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文化全球推廣大使韓松:在科幻世界裡 大熊貓成為國與宇宙的...

2020-12-05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楊琳)在14名大熊貓文化全球推廣大使中,科幻作家韓松的故事,為大熊貓文化傳播平添了幾分想像力。

韓松的科幻之路,與大熊貓密不可分。韓松是重慶人,小的時候,就常常在父母的帶領下去動物園看熊貓。童年時代與熊貓的親密接觸,為韓松的創作之路種下了一顆種子。中學時代,韓松科幻小說之路就此展開,他的第一篇科幻小說就是關於熊貓的作品——《熊貓宇宇》。

知名科幻作家 韓松

韓松是在一次國際性大賽中"出道"的。1982年,第二次聯合國探索及和平利用外層空間會議在維也納召開,聯合國在全球舉辦了探索太空的中小學生徵文大賽。當時還是中學生的韓松參與了這次比賽。寫了第一篇熊貓科幻小說。

雖然年紀尚輕,但韓松的這部作品講述了一個宏大的世界觀。《熊貓宇宇》反映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題,中國小朋友要把大熊貓宇宇作為和平大使用宇宙飛船送到美國小朋友在月球上建立的基地,一路上遇到了宇宙射線、隕石撞擊、進食等各種困難,歷盡千辛後終於到達了月球基地。"現在想來都覺得這樣的內容很奇特。"時隔36年,韓松當選大熊貓文化全球推廣大使,他感慨道:"這次參加『熊貓中國·四川之夜』活動,將我和熊貓的緣分連結的更加緊密。"

除了作家身份,韓松還是一名新聞工作者,一直從事與大熊貓的相關報導工作,從大熊貓的出生、成長,到各種趣聞軼事都是他關注的焦點。"大熊貓『自帶流量』,擁有很多粉絲,關注度非常高。"成為大熊貓文化全球推廣大使的他,將有更多的機會、更好的條件,帶著一種責任感去傳播熊貓文化。"這傳播的不僅僅是大熊貓文化,更是四川文化、中國文化。"韓松表示。

人見人愛的大熊貓,對於韓松來說,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呢?當被問到這個問題時,韓松告訴記者為何大熊貓讓他大開"腦洞","大熊貓文化的核心除了其本身文化意義,還代表自然文化,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發展,這是本質上需要去探討的哲學問題。歷經了幾百萬年,大熊貓仍然生生不息,正如我們人類自身的生存發展。"在韓松看來,大熊貓文化有著極其強烈的四川元素,四川人的樂觀、幽默等性格都能在大熊貓身上找到。

從《熊貓宇宇》至今,韓松對大熊貓文化也有了新的理解,"這個時代的大熊貓所承載的文化內涵更加豐富,如何用文字去描寫這個『活化石』,如何用科幻的形式表現大熊貓在新時代的生活狀態,這也是我一直在構思的。科幻能更好的展現大熊貓,大熊貓不僅僅作為國與國聯繫的大使,甚至以後會成為國與宇宙之間的橋梁。"

