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傳來噩耗:當明星大於「巨星」,那將是何等悲哀?

2020-10-21 生活好文張阿柒

這幾天,一個令人惋惜的消息傳來:

武漢大學第一位女院士張俐娜於10月17日在武漢病逝,享年80歲。


據相關資料介紹,張俐娜一生致力於高分子物理與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基礎和應用研究,為我國敲開了纖維素科學基礎研究通往纖維素材料工業的大門,是當之無愧的科學巨星。

她不僅是武漢大學第一位女院士,而且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化學會安塞姆·佩恩獎」第一位中國獲獎者。

截止至14年,張俐娜院士共培養出了57名博士,25名碩士,編寫了諸多相關領域的著作。

張俐娜院士逝世的消息似乎在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沒有掀起一絲波瀾,甚至是悄無聲息。

鬱達夫在紀念魯迅大會上說: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

人們沉迷於娛樂偶像,關心他們的一切,卻對那些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偉人,漠不關心。

當巨星悄然隕落而無人惋惜時,那將是時代的悲哀。


那些歲月好靜,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我們永遠不知道,在自己沉迷於娛樂的時候,那些為我們美好生活而默默付出的先驅,卻一個個走了。

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我國已經痛失了30位兩院院士,其中包括1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16位中國科學院院士。

在看到這個消息的第一眼,阿柒感到無法置信,要知道每一個院士對於我國來說,都是極其寶貴的人才,而就在這短短的一年裡,我們已經失去了30位巨星。


讓人感到悲哀的是,這些巨星的隕落,卻沒有多少人關心,甚至連他們的名字都不知道。

這些偉大的先輩,他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我國的科研事業,嘔心瀝血,值得我們銘記,可多少人連他們的名字都不認識。

「將軍墳前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在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多少人只關心著自己明星偶像的喜怒哀樂。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那些著名的科學家似乎距離自己太過遙遠,遙遠到自己忘卻他們的名字和事跡。

多少人感嘆歲月好靜,卻忘了那背後替我們負重前行的人。


當明星大於巨星,那是何等的悲哀

之前在一期採訪中,記者在街頭隨機採訪了多位年輕人:

「你知道鄧稼先是做什麼的嗎?」

結果讓人感到難過,幾乎沒有人能給出正確的答案。


「不知道。」

「聽說過,種莊稼的。」

「什麼稼?沒聽說過。」

「鄧稼先?哈哈,有印象,忘了記不起來。」


可悲嗎?

真的挺可悲的,一個對中國做出巨大貢獻的英雄人物,卻被新生一代的年輕人所遺忘。

不止是鄧稼先,錢學森、華羅庚、袁隆平,這些把一生獻給祖國的先輩,如今正在多少人的腦海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流量小生」和「熱播劇」。


對知名科學家一問三不知的年輕人,在提及「現在最火的流量小生是誰?」、「熱播電視劇是哪部?」、「最火的網紅是哪個?」等話題時,卻能滔滔不絕講出一大堆,眼裡散發著莫名的神採。


科學家徐穎說:

「我們最為擔心的,是孩子長大後都選擇去當明星和網紅,而不是科學家。」

曾幾何時,流量明星和網紅主播成了孩子們崇拜的對象,無數孩子以成為他們為夢想,而那些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們,卻被遺忘;

曾幾何時,熱搜上遍布明星網紅,某個明星的哭和笑,都能佔據熱搜榜好幾天,而著名科學家的逝世,卻在網上看不到一絲消息。

曾幾何時,當問及孩子們的夢想,回答的不是「成為科學家」,而是「我要成為網紅、明星。」

當明星大於巨星,這難道不是時代的悲哀?


他們應該被牢記

我們無法否認,娛樂活動對於人們來說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精神釋放。

但當娛樂過度充斥著我們的生活,變成人們腦海中唯一存在的精神支柱,這樣的人或許只能稱之為行屍走肉。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不應該忘記那些沉痛的歷史,更不應該遺忘那些為我們今天美好生活而付出一輩子的科學家。


他們清心寡欲,一心只為國家做貢獻,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就能忽略他們。

愛國不應該是一句玩笑話,孩子的榜樣不應該是那些在聚光燈下的小鮮肉,更不應該是那些炫車炫房的無知網紅。

而是那些撐起我們家園,為此付出一生的先輩。

他們應該被牢記,而不是被遺忘,更不是被嫌棄。


2020年,致逝去的他們

劉若莊,10月8日,我國物理化學家,計算化學奠基人;

