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詩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2021-01-07 意愛笑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20歲以前,也就是在被逐出沛王府之前所作的詩。當時的他算是處在人生的輝煌時期,少年得志,作品大都呈現出一種積極樂觀的基調。他通過「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來安慰即將遠任的朋友,不要傷心,我們的心時時刻刻都在一起。

創作背景

約650年,王勃出生在唐代絳州龍門的一個官宦世家,祖父王通是隋代大儒,叔祖王績是著名詩人,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文學薰陶。六歲的時候就能寫文章,九歲讀顏師古注《漢書》的漢書,十歲飽覽六經。

663—665年,王勃寫了一些幹謁和陳述政見的文章,尋找機會,並表明自己積極用世的決心。

666年,王勃通過李常伯上《宸遊東嶽頌》一篇,接著應幽素科試及第,授朝散郎,成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

668年,王勃的知己好友去蜀州出任少府,於是王勃寫下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這首送別詩。

詩歌賞析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城闕,指都城長安。三秦,指項羽滅秦後,將戰國時期的秦國故地分為三部分,分封給了秦朝的降將,因此稱為「三秦」。這裡泛指秦嶺以北、函谷關以西的廣大地區。五津,四川岷江當時的五個渡口一一白華津、萬裡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這裡的「五津」指代蜀州,即杜少府將要赴任之地。這句話就是說,詩人站在三秦拱衛的都城——長安城樓上,遙望蜀州,為杜少府送行。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宦遊」,指外出做官。古代人做官,經常來回調動,要四海奔波。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只要是四海之內,存在著你我這樣的知己,即使各奔天涯,也如同就在身邊。表明杜少府與王勃的關係親密。王勃沒有寫離別時的纏綿悱惻,而是寫了對友人的激勵和鼓舞。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要因為我們在離別的分岔路上,就扯袖哭泣,大丈夫不能像小兒女一樣,不要輕易掉淚。但有人說「歧途」指的是人生的歧途,出外做官,表明在政治上沒有得到重用,不得志。

本詩雖為朋友離別詩,但作者強調真正的友誼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阻隔,表現了詩人樂觀豁達的心態。

「無為在歧路」王勃還真的走了下坡路

有一天,沛王李賢與英王李哲鬥雞,王勃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文》,討伐英王的鬥雞,此文傳到唐高宗手中,聖顏不悅,認為他有意挑撥,於是命人把他逐出王府。

671年,王勃在虢州謀得一個參軍之職。期間,他又藏匿了罪犯——官奴曹達,後來又怕走漏風聲,便殺死曹達,因此犯了死罪。但幸虧遇大赦,沒有被處死,改為了三年的有期徒刑,可是也宣告了他仕途的終結。 而且這件事情連累了他的父親王福疇,王福疇從司功參軍被貶為交趾縣令,遠謫到南荒之外,王勃對此非常羞愧和自責。

675年,出獄之後的王勃,南下去探望自己的父親路過洪州,此時正逢洪州都督閻某,重修滕王閣,並在滕王閣上歡宴群僚和賓客,而閻都督與王勃的父親是舊相識,於是也就邀請了王勃陪坐。當時有賦詩作文的習慣,有人請他,王勃就不推辭直接作賦,當時人們還認為他是一個毛頭小子,不知輕重,但是當他寫下了「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時候,受到一直好評,而這篇文章就是非常出名的《滕王閣序》。

676年春夏,王勃來到了父親王福疇貶謫的地方,見到了生活窘困的父親,內心悽涼,不久他便辭別父親踏上了歸途,在途中溺水而亡。

意愛笑:意而愛,愛而笑,笑而詩。關注意愛笑,訂閱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意思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唐代詩人王勃的千古名句,不僅道出了詩人對友人深摯的情誼,也講出了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界限的哲理,歷來給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那麼「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什麼意思呢?「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意思是:四海之內有知心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像近在比鄰一樣親切。這句詩出自《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詩如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 王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樣的千古名句,竟然不工對?
    說起王勃,首先就想到那句耳熟能詳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能寫出這樣千古絕唱的,千百年來,唯此少年英才一人!還有就是這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更是讓無數人為之傾嘆。我也是在努力學習這個神童般的帥哥之佳作。然而,細細品讀,苦心斟酌,發現這一句作為一首律詩最重要的頸聯,讓大家在理解上確實出現了偏頗!!!
  •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古詩今賞
    圖片來自網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王勃(約650年-670年)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在其短暫的一生中,他的詩文對扭轉以上官體為代表的宮廷詩風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代表作是《滕王閣序》。首先看題目 ,少府就是官職,之,到,往的意思,蜀州,今天的四川崇州,為了表示尊敬沒有直呼其名,送杜少府去蜀州赴任。
  •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中的「比鄰」何意?詩詞大會41人答錯
    上學時,對於王勃詩文的印象,除了那篇千古絕唱《滕王閣序》,還有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首詩是如今年年入選課本的作品,也是唐代送別詩中的經典之作,其中的千古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很多人小學就會背了。按道理來說,它這麼通俗易懂,理解起來應該不難,但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它卻難住了百人團41人,這是為何?我們先來看看題目:王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中的「比鄰」是什麼意思?
  •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什麼意思呢?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其中有這麼一句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他很開心地跑來和我喝茶炫耀!小孩:叔,咱們的關係就像一句古詩呀!我:哪一句?小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我:你這麼理解的?鄰是鄰居的意思?
  • 早讀10:高考背誦:飲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次北固山下 使至塞上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①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助記] 首聯從相送地長安寫到目的地蜀州,境界宏闊,為接下來的抒情提供了相應的空間。②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助記] 頷聯以自己與杜少府本來都是離鄉宦遊之人,勸慰友人不必惆悵。③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助記] 頸聯道出了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界限的哲理。
  • 王勃最著名的10句名言,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出自唐·王勃《滕王閣序》。天空中自由飄蕩的雲彩倒映在水潭中,天天隨意聚散;四季景物變化、天上鬥轉星移,不知不覺已過了好多年。詩句描述天地自然和人間事物不斷地迅速地變化,感嘆時光和年華之流逝。二、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出自唐·王勃《滕王閣序》。迥:遠。盈虛有數:月圓月缺有定數。
  • 王勃這首詩可謂是如詩如畫,通篇描寫的很是唯美,充滿了高遠意境
    他僅僅只活了二十六歲,可是卻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名篇,其中一些經典的作品,更是成為了唐詩裡最經典的作品,而一些詩句也是成為了經典名言,例如他的兩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更是成為了千古名言,相信很多人對於這兩句話都不會陌生,那這兩句話,也正是出自王勃的詩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十二首描寫送別的古詩詞,都是依依之情,卻各有傳神之作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有詩:「南浦悽悽別,西風嫋嫋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其實聚和散都是一個暫時的過程,心與心始終相連才是人間真情。縱然終日相守,卻同床異夢,又何必人前卿卿我我;即使暫時分離,兩情又何必朝朝暮暮。下面精選十二首描寫送別的古詩詞,感受古人那種若隱若現的情感,體會送別時的依依之情。
  • 初唐詩壇天空中最耀眼的星星,王勃
    期間,一個好友要去四川上任,送別時,王勃寫下了這首大名鼎鼎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 比鄰造句和解釋_比鄰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比鄰(bǐ lín)。近義詞有:相鄰,鄰居。反義詞有:遠離。鄉鄰,鄰居。[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指位置相近;鄰近。[比鄰星(離太陽最近的一顆恆星)。]比鄰參考例句:1、他們倆從小就比鄰而居,感情比兄弟還要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