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松:在今天,科幻小說其實是「現實主義」文學
2018年末,「韓松精選集」問世,收入他科幻創作早期至今的重要作品,中短篇集《冷戰與信使》《苦難》和兩部長篇《紅色海洋》《火星照耀美國》之外,還有隨筆集《我一次次活著是為了什麼》、詩集《假漂亮和蒼蠅拍手》,呈現出韓松的科幻寫作全貌以及科幻之外的文字世界。出版六卷本作品集,在國內科幻作家中並不多見,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韓松的科幻寫作無論數量還是水準都到一個值得總結的階段。
-
韓松:科幻作品是如何構建世界觀的?
什麼是科幻作品中的世界觀? 從創作的角度講,構建科幻世界觀有兩條原則:未來性原則與假定性原則。未來性原則是用未來學的觀點來看待世界。而假定性原則是WHAT IF,其本質上就是「思想實驗」。 科幻小說會言中很多事情,但其本質不是預言,而是有邏輯的預測。
-
中國科幻小說極簡史
從已經發現的作品來看,其內容常常與現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生活或科技問題相關,而形式則融合了科普解說、曲藝、歌曲等多種非文學形態。老舍於1932 年撰寫的小說《貓城記》,是一篇具有獨特風格的惡託邦小說。主人公因為厭惡國內政治毅然來到火星,但在以貓人為主體的火星城市中,他看到的仍然是頹廢、保守、衝突和不求進取。
-
科幻名家:重慶有太多的科幻元素可挖掘
重慶日報訊 (記者 王麗)10月25日,作為第十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的「開胃前菜」,首屆重慶科幻論壇舉行。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董仁威、韓松等圍繞「重慶科幻史話」「賽博朋克重慶」「都市文化與科幻」等話題,分享他們的經驗和見解。「重慶有著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獨特魅力,為科幻寫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
-
科幻小說都講些什麼?給科幻小白的入門指南
所謂賽博朋克類的小說,就是指以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世界、虛擬實境為主題的科幻小說。在賽博朋克的世界裡,計算機可以與人腦連接,人們可以在虛擬實境中渡過一生,人們有觸覺、味覺、視覺等所有真實世界擁有的感受,同時可以通過變化代碼改變自己的體型、外貌和周圍的一切,可以直接以代碼形式黑進任一個事物(的代碼),可以克隆無數個自己。
-
大熊貓文化全球推廣大使韓松:在科幻世界裡 大熊貓成為國與宇宙的...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楊琳)在14名大熊貓文化全球推廣大使中,科幻作家韓松的故事,為大熊貓文化傳播平添了幾分想像力。韓松的科幻之路,與大熊貓密不可分。韓松是重慶人,小的時候,就常常在父母的帶領下去動物園看熊貓。童年時代與熊貓的親密接觸,為韓松的創作之路種下了一顆種子。
-
《流浪地球》帶起科幻風潮,本土科幻小說的春天來了
在微信讀書發布的數據統計中,七天假期,《流浪地球》成為春節最受歡迎書目,與其同登榜單前列的還有劉慈欣的代表作《三體》。而在當當網的圖書暢銷榜上,近7日圖書銷量的前五名中,有三名都是劉慈欣的著作,兩個不同版本的《流浪地球》小說分列第二和第四位……電影的大火,直接推動了中國科幻小說的傳播,仿若一夜春雨,中國科幻文學的土壤爆發新綠點點。
-
想寫科幻小說,這些科幻經典一定要讀
在崇尚閱讀的中學時期,優秀國產科幻文學《三體》成了眾多青少年必讀的小說,再後來,影視作品《流浪地球》的熱映,神奇的太空,無限的宇宙,小說中的高科技,更是以無限的魅力吸引著無數青少年對於科幻的暢想,科幻的種子正在當代青少年心中悄然長大。用幻想的形式,表現人類在未來世界的物質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學技術遠景,是件很酷的事兒,於是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對科幻創作產生了極大的熱情和興趣。
-
第七屆未來科幻大師獎揭曉 成都元素科幻小說獲一等獎
昨日,第七屆未來科幻大師獎頒獎暨科幻創作主題論壇在四川大學望江校區文華活動中心隆重開幕。 本屆未來科幻大師獎徵文自7月12日正式啟動,10月10日截稿,共收到參賽作品319篇。大賽首次採取了現場直播的評審模式,劉慈欣、鄒禾、韓松、何夕等知名科幻作家擔當大賽終審評委。
-
讓你震驚的那些短篇科幻小說