戴元本,9月26日,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張新時,9月24日,主持建立我國第一個植被數量開放實驗室, 將我國的生態學研究帶入數位化的新階段;

李東英,9月22日,我國第一個將稀土應用於農業領域的人;

陳定昌,9月7日,導航制導和控制專家;

曹楚南,8月27日,研究出的方程式讓我國的腐蝕電化學在理論上有了重大突破;

鄭守仁,7月24日,三峽水利樞紐工程設計總工程師

李吉均,7月21日,地理和地貌學者;

曾毅,7月13日,我國最早研究愛滋病的科學家之一;

童秉綱,7月9日,率先開拓了飛彈動導數的計算方法,發展了氣動熱力學理論和新方法

許其鳳,7月2日,我國衛星導航系統奠基人;

陳肇元,6月25日,土木結構工程和防護工程專家;

萬衛星,5月20日,我國行星物理學奠基人之一;

張乾二,5月3日,物理化學家;

鬱銘芳,4月12日,化學纖維專家,我國化纖領域的奠基人和學科帶頭人之一;

盧世璧,3月28日,骨科專家,先後參與邢臺地震、營口地震、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等四次大地震的救援工作;

周俊,3月27日,植物資源與植物化學家;

李道增,3月19日,建築學專家;

寧津生,3月15日,大地測量學家,被譽為「大地之星」 ;

蔣亦元,2月24日,農業工程學家,將畢生心血揮灑東北黑土地;

沙慶林,2月23日,公路工程專家,先後主持「六五」「七五」 和「八五」國家重點攻關項目;

周同惠,2月23日,分析化學家;

段正澄,2月15日,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家,段氏伽馬刀發明人,他的伽馬刀用於腫瘤治療,惠及近百萬人;

孫儒泳,2月14日,生態學家;

李方華,1月24日,物理學家;

方守賢,1月19日, 加速器物理學家,曾領導團隊建造了我國第一臺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

池志強,1月7日,神經藥理學家,我國藥理學家、神經藥理學學科的開拓者之一;

