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偷」走中國植物,外國人花了12年

2020-09-03 網易公開課

133位攝影師,230多位植物學專家,耗時3年,足跡遍布中國93個地區。

這串數字背後,是中國大規模拍攝植物紀錄片的首次嘗試。

這部《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一經播出,就在豆瓣拿到了9.1的高分。

植物世界看上去風平浪靜,事實上絕非如此。

它們的生活並不歲月靜好,其中兇殘的資源爭奪戰,不亞於動物之間的以命相搏。

在高原、雨林、沙漠、草原,為爭奪一隅之地,每片葉子都要投入戰鬥。

網友笑哭:這還是我認識的植物嗎, 為什麼我好像在追劇?

有些植物學會了尋求其他物種的幫助,也有些攀附在其他物種身上,爭奪生存資源。

有些被人類馴化、與人類共生,有些因為厭惡人類無窮盡的索取,開始借用基因突變,躲避人類的採摘。

還有許多植物,從中國啟程,影響了全世界。

1茶園裡的碟中諜

1610年,一種特殊的植物被荷蘭商人帶到了歐洲。

這種紅褐色的植物來自中國。

神秘的東方與神奇的植物,兩者的結合引起了西方的關注,尤其贏得了英國皇室的喜愛。

在皇室的帶動下,整個英國都認識了這來自武夷山的植物:茶葉。

不同於貴族階層,英國的底層工人們離不開茶葉的原因,並非是茶的高貴稀有,而是茶可以殺菌消毒、提神醒腦,給予他們能量和撫慰。

殺菌消毒的功能是茶葉為了抗擊真菌侵蝕,奮力進化出來的。

這種能力變成了它們風靡世界的原因,哪怕是在硝煙滾滾的戰場上,都令人難以捨棄。

在那個時期,就連英國的坦克裡都想方設法安裝了熱水機,配上了糖和牛奶,讓士兵能隨時喝到熱茶。

茶葉流行後,問題又來了。

英國社會各階層對茶葉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從中國進口茶葉的昂貴价格,讓他們望而卻步。

