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史曉菲) 2020年,在全民抗「疫」的戰鬥中,電動自行車成為關注度最高的交通工具,其便捷快速、綠色環保的特點,有效解決了公共運輸擁擠密閉的痛點,在特殊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新國標和CCC認證的落實和推進,電動自行車行業正逐步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在「後疫情時代」,伴隨著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共享換電等新業態的形成,電動自行車行業還將面臨更多新的機遇和挑戰。
中國自行車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郭文玉日前在2020中國(無錫)國際輕型電動車創新技術大會上表示,「十四五」期間,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的產品創新要在五個關鍵核心領域取得突破,實現數位化、服務化、高端化、國際化、品牌化的五大轉型。
郭文玉從生產裝備自動化、機器人、工業物聯網應用、智能工廠示範、智能工廠團體標準等方面,闡述了「十四五」期間行業發展的主要目標和任務。他表示,明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開好局起好步,對行業發展至關重要。對2021年的工作提出幾點建議:
一是行業發展要緊密圍繞國家發展戰略。要服從於國家發展的大局,因地制宜,因廠制宜制定好本企業的發展戰略,為小康社會更好貢獻行業智慧和力量。二是要加快科技創新步伐,促進行業核心技術突破。要加強產學研用結合,多方整合創新資源,要加強面向全行業的創新平臺建設,採取重大技術專項聯合攻關的方式,推動解決行業共性技術難題。三是加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提供強有力人才支撐,讓行業人才隊伍特別是技術人才隊伍水平與行業大國地位相匹配。四是積極擁抱新模式新業態,構建新興生態鏈。要與共享單車電單車、換電、快遞外賣、即時配送等平臺企業緊密配合,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供應鏈和價值鏈現代化水平。五是要加快構建雙格局步伐,統籌考慮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協同發展。要深刻領會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內涵,緊緊抓住消費升級和換購的機遇,深耕國內市場。同時,努力拓展新興市場,提高走出去水平。
據悉,2020中國(無錫)國際輕型電動車創新技術大會是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信部、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自行車協會的指導下,由國家輕型電動車及電池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CEVT)和無錫市錫山區人民政府主辦,來自全國各省市電動車行業協會、國內知名電動車企業及經銷商代表、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北京中輕聯認證中心(CCLC)、中汽認證中心(CCAP)、TUV、UL、BV等國際機構的專家代表共300餘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