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貨物運輸方式大概可以分為5大類,那就是鐵路、公路、空中、內河以及海上,其中海陸運輸憑藉成本低、速度快的優勢受到各國喜愛,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很多運輸公司都會優先考慮選擇海運的方式輸送貨物。不過,海運和其他運輸方式一樣,都不能完全規避風險,天有不測風雲,如果遇上海嘯、颱風等惡劣的天氣,很有可能船毀人亡,除此以外,很多人為因素也有可能加劇海運過程中的風險。
古往今來,沉船事件數不勝數,一說到這類事件,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鐵達尼號,時隔百年,這艘沉船仍然滯留海底,當地人們也想將其打撈起來,但是因為長時間的浸泡,這艘巨輪不碰則已,如果受到外力幹擾很可能成為一把粉末,無數人為此遺憾不已。除此以外,還有很多沉船事件鮮有人知,在二戰時期我國海域附近就曾發生過一起非常慘烈的沉船事件,造成了非常大的損失。
當時沉沒的這艘巨輪名為阿波丸號,二戰期間被日本軍隊徵用,它最後一次執行任務正是被用來協助大批日本人撤離東南亞,當然,除了船員和乘客以外,當時船上還載有至少12噸白金、15萬克拉的寶石、40噸黃金、3000噸橡膠以及大量其他物資,整艘船上所有財富加起來足以打造一個商業王國,當時的日本節節敗退,急需這批物資緩解壓力,但不幸的是,在路過中國福建省平潭縣周邊海域的時候,這艘巨輪遭遇了猛烈的炮火襲擊。
事情發生在夜間,美國潛艇接連發射4枚魚雷,數聲巨響過後,日本巨輪被命中,最終沉入福建海底,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沉船寶藏。事故發生後,船上2009名乘客和船員僅一人獲救,除了少量橡膠浮在海面以外,包括40噸黃金在內的大量寶藏被滯留中國海底。得知此事後日本非常氣憤,直接問責美國,但雙方力量懸殊,最終結果只能是不了了之。
幾十年後,我國開始組織專業人員對阿波丸號進行搜查,花費4年時間撈出大量寶藏。期間,累計出動600多名潛水員,進行多次水下爆破,克服重重困難後,最終找到5418噸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