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退出颱風命名表的中國颱風名,超級颱風「龍王」

2020-12-03 社科雜貨鋪

在前邊的一篇文章中提到過颱風的命名,全世界現有的颱風名稱都是由十四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的,分別是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柬埔寨、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越南、寮國、日本、朝鮮以及密克羅尼西亞

14位地區和國家

颱風雖然每次都會造成損傷,但颱風的命名大多都寓意美好,希望在颱風來臨時能減少些損失。

但是颱風的不可控,會導致損失無法控。所以在颱風造成地區損失過大後,該颱風的命名便會「退役」。

本篇文章就說一下我國第一位退役的颱風名—「龍王」。

超級颱風--「龍王」為2005年第19號颱風,為何19號颱風會被命名為「龍王」。根據命名規則,西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而命名的方法便是,按照事先排列好的命名表循環使用颱風的命名,而「龍王」這個名字是第二次輪到,也是最後一次使用。

龍王的發展過程

颱風「龍王」在2005年9月26日在日本的硫磺島東南偏南335海裡處形成,同日上午8點,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發出警報,在9個小時候,增強為熱帶風暴,並被正式命名為「龍王」。

在9月27日上午9點,聯合颱風中心把它升級為颱風,其後,龍王持續增強,以西北偏西朝向臺灣移。

龍王在9月25日增強為2級颱風,同日增強為3級颱風,在第二天下午,龍王繼續增強為4級超級颱風。此後,龍王的颱風強度持續下降,在9月30日下午5點,龍王被降級為颱風。

在10月1日上午5點,超級颱風龍王的中心已經移動到臺灣花蓮縣東南偏東方向大約320公裡處的海面上,此時龍王中心附近的風力有17級(約60米/秒)。在10分鐘後,龍王在臺灣花蓮縣豐濱鄉海岸登陸,此時氣象站測速64.9米/秒,相當於17級以上的最大陣風。

同日10點,龍王於彰化縣濁水溪口附近進入臺灣海峽,再有金門附近進入福建泉州市南安市石井鎮。

預報預警

在10月1日,中央氣象臺發布颱風緊急預警,龍王號颱風將給浙江南部、福建、廣東等地帶來氣象災害。民政部在第二天下午啟動救災四級響應。

福建省氣象局啟動重大災害二級預警應急預案,部分碼頭及旅遊景點關閉,近15萬遊客更換景點,福建省沿海轉移人數達到37.6萬人次。

浙江省同日發布颱風預警,做好防臺預案,準備轉移危險地帶人員的轉移。

龍王造成的危害

即便是龍王在登陸前便由超級颱風降為颱風,可帶來的損失依舊不小。

在臺灣,有一人因房屋倒塌被壓死,一人失蹤,一輛搭載15名大陸遊客的小型巴士,發生車禍11人受傷,據臺灣有關方面統計,颱風龍王造成臺灣島內37人受傷,將近76萬用戶停電。

在福建,受龍王影響,福建全境普降暴雨到特大暴雨,福州市區3小時的降雨量達到195毫米,導致福州部分地區積水,更有地區積水深度達到2米。此次福建受災地區有62個縣,370.89萬人受災,共轉移人數53.7萬。因災死亡人數15人。房屋倒塌5500間,農作物受災面積達98千公頃,公路中斷186條。

除此之外,在救災過程中福州共有86位武警被急流衝走,最終找到的屍體僅80具,有5人下落不明。僅福州市區有138平方公裡受淹,96個居民小區停電。直接經濟損失達到32.78億人民幣。

在龍王颱風的影響下,福建的受災最為嚴重。

龍王的退役

龍王 這個颱風名字僅使用兩次。由於龍王給中國造成的巨大損失,亞太地區世界氣象組織下的颱風委員會第38次會議決定將龍王退出颱風名冊,2006年3月23日起,我國大陸開始徵集颱風名稱,最終選出五個名稱作為備用提交給颱風委員會,它們分別是【哪吒】、【海葵】、【水仙】、【麒麟】、【梧桐】

在同年12月的亞太經社會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決定將「海葵」這個名字正式替代「龍王」。

