3]。
購買時,大家一定要注意認準有"醫用外科口罩"字樣或者標明執行標準的口罩。醫用外科口罩的最新執行標準為2011年12月31日發布、2013年6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醫藥行業標準《醫用外科口罩技術要求》YY-0469-2011。
普通醫用口罩:普通醫用口罩目前執行的為企業標準,標準號格式為 YZB/省名稱-編號-年號。普通醫用口罩符合相關註冊產品標準(YZB),一般缺少對顆粒和細菌的過濾效率要求,或者對顆粒和細菌的過濾效率要求低於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防護口罩[1]
提醒下,藍白兩面的醫用口罩,藍的防水層在外,白色吸潮層在裡。看到好多人戴反了,你想啊,吸潮層衝外,不是更吸附別人的飛沫嗎?
四、各種棉質口罩和海綿口罩
因為對他們的防護效果,現階段看不到什麼權威的評估。他們對各種顆粒物的防護上(包含液體顆粒和固體顆粒)上究竟有多大的作用,找不到一個權威的數據。並不是說,他們的效果就一定比某些醫用口罩差,是在有權威認證和無權威認證的口罩中,我們優先選擇有權威認證的。
能擋住細菌病毒的口罩具體說明圖如下
單從防護效果來看,優先是電動口罩或者N95口罩,然後是外科醫用口罩,再次是普通醫用口罩,如果這些都沒有,再考慮棉口罩或者海綿口罩。
但我們也聽取了鍾南山院士在直播中的意見:並不一定非要戴N95,因為這些病毒實際上不是單獨的存在,它常常存在在飛沫中,一般的口罩、外科口罩等等這些還是能夠阻擋大部分帶著飛沫的病毒進入呼吸道。
張旭東:中淨聯與金睛猴科技創始人,淨化專家,專注於淨水、空氣淨化、垃圾淨化,採暖,除溼等環境治理領域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