1995年柳文揚,《外祖父悖論》。柳文揚以發明時間機器為背景創作的諷刺小說,是他的最佳作品之一。蘇文軍,《遠古的星辰》,銀河獎三等獎。同為另類歷史小說,《遠古的星辰》比《天意》好得多。大衛-赫爾,《天幕墜落》。
-
世界終於追趕上了科幻小說,但科幻小說已不在那裡
我們乘坐時速達100英裡的汽車奔馳在橫跨大洲的寬闊柏油馬路上,或是乘坐速度接近聲速的飛行器在空中飛行。我們在氣溫可自動調節的房屋裡居住,在聳入雲霄的高樓裡上班。我們——或至少是我們中的某些人——手裡掌握著摧毀另一個國家甚至是整個世界的力量。我們——或至少是我們中的一些人——已登上月球。以上是我在四十多年前所寫的話。它們依然真實,但已平淡無奇。
-
中國科幻文學:現實比科幻更「科幻」
6月17日,復旦大學中華文明國際研究中心舉辦了「科幻文學」主題工作坊,這一場科幻文學的學術大會不僅有王德威、宋明煒和陳思和等這樣的華語文學批評學者,還來了中國科幻小說界的「三巨頭」——劉慈欣、王晉康、韓松,以及香港作家陳冠中、臺灣作家駱以軍等。6月17日,復旦大學中華文明國際研究中心舉辦「科幻文學」主題工作坊。
-
科幻作家韓鬆開玩笑:河南元素都被河南作家劉慈欣、王晉康寫完了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喜歡看科幻小說的讀者都知道中國科幻「四大天王」——劉慈欣、王晉康、何夕、韓松,而四個人中兩人都是河南人:劉慈欣祖籍信陽羅山縣、王晉康是南陽人。今天參加中國科幻電影創作高峰論壇的韓松也多次來過河南,9月26日上午,在接受大河網記者採訪時,韓松表示,河南的悠久歷史和中原文化能激發創作靈感,河南有很多科幻作品的素材。河南是片神奇的土地,歷史悠久,人物故事、民間故事如璀璨星河,同時也誕生了不少文學佳作,是否能用科幻的方式展現呢?
-
要拍出下一部《流浪地球》,除了暢銷科幻小說還缺什麼?
「科幻」無疑是本屆書展的熱詞之一,打開書展「排片表」,就有「中國科幻文學的星辰大海」「星辰與良夜——技術加速時代的科幻與文學」「科學家帶你讀科幻」等多場科幻主題相關活動。陳楸帆、韓松、江曉原等科幻名家做客書展,推薦科幻新作,與讀者分享科幻的魅力。
-
2017科幻小說排行榜 科幻小說排行榜前10名
2017科幻小說排行榜 科幻小說排行榜前10名時間:2017-03-02 04:37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7科幻小說排行榜 科幻小說排行榜前10名 2017科幻小說排行榜來啦,2017年都有哪些好看的科幻小說呢?
-
韓松簡介
(圖片來源:鳳凰網讀書)韓松生於重慶。同時,韓松還是一位優秀的科幻作家。他的作品極富文學情趣,結構精巧,內蘊深遠,可謂獨樹一幟。其大部分短篇收錄在《宇宙墓碑》中。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說集《宇宙墓碑》、長篇小說《2066之西行漫記》、《讓我們一起尋找外星人》、《紅色海洋》等。韓松的科幻文學創作起源於大學時代。韓松的早期代表作,是獲得了臺灣《幻象》雜誌主辦的「全球華人科幻小說徵文」大獎的《宇宙墓碑》。
-
《科幻世界》姚海軍:一百年前的科幻小說竟然寫了這些
看完演講有任何問題,你可以在文章下評論中提問,我們會邀請姚海軍回答。實際上那個年代有一場很著名的爭論,叫科幻小說姓「科」還是姓「文」的爭論,因為那個時候的科幻,已經不是17年文學那樣的很單純的科普,它有了更多人文的東西,更多文學的東西,這個時候就有了這樣的爭論。傳統的相對保守的這一派就認為,科幻小說就應該是科普,另一派呢就說這個科幻小說應該是文學。
-
《流浪地球》之後,中國科幻小說不再流浪?
有評論猜測,《流浪地球》電影裡主要人物的姓氏——劉、王、韓、何,是在致敬中國科幻小說四位齊名的作者劉慈欣、王晉康、韓松和何夕。不過, 2000年第7期《科幻世界》雜誌上的小說《流浪地球》變成擺放在書店暢銷書位置的小說集,用了19年。擺在一起的科幻作品還是只有劉慈欣的三部《三體》,以及同樣帶著雨果獎光環的郝景芳的《北京摺疊》。
-
科學家宇宙探險源於科幻小說?
在科幻小說中,外星世界和外星生命多得數不勝數,為了克服星球間遙遠的距離,小說家們嘗試了各種太空旅行的方法,描繪了超光速、零點能、蟲洞、摺疊空間、超空間、量子隧道效應、超光速粒子等五花八門的飛行方式,其中最匪夷所思的,恐怕當屬道格拉斯·亞當斯在《銀河系漫遊指南》中所採用的無限非概率驅動器。
-
韓松:虛妄中的碰撞與掙扎
閱讀韓松的困難之處,在於他所挑戰的對象,不僅是當下的日常經驗、環境,以及潛伏在這之後的現代邏輯與宏大敘事,而且他將整個啟蒙文學傳統都納入在內。不過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科幻這一文類,也只有在韓松這樣的作者手中,才能構建起自己所應當承受的歷史使命。韓松的懷疑是根源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