由此,中國第一個退役的颱風「龍王」,正式退出颱風命名表

相關焦點

  • 颱風名字起源及2012年颱風命名表一覽
    比如颱風雲娜,意為「喂,你好」,但據統計,「雲娜」颱風在浙江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達到181.28億元,它被永久性除名,退出了國際颱風命名序列。2005年19號颱風輪上「龍王」的名字,它一路肆虐,給地方帶來巨大的威脅,據中國氣象局提供的數據資料顯示,龍王的到來給當地帶來了強降水,其中福州地區一小時降水量突破了歷史極值,超過了152毫米,這是歷年來颱風影響最嚴重的。由於它的到來,在福建造成了74.78億元的經濟損失,導致近百人死亡。
  • 去年重創中國東南沿海 颱風「龍王」被永久除名
    中廣網北京3月24日消息 去年重創中國東南沿海、由中國命名的颱風「龍王」將永久退出颱風名冊。昨天是世界氣象日,中國氣象局正式啟動「我給颱風起名字」徵名活動,公眾通過提名、投票的方式選出5個颱風名字後,我國將把新的颱風名字提交颱風委員會第39次屆會審議。
  • 「龍王」退出颱風名冊
    據新華社電中國氣象局昨天公布了新颱風名稱的評選情況。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中國氣象局許小峰副局長、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代文學副教授孔慶東等9位專家、學者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對徵集到的颱風名稱進行了認真、熱烈的討論和評審,最後評審推薦了50個颱風名稱進入投票階段。  2005年由我國命名的颱風「龍王」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
  • 「龍王」遭除名,颱風命名今起全國海選
    金陵晚報報導去年,颱風和超女一樣成為影響中國的大事件。一番作亂之後,「龍王」(去年19號颱風)給中國帶來了大範圍影響,為此,亞太經社會/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第38屆會議決定將19號颱風永久命名為「龍王」,這樣「龍王」就被從颱風命名名錄裡刪除,中國大陸提供的10個颱風名稱中出現了一個空缺。
  • 颱風「龍王」重現2005年19號颱風
    浙江在線10月1日(記者陳振旭特約記者章炳鉤) 今年的颱風、熱帶風暴一個接著一個。"珊瑚"、"泰利"、"達維"……它們的名字各具特色。
  • 2018年第四號颱風叫什麼名字?2018颱風命名表一覽
    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為颱風命名始於1945年,開始時只用女人名,以後據說因受到女權主義者的反對,從1979年開始,用一個男人名和一個女人名交替使用。  直到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並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 2018颱風命名表、名字一覽 2018颱風時間表(登陸中國)
    2018颱風命名表、名字一覽 2018颱風時間表(登陸中國)  第31屆颱風委員會通過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日本、寮國、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和越南等14個成員提供(每個成員提供10個名字)。
  • 2017年颱風最新消息:2017颱風命名表、颱風名字一覽
    2017年颱風最新消息:2017颱風命名表、颱風名字一覽  第31屆颱風委員會通過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日本、寮國、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和越南等14個成員提供(每個成員提供10個名字)。
  • 颱風以不喜歡的人名命名?颱風還有命名表?颱風還有多個名字?
    20世紀初,人們就開始了對颱風的命名,而且各種命名方式令人匪夷所思。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為颱風命名始於1945年,開始時只用女人名,以後據說因受到女權主義者的反對,從1979年開始,用一個男人名和一個女人名交替使用。
  • 【颱風科普十一】關於颱風的命名
    ,如「達維」、「悟空」、「蝴蝶」、「瑪莉亞」「寶霞」等……最開始,颱風多以女性名字命名,然而這一做法遭到女權主義者的反對;後來颱風的命名一度被當作氣象員諷刺其不喜歡的政治人物的工具,直到1997年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重新制定颱風命名辦法,才有了如今擁有140個有趣名字的「命名表」。
  • 「龍王」退出颱風名冊 50個新名稱進入投票階段
    新華網北京4月30日電(記者齊中熙)中國氣象局30日公布了新颱風名稱的評選情況。由中國工程院丁一匯院士、中國氣象局許小峰副局長、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代文學副教授孔慶東等9位專家、學者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對徵集到的颱風名稱進行了認真的討論和評審,最後評審推薦了50個颱風名稱進入投票階段。