蔣洪德,1月4日,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

以此文,銘記先輩。

相關焦點

  • 武漢大學驚爆噩耗:「大地之星」的院士、武大教授寧津生病逝!
    武漢大學15日晚發布訃告,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津生,因病醫治無效,於3月15日16時6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8歲。聽聞此噩耗,眾多學術界泰鬥級人物發來唁電,沉痛悼念逝去的寧院士!眾所周知,院士,一般都是在某一領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為國家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作出突出貢獻的頂尖人才,國家培養一位院士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可是失去卻是一瞬間。寧院士對於我們國家乃至全世界的測繪領域都做出了巨大貢獻,對於我國的測繪教育行業作出的貢獻更是傾盡了畢生所學,當然也培養出來了眾多人才。
  • 心燈,悲哀莫大於心死
    心燈,悲哀莫大於心死小時候,父親常對我說這樣一句話,「悲哀莫大於心死」。父親見我不解其義又解釋說:「這是古人說的一句話,意思是人遇到困難時不能喪失信心,亂了方寸,否則會一事無成。」父親的那位同事因其兒子成績好,經常在辦公室誇耀其兒子如何如何聰明、成績是多麼多麼地棒,這讓父親失面子,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傷害,於是父親下決心將我培養成人.聽話的我也知道父親的心思。於是我更加努力學習,然而還是趕不上那位同學,我洩氣了,便偷偷地玩。父親發覺後我生怕他打我,可他並沒有打我,而是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悲哀莫大於心死,學習趕不上別人不要緊,還可以努力,千萬不能倒志,不能心死。
  • 又一巨星隕落,在醫院治療無效逝世
    前幾天聽到一個令人十分悲痛的消息,復旦大學的歷史系副教授司佳因病去世,她非常年輕,年僅42歲,聽到這個噩耗只能說"天妒英才"。,就在司佳去世之後,另一外復旦大學的教授吳鶴鳴,卻也遺憾的去世,短短一周時間復旦大學就有兩位教授去世,實在是讓人非常的悲傷。
  • 「如果野生黑猩猩不復存在,那將是人類的悲哀」,珍·古道爾在大河...
    楚天都市報記者徐穎 通訊員符冰群10月16日晚,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第十九期、2020年首期大河講堂在長江文明館學術報告廳正式開講。著名動物學家珍·古道爾博士(Dr.珍·古道爾北京根與芽總幹事錢蕾、武漢市公園協會自然教育分會秘書長倪雲、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副館長張肖雯出席此次大河講堂。珍·古道爾博士是珍·古道爾研究會、根與芽環境教育項目的創始人,世界著名動物學家、環境保護的倡導者和聯合國和平使者。
  • 「如果野生黑猩猩不復存在,那將是人類的悲哀」,珍·古道爾在大河講堂開講
    楚天都市報記者徐穎 通訊員符冰群10月16日晚,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第十九期、2020年首期大河講堂在長江文明館學術報告廳正式開講。著名動物學家珍·古道爾博士(Dr.珍·古道爾北京根與芽總幹事錢蕾、武漢市公園協會自然教育分會秘書長倪雲、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
  • 噩耗又傳來,史上最大海嘯或將席捲北海道,日本正等待最終結果
    可以說,每次此類災害的發生,對日本而言都是一次噩耗。近日,此類噩耗又再次傳來,史上最大海嘯或將席捲北海道。據海外網3月30日報導,29日,日本專家對北海道東部,太平洋沿岸地區海嘯發生情況預測稱,該地區有可能迎來浪高28米海嘯,市區街道浸水或達14.5米。這是日本政府首次預測出該地區至今為止最大級別的海嘯,內閤府表示從明年起商定具體對策。
  • 伊朗海軍飛彈點火升空,隨後卻傳來誤擊噩耗,多名水兵葬身魚腹
    圖為此前賈馬蘭號和遭誤擊供應艦的同型近日,據媒體報導,中東傳來一大噩耗:伊朗海軍賈馬蘭號驅逐艦在演習中發射一枚飛彈,只見它點火升空後直奔目標海域而去,不料隨後卻傳來誤擊噩耗:一艘正好也在這片海域內的伊朗軍艦科納拉克號遭友軍誤擊沉沒
  •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明星們有錢有錢、有力出力,支援武漢
    導讀:「藥神」上線、人肉扛包、「吃泡麵」親上陣,這些人才是真正的明星在「眾志成城抗擊疫情」這條戰線上,除了有一線那些可敬的醫護人員們之外,作為公眾人物的明星們在這場戰「疫」中,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紛紛用自己的一份力支援武漢。有錢的出錢。
  • 三天,兩位巨星隕落
    噩耗傳來!三天兩位巨星隕落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導航與空天目標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許其鳳,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7月2日在京逝世他一生將自己定位為「許教員」,待人謙遜、堅持工作:「如果我還能編程序,還能推導公式,說明我還沒老,還能為國家、軍隊服務。」