相關焦點

  • 來 一起玩轉大熊貓國際文化周
    8月20日,胡同裡的優秀大熊貓攝影作品展吸引不少北京市民和遊客  8月20日,「首屆中國大熊貓國際文化周」首個重要展覽——「胡同裡的優秀大熊貓攝影作品展」在北京舊鼓樓大街張旺胡同開展,讓觀眾提前一睹首屆中國大熊貓國際文化周「芳容」。
  • 這本書告訴你多重宇宙與科幻裡的時間
    12月1日,由科幻文化品牌「未來事務管理局」出品,展現不同「時間觀」世界的科幻選集《時間不存在》新書分享會在成都舉行。未來事務管理局創始人/CEO、果殼網聯合創始人姬少亭, 未來事務管理局籤約科幻作家萬象峰年、雙翅目,科幻設計師巽在現場分享各自對時間的解讀。
  • 揭秘世界各國的國獸,中國是大熊貓,而這個國家卻是狼
    就比如中國的國獸就是大熊貓,當然我們習慣的稱它為國寶,那麼你知道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國獸是什麼嗎?這個國家的國獸竟然是狼。    大熊貓,中國國獸  這個全身上下只有黑白兩種顏色的動物,不僅有圓圓的臉頰和大大的黑眼圈,還有一個胖嘟嘟的身體,不要懷疑大熊貓可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同時也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動物,主要棲息在四川或者陝西
  • 【方志四川•大熊貓文化】中國科學院院士魏輔文對《大熊貓圖志...
    【方志四川•大熊貓文化】中國科學院院士魏輔文對《大熊貓圖志》作出高度評價並向全球推介 2020-04-27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年賺超34億,17國爭著「寵幸」!中國大熊貓如何成世界「搖錢樹」
    所以中國通過向其他國家贈送或租借大熊貓,從而增進友好關係、宣揚世界和平,這稱之為「熊貓外交」。中國的熊貓外交最早可追溯至唐朝,據日本《皇家年鑑》記載,公元658年10月22日,唐朝女皇武則天將一對大熊貓和70張皮作為國禮,送給日本天武天皇。而將時間線拉回到近代,1941年,大熊貓開始成為我國最高規格的國禮,當年宋美齡向美國贈送一對大熊貓以示對其救濟中國難民的謝意。
  • 【方志四川•大熊貓文化】平武大熊貓往事:最萌「外交官」 迷住...
    外國小朋友喜愛大熊貓(資料圖片)電影《熊貓歷險記》 1983年上映,拍攝於平武縣 1957年至1982年間,我國多隻大熊貓被作為國禮分別贈送給9個國家。平武大熊貓「晶晶」「燕燕」「飛飛」「平平」和「明明」等,遠赴法國、英國、日本、愛爾蘭等國成為最萌「外交官」,受到國賓禮遇。
  • 大熊貓友好型產業發展聯盟在京成立
    「大熊貓友好型不僅是中國好產品的公共品牌,而且也是中國融入世界、參與全球競爭極具識別性的生態標籤。在這個過程中,大熊貓友好型產業發展聯盟要發揮領頭羊的作用。」在研討會現場,龐雁冰做了詳細的解讀:「在以往的大熊貓研究領域裡,中國有「3個熊貓」:生物熊貓、旅遊熊貓、文化熊貓。雖然這3個熊貓在各自的領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仍有很大的局限性。大熊貓友好型就是要做中國的「第4個熊貓」,我們把它叫做『產業熊貓』。」在龐雁冰看來,熊貓是深受世界人民喜愛的中國IP,是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者,各國人民對來自熊貓故鄉的文化和產品充滿好奇和好感。
  • 「雲端」大熊貓文化旅遊周開啟 境外遊客飽覽「安逸四川」
    8月31日,為期一個多月的2020中國四川(雲端)大熊貓文化旅遊周(以下簡稱「『雲端』大熊貓文化旅遊周」)落幕。作為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以下簡稱「省文旅廳」)啟動的首個「雲端」大熊貓文化旅遊周活動,在各大國內外網站持續「刷屏」,掀起了一陣線上「熊貓熱」。
  • 大熊貓首次旅居芬蘭 昨日正式亮相
    開幕式上,除了燈籠表演、合唱表演、舞蹈表演,大熊貓從中國赴艾赫泰裡市的精彩視頻也展示等也現場呈現。芬蘭總理尤哈·西比萊在儀式上作了主題發言,中國駐芬蘭大使陳立致祝賀詞。以大熊貓為媒,以大熊貓館開館儀式為契機,在芬蘭總理尤哈·西比萊、芬蘭農林部部長加裡·萊佩、中國駐芬蘭大使陳立以及芬蘭駐華大使肅海嵐等重要代表的見證下等重要代表的見證下,都江堰市與艾赫泰裡市籤署了建立友好合作關係城市備忘錄,兩市締結為國際友好合作關係城市,開啟了兩市友好交流的新篇章。
  • 韓松:在今天,科幻小說其實是「現實主義」文學
    回顧這位中國當代科幻小說名家的寫作之路,不同時期有不同風格和題材的科幻佳作行世,《宇宙墓碑》《火星照耀美國》《暗室》《再生磚》等科幻小說陸續得到銀河獎、星空獎、世界華人科幻藝術獎小說類首獎、全球華語星雲獎最佳短篇小說金獎等國內外科幻獎項的肯定。更重要的是,韓松的科幻寫作確立了鮮明的個人風格和獨特氣質,對於華語科幻寫作有著某種「顛覆」與推動意義。
  • 四川首次啟動「雲端」大熊貓文化旅遊周
