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有一部熱播美劇,叫做《1000種死法》,是一部文獻類紀錄片,收集了各種非正常的死亡案例。裡面提到的死亡方式可謂五花八門,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死神」辦不到的,諸如爆頭、車碾、毒蛇什麼的簡直low爆了,牛糞悶人、比基尼爆炸、吸塵器吸腸才足夠辣眼睛,至於那位被屁燻死的仁兄,只能說太窩囊太憋屈了,臨死前連呼吸一口新鮮空氣都成了奢望啊!
在中國古代,皇帝那可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大多數都能做到壽終正寢,安詳死去。那些少數的,要麼死於謀逆(如隋文帝、隋煬帝),要麼死於吸毒(如唐憲宗、唐宣宗),要麼死於亡國(如宋徽宗、崇禎帝),要麼死於羞羞(如明光宗、同治帝),當然還有一些死因不明的,如宋太祖、建文帝、雍正帝等等。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卻比較特殊,他長得很胖,身體較虛,總共活了47年,當了9年世子、20年太子,卻只做了10個月的皇帝,然後就死了。
而他的死因,居然高達五種,堪稱創造了皇帝史上的新紀錄。他是誰呢?
他就是明仁宗朱高熾。
朱高熾(1378—1425年),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長子,在位年號洪熙。
明仁宗在位時間很短,只有區區10個月,在歷史上除了那些廢帝以外,肯定是排名非常靠後的。但時人和後世對他的評價都很高,因為這是一位做人很寬厚的胖子,像極了鄭則仕老師。
朱高熾一上臺,就敢於推翻父親朱棣的很多政策,包括赦免了一大批建文舊臣,平反了很多冤獄,廢除了不少苛政,停止了大規模用兵;他為政開明,樂於納諫,從善如流,發展生產,與民休息,復興文化,人民的生活水平較之太祖、成祖時期有了很大提高,加上他兒子明宣宗朱瞻基後來延續了這些大政方針,故史稱「仁宣之治」。
可朱高熾本人的際遇卻不是很理想。年輕的時候,雖然憑藉長子的身份獲得了儲君的地位,但由於身體較胖、性格內斂,與乃父朱棣完全不合拍,朱棣一度想把他廢了改立另一個兒子朱高煦為太子。在這種戰戰兢兢的情緒中度過了20多年,好不容易成功接班了,沒想到屁股還沒坐熱,就不得不從龍椅上下來。更倒黴的是,有明一代,除了堂兄朱允炆被朱棣搞得下落不明外,其他人就沒有一個死得不清不楚的。而朱高熾自己,在後世的記載中,居然有五種死法,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首先,這位皇帝是懂得看星象的。當然,教他這門奇術的肯定不是神機妙算劉伯溫,因為朱高熾出生前三年,劉伯溫就已經去世了。但聽說老劉早年曾經傳了老朱幾手,因此說不定就是朱元璋帶著孫子們從小數星星。根據著名的「三楊」之一楊士奇的記載(《東裡文集·聖諭錄》),朱高熾在駕崩前一個月,通過觀察所謂「夜來星變」(大概就是流星雨),預感到自己將不久人世。然而,楊士奇純屬「馬後炮」,在當時他並未從朱高熾的話語中感受到任何異常。因此,當一個月後朱高熾突然駕崩時,所有人都驚呆了,完全沒有思想準備。暴斃,就是朱高熾死因眾多的根源所在。
第一種死法,朱高熾死於雷殺。
根據後世流傳較廣的《明記略》、《病逸漫記》的記載,朱高熾死得很突然,因為他是走在半路上突然被雷劈死的,號稱「雷人」,死於雷殺。這個說法未免太過誇張,可信度不高,不過在後世卻很有市場,不知這位仁厚之君到底怎麼得罪了老天爺。
第二種死法,朱高熾死於毒殺。
同樣來自《明記略》、《病逸漫記》的記載,說朱高熾不小心當了替死鬼。替誰死呢?他老婆。有宮人準備下毒害死皇后張氏,結果摻了毒藥的食物被前來探望老婆的朱高熾給吃掉了,毒發後一命嗚呼。這種死法可信度同樣不高,但下毒的確存在相當的可能性。
第三種死法,朱高熾死於弒殺。
根據宦官張合在《宙載》中的記述,朱高熾是在某次早朝過後,半路上遭遇幾名太監,他們聯合起來準備將朱高熾做掉。理由是因為朱高熾非常討厭太監,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對太監吹毛求疵大打出手甚至整批殺掉,結果引發了太監的恐慌與反彈,準備先下手為強,送朱高熾去見朱棣。
第四種死法,朱高熾死於病殺。
這種說法來自《病逸漫記》的記載,一名姓雷的太監是宮中老人,他堅定的認為朱高熾純粹就是病死的,死於諸如腦溢血之類的急性病症,發作得很是迅猛,沒一會兒功夫人就沒了,搶救都來不及。
第五種死法,朱高熾死於吸毒。
由於明朝皇帝很多都有「嗑藥」(服用丹藥)的習慣,包括朱元璋的幾個兒子,都是年紀輕輕就嗑藥嗑死了。朱高熾的老爸朱棣,跟秦始皇一模一樣,丹藥吃太多,毒素沉澱太久,在他們外出「旅行」的途中突然發作,哪怕貴為皇帝,此刻也抵擋不住病毒的進攻,最終兵敗如山倒,暴斃而亡。
從這個角度來看,同樣是「暴斃」的朱高熾,很可能也與父親一樣,由於體內丹毒爆發,瞬間就奪走了他的生命。因此,藥真的不能亂吃,哪怕你就是藥神,也不能亂吃,生老病死乃正常規律,長生不老是不可能的,活在當下,活得精彩,才是人類應該追求的真正目標。
註:本文由【呼嚕讀史】原創,歡迎大家關注,評論留言互相學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