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時評:為年輕的中國核電凝聚「核力」

2020-11-28 中國電力新聞網

  中電新聞網記者 趙博

  從1月29日到3月29日的兩個月內,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依託項目中的三門核電1號機組、海陽核電1號機組,先後成功封頂。這是自AP1000機組問世以來,世界範圍內,成功封頂的「前兩名」。

  兩個核島的成功封頂,其意義雖比不上阿姆斯特朗成功登月後邁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核電發展歷史上邁出的一大步,這一關鍵性節點的突破,著實為尚未走出質疑和擔憂的我國核電打了一針「強心劑」。

  縱觀全球,核電的年發電量提供了全世界15%的電力需求。作為清潔能源的核電,無疑擁有眾多優點。而在全球減少碳排放的大趨勢下,核電的優點及其在全球能源供應中的地位愈加凸顯。

  從去年開始,無論是核電休眠了長達30多年的美國,還是之前已宣布「棄核」的德國,亦或是遭受嚴重核危機的日本,都無不在重新開始審視核電。在經歷了超過20個月的暫緩、審視、總結與期待後,我國核電也終於在去年低調重啟。

  拋開福島事件以來全球關於核電的爭論不說,人類在經歷過數次核危機後,開始了對核電發展進行不停地考量和思辨,這本身就是一種進步,同樣更是刺激核電技術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而人們似乎也在「挺核」與「反核」的爭論中找到了達成共識的平衡點———技術與安全,二者將始終影響著核電的未來。

  的確,對於我國這樣一個擁有1250萬千瓦在運核電裝機和2760萬千瓦的世界第一在建核電機組規模的核電大國來說,安全才是核電的生命線,技術就是核電的「本錢」。  在經歷了「適度」、「積極」、「大力」等種種核電發展方針調整之後,我國核電政策用最直白的「安全高效」宣告了核電建設的基礎和本質。我國曾經用10年時間,使核電技術水平從落後到發展,技術路線從五花八門到逐漸清晰,如今,又開始了在技術進步和自主品牌建設上大步前進。

  但我們必須看到,仍然年輕的「中國核電」,其專業技術人才尚存巨大缺口,管理要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還要付出不少努力。

  沒有絕對的安全,也不存在無法攻克的技術。眼下,我國核電人正憋著「一股勁兒」,他們正低調的力爭上遊,「實幹興核」,以建設最先進、最安全、最高效的核電站。

  我們期待我國核電事業在安全高效、技術進步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遠。

新聞連結

  海陽核電1號核島安全殼封頂

  3月29日,隨著1號機組鋼製安全殼頂封頭順利吊裝就位,海陽核電1號核島安全殼成功封頂,標誌著反應堆廠房內部土建施工完成,核島主要設備和大型模塊已全部就位,安全殼容器整體形成,為機組主系統安裝調試創造了良好條件。

  這是繼三門核電1號機組後,我國第二臺、也是世界第二臺完成核島鋼製安全殼容器頂封頭成功整體吊裝的AP1000機組。

  吊裝工作於當天6時57分開始,履帶式吊車平穩地將鋼製安全殼頂封頭吊起,經過提升、調整、旋轉、行走、迴轉、就位等工序後,9時36分吊裝工作圓滿完成,整個吊裝過程歷時2小時39分鐘。

  海陽核電AP1000鋼製安全殼容器屬核級設備,是隔離安全殼內、外部環境的邊界,也是執行AP1000非能動設計理念的關鍵設備,由底封頭、4段筒體和頂封頭6大部分組成,總重量約3400噸,直徑39.6米,高度65.6米。頂封頭作為最後吊裝就位的模塊,由4圈共64塊弧形鋼板拼裝而成,為半橢圓形,高約11.5米,吊裝總重量783噸。

  山東核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有志表示,海陽核電項目一期工程是世界首批AP1000核電項目,也是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依託項目的第二臺機組,其頂封頭的就位標誌著項目向前跨出關鍵性一步。

  據國家核電工程有限公司海陽現場管理機構總經理孫克彬介紹,海陽核電1號機組承擔了眾多AP1000設備首次國產化的任務,待其2號機組建成時,國產化率將達70%以上。

  海陽核電由中電投集團控股建設,是山東省第一個核電項目,位於青島、煙臺、威海3市之間,規劃建設6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一期工程投資400億元,建有2臺125萬千瓦AP1000核電機組,計劃分別於2014年12月和2016年3月投產。一期工程建成後,年發電量將達175億千瓦時。