他們迫切需要更廉價的茶。

19世紀四十年代,英國植物間諜羅伯特·福瓊受命前往中國,搜集優質茶種。

他裝扮成中國人的模樣,多次秘密潛入中國,最終帶走了兩千株茶苗,一萬七千多顆種子。

這些茶苗和種子漂洋過海,到達了喜馬拉雅山那一面的印度。

接納它們的地方叫做大吉嶺,如今這裡已經是全球三大著名紅茶產地之一。

與中國的人工制茶不同,在當時,印度的制茶業,已經成為了工業生產的一部分。

從種植到製作過程的工業化,造就了更大規模的產量和更低廉的價格。

就這樣,印度的成功嘗試,讓茶的製作在全球流傳開來,茶包的價格也隨之降低到極點。

現在,英國的路邊餐車出售的杯裝茶,一杯只要幾塊錢。

茶樹這種沒有甘甜果實、看上去普普通通的植物,如今已經影響著60多個國家的經濟,伴隨30億人口的生活。

茶葉從中國的茶園裡出發,帶著清香,徵服了世界。

2中國深山裡走出的紐西蘭國果

英國人看上的中國植物,不止有茶樹。

100年前,中國長江流域,一個海拔1700多米的叢林中,英國植物學家威爾遜採集到了獼猴桃的藤蔓。

前後12年的時間裡,威爾遜曾四次走入中國大陸。

他在中國採集了整整65000多份植物標本,讓1500多種中國本土園藝植物引種到歐美各地。

這次對獼猴桃的採集,卻讓威爾遜遭遇了滑鐵盧。

他將種子寄回英國後,長出的藤蔓怎麼也不結果子,空有藤蔓卻沒有獼猴桃。

這一次的引種很顯然失敗了。

原因很簡單,威爾遜沒有發現:獼猴桃是雌雄異株植物。

也就是說,每根藤蔓有自己獨特的性別,分工明確:只有雄性植株會攜帶花粉,只有雌性植株會結果繁衍,二者缺一不可。

威爾遜帶走的種子,培育出的藤蔓恰巧全是雄株,自然完全沒有結果的可能性。

他的嘗試失敗了,可另一個與獼猴桃相遇的人卻遠比他幸運。

紐西蘭女教師伊莎貝爾也嘗到了這種美味的果子,把它的種子帶到了紐西蘭。

1904年,這一把獼猴桃種子被交給了當地的果農,開始了紐西蘭種植獼猴桃的歷史。

幸運眷顧了紐西蘭,獼猴桃的種子生出了一株雄株,兩株雌株。

到達紐西蘭六年後,跨越重洋來到南半球的獼猴桃,終於結出了第一批果實。

當時它被稱為「中國鵝莓」。

獼猴桃就這樣在南半球開始了自己的新生。

獼猴桃產業在紐西蘭快速發展,為了挑選、培育出符合不同人群口感的獼猴桃,科學家們付出了大量的精力。

比如,他們把參與實驗的消費者帶入到一個充斥著昏紅燈光的房間,用紅色的燈光減除不同獼猴桃之間的色差,讓人們不會因為外觀影響評價。

研究人員還用隨機數字標記獼猴桃,避免消費者通過標號順序猜測優劣。

這一場研究中最用心的設計是:這些消費者都是剛剛從外地搬來的人,口味還沒有被當地的獼猴桃影響。

經過這樣不斷的馴化和改良,南半球的獼猴桃有了多層次的酸甜口感。

如今,獼猴桃已經成為了紐西蘭的國果,遠銷世界59個國家和地區。

在某種意義上,這個中國大山深處走出的野果,改變了一個國家的命運。

3隻有中國,保護了這孤獨的植物

在自然界,有一種孤獨的植物,和大熊貓一樣,是中國特有物種。

它是裸子植物銀杏門的唯一現存物種,和它同門的其他植物均已滅絕。

這麼說有些難以理解,這樣的狀況如果發生在人類身上,相當於世界上除了人類,所有的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等都全部滅絕。

世界上唯一的一把扇形樹葉,是銀杏孤獨又完美的代言。

銀杏在各個國家都非常受歡迎,是德、法、美銷量最高的本草,它的種子不僅可以食用,是日本廣受歡迎的食品之一,還可以在咳喘時有效改善病痛。

今天我們還能得到銀杏的治癒,實屬不易。

銀杏如今遍布世界,可它們無一例外,都來自同一個地方:中國。

銀杏的壽命長至恐龍時代,在地球上已經存活了2億年之久。

它為生存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活出了以新換舊的能力。

蒼老的銀杏枝幹旁邊會不斷長出來生機勃勃的新枝幹,新枝幹會代替老枝幹,繼續存活在世界上。

日積月累,那一棵銀杏樹就變成了一片銀杏樹,從外面的枝幹完全看不出來它們共享著同一個根系和基因。

除了生出新的枝幹,在極端的情況下,銀杏的根還能伸出地面,逆行生長。

這座中空的大樹曾擁有粗壯的身軀,直到有一天閃電劈到了這棵銀杏身上,奪去了它的主幹。

只剩下奄奄一息的外殼,裂成幾瓣,堪堪站穩在地面上。

過去的幾千年間,它奮力生長出的粗壯枝幹,如今蕩然無存,只留下了木屋大小的空蕩。

它仍然沒有放棄生命,在自己殘缺破敗的樹枝上,生長出了許多樹瘤。

向死而生,這些樹瘤從古老的枝幹出發,垂落觸碰到地面,逆向生長出根系,重新開枝散葉。

不只擁有能夠重生的枝幹和根系,銀杏還將自己武裝到了每一片葉子。

銀杏葉內演化出了多達170多種有毒物質,動物一旦誤食,就有中毒的風險。

銀杏動用身上所有組織頑強求生,打敗了時間和距離,頑強存活了近1.6億年,曾在北半球廣泛分布,卻差點沒熬過第四紀冰期的寒冷。

第四紀冰期,地球開始大幅度降溫,四季寒徹,全球有三分之一的大陸被冰雪覆蓋,大片森林消失,大量生物死亡。

全世界的銀杏和銀杏近親在那場寒流之中整片整片地滅絕。

當冰期降臨,整個地球上,只有一方天地護住了銀杏,成為了這一古老生物的避難所。

那就是中國。

它的崇山峻岭,阻擋了北方大陸冰蓋的破壞,幫銀杏擋住了寒流。

隨後,華夏民族出現在這片土地,銀杏及其種子的治癒力量被先民們發現,銀杏便從大家的房前屋後出發,重新遍布了全世界。

地球上有大約三十萬種植物,近十分之一生長在中國。

這三萬五千種中國植物不斷塑造著中華文明,豐富著世界文明的色彩。

我們跟著鏡頭去到高原、雨林、沙漠、草原,看到一棵茶苗對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看到一種雜草變成人類賴以生存的稻田,看到銀杏小巧的果實治癒了世界,看到花朵把大千世界裝點。

