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行車協會:創新要在五個關鍵核心領域取得突破

2021-01-08 消費日報網

本報訊 (記者 史曉菲) 2020年,在全民抗「疫」的戰鬥中,電動自行車成為關注度最高的交通工具,其便捷快速、綠色環保的特點,有效解決了公共運輸擁擠密閉的痛點,在特殊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新國標和CCC認證的落實和推進,電動自行車行業正逐步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在「後疫情時代」,伴隨著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共享換電等新業態的形成,電動自行車行業還將面臨更多新的機遇和挑戰。

中國自行車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郭文玉日前在2020中國(無錫)國際輕型電動車創新技術大會上表示,「十四五」期間,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的產品創新要在五個關鍵核心領域取得突破,實現數位化、服務化、高端化、國際化、品牌化的五大轉型。

郭文玉從生產裝備自動化、機器人、工業物聯網應用、智能工廠示範、智能工廠團體標準等方面,闡述了「十四五」期間行業發展的主要目標和任務。他表示,明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開好局起好步,對行業發展至關重要。對2021年的工作提出幾點建議:

一是行業發展要緊密圍繞國家發展戰略。要服從於國家發展的大局,因地制宜,因廠制宜制定好本企業的發展戰略,為小康社會更好貢獻行業智慧和力量。二是要加快科技創新步伐,促進行業核心技術突破。要加強產學研用結合,多方整合創新資源,要加強面向全行業的創新平臺建設,採取重大技術專項聯合攻關的方式,推動解決行業共性技術難題。三是加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提供強有力人才支撐,讓行業人才隊伍特別是技術人才隊伍水平與行業大國地位相匹配。四是積極擁抱新模式新業態,構建新興生態鏈。要與共享單車電單車、換電、快遞外賣、即時配送等平臺企業緊密配合,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供應鏈和價值鏈現代化水平。五是要加快構建雙格局步伐,統籌考慮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協同發展。要深刻領會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內涵,緊緊抓住消費升級和換購的機遇,深耕國內市場。同時,努力拓展新興市場,提高走出去水平。

據悉,2020中國(無錫)國際輕型電動車創新技術大會是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信部、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自行車協會的指導下,由國家輕型電動車及電池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CEVT)和無錫市錫山區人民政府主辦,來自全國各省市電動車行業協會、國內知名電動車企業及經銷商代表、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北京中輕聯認證中心(CCLC)、中汽認證中心(CCAP)、TUV、UL、BV等國際機構的專家代表共300餘人參加了會議。