  • 又一巨星隕落,「中國萃取劑化學之父」袁承業與世長辭
    真正的巨星,不是開著豪車、住著碩大的別墅、成天炫富的娛樂明星,也不是稍有一點成就就要拿出來與世人炫耀想要一夜成名的小人物,而是將一生都奉獻給國家,始終奮鬥在國家一線的偉大科學院院士們。就在1月9號,噩耗再次傳來,又一位「兩彈一星」的功臣與世長辭,他就是我國的「萃取劑化學之父」——袁承業。袁老為我們國家付出了太多,從研製核燃料的萃取劑開始,到抗癌藥物的化學治療劑,見證了新中國化學事業從無到有的全過程。
  • 法屬蓋亞那傳來了噩耗,火箭升空8分鐘後失去聯繫,高層下令徹查
    在11月15日美國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再次升空,成功將載人龍飛船送入了預定的軌道,在11月17日載人龍飛船和國際空間站實現了對接,3名美國太空人和1名日本太空人進入了國際空間站就在美國的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順利對接的時候,位於南美的法屬蓋亞那傳來了噩耗,當天發射的一枚歐空局的織女星運載火箭,在升空8分鐘後失去了連續,高層下令徹查。
  • 噩耗傳出,又一位「共和國巨星」隕落,已是今年離世的第15位院士
    就在5月3日20時33分,突然傳出一個噩耗,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物理化學家張乾二離世,這意味著又一個共和國「巨星」隕落,成為今年來離世的第15位國寶院士。張乾二院士出生於1928年8月15日,福建惠安人,從其出生的年代可以發現,他的同年成長歲月正趕上了國家戰火不斷、內外交困的時期,但即便如此,張乾二依然堅持上學尤其偏愛化學;1947年,成功考上廈門大學化學系;1951年,又考上廈門大學化學系研究生。
  • 太空傳來噩耗,美國小行星探測器洩漏,4年8億美元項目功虧一簣
    最近美國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是風生水起,連續兩次發射將120顆衛星送入了預定太空,這個一掃之前獵鷹9號運載火箭因為故障推遲發射的陰影。在120顆星鏈衛星升空之前,國際空間站是不斷傳來壞消息,由於年代久遠,國際空間站長期有空氣洩漏問題,在2020年是越來越嚴重,經過大規模的檢測,最後發現是在俄羅斯的星辰號艙段有洩漏點。
  • 印度再次傳來噩耗,強氣旋風暴登陸,20萬民眾被迫離開家園
    如今,印度再次傳來噩耗,強氣旋風暴登陸,面對如此嚴重的災難,就算是莫迪也無能為力。強氣旋風暴登陸,20萬民眾被迫離開家園據環球網報導,前段時間,印度東南部海岸遭到強氣旋風暴襲擊,已經造成多人傷亡。13億人口大國噩耗連連除了天災意外,印度還面臨非常棘手的「人禍」。
  • 北美傳來了噩耗,獵鷹9號火箭點火前2秒終止發射,高層下令徹查
    當地時間10月2日,北美傳來噩耗,一枚搭載著美國軍方導航衛星的獵鷹9號重型運載火箭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失敗。作為一款民營公司研發的重型運載火箭,從其誕生之初,便成為了航天領域內的明星產品。獵鷹9號重型運載火箭是當今全球推力最大的運載火箭,僅次於美國的土星5號運載火箭。據悉,獵鷹9號重型運載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63.8噸,這完全可以滿足美國的載人登月計劃。
  • 宇宙搖滾明星:NASA太空望遠鏡揭示藍超巨星的秘密!
    藍超巨星就像是宇宙中的搖滾明星。它們是質量巨大的恆星,生長速度極快,年紀輕輕就香消玉殞,導致它們極為罕見並且很難進行研究。即使藉助現代望遠鏡,科學家也很難做到這一點。在還沒有太空望遠鏡的時代,科學家只觀測到幾顆藍超巨星,對它們的了解非常有限。
  • 武漢最可能出明星的大學,華晨宇的母校,除了學費貴,其他哪都好
    武漢不乏有許多知名高校,這其中有的以其出類拔萃的學科優勢居於高校領先地位,有的以其獨特的辦學理念吸引眾人,但今天要說的這所大學,其名為武漢音樂學院,它以藝術類學科為主要優勢,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富有個性,且懷揣詩意的藝術類人才。
  • 兩大噩耗傳來!史上最大海嘯將衝擊北海道,富士山火山將癱瘓東京
    禍不單行,對於經常遭受颱風、海嘯、地震和火山危險的日本人民來說,又有兩大噩耗傳來。日本內閣在2月29日指出,日本專家得出的預測結果顯示,北海道東部將會迎來一次浪高28米的海嘯,將成為日本史上最大級別的海嘯,將會摧毀大部分沿海設施;3月31日,日本中央防災會議又宣布,富士山火山也可能爆發,噴出的火山灰將會讓首都東京圈在數小時癱瘓。
  • 南極傳來一個噩耗,科學家發出嚴重警告,將達到「年度最大範圍」
    最近從南極傳來了一個噩耗,就連科學家發出嚴重警告,足以可見這件事情有多嚴重。而這次科學家指出的問題就是臭氧層的破洞問題,可能將達到「年度最大範圍」。據環球網報導,一直以來負責監測臭氧層的科學家發現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南極洲上方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臭氧層空洞。我們都知道臭氧層對於整個地球的重要性,它相當於是地球的一層保護膜。
  • 噩耗傳來!繼英國變異病毒後,非洲又出現不明病毒,致死率達90%
    2020年世界上最大的噩耗莫過於新冠疫情,經過整整一年的時間,疫情並沒有淡化的趨勢,反而愈演愈烈,截止到12月25日,全球新冠患者已經超過7969萬,死亡人數超過174萬,如此可怕的數字成為了夢魘,人心惶惶之際,英國傳來一個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