從陣陣松濤,片片綠蔭,到半絲半縷,一粥一飯。我們一直被植物環繞,享受著植物的恩賜。

學會與植物相處,是人類對未來最好的期許。

就像本片導演李成才所說:「只有真的了解了植物,才能知道世界的豐富和美麗。」

相關焦點

  • 寄生花——中國唯一的一種寄生花屬植物
    走寄生花之路的人,或許是通往煉獄;走彼岸花之路的人,或許才是通往彼岸往生。但更為奇特的一點在於,寄生花雖說是植物,但它除了那朵花植物,再無其他。寄生花無葉、無根、無枝。就連植物最基本的光合作用的特徵也不具備。
  • 日本學者重慶金佛山偷珍稀植物 被限三日內出境
    中新網3月20日電 據重慶晚報報導,3月2日,一名日本旅客擅自脫離旅遊團隊,到重慶南川市金佛山偷採珍稀植物巴山榧、紅豆杉,被公安機關現場抓獲。情況上報到公安部和外交部後,兩部門聯合宣布該遊客是不受歡迎的人,要求他3天內離開中國。
  • 珍稀的「華夏樹」,中國的「植物國寶」,外國人曾欲用飛機交換
    珍稀的「華夏樹」,中國的「植物國寶」,外國人曾欲用飛機交換網羅天下趣事 縱觀世界奇聞,歡迎收看本期內容。大熊貓是我們的國寶,也是目前存在時間最長也最珍惜的動物,但是我們今天就要為大家介紹植物界的「大熊貓」。那就是現在非常珍惜的華夏樹,中國的植物國寶外國人曾想用飛機交換,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2020年外國人入境中國大事記
    2020年1月份政策2020年1月份起,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所有人的平靜生活,從發現新型冠狀病毒,並且小面積蔓延到其他省份。為了儘快控制局面,各地政府出臺了延遲復工的調整。2020年3月28日-暫停外國人入境中國(特殊情況除外)外國人籤證2020年4月份政策
  • 中國「最舒適」的城市,一年溫度不冷不熱,外國人來了都不想走
    雖然中國許多城市的氣候都比較讓人舒服,但靠近南方的城市一年氣溫都比較偏高,尤其是夏季更為炎熱,而靠近北方的城市一年平均溫度偏低,尤其是東北的冬季,很多人凍得連門都不願意出,而中國有一個最舒服的城市,一年司機的溫度都不冷不熱,很多外國人來了都不想走。
  • 中國雲南震動世界,發現珍稀瀕危植物,引得外國人連連感嘆!
    今年中國雲南震動世界,是因為我國的研究人員在這裡發現了珍稀瀕危植物。這一發現,對我國的生態乃至全世界的植物研究都極具重要的意義。瀕危植物的發現,給予了我們可以延續物種的希望。這又是怎麼樣的一種植物呢,引得外國人連連感嘆?
  • 江安「雌雄盜花賊」偷東西被監控全程拍下,真丟人
    「雌雄盜花賊」你見過麼?根據江安一花店店家陳女士爆料,5月4日早上去店裡,發現放在店鋪門前的盆栽不見了,調監控一看,居然被兩口子趁著夜色加大雨偷走了,還是開車來偷的......到了花店門口,女子在門口的盆栽處挑挑揀揀,在偷的過程居然還不忘挑盆好的,男子就在店門口四下張望,看四周和店裡都沒有人,最後搬走了一盆價值300多元的琴葉榕,偷搬盆栽到離開花店的時間不到2分鐘。無獨有偶,今天(5月8日)早上陳女士到店,發現門口的大盆栽又被偷了一盆。
  • 報警抓偷花賊,警察一來把剩下的也薅了,不是什麼花都能種!
    有些花,不是喜歡就能養,它們的毒性很強,養在家裡是個隱患,萬一出了事,後果不堪設想···這花有毒,私種違法王大爺平時就愛種些花花草草,今年5月份,門口的小花壇卻遭賊了,可惡的偷花賊,偷走了他治牙疼的偏方藥草,氣得王大爺立馬打電話報警:餵~警察同志,有人偷了我的罌粟花···接完電話後,民警立馬趕往王大爺家,王大爺說,原本是按偏方種來治牙疼的
  • 在中國的外國人,到底有多少?
    聯合國估算近十年移居中國外國人數僅增12.6萬人目前官方統計,僅在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提供了在境內居住的外籍人員詳細數據。而對於一些近年沒有發布官方移民數據的國家(如中國),聯合國通過一個模型,估算出了近年移民到這些國家的人數。從聯合國對移民中國的外國人的估算數據來看,2010年聯合國估算的數據與第六次人口普查相近,而在2019年,中國境內的外國移民人數僅有720307人,比2010年增加了僅12.6萬人。
  • 太陽風「偷」走了火星大氣
    原標題:太陽風「偷」走了火星大氣  科技日報北京11月6日電 (記者劉園園)北京時間11月6日凌晨3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MAWEN)探測任務發現了過去40億年中火星大氣演變的關鍵因素:太陽風「偷」走了火星大氣。
  •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
