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一座千年的歷史古鎮,徽派建築數不勝數,就坐落在黔江

2020-12-05 黃琴聊旅遊

對於路途,我的記憶從來都是「模糊」的,我不會刻意的去記我到過什麼地方,也不會刻意的去想我看過什麼風景,因為我感覺路途應該是一件非常放鬆的事情,不僅要放鬆我們的身體,更要放鬆我們的神經,只有你不再去計較得失,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欣賞美景時,你在會真正地體會到旅途帶給你的快樂。

這個古鎮是貴州江的一個古老的漱口水鎮,在國內幾乎無人知曉,即使有4000年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地理位置,也一直被忽視,這個古鎮是唐代建造的,宋朝達到頂峰,從清代開始沒落。

來到這個古老的城市,遊客們就像進入歷史舞臺一樣,這裡散布著很多古遺蹟,有一家商店和石橋林立著古風。

這座古鎮最受矚目的建築不過是風雨的廊橋,完全是純木製作的,洋溢著濃厚的少數民族特色,這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千年老橋之一。

鎮上有一家有3000年歷史的舊商店,那個招牌叫光順號,七平方米,佔地面積900平方米,這些建築看起來很古老。

古鎮小巷很深,有濃厚的碼頭文化和商人文化,在這裡遊客還可以了解很多古老城市的歷史,感受獨特的地方文化,古鎮的建築保存得非常完好,可以說是歷史性的觀光景點。

這些建築都是徽章風格,建築的數量多得數不清,基本上是巨大的土家吊腳樓群,都位於河堤上,有著無限的魅力和風景,在這裡遊客可以看到很多古老的雕刻,每一個都栩栩如生。

來到這裡,遊客還傾聽那抑揚頓挫的京胡戲曲,總是使遊客深陷,無法自拔,這裡定期舉行大型公演,遊客可以乘坐木筏遊覽湖面。

對於重慶一座千年的歷史古鎮,徽派建築數不勝數,就坐落在黔江,你怎麼看?人生就像是一場旅行,你是時候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這個美麗的地方呢?歡迎在下方評論。