責任編輯:海思思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

相關焦點

  • 敦本務實,核力前行——中國核電上市五周年
    (原標題:敦本務實,核力前行——中國核電上市五周年) 五年前的6月
  • 太陽鳥時評:「最可愛的人」獲頒紀念章凝聚中國力量
    太陽鳥時評:「最可愛的人」獲頒紀念章凝聚中國力量 2020-07-03 21:22:41 :「最可愛的人」獲頒紀念章凝聚中國力量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將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名義頒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 中電建核電公司建設越南沿海三期擴建發電項目商業運行
    &nbsp&nbsp&nbsp&nbsp日前,由中國電建集團核電工程有限公司建設的越南沿海三期擴建項目1×688兆瓦燃煤發電機組圓滿完成720小時穩定運行和性能試驗考核,順利實現合同PAC接收條件,移交臨時商業運行。
  • 核聚能源谷共享新動能,中電建能源谷運營中心盛大開放
    當天上午舉行的開放儀式上,山東核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國核示範電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桑勝全發言時介紹,我們國家的核電建設執行的是世界最高標準,能夠進入核電領域的施工企業,我國也就四五家,中國電建集團核電工程有限公司作為我國核電建設的主力軍,具有很強的實力和管理水平。
  • 核力創造美好世界
    >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體驗過核電的氣勢恢宏
  • 從核電產業鏈高峰論壇,看煙臺「核力」
    10月15日,時值「2020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在全國啟動,由煙臺市人民政府、山東省能源局、中國能源報社共同主辦,煙臺市發改委、煙臺市新興產業發展推進中心承辦,以「安全新高度,產業新發展」為主題的「2020中國(煙臺)核能安全暨核電產業鏈高峰論壇」在煙臺國際博覽中心開幕,「2020中國國際核電工業及裝備展覽會」同期啟幕。
  • 核力創造美好未來—新聞—科學網
    安全性與經濟性是雙重挑戰 「核力無限」,可以創造驚人的美好,也曾帶來巨大的傷害。「多年的核安全監管歷程和國際實踐經驗告訴我們,核安全與核能發展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巢哲雄說。 2011年的福島核電站事故曾深刻改變全球的核工業發展格局。
  • 核電第三巨頭國電投成立獲批
    昨晚,至記者發稿之時,吉電股份、上海電力、中電遠達、露天煤業、東方能源這5家公司皆「不約而同」公布了大股東中電投與國家核電合併消息。在二級市場上,除去吉電股份近期因籌劃增發停牌外,其餘的4家公司股價昨日已提前實現漲停。
  • 中國核電材料試驗標準步入國際前沿
    中新網瀋陽4月8日電 (記者 朱明宇)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8日發布消息稱,由該所與中科院核用材料與安全評價重點實驗室牽頭編制的4項高溫高壓水環境下的核電材料試驗標準正式發布。據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核學會發布的標準分為4類共9項。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凝聚「五老」力量,培養時代擔當者
    紀念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成立30周年暨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會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領導,支持更多老同志參加關心下一代工作,使廣大「五老」在關心下一代的廣闊舞臺上老有所為、發光發熱,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核力與結合能
    一、核力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質子和中子統稱為核子。
  • 水處理中電凝聚技術的應用
    電凝聚又稱電絮凝,就是在外電壓作用下,利用可溶性陽極產生大量陽離子,對膠體廢水進行凝聚沉澱。通常選用鐵或鋁作為陽極材料。將金屬電極(如鋁)置於被處理的水中,然後通以直流電,此時金屬陽極發生氧化反應產生的鋁離子在水中水解、聚合,生成一系列多核水解產物而起凝聚作用,其過程和機理與化學混凝法基本相同。
  • 核聚能源綠谷暨中電建能源谷運營中心正式開放
    聯合網訊 11月20日上午,位於濟南市臨港經濟開發區的中電建能源谷產業園運營中心開放儀式舉行,濟南市政協、歷城區委、區政協、臨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等相關領導出席本次活動。作為在新能源、核電產業領域的引領者,中國電建集團充分發揮自身的核心優勢,中電建能源谷產業園作為中國電建集團1000億投資在濟南的先行項目,積極參與濟南市的新舊動能轉換。
  • 以核技術的創新成果助力「健康中國」 ——放射性同位素生產與應用...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出了重要要求和重大舉措,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提供了行動指南。>11月20日,以「核力創造美好世界」為主題的放射性同位素生產與應用技術研討會在浙江海鹽召開。
  • 中國二重集團公司核電石化事業部(德陽)核電容器廠焊工白樹華:從...
    中國二重集團公司核電石化事業部(德陽)核電容器廠焊工白樹華:從農村小夥到高級技師的蝶變之路     【黨代表感言】
  • 16項核電相關設備首次進入不予免稅進口目錄
    核電設備國產化政策利好   ——16項核電相關設備首次進入不予免稅進口商品目錄   中電新聞網記者 於海江   近日,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發布了 《國內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2012年調整)》(以下簡稱
  • 中電聯發布《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19》
    6月14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電聯」)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其中,水電859萬千瓦(其中,抽水蓄能新增130萬千瓦),為2003年以來水電新投產最少的一年;火電4380萬千瓦,已連續四年減少;核電884萬千瓦,創核電年投產新高;併網風電和太陽能發電2127萬千瓦和4525萬千瓦,合計新增佔全國新增裝機容量的52.0%。發電裝機結構進一步優化。
  • 逐條批駁《核電將毀滅中國》:為何中國一定要發展核電
    而且,以投資建設核電項目來調整能源結構的不光是中國,從國際核電市場需求看,共有72個國家已經或正在計劃發展核電。其中,也包括美國。美國正在建造4臺AP1000機組。對於這篇網文中更多的荒謬之處,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今日推薦來自「核電那些事」微信公眾號(hediannaxieshi)的一篇文章——《如果核電毀滅中國,為何中國還要堅持發展核電?》,該文今天剛剛新鮮出爐,系統闡述了中國堅持發展核電的理由。
  • 我國核電材料試驗標準步入國際前沿 填補國際上該領域的標準空白
    3月30日,中國核學會標準發布會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核工業展覽會上舉辦。由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中科院核用材料與安全評價重點實驗室人員牽頭編制的4項高溫高壓水環境下的材料試驗標準正式發布。標準具有先進性、科學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填補了國際上該領域的標準空白,對我國核電「走出去」具有重要意義。
  • 2020年核電市場需求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 - 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查...
    《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對核電行業相關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核電行業今後的發展方向、核電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核電技術標準、核電市場規模、核電行業潛在問題與核電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核電行業投資價值、核電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核電行業投資決策者和核電企業經營者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