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資402億!科創板迎來了這20家半導體大牛

2020-12-08 OFweek維科網

隨著中美關係的脫鉤,中國科技尤其是半導體產業對自主可控的要求越來越緊迫,另一方面,作為國產半導體的新搖籃,半導體企業上科創板的步伐也在進一步加快。筆者統計了今年以來登錄科創板或者已經受理的半導體企業,截止6月1日總共有20家,這其中有3家半導體企業通過上市委會議,6家企業完成問詢,4家企業申請獲受理,4家企業正式上市。

這些企業,涵蓋了半導體產業的各個環節,從IP、EDA、晶圓代工、設計、封裝等,20家企業總共募集資金達到402.37億元,其中中芯國際以200億的金額佔據半壁江山。

仕佳光(已問詢)

仕佳光聚焦光通信行業,主營業務覆蓋光晶片及器件、室內光纜、線纜材料三大板塊,主要產品包括 PLC 分路器晶片系列產品、AWG 晶片系列產品、DFB雷射器晶片系列產品、光纖連接器、室內光纜、線纜材料等。目前已成功實現 20 餘種規格的 PLC 分路器晶片國產化,PLC 分路器晶片全球市場佔有率第一。

2017~2019年,營業收入分別為4.79億、5.18億、5.46億、淨利潤為-2,104.22萬元、-1,196.80 萬元和-158.33 萬元。在業務分布相對較為均衡,光晶片及器件、室內光纜以及線纜材料佔比都在30%~40%之間。

中芯國際(已受理)

中芯國際是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大陸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配套服務最完善、跨國經營的專業晶圓代工企業,主要為客戶提供 0.35 微米至 14 納米多種技術節點、不同工藝平臺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及配套服務。而這一切主要依賴於公司旗下的六條產線完成(註:截至 2019 年末,中芯南方產線尚未達到轉入固定資產條件)。

在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的2019年年度,中芯國際營收220億人民幣,較之2018年度的230億人民幣有些許下滑,但看利潤方面。中芯國際在2019年12.68億,較之2018年的3.6億,甚至是前年的9億有了明顯的增長。而研發投入也高達21.55%。

盛美半導體(已受理)

主要從事半導體專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半導體清洗設備、半導體電鍍設備和先進封裝溼法設備等。成功研發出全球首創的SAPS、TEBO兆聲波清洗技術和Tahoe單片槽式組合清洗技術,可應用於45nm及以下技術節點的晶圓清洗領域,並達到國際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

2017年-2019年,盛美股份營收分別為2.54億元、5.50億元、7.57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086.06萬元、9253.04萬元、1.35億元;研發投入佔營收比例分別為7.41%、21.37%、21.54%。從業務分布來看,半導體清洗設備佔比達到80%以上,其中單片清洗設備是其主力產品,2019年營收佔比達到74.12%。

力合微(提交註冊)

力合微是一家專業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自主研發物聯網通信核心基礎技術及底層算法並將研發成果集成到自主設計的物聯網通信晶片中,主要產品包括電力物聯網通信晶片、模塊、整機及系統應用方案。力合微新研發的高速電力線通信線路驅動晶片與高速電力線載波通信主晶片一起組成套片,形成了完整的高速載波通信晶片方案。

2016-2019上半年,力合微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13億元、1.35億元、1.88億元、1.43億元,淨利潤分別為840.13萬元、1370.80萬元、2271.40萬元、2238.20萬元。從業務分布來看,基於自主晶片的模塊,整機、軟體與技術服務2019年貢獻營收超過90%。