    關鍵詞: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中國形象,用戶自生產內容 一.引言 2018年2月,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原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發布的《2016—2017年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分析報告》(下文簡稱《報告》)顯示,在2017年的調查中,中國國家整體印象得分為6.22分(滿分為10分),延續了近5年的小幅增長趨勢。
  • 為什麼很多外國人的紋身都喜歡紋漢字?沒想到不僅僅是為了好看!
    人們仿照異種在皮毛上豔麗的色彩和紋飾,用骨針和不溶性植物汁液刺入皮膚,留下和動物類似的紋路,以隱匿叢林。這就是最早的紋身,後來伴隨文明程度的提高,紋身也被賦予了裝飾,圖騰崇拜,紀念等的含義。外國人喜歡漢字紋身,他們大多數人不知道什麼意思。
  • 是誰「偷」走了電量?今天給你講講智能電錶「那些事兒」
    記者:網傳智能電能表走得快,是否是被人為蓄意加速?馬德春(內蒙古電力科學研究院一級工程師):針對智能電能表「走得快」的不實消息早在2010年就在網絡上進行流傳。國家電網公司也曾多次通過官方媒體進行闢謠。
  • 偷電8年大冬天被拆走電錶,生活起居摸黑進行,男子:房子才買5年
    這個社會每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不同的事情,我也會堅持把最有趣的新聞提供給大家,那今天小編要聊的話題是「偷電8年大冬天被拆走電錶,生活起居摸黑進行,男子:房子才買5年」具體是什麼情況呢?隨小編一起看下去吧!如果你喜歡小編分享的這些趣聞奇事那麼就關注小編吧,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哦~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生活中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停電」這件事情了吧?
  • 中國最傑出的植物學家掀開峨眉山"植物王國"面紗
    ,Plantae Wilsonianae,1911~1917.)的作者都是外國人,少年不禁愕然:中國人的植物志怎麼能由外國人來編?「中國人應當有自己的植物志!」8歲入私塾,1913年14歲時考入官壩鄉新辦小學首屆。1916年17歲考入忠縣中學第九屆,是他學習和熱愛自然科學的啟蒙。
  • 外國人點評中國最難吃的食物,看看他們的理由
    還有日本的金槍魚眼睛,英國的仰望星空,也讓我們中國人見識到外國人的對黑暗料理的熱衷。最近有外國人點評在中國吃到最難吃的食物,讓我們看看哪些食物上榜了?是他們不會吃,還是真的難吃?首先就是皮蛋了,它不像豬蹄,一些外國人心理接受不了,但是吃了後大部分都說好吃。皮蛋對於外國人來說簡直是心理和生理的雙重考驗,有外國人看到我們的皮蛋感嘆到:這是埋了上萬年的化石嗎?
  • 一億年前「神秘花」現身:被子植物起源依舊成謎—新聞—科學網
    此前,本報曾以《科學家發現開在一億年前的「神秘花」》為題進行簡要報導,為了進一步探究這朵「花」的神秘色彩,本報記者再次採訪了王鑫。 一朵保存完整的花 9900萬年前,安靜生長的「靜子花」,剛剛完成向外散播花粉的「重任」,但是花粉還未飄遠,突然就被一大團樹脂包裹住,將時間定格在它最美麗的一瞬間,也包裹住了尚未散去的花粉。
  • 看看外國人吃中國美食什麼表情,網友:不要浪費中國糧食
    有的人為了尋找不同的美食,走遍世界的每個角落。總想吃到更美食的自己也喜歡的美食。可是美食哪有能全部嘗過來遍呢?人生總要有一絲遺憾的,美食同樣也不利外。現代人生活水平好了,連吃的東西都要講究養生了。真心是吃慣了好東西,想換換口味來點糙的.來看看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什麼美味的小吃吧。絕對讓你物超所值。來看看到底是什麼美食讓中國吃貨這麼上心吧。中外美食差距!
  • 【新華網】雲南發現中國新記錄植物大葉可愛花
    【新華網】雲南發現中國新記錄植物大葉可愛花 2020-11-27 新華網 姚兵 【字體:大 中 小】 ,發現一中國新記錄植物大葉可愛花,相關科研成果近日在國內核心期刊《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發表。
  • 外國人可以使用中國的北鬥系統嗎
    隨著2020年6月23日北鬥導航衛星組網中最後一顆衛星的成功發射意味著中國北鬥三號導航衛星系統已全面部署成功。2015年後出產的國產手機基本上都是兼顧北鬥導航服務的。目前我國市場上的智慧型手機和各種移動終端設備大體分為兩類:安卓機型普遍都已實現了兼顧北鬥導航服務,而蘋果機型則不支持北鬥。事實上不僅我們國內早已開始使用北鬥,甚至就連外國人也早已開始使用北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