相關焦點

  • 跨過城市大峽谷 穿過最長風雨橋 山馬最美賽道看重慶黔江
    資料圖 華龍網發&nbsp&nbsp&nbsp&nbsp風雨廊橋:世界第一宛若江上巨龍&nbsp&nbsp&nbsp&nbsp世界第一風雨廊橋,橫跨阿蓬江,橋身為純木製結構,建築材料之間互相穿插銜接,直套斜穿,結構牢固精密,是黔江一道獨特而壯觀的景致。
  • 千年古鎮,歷史名城,好景數不勝數
    02江口千年古鎮枝江還有一個江口古鎮,這裡雖然看上去沒有江南的那些名鎮的夢裡水鄉風情,也沒有那些風韻猶存的文化底蘊,但這裡依然保存著千年小鎮的歷史風採到處能看到建築上的雕花,還有一座座帶有石欄、飛簷、拱門的老宅,無不彰顯著時代的烙印。
  • 徽派建築中的氣象學
    徽派建築是中國古建築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流行在古徽州地區(今安徽省黃山市及周邊地區)。現今,皖南深山中分布著很多古村落,如著名的旅遊點——宏村、西遞等,吸引著海內外無數遊客紛至沓來。  安徽皖南有很多歷史悠久、文化沉澱深厚的徽派古村落和古建遺存。一幢幢徽派建築與自然山水和諧融為一體,如詩如畫,美不勝收。
  • 安徽合肥的千年古鎮,有美麗的景色,有著數不盡的歷史故事
    之前有評論說三河古鎮,要介紹三河古鎮嗎?我想介紹一個有著無數歷史故事的千年古鎮,這個古鎮沒有宏村,從西洋來的風景像畫一樣,是有2500多年歷史傳統的文化古鎮,三河古鎮位於合肥西縣,不僅有美麗的景色,也有好吃的東西,還有數不清的歷史故事。
  • 厲害了安徽,花80億打造4A級古鎮,網友:沒三河古鎮好玩
    安徽已經成為我國著名的旅遊大省,省內旅遊資源豐富,特別是名山數不勝數。例如黃山、九華山、天柱山都是5A級旅遊景點。當然,安徽還有5A級古鎮三河古鎮。不知為何,作為5A級旅遊勝地的三河古鎮,這齣廬劇的發源地是典型的水鄉古鎮,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門票免費,但仍然不溫不火,甚至還受到遊客的吐槽,現在安徽又投入80億打造4A級古鎮,效果如何。這就是鳩茲古鎮,位於蕪湖市經緯二路,以鴿子鳥多而得名。自古就有「天下徽商,在箱根興盛」的說法。
  • 絕對小眾的一個古鎮,原汁原味的古老石板山路,就在重慶
    西沱古鎮原名西界沱,古為「巴州之西界」,因地臨長江南岸回水沱而得名,與長江明珠——石寶寨隔江相望。早在清朝乾隆時期,這裡就「水陸貿易、煙火繁盛、儼然一郡邑。」早在2003年,它與周莊、烏鎮等10個古鎮一同入選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它就是石柱西沱古鎮,其核心景區雲梯街,被譽為「萬裡長江第一街」。坐落於重慶東部的西沱古鎮,依山傍水,給人一種大隱於市的感覺。蜿蜒曲折的古鎮道路,高低錯落的吊腳樓,清幽的老鎮生活,讓人會在不自覺間卸下城市的浮躁,縱情於這青石板坡的怡然自得裡。
  • 最新消息,重慶發生大事情,引起全世界矚目!
    一個平均每2.5公裡 就有一座大橋的橋都 這裡有 城在峽谷上,峽谷城中央的 黔江芭拉胡
  • 上海浦東=黔江=重慶航線3月中旬開通
    這不,好消息來了,為助力復工復產,方便廣大旅客出行,3月17日,黔江機場將開通上海浦東=黔江=重慶航線。 具體航班時刻如下:下午14:20從上海浦東起飛,17:00到達黔江,18:40到達重慶;19:50從重慶起飛,20:50到達黔江,23:55達到上海浦東。
  • 重慶黔江「五大行動」奏響生態環保最強音
    在去年的「寧靜行動」中,重慶黔江紮實開展社會生活噪聲、經營性娛樂場所噪聲、建築施工噪聲、機動車禁鳴、高考中考期間噪聲專項整治,竭力為50萬重慶黔江人創造一個寧靜祥和的工作生活環境。  B、構築藍天夢想  如果把重慶黔江去年的環保行動比喻為一隻揮向汙染的拳頭,那「寧靜」只是這隻拳頭上套著的標誌性指環之一。
  • 令澳洲人眼饞的「中國版諾亞方舟」,是坐落在樂山的羅城古鎮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時,一群澳大利亞人在該國的墨爾本市創造了一座他們心中的「中國城」,而這座「中國城」就是被稱為「中國的諾亞方舟」的羅城古鎮。 涼廳街是羅城古鎮的核心,它坐落在古鎮的中央,街道兩旁分布著一間間店鋪、茶樓,無論白天還是夜晚這裡都人聲鼎沸。