相關焦點

  • 遍覽科創板|銅拋光液營收佔比7成,「安集科技」擬募資3億擴大生產
    被認為是「中國版納斯達克」,從正式交易開始,科創板就備受全民關注。如今,科創板正式交易已滿月, 有人認為,過去一月這裡是新的造富集散地,首日即「誕生了」125位億萬富豪;有人認為這裡是中國證券市場創新的試驗田,註冊資正對一級市場的創業公司、VC、PE機構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但毫無疑問,長遠來看,這裡更有可能是硬科技公司價值的試金石。
  • 海目星成功登陸科創板 擬募資8億元擴增產能
    6月22日,上交所披露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48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深圳市海目星雷射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目星」)首發獲通過。 資料顯示,海目星是雷射及自動化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從事消費電子、動力電池、鈑金加工等行業雷射和自動化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在雷射、自動化和智能化綜合運用領域已形成較強的優勢。
  • 科創板時代 企業迎來新挑戰
    近年來,國家對科創重視和支持持續加碼,科創板的推出,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便捷通道。在「全國科創」的浪潮下,企業如何把握機會,迎接新挑戰?天時地利的科創時機科創板開市以來,上市企業數量不斷增加。截至10月18日,已經有166家企業提交科創板上市申請,上交所已受理165家,已上市34家,融資金額共421億元。
  • 市值7000億,晶片巨獸閃電上市:掀起中國半導體IPO大潮
    而隨著中芯國際在科創板的上市敲鐘,中國半導體板塊「A+H」第一股正式誕生。成立19年,中芯國際的發展歷程堪稱一部中國半導體艱辛史。篳路藍縷,五位董事長、四位CEO接力奮鬥,中國第一「芯」才得以矗立於世。當然,這背後也有一群創投機構默默支持,其中不乏DCM、深創投、華登國際、祥峰投資等知名VC/PE機構的身影。
  • 神州細胞、孚能科技「叩門」科創板 兩公司合計募資54億元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祁豆豆)9月16日晚間,上交所受理北京神州細胞生物技術集團股份公司(簡稱「神州細胞」)、孚能科技(贛州)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孚能科技」)2家公司科創板上市申請,2家公司擬合計募資54.19億元。至此,科創板已受理企業達到155家。
  • 科創板日報|*ST信威收上交所監管工作函;5G手機將廣泛應用快充技術
    市場走向截至12月1日,科創板有10隻新股等待上市,其中8隻已發行待上市(祥生醫療、碩世生物、佰仁醫療、建龍微納、普元信息、江蘇北人、卓易信息、邁得醫療);2隻(芯源微、當虹科技)正在發行中。
  • 陳大同:科創板帶來新氣象,助推半導體產業騰飛
    集微網消息(文/Jimmy),2020年6月28日,SEMICON CHINA 2020第二天,璞華資本/元禾璞華投委會主席陳大同在同期舉辦的科創板圓桌論壇上發表了《科創板助推半導體產業騰飛》演講。圖片來源: 集微網陳大同在演講中指出,矽谷長盛不衰的秘訣是以VC為核心的創新體系,而國內A股市場存在「腸梗阻」現象:兆易創新長達3年半的IPO排隊之旅,其中兩次停止IPO;2014年以來,中概股回歸半導體公司國內再上市變得相當艱難;2015年以來,海外收購半導體公司的重組耗時許久。
  • 前11月341家企業A股上市募資4239億 江蘇浙江廣東領先
    具體從歸屬地來看,江蘇省有54家企業登陸A股,其中27家在科創板上市,分別是華潤微、天合光能、思瑞浦、澤?北京市有40家企業完成上市,其中20家在科創板上市,分別為奇安信、石頭科技、寒武紀、華峰測控、億華通、神州細胞、鐵科軌道、八億時空、賽科希德、佳華科技、中科星圖、愛博醫療、博睿數據、慧辰資訊、金科環境、鍵凱科技、天智航、萊伯泰科、博匯科技、映翰通,另外有京滬高鐵、中金公司、甘李藥業、時空科技、萬泰生物5家企業在主板上市,京北方、北摩高科、競業達、中巖大地、天地在線
  • ...清華大學教授一人創辦兩公司 都擬上科創板 還是半導體尖端技術
    清華大學教授一人創辦兩公司,都擬上科創板,還是半導體尖端技術 摘要 【人生贏家!清華大學教授一人創辦兩公司 都擬上科創板 還是半導體尖端技術】近日,由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長聘教授朱煜博士一人參與創辦的兩家公司都在申報科創板IPO。從成立背景來看,兩家公司都屬於清華大學的科研成果轉化項目。
  • 聚辰半導體「改道」科創板,毛利率下滑的它仍可期嗎?
