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種了一輩子地的人對土地都有者一種特殊的情感,我的爺爺還在世的時候,到了每年莊稼豐收的時候,看著豐收的場景也會跟我嘮叨一句「人不虧地,地不虧人」,那麼爺爺這句在農忙收穫時的嘮叨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的莊稼人想要收穫一季的莊稼並不是那麼容易的,莊稼收成好不僅僅是風調雨順就可以了,還需要靠人來有所作為,怎麼幹呢?其實也沒有什麼,種地的人都知道,那就是冬天深耕土地、施肥要足量、除草要及時,就拿種玉米來說,有的人的玉米地只鋤一次,而有的人家的玉米地鋤三次,功夫沒有白出的,收穫的時候肯定是鋤的次數多,上的肥量夠的地裡的玉米收成好,而這個過程就是農村莊稼人口中的「人不虧地,地不虧人」。
農民種地想要土地裡面長的莊稼苗茁壯成長,就需要捨得給施肥,化學肥料加有機肥料結合起來,就好比想讓老黃牛拉磨,得給它先吃飽歇息會再幹活是一樣的道理,在此基礎上,遇到風調雨順的氣候,那麼自然會有好的收成,可以賣多一點錢,也算是對得起農民朋友一年的辛苦了!
隨著農村老一輩種地者的逐漸老去,農村種地的個體力量將會越來越少,未來的農村農業將是朝著現代農業和智慧農業的方向不斷發展,但「人不虧地,地不虧人」的生產道理還是不會改變,也適用於新農人。
其實就是針對於我們農村裡面種植的情況而言,如果我們種植一個產品種植在土地上面,我們不施肥也不對於這個土地進行勞作除草等等,那麼這個土地裡面是長不出我們莊稼所期望生長的這個效果的。
比如我們種植水稻的時候,如果我們不對這些土地進行除草施肥以及護理等等這種情況,如果我們不下功夫去對待這些工作。那麼到收穫的時候,肯定是這些水稻長不出來,或者說產量不足,產量上不去的情況。這個說的就是人不虧地,地不虧人。
其中的道理是什麼呢?其中它包含著一個人不能夠懶惰的一個道理在裡面,人不管到哪裡,不管到什麼地方去,只要你勤勞認真肯幹。不怕吃苦,你就不會被別人虧待。
用在現在的生活當中,也是非常有實際含義的,比如說我們去到一個工廠裡面進行打工,那麼只要我們勤勞的認真的工作,回報自然而然九會得到一個比較好的收益。這一句話其實說白了,在農村裡面人和土地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的。就像談戀愛一樣,我對你好你也對我好。
所以在土地裡面精耕細作的人經常能夠獲得豐收,就是這種情況他對於土地的付出,汗水和付出勞動,使得他所種養的產品和果實都得到了一個豐收好的收成。其實用在現在生活上,也是非常合適的,特別是一些比較老的農村俗話。這些經過歲月的磨練,以及人們對文字的精煉。每一句話流傳下來的,看似非常簡單,但是實則它包含了非常深厚的意義。
所以我們經常建議,很多認識的朋友,多多去品嘗閱讀這些古老的和流傳下來的俗話。因為很多在字眼上面看看不出什麼道理,但是聯想在生活當中使用。或者運用在生活上以及工作上,他都有著一定的指導或者鼓勵以及警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