  • 2019年颱風命名表一覽 2019颱風名字表有哪些
    第31屆颱風委員會通過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日本、寮國、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和越南等14個成員提供(每個成員提供10個名字)。這140個名字分成10組;每組裡的14個名字(每個成員提供1個名字),按每個成員的字母順序依次排列。
  • 颱風是怎麼命名的?颱風命名法使用原則(圖解)
    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 香港、日本、寮國、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以及越南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以便於各國人民防臺抗災、加強國際區域合作。  這套由14個成員提出的140個颱風名稱中,每個國家和地區提出10個名字。
  • 颱風的命名規範
    為什麼今年第14號颱風要叫「天秤」,「布拉萬」又有什麼含義?事實上,颱風叫什麼名字,都是早已確定的。2000年起,颱風的命名由國際氣象組織中的颱風委員會負責。現在西北太平洋以及南中國海颱風的名字,由颱風委員會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各提供10個名字,分5組列表,共140個名字。
  • 颱風的形成與命名,名稱寓意美好的颱風,卻年年造成巨大損失
    這張新的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世界氣象組織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1個成員國和3個地區提供,按順序分別是柬埔寨、中國大陸、朝鮮、中國香港、日本、寮國、中國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以及越南。這套由14個成員提出的140個颱風名稱中,每個國家或地區提出10個名稱。
  • 颱風「天鴿」已到,你知道颱風究竟是怎麼命名的麼?
    據中國青年網今天(23日)報導,今年第13號颱風「天鴿」的中心已於今天12時50分前後在我國廣東珠海南部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4級。據珠海消息,「天鴿」將成為1964年颱風「露比」以來對港、珠、澳影響最大的颱風。
  • > 認識颱風
    30次會議上重新制定颱風命名辦法,才有了如今擁有140個有趣名字的「命名表」。是十八世紀的時候澳大利亞氣象學家突發奇想,用女性名字給颱風命名,其動機現在亦不得而知,或許是一種榮譽一種紀念,贈予自己的女友、愛妻或是受冷遇的政治家,歐美國家紛紛效仿之,其中有一位美國的氣象員,將颱風名命名為他不喜歡的一個政治人物,藉此譏諷;而1949年大西洋第一個有名字的颶風「哈裡」則是因為當它襲擊佛羅裡達州時,美國總統哈裡斯·杜魯門正在此地視察;不久,有一次更狂的颶風,掃蕩了佛羅裡達州,這次人們將其戲稱為總統夫人
  • 颱風是怎樣命名的 颱風命名規則方法及命名一覽表(圖)
    颱風是怎樣命名的  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為颱風命名始於1945年,開始時只用女人名,以後據說因受到女權主義者的反對,從1979年開始,用一個男人名和一個女人名交替使用。  第31屆颱風委員會通過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日本、寮國、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和越南等14個成員提供(每個成員提供10個名字)。這140個名字分成10組;每組裡的14個名字(每個成員提供1個名字),按每個成員的字母順序依次排列。命名表按順序、循環使用。
  • 颱風「玉兔」被除名,新颱風由你來取名—新聞—科學網
    當某個颱風的名稱被從命名表中刪除後,颱風委員會將根據相關成員的提議,對颱風名稱進行增補,該名稱一般由原提供成員國或地區重新推薦。 颱風是如何命名的? 颱風命名表裡,中國最新提出的10個颱風名字是:海葵(替代「龍王」)、悟空、玉兔、白鹿(替代「海燕」)、風神、海神、杜鵑、電母、木蘭(替代「海馬」)和海棠。 歷史上被除名的颱風 颱風命名表使用以來,颱風委員會總計除名51個颱風名字,其中有43個是因為颱風造成嚴重的災害。
  • 颱風「山竹」被除名 颱風作惡多端或太有個性就會在命名表上被除名
    颱風「山竹」被除名 颱風作惡多端或太有個性就會在命名表上被除名時間:2018-09-18 14:22   來源:天氣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颱風山竹被除名 颱風作惡多端或太有個性就會在命名表上被除名 天氣網訊山竹就這麼有預兆的登陸了廣東,即便如此,還是造成了一定的傷亡,而據說一般颱風造成重大傷亡事故就會山竹就這麼有預兆的登陸了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