    4月2日晚間,上交所公布第六批新受理科創板上市企業名單,一家上海本土企業——聚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也位列其中。據招股書顯示,聚辰半導體本次擬募資7.27億元主要針對非易失性存儲器產品線和混合信號類晶片產品線項目的開發升級,其保薦機構為中金公司。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8年11月23日,聚辰半導體就向上海證監局提交了輔導備案申請,計劃在A股主板IPO。
  • 半導體的2020:13隻個股翻番,全年先揚後抑
    2020年,A股半導體板塊表現可謂是「喜憂參半」。年初以來,以半導體晶片為首的科技股引領創業板指不斷創新高,成為上半年「牛市」的主旋律。實際上,這輪半導體板塊的上漲啟動於2019年三季度。記者梳理數據顯示,截至最新收盤日,62家中信一級行業半導體成份股中,有45隻錄得股價正增長。其中13隻實現股價翻番,佔公司總數比重20.96%;17隻錄得下跌,其中11隻跌幅超20%,佔公司總數比重17.74%。反觀上半年,56家半導體成分股中,上漲和下跌家數分別為47家、9家。其中,8隻個股實現翻倍,僅一家跌幅超20%,分別佔公司總數比重14.29%、0.01%。
  • 科創板早報|特斯拉上海工廠正式通電 標誌項目進入投產前衝刺階段
    《科創板日報》(上海,季晟)訊,今日科創板早報主要內容有:特斯拉上海工廠正式通電,標誌項目進入投產前衝刺階段;首屆世界5G大會將於11月20日-23日在京召開;昊海生科發行價確定為89.23元/股,為目前科創板最高。
  • 募資210億,創業板最大IPO來了!這家公司獲「閃電問詢」,比螞蟻集團...
    此外,東風汽車210億的融資額也一舉刷新了創業板註冊制以來的最高募資紀錄。這比此前科創板螞蟻集團從受理到問詢間隔5天還快,僅次於中芯國際3天的間隔。此外,東風汽車210億的融資額也一舉刷新了創業板註冊制以來的最高募資紀錄。
  • 零營收,數億虧損,澤璟生物入場科創板的背後
    招股書顯示,澤璟生物2016年至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0.03萬元、0元、131.12萬元和0元,淨利潤分別為-1.28億元、-1.46億元、-4.40億元和-3.41億元。也就是說,澤璟生物目前營收幾乎為零,利潤方面已累計虧損超10億元。與巨額虧損相悖,澤璟生物在科創板申請上市時估值已突破90億元。
  • 做投資20年,一年IPO七次,押中科創板「首家過會」企業,德同資本...
    這類公司以前可能只能去做海外結構,去納斯達克得到認可,在國內沒有辦法得到認可,這次是一次很大的改革。創業邦:剛您說剛模式首創的公司很適合登陸科創板,國內大家講得更多的是商業模式創新,而在國外可能更看重技術創新。作為投資人,在您看來,這兩種創新模式哪一者更為重要?
  • PC巨頭、AI獨角獸同日官宣回科創板 是什麼在吸引優質企業回流A股?
    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12日收盤,聯想集團港股漲8.93%,報8.05港元,總市值969億港元。1月13日開盤,聯想集團港股繼續大漲,報收8.83港元,漲幅9.69%。其中,吸引紅籌企業回歸是設立科創板的一大亮點也是重要使命。從最初支持紅籌企業回歸,到監管層切實出臺支持紅籌企業政策,紅籌企業的上市成為科創板包容度提升的一個註腳。2020年2月,我國規模最大的功率半導體企業華潤微正式登陸科創板,成為「紅籌第一股」。
  • 科創板又見實質進展!首批受理企業3家審核狀態有變化,從已受理到已...
    繼受理企業進入常態化之後,科創板又有新動向。3月30日,上交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板塊顯示,煙臺睿創微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武漢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的狀態從「已受理」變更為「已問詢」。
  • 國內半導體測試龍頭今日登陸科創板
    文/福布斯中國華峰測控今日登陸科創板,開盤價格為358元,收盤340元,相較發行價漲幅216.5%,總市值超200億。
  • 科創板收評 | 科創板重現普漲格局 芯源微漲停
    科創板方面,個股漲多跌少。截至收盤,81隻個股飄紅,僅10隻個股收跌。成交額方面,截至收盤,科創板個股成交額達206.35億元,較上個交易日繼續放大。華潤微(688396.SH)成交額達18.9億元,中微公司成交額12.3億,金山辦公(688111.SH)、瀾起科技(688008.SH)等10家個股成交額超5億,成交額不足1億元的科創板個股有35家。
  • 最高募資120億 又有"獨角獸"要來A股?公司回應
    (原標題:最高募資120億,又有"獨角獸"要來A股?柔宇科技預計科創板「趕考」柔性屏「一哥」柔宇科技上市消息已久,近日市場再次傳出其科創板「趕考」的聲音。日前,據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稱,中國柔性顯示器製造商柔宇科技擱置了美國上市計劃,轉而尋求在上海科創板首次公開募股(IPO),籌資最高120億元人民幣(18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