    開幕式上,2020中國四川(雲端)大熊貓文化旅遊周正式啟動,向全球發布4條大熊貓棲息地之旅線路。這是文化和旅遊廳開啟的首個「雲端」大熊貓文化旅遊周。本次文旅節以「新業態、新模式、新消費」為主題,將從今年7月持續到12月。其間,樂山將舉辦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文化旅遊系列活動,圍繞文化、美食、運動、研學、節令等多種主題集中推出全新打造的文旅新產品。
  • 2020新生秦嶺大熊貓寶寶「雲慶生」活動陝西啟動
    1月12日,2020新生秦嶺大熊貓寶寶「雲慶生」活動在陝西啟動。(央廣網發 主辦方 供圖)近年來,陝西省通過大力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動物廊道修復、野生動植物保護等重點工程,大力推動秦嶺生態系統保護,不斷完善大熊貓自然保護地體系,秦嶺大熊貓棲息地得到有效恢復。
  • 韓松簡介
    (圖片來源:鳳凰網讀書)韓松生於重慶。在此期間,他撰寫了大量報導中國文化和社會動態的新聞和專訪,還參加過中國第一次神農架野人考察。同時,韓松還是一位優秀的科幻作家。他的作品極富文學情趣,結構精巧,內蘊深遠,可謂獨樹一幟。其大部分短篇收錄在《宇宙墓碑》中。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說集《宇宙墓碑》、長篇小說《2066之西行漫記》、《讓我們一起尋找外星人》、《紅色海洋》等。韓松的科幻文學創作起源於大學時代。
  • 全球達人送祝福,咪咕攜手成都熊貓基地共慶大熊貓粉絲狂歡節
    黑白相間的毛色、憨態可掬的神態,被譽為「活化石」的大熊貓深受國內外人民喜愛,由中國移動咪咕公司與全球大熊貓文化傳播綜合品牌pandapia共同打造、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唯一官方支持的「大熊貓粉絲俱樂部」,已成為聚集全球大熊貓愛好者、分享交流熊貓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
  • 大熊貓的國寶養成之路:從怪獸到國家象徵
    大熊貓,從怪獸到國家象徵實習壹讀君 | 劉靜大熊貓最初被西方人作為一種新奇的獵物。長久以來,大熊貓一直與世隔絕地生活在中國川藏地區的大山裡,中國一些古書中,稱之為「貘」。當時,美國開始了其早期動物保護運動,這隻叫蘇琳的熊貓經媒體報導後成了動物園裡的明星。1961年,在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籌劃階段,英國倫敦動物園從北京交換來的大熊貓「熙熙」吸引了科學家的注意,以其稀有珍貴的寓意成為該組織的會徽,沿用至今。而在此之前,西方人對熊貓的認知還停留在「叢林獵物」階段。
  • 韓松:科幻作品是如何構建世界觀的?
    第2927期文化產業評論 科幻世界的構建者遊走在想像力的懸崖邊,科幻的另一個名字就是自由和顛覆。韓松認為,建構一個科幻世界要考慮八個方面:概念、狂想、世界、奇觀、細節、科學、宗教、藝術。
  • 科幻作家韓鬆開玩笑:河南元素都被河南作家劉慈欣、王晉康寫完了
    今天參加中國科幻電影創作高峰論壇的韓松也多次來過河南,9月26日上午,在接受大河網記者採訪時,韓松表示,河南的悠久歷史和中原文化能激發創作靈感,河南有很多科幻作品的素材。河南是片神奇的土地,歷史悠久,人物故事、民間故事如璀璨星河,同時也誕生了不少文學佳作,是否能用科幻的方式展現呢?
  • 全球科幻大咖共助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落地成都
    ,向全球幻迷展現成都申辦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的意願和決心。他們風塵僕僕走進會場,給與會者播放《四川歡迎你》的宣傳片,發布詳盡的會議議程,展示大熊貓的可愛圖片與中國科幻迷的無比熱情1991年,世界科幻小說年會在成都如期舉行,並取得圓滿成功。而成都這個名字,則由此在越來越多的海外科幻作家和科幻出版從業者的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科學文藝》也在那一年正式改為《科幻世界》。
  • 科幻小說《高鐵》:韓松科幻小說中的速度悖論
    這再一次印證了他所宣稱的,中國的現實比科幻更科幻。而他本人恰恰要成為這種科幻現實的描述者。剛剛讀完的小說《高鐵》,可能是作者相關理論的又一次實踐。  對於讀過《地鐵》的人來講,閱讀《高鐵》會有一種審美疲勞之感。小說的構造模式基本一致。
  • 都是國寶,為啥陝西大熊貓的名氣不如四川大熊貓?
    2005年,秦嶺大熊貓作為具有明顯特徵的種群,被世界科學家確認,擁有了和四川大熊貓同等的地位。但是相比起四川,陝西大熊貓依然是寂寞的,知名度不高。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陝西大熊貓野生為主,滿秦嶺亂跑,四川大熊貓則以人工養育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