相關焦點

  • 中科院要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領域取得突破
    原標題:白春禮:中科院不能包打天下,還是要聚焦關鍵的核心技術9月16日,國新辦就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下一步要攻克哪些技術難關?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中科院不能包打天下,還是要聚焦關鍵的核心技術,瞄準基礎材料、核心工藝、基礎算法、重大裝備等基礎性、戰略性的關鍵核心技術需求,在光刻機、橡膠輪胎、高端晶片等方面,我們爭取要主動揭榜,發揮多學科的綜合和建制化優勢,集結精銳力量組織系統攻關,有效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
  • 怎麼樣在關鍵核心技術創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原創
    仔細分析當今中國、著名科研院所實驗室也很多、三十多年來、每年都投入天文數字的科研費用,也還是沒有在關鍵核心技術創新上、取得重大突破的根本原因。精準推理、判斷、指出,這主要就是因為、我們的科學研究、科技創新、關鍵核心技術攻堅的,道路、方向、政策路線定位,存在著十分嚴重的、捨本逐末問題。
  • 6年間上海每年均有成果入選中國十大科學進展,已在關鍵核心技術和「卡脖子」領域取得階段性突破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2014-2019年,上海每年均有成果入選中國十大科學進展,6年60項重大進展,上海牽頭或參與12項。」在上海市政協近日組織開展的「本市加強自主創新,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情況」委員年末專題視察活動中, 上海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辦公室介紹,圍繞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本市不斷提升創新策源能力,攻堅克難,成效初顯。
  • 「十三五」期間我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
    「量子信息、鐵基超導、幹細胞、合成生物學等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嫦娥四號首登月背、北鬥導航全球組網、C919首飛成功、悟空和墨子等系列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磁約束核聚變、散裂中子源等設施建設取得突破,國家實驗室加快布局。」
  • 中國在微光夜視領域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夜視研究院的3臺NVT-7微光像增強器完成了光電性能測試。光電陰極的靈敏度大幅度的提高,性能參數達到了國內弱光圖像增強器的最高技術參數。標誌著國產高性能微光圖像增強器核心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NVT-7弱光像增強器採用新型的光電陰極組件,使光電陰極的靈敏度提高了一倍,近紅外光譜段響應特性得到明顯提高,夜間檢測能力大大提高。
  • 中國大陸架劃界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將助力海洋維權
    18日在北京召開的2014年度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上,「中國海大陸架劃界關鍵科學技術研究及應用」獲得特等獎,這一研究的突破性進展,將為我國開展海洋維權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4月18日,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在北京召開第一屆理事會第六次會議,並同時舉行2014年度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海洋工程裝備產業政策及標準化建設交流會。
  • 中國自行車協會發布首個《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安全白皮書》
    打開APP 中國自行車協會發布首個《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安全白皮書》 高工鋰電 發表於 2020-11-26 14:40:01
  • 雷射顯示:中國市場全球最大 關鍵技術取得突破進展
    原標題:雷射顯示:中國市場全球最大 關鍵技術取得突破進展   11月21日,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承辦的2020世界顯示
  • 邊戰疫邊創新 中央企業攻下這些關鍵核心技術!
    呼吸機專用傳感器關鍵技術  面對呼吸機核心傳感器件主要依賴於進口的局面,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電子院華東光電集成器件研究所緊急啟動呼吸機用壓差傳感器和醫療供氧系統用氧分壓傳感器 科研攻關,並取得突破,填補了國內空白。
  • 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無論是總結過去發展經驗還是為「十四五」時期乃至更長遠階段謀篇布局,「創新」都是貫穿其中的鮮明主線。  在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中,《建議》提出要在「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在分領域闡述「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重點任務時,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列在首位。
  • 金羊網評:打好關鍵技術攻堅戰,提升中國核心競爭力
    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同時,這也意味著我國正向著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不斷邁進,在關鍵技術上的重要突破必將進一步提升我國核心競爭力。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何為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就是指在設計過程中考慮了多次重複使用,涵蓋發射、入軌、返回大氣層、降落回收的太空飛行器。
  • 五部委:對關鍵核心技術的重大科學問題給予支持,集成電路在列
    重點支持人工智慧、網絡協同製造、3D列印和雷射製造、重點基礎材料、先進電子材料、結構與功能材料、製造技術與關鍵部件、雲計算和大數據、高性能計算、寬帶通信和新型網絡、地球觀測與導航、光電子器件及集成、生物育種、高端醫療器械、集成電路和微波器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等重大領域,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
  • 蘇州醫工所技術創新取得重大突破 高端光學顯微鏡有了「中國造」
    中國江蘇網12月27日訊 26日,蘇州高新區傳來消息:「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研製」通過專家組驗收!  這是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它標誌著我國在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研製方面擁有了自主創新能力。
  • 邊戰疫邊創新 央企攻下這些關鍵核心技術|中央企業|華東光電集成...
    呼吸機專用傳感器關鍵技術面對呼吸機核心傳感器件主要依賴於進口的局面,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電子院華東光電集成器件研究所緊急啟動呼吸機用壓差傳感器和醫療供氧系統用氧分壓傳感器科研攻關,並取得突破,填補了國內空白。
  • 廣東攻關八大領域關鍵核心技術
    廣東省科技廳發布消息稱,廣東省將聚焦計算與通信集成晶片等八大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搶佔高新技術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制高點,2020年實現技術自給率達78%。  作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頂層設計方面的文件,該《決定》明確:到2020年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和創新型經濟形態基本建成,努力實現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全面轉變,主要創新指標達到或超過中等創新型國家和地區水平。
  • 建材行業科研成果再現新突破,自主創新彰顯中國力量
    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會長繆斌指出:「3mm高強韌拋光巖板的推出,代表著中國建築衛生陶瓷行業在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同時也標誌著中國建築衛生陶瓷行業在陶瓷巖板領域的產業化水平邁上新的臺階。」
  • 白春禮:中科院不能包打天下,還是要聚焦關鍵的核心技術
    澎湃新聞記者 陳凌瑤9月16日,國新辦就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下一步要攻克哪些技術難關?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中科院不能包打天下,還是要聚焦關鍵的核心技術,瞄準基礎材料、核心工藝、基礎算法、重大裝備等基礎性、戰略性的關鍵核心技術需求,在光刻機、橡膠輪胎、高端晶片等方面,我們爭取要主動揭榜,發揮多學科的綜合和建制化優勢,集結精銳力量組織系統攻關,有效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
  • 中國突破航天推進關鍵技術,霍爾推力器取得傲人成績
    中國的科技發展雖然在近幾年十分迅速,但是整體技術還是落後於歐美。在航天領域也一直都是美國和俄羅斯稱霸,直到中國2000年之後,中國加入了太空鬥爭之中,這個局勢有所改變。而如今中國完全有後來居上的架勢,航空領域的科技發展也取得了傲人的成績。
  • 動力電池企業持續創新加快發展 核心價值鏈重構
    「隨著特斯拉等新勢力的崛起,以及網際網路、半導體等科技巨頭的跨界進入,汽車產業競爭格局重塑、核心價值鏈重構。」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科技中心總經理原誠寅表示:「未來汽車產業的核心價值將不再是發動機、車身、底盤,而是電池、晶片、車載系統、數據。」在全球化競爭的大勢下,動力電池行業進一步加大發展力度,市場競爭全面開放,通過持續技術創新向上突圍已成為多數國內企業的共同選擇。
  • 中國在量子計算機領域取得了一個裡程碑式的突破,超過美國?
    根據華安證券於今年10月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中國可望通過探索研究量子信息技術,從而在全球科技產業中完成「換道超車」,在未來核心科技產業鏈上取得足夠的話語權。基於產業技術演進的角度,第一次量子產業浪潮誕生了包括雷射、半導體和磁共振成像等具有劃時代的重大科技突破。而隨著基礎研究帶來的技術突破,量子科技產業將會迎來第二次發展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