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新型仿生複眼 揭示昆蟲如何看世界

2020-11-24 天津大學新聞網

科技日報記者 陳曦   通訊員 張華

我們拍蒼蠅的時候,蒼蠅會非常迅速的飛走,蒼蠅是怎麼看到威脅並迅速做出反應的?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製新型仿生複眼模擬昆蟲的視覺系統,發現昆蟲可能是根據物體發出的光強度來探測物體的軌跡。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光學快報》上,並被美國光學學會進行了專題報導。

仿生複眼透鏡尺寸對比圖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昆蟲複眼視覺系統在原理上具有體積小、重量輕、視場角大、時間解析度高、運動目標探測靈敏等優點,使其具有其它成像方法無法比擬的優勢。然而昆蟲複眼快速感知物體目標運動軌跡的機理尚不明確。研究團隊利用單點金剛石切削法,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上製作了表面有169個子眼的仿生複眼。這種仿生複眼可模擬昆蟲複眼功能,每個子眼均可作為獨立的視覺感受器。子眼半徑約1毫米,169個子眼形成一個尺寸約為20毫米的組件,其視場角可達90度。研究人員通過在構成複眼的曲面透鏡和圖像探測器之間放置一個錐形導光器件,使表面彎曲的複眼可以均勻地接收來自不同角度的光。

仿生複眼系統研製與目標探測圖例(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人類需要複雜的圖像信息來判斷物體的位置,而通過模擬昆蟲複眼功能,我們發現昆蟲或許根據物體的亮度就能定位目標。」課題負責人宋樂副教授介紹說,「僅僅需要處理圖像的明暗灰度信息,便可使昆蟲對威脅作出快速反應,這種簡單的探測機制非常適合昆蟲的腦處理能力,從而幫助它們避開捕食者。」研究人員還發現,目標距離複眼系統越遠,定位精度就會越低,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大多數昆蟲都是近視眼。

這種新型仿生複眼能夠快速探測物體的空間位置,未來可以應用於智慧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等。

科技日報: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19-08/27/content_787466.shtml?from=groupmessage

(編輯 劉曉豔 趙楚鈺)