  • 大吃一驚的「中國版諾亞方舟」,坐落於樂山羅城古鎮,好看極了
    讓澳洲人大吃一驚的「中國版諾亞方舟」,坐落在樂山羅城古鎮上,超棒!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一群澳大利亞人在墨爾本建立了「唐人街」,人們對此印象深刻。這條「唐人街」是羅城古鎮,被稱為「中國諾亞方舟」。澳大利亞人那麼用心,投入大量資金重建當地的羅城古鎮,有什麼魅力?羅城古鎮位於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境內,距市區60公裡,距縣城25公裡。我們國家有六個少數民族,他們都是少數民族聚居區。
  • 江北古鎮千年流芳 郯城馬頭鎮凸顯歷史文化特色遊
    古時是水埠重鎮,依託沂河,商賈雲集,貿易發達,經濟繁榮;如今,開發古鎮歷史文化,促進旅遊經濟,讓千年古鎮的馬頭煥發出生機和活力。  《福滿農家》省級非遺——馬頭掛門箋。   夏日賞荷採蓮湖。   文/徐利芹 圖/房德華  千年古鎮馬頭起源於唐代,盛於明清,是江北少有的水鄉。
  • 鹽官千年古鎮百年美食,《還珠格格》名菜「紅嘴綠鸚哥」出自這裡
    但在這城中還有一座擁有兩千年歷史的鹽官古鎮,名人官邸、上百年的老字號美食卻常常另遊人忽視。殊不知這裡面的故事並不比錢江觀潮來得遜色。鹽官古城坐落於杭州城50公裡之外的鹽官錢塘江畔,自西漢時期開始就是曬鹽製鹽重地,故得名鹽官。在這古城之中,流傳著各界名人與鹽官城的故事傳說。古城內修築的海神廟、金庸書院、王國維故居都在述說著這些名人與鹽官城的不解之緣。
  • 建築,以何保千年?
    建築,以何保千年?我去過蘇州園林、西塘古鎮、烏鎮、龍門古鎮,還有其他已經記不得名字了的古鎮,雖然去的地方不多,但腦子裡總想著這樣的問題:是什麼原因才讓這麼久遠的建築保存至今?古建保護真正的竅門在哪裡?這個答案在我們參觀嶽陽張谷英村時得到了解答。
  • 來重慶必去旅遊景點,重慶排名第一古鎮
    近幾年旅遊業發展越來越好,人們都比較注重吃喝玩樂,重慶也成為大部分人旅遊選擇好地方,我就帶大家了解磁器口古鎮,一共有12條街小巷子,街道兩旁大多是明清風格的建築,地面由石板鋪成,沿街店鋪林立。千年磁器口是巴渝民俗文化旅遊圈,磁器口古鎮是沙磁文化發源之地,磁器口古鎮位於重慶市沙坪垻區嘉陵江畔。
  • 廣西被忽視的一座古鎮,距今1000年歷史,舞龍舞龜蚌是其傳統
    今天筆者要介紹的這個古鎮,名為黃姚古鎮。距離我們非常熟悉的桂林不到200公裡的距離,距離一線城市廣州大概也只有300公裡左右。從整體區間上的位置來看,並不算太差,但是主要還是高鐵動車以及具有脈絡性的公路缺失,才讓這個古鎮很難上升到比較火熱的地步。不過人數少也有優點,更多的風景是沒有被過度開發的,那股子原始的風味保存的會更加完好。
  • 重慶千年古鎮,被遺忘的銅罐驛,從銅罐驛鎮流入長江的大溪河
    這個古鎮其實很少有人聽過,最近在重慶旅遊,無意發現了這個古鎮,銅罐驛是一座千年古鎮,自然景觀得天獨厚,大溪河峽谷風光優美,三峽十裡,畫廊十裡,河流從銅罐驛鎮匯入長江。其實,銅罐驛這個名字,很早就聽說過,就是還沒去過。心裡一直惦記著,什麼時候可以過去看看。
  • 威坪:一座正在「復活」的千年古鎮
    新春時節,被點亮的不僅僅是一座大橋,更是威坪人對美好明天的憧憬。站在觀燈人群中的方志強,也是被點亮的一員。在威坪鎮生活了二十多年,方志強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對這座小鎮的發展充滿了信心。「今年春節,我帶著從外地回家的幾個孩子,好好地看了看我們威坪的新面貌。」  威坪,始建於東漢,位於浙皖交界處,曾是徽商出海的水路交通要衝和重要商埠口岸。
  • 中國很低調的七大古鎮,沒有擁擠的人群,卻保留了完整的風貌
    經過了千年的風雲,千年的沉澱和積累,皤灘仍保存三華裡長鵝卵石鋪砌的「龍」型古街。 皤灘古鎮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是一個保存完整的商貿古鎮,現存一條東西長2公裡,呈「龍」型彎曲有致的古街,街兩旁唐、宋、元、明、清等古代風格的建築保存完整,店鋪、碼頭、客棧、戲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