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智能評測室】還記得前不久羅永浩在直播中賣力推薦的石頭掃地機器人T7嗎?是不是印象裡被一搶而光?T7是石頭科技掃地機器人家族的最新旗艦產品,相對於之前的幾代產品,升級的地方非常多,例如全新的大容量電控水箱、2500Pa的吸力以及全新升級的地圖管理4.0系統,尤其是智能化程度非常高。
外觀
顏值已經成為現代居家電器的重要屬性。作為米家雜貨鋪的重量級成員,石頭掃地機器人T7延續了石頭科技簡約大方的家族式設計理念,白色主色調搭配零星的橘紅色點綴,清新可人。
機身上蓋前方配備三個物理按鍵,可以完成開機、聯網、啟停等操作。
機身前面下部的半透明盒子是儲水箱,用來擦地的。
儲水箱可拆卸,方便加水。
水箱底部還可以安裝擦地拖布,採用磁吸方式固定在水箱上。
安裝了拖布就能擦地了,是個全能選手。
所有的功能區都集中在底部,包括運動部分驅動滾輪和導向輪,以及清掃部分的可拆卸式主刷和邊刷等部件,驅動滾輪採用可上下伸縮式設計,擁有2cm高度的越障能力。
導向輪原理類似電動玩具車,配合獨立電機的驅動輪,能實現原地轉向。導向輪兩邊的金屬方塊是充電的觸點,而底部那六個透明的窗口是懸崖探測傳感器,這也是T7不會從高處摔落的核心秘密。
掃地主刷為可拆卸式設計,方便清理刷頭上面纏繞的頭髮等。刷體採用波浪線形的密毛刷和矽膠材質的刮板組成,緊貼地面從而帶來更好的清掃效果。
頂部的橙紅色「瞭望窗」就是距離和高度測量的雷射感應器以及LDS壓力傳感器,不僅可以繪製家中的大致地圖,也能避免產品卡在沙發、床底下等低矮的空間。
除了底部的懸崖傳感器,機身側面還配備沿牆傳感器(右)和回充傳感器(左),不僅不會出現橫衝直撞的情況,配合RR Mason 7.0石頭算法的不斷迭代還賦予其超過3000種脫困方案。
掃地完成或者電量不足20%會自動尋找充電座充電。充電座上有塊黑色的亞克力,裡面有傳感器和機身的回充傳感器對應,兩個凸起的金屬電極和機身底部的充電觸點對應,這樣每次自動充電的時候都能實現準確連接。
這就是充電的樣子,建議將充電器安裝在角落或者高腳沙發下面。
應用配置
在正式T7工作之前,需要將其連接Wi-Fi並與「米家」App綁定,操作也非常簡單,按住最外側的兩個按鍵重置Wi-Fi,打開米家App搜索石頭掃地機器T7,再根據App說明進行連接操作。
然後T7會語音提示配置完成,在米家App的「我的設備」中就能看到掃地機器人了,用手機操作是非常簡單的,如果家中再有小愛同學智能音箱,那讓T7去掃地真的就是一句話的事。
第一次使用T7的時候,在操作頁面可見空白地圖,這時需要點下「開始清掃」,這樣它就在你所有打開了門的房間中啟動清掃,更令人驚奇的是它竟然能探測出房間的大概格局,並顯示運動軌跡,而且路徑不重複,當然清掃吸力和拖地水量也都是可以調節的。
當清掃完畢之後,就可以保存其掃描的地圖,我們可以設定不同的區域,並用不同的顏色表示,下次就可以輕鬆定義工作範圍,例如哪個區域掃地,哪個區域擦地。
除此之外,T7還具備樓層記憶功能,最多可以記憶四個樓層的地圖,因此非常適合別墅或者複式的住宅。
實機體驗
1、清掃
說的再多,不如上陣一搏。首先給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T7的強大算法,賦予其靈活的應變能力,不僅撞牆碰物次數少,面對桌腿、矮腳沙發等複雜環境會明顯減速,避免碰撞並智能「繞行」,或者立即轉身探尋新的路線,避免被卡住。
由於T7配備了懸崖探測感應器,因此在清掃多樓層的時候也不用擔心從樓梯上掉下去,我們將其放到小茶臺上開機,發現如此小的面積也不會掉下去的,是不是很神奇?
至於清掃的效果,看下面動圖吧。T7擁有2500Pa的最大吸力,可以吸附更重的垃圾顆粒,例如小石子、小螺絲帽等,一次性吸到集塵盒中。
2、清理
打開機身上蓋,即可取出集塵盒,容量為460ml,還帶配有和吸塵器中相同的HEPA濾網,能防止更加細小的灰塵被吸入電機或者洩露出來,也可以在米家App中查詢傳感器、濾網、塵盒等器件是否需要維護換新。同時包裝盒中還附贈一個濾網。注意集塵盒旁邊還貼心的配備了一把小刷子。
當然了,作為一臺掃地機器人,噪音還是有一點的,但沒有吸塵器那般誇張,建議在白天人不在家的時候,用App來遠程控制清掃。
3、充電
T7內置5200mAh鋰電池,官方表示標準模式單次續航約為2.5小時,約可清掃250平米。經過實際測試,清掃了17平方的客廳,耗時21分鐘,耗電量10%。
當清掃完成或者電量不足20%時候,T7會自動尋找充電座充電,也可在米家App中手動控制它去充電。
評測總結
經過幾天的體驗,石頭掃地機器人T7的表現可以說是讓人嘆為觀止,不僅清潔能力讓人頗為滿意,智能算法賦予其強大的脫困能力,不用擔心它會卡在角落裡和從高處掉下來,甚至連充電都是自動的,需要動手的僅僅是傾倒灰塵和給水箱加水了,是一款非常成熟非常智能的產品,科技改變生活,由此可見一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