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科幻小說《大戰火星人》《時間大劫案》讀後:放心靈一條生路,給自己一杯酒
作者:曲潤璉
時間:20180808
《大戰火星人》,作於1900年左右。很難相像,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時候,這部小說就問世了。當時的清朝,舉國上下,愚蒙頑昧,而英國,已經有作家把科幻故事編到了火星。國民科學素養的視野,差得不是一星半點啊。
這部小說,開創了外星人入侵題材的先河。人族面對外來入侵時的恐慌,社會秩序的崩潰,人類劣性的暴露,時局的動蕩,人類的渺小,人性中愛與勇敢的閃光點,……均有細緻描述。作者給外星人安排的死法,是不適應人類細菌的感染。美洲大陸土著居民在哥倫布時代,對歐洲病菌沒有免疫力,很快造成土著大量死亡,這可能是本情節設計的靈感來源之一。
受時代限制,這部小說在現代人眼中,自然比較粗陋。後世很多人,站在這部小說肩膀上,創造了大量外星人作品,極盡想像。來到地球上的外星人,多為無情入侵者的形象,這似乎的確更合邏輯。《三體》中的設定,也是這樣。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看看人類歷史上國與國之間的爭鬥,生命歷史上物種與物種之間的競爭,就一目了然了。
另外,翻譯可能有點問題。比如描寫外星人墜地後,方圓8米如何如何,估計是方圓8千米吧。還有至少三四處類似的錯誤。
《時間大劫案》《時間特遣隊》,寫作年代,我沒搜到。其情節構思巧妙,可謂腦洞大開。
時間的壓縮,是僅在主人公們的思維中發生的事嗎?畢竟,像《黑客帝國》中,人腦連入矩陣的虛擬生活,也能以假亂真。細翻一翻,這本小說中,作者設定是,人體縮小後,進入一個神奇的封閉系統,封閉系統內一年,封閉系統外一分鐘。這種設定,非常精巧,雖有科學硬傷,但想像一下,並無不可。
小說還描寫了權力,欲望,陰謀,組織運作的本質規律,等等,其中閃耀著人性中勇敢善良擔當的光芒,更充斥著人性中愚昧本性和邪惡能量的強大生命力。
但是,作者給予主人公一行人,太多的善良和溫情,執著得有些不真實。現實社會中,在社會層面有惡與善的對立,有好人與壞人的對立,在個體層面,每個人也有善性與惡性的對立。而且在極端環境下,人是善變的動物,好人變壞是大概率事件。可是本故事中,作者喜歡的幾位青少年主人公,一直不忘初心,為了幾個月的友情(愛情),寧死不棄。或許,這是作者的不忍心吧。
很多作者,面對自己創作的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有一顆脆弱的玻璃心,雖黑暗世界裡,槍林彈雨中,也讓他們都像打不死的小強。正如我們,面對自己的孩子,心都是柔軟的,目光如水,呵護有加。有多少父母,在幼小的寶寶問起死亡時,生硬地告訴他(她),我們都將悲哀地死去呢。給孩子一點幻想,放心靈一條生路,哪怕是暫時的。
科幻小說也是這樣,利用三分之一的科學事實,三分之一的科學預測的未來(即目前沒達到,將來可能會實現),配上三分之一的永動機式的奇幻科學想像(永遠實現不了),給讀者一段美妙的體驗。這體驗,有點像飲酒。酒不是營養品,喝後總有醒酒的時候,但微醺的感覺,還是值得偶爾追求與享受的。酒神精神,不正是藝術哲學的本質特點之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