相關焦點

  • 新型仿生複眼 揭示昆蟲如何看世界
    科技日報記者 陳曦   通訊員 張華我們拍蒼蠅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製新型仿生複眼模擬昆蟲的視覺系統,發現昆蟲可能是根據物體發出的光強度來探測物體的軌跡。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光學快報》上,並被美國光學學會進行了專題報導。
  • 科技日報:新型仿生複眼模擬昆蟲視覺 蒼蠅比你反應快,或因看世界的...
    近日,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研製了新型仿生複眼視覺系統,通過對複眼結構及探測方法等多個層面的模擬,發現昆蟲可能是根據目標發出的光強度來探測目標軌跡,其複眼結構基於光能分布的目標空間定位方法,能在極短時間內感知物體迫近。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光學快報》上,美國光學學會對其進行了專題報導。
  • 昆蟲如何看世界?天津大學研製新型仿生複眼探究竟
    昆蟲如何看世界?天津大學研製新型仿生複眼探究竟 2019-08-26 19:14: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張道正 | 字號:A+記者26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製新型仿生複眼模仿昆蟲的視覺系統發現,昆蟲可能是根據物體發出的光強度來探測物體的軌跡。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光學快報》上。昆蟲複眼視覺系統在原理上具有體積小,重量輕,視場角大,時間解析度高,運動目標探測靈敏等優點,使其在一些軍用及民用場合具有其它成像方法無法比擬的優勢。
  • 中新社:昆蟲如何看世界?天津大學研製新型仿生複眼探究竟
    記者26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製新型仿生複眼模仿昆蟲的視覺系統發現,昆蟲可能是根據物體發出的光強度來探測物體的軌跡。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光學快報》上。昆蟲複眼視覺系統在原理上具有體積小,重量輕,視場角大,時間解析度高,運動目標探測靈敏等優點,使其在一些軍用及民用場合具有其它成像方法無法比擬的優勢。
  • 天大研發新型昆蟲仿生複眼 未來可應用於人工智慧領域
    原標題:天大研發新型昆蟲仿生複眼 未來可應用於人工智慧領域 昆蟲因其複眼視覺系統的發達而但是,昆蟲複眼快速感知物體運動軌跡的機理學界尚不明確。近日,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製新型仿生複眼,模仿昆蟲的視覺系統發現,昆蟲可能是根據物體發出的光強度來探測物體的軌跡。
  • 天大研製仿生複眼 發現昆蟲運動軌跡與光有關
    天津北方網訊:昆蟲具有的快速反應能力一直是人類所嚮往的。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製新型仿生複眼模仿昆蟲的視覺系統發現,昆蟲可能是根據物體發出的光強度來快速感知物體的運動軌跡。
  • 仿生複眼相機(圖)-中新網
    仿生複眼相機(圖) 2013年05月08日 15:08 來源:中新網-華文報摘 參與互動(0>)     每個透鏡配有各自單獨的光電二極體,就像是昆蟲複眼中的一個個「小眼睛」,擁有各自的鏡頭、錐體和感光器官。
  • 「昆蟲複眼」成導航新寵-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大連1月17日電(記者吳琳 通訊員呂東光)昆蟲複眼具有導航和定位能力的奧秘在哪裡?大連理工大學微系統研究中心褚金奎團隊於2004年開展了仿昆蟲複眼偏振敏感結構、不依賴衛星導航的微納傳感器研究之後,在全球定位技術的研究中又取得創新性成果。
  • 讓「昆蟲複眼」成導航新寵
    大連理工大學技術新發明獲國家獎昆蟲複眼具有導航和定位能力的奧秘在哪裡?
  • 蒼蠅比你反應快,或因看世界的方法更簡單
    近日,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研製了新型仿生複眼視覺系統,通過對複眼結構及探測方法等多個層面的模擬,發現昆蟲可能是根據目標發出的光強度來探測目標軌跡,其複眼結構基於光能分布的目標空間定位方法,能在極短時間內感知物體迫近。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光學快報》上,美國光學學會對其進行了專題報導。
  • 中科院光電所在多焦點仿生複眼光學元件設計和製備方面取得進展...
  • 國際團隊研製出仿生複眼照相機
    節肢動物的複眼一直是科學家感興趣的研究對象。中國研究人員參與的一個國際科研團隊1日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開發出模擬複眼特性的人造同位複眼照相機,這種相機可實現視角和景深極大化,且不會產生軸外像差。
  • 科學家模仿昆蟲複眼研製新型太陽能電池
    新華社北京9月4日電 美國科學家模仿昆蟲複眼的構造,設計出一種牢固耐用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克服了鈣鈦礦材料脆弱易損壞的缺點。  實驗表明,新型電池能在溫度85攝氏度、相對溼度85%的環境裡連續運作六個星期,仍保持著較高的發電效率。
  • 【科技日報】新型仿生隔熱材料結構類似北極熊毛髮
    【科技日報】新型仿生隔熱材料結構類似北極熊毛髮 2019-06-10 科技日報 吳長鋒 【字體:大 中 小】   研究人員發現受北極熊毛髮啟發仿生製備的空心管表現出輕質、隔熱,也幾乎不受水的影響——這是一個使北極熊既能在遊泳時保持溫暖,又能在潮溼條件下保持絕緣性的便利功能。另一個好處是,這種新材料與北極熊的毛髮相比具有超彈性,這就進一步提高了其在工程方面的適用性。  研究人員聚焦於這種材料的相關工業用途,下一步準備將目前這種保溫材料的生產從釐米尺度擴大到米級尺度。
  • 拍攝昆蟲複眼需天時地利
    蒼蠅的複眼拍攝參數光圈:F2.8;快門速度:1/250秒;鏡頭焦距:150毫米;閃光:無;ISO:100李秋弟不少喜愛昆蟲的人士很豔羨別人拍攝的昆蟲複眼,那微觀世界的「巨現昆蟲頭的前方兩側那一對大而突出的眼睛叫做複眼,是它們的主要視覺器官。與其他動物的眼睛結構完全不同,複眼是由許多六角形的小眼睛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不同昆蟲的複眼中的小眼數量有所不同,如蒼蠅的複眼由300至6000個小眼組成,而蜻蜓的複眼中的小眼數量則高達1萬至2.8萬個。這種數量上的區別從本文昆蟲複眼的圖片上大致可以看出。
  • 科學家研製出仿生複眼照相機 可使景深極大化
    新華倫敦5月1日電(記者劉石磊)節肢動物的複眼一直是科學家感興趣的研究對象。中國研究人員參與的一個國際科研團隊1日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開發出模擬複眼特性的人造同位複眼照相機,這種相機可實現視角和景深極大化,且不會產生軸外像差。
  • 浙江日報 數字報紙
    蜻蜓的眼睛佔據著頭的絕大部分,每隻眼睛中都包含有數以萬計的「小眼」,它們因此而成為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蟲。  這些「小眼」,正是動物特有的複眼。它們與感官細胞和神經緊密相連,因而在一隻蜻蜓的眼中,眼前物體是數萬次複製疊加的結果。不僅如此,這些小眼睛還能上下左右四處轉動,它不必回頭,就能坐觀後方。
  • 【科技日報】新型革蘭氏陽性菌抗藥機制揭示
    【科技日報】新型革蘭氏陽性菌抗藥機制揭示 2018-01-18 科技日報 吳長鋒 【字體:大 中 小】 ABC轉運蛋白(Spr0693和Spr0694-0695)的原子解析度結構,揭示了革蘭氏陽性菌抗藥的一種新機制。
  • 生物奇觀:神奇的昆蟲複眼!
    昆蟲是生生不息的自然界中重要的一員,最近的研究表明,全世界的昆蟲可能有1000萬種,但目前有名有姓的昆蟲種類僅100萬種。龐大的昆蟲家族蘊藏著無窮的奧秘,它們的「複眼」就是科學家們感興趣的研究課題之一。
  • 穿越4.29億年的複眼三葉蟲,與現今有什麼差異
    文/陳根複眼是無脊椎動物中的甲殼類、昆蟲類和其他一些節肢動物頭部兩側能感受物體的形狀、大小和顏色的視覺器官,不但能識別物體,對光的強度、波長、顏色和圖案也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對昆蟲的取食、覓偶、群集、歸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