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熱,北極熊分分鐘想去南極!這個西伯利亞小鎮,報告38℃高溫

2020-12-05 每日經濟新聞

俄羅斯西伯利亞小鎮上揚斯克報告出現38攝氏度高溫天氣,若屬實將成為北極圈內有記錄以來最高氣溫。

據新華社援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2日報導,上揚斯克向公眾提供的天氣信息顯示,當地20日最高氣溫為38攝氏度,高出當地6月平均最高溫18攝氏度。

圖片來源:世界氣象組織官網

儘管這個氣溫記錄有待核實,北極圈內連續數月持續高溫已經令氣象學家擔心。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項目在北極圈內監測發現,今年3月、4月和5月平均氣溫高出往常10攝氏度。進入6月,俄羅斯西伯利亞部分地區出現30攝氏度高溫。

只有1300人的上揚斯克地處北極圈內,是世界上緯度最高的城市之一,1月平均最高溫零下42攝氏度,6月平均最高溫20攝氏度。

新華社稱,有氣象學家擔心,全球變暖背景下,受北極放大效應影響,北極地區的氣溫升高更快,可能兩倍於地球其他地方。北極地區冰雪融化後,露出的海水或陸地反射陽光較原來雪地少,吸收更多熱量,因此加速升溫,形成北極放大效應。

專家:高緯度地區對氣候變化更敏感

據科技日報報導,中國氣象局中央氣象臺高級工程師戴雲偉表示:「上揚斯克錄得38℃高溫只是偶發,並不是常態。而由於不是常態,故北極地區生態也不會因此發生驟然的改變,這是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的局地極端天氣現象。」

他解釋道:從歷史角度來看,維爾霍揚斯克鎮曾經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出現過最極端的溫差,當地最低曾測得零下68℃的極端低溫,但最高溫也有37℃,相對溫差105度。這樣看起來,最高溫度從37℃到38℃似乎也沒有什麼大不了;反過來講,今年冬天倘若再測得零下69℃的低溫,也不說明質的轉變。「由於這次的38℃只是偶發現象,並不具有線性推演和常態性質,有把握地說,當地出現今年38℃,明年39℃,後年41℃的遞進演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戴雲偉同時強調,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趨勢下,高緯度等敏感地區受到影響要明顯高於低緯區域,維爾霍揚斯克鎮位於北極圈之內,就是受影響的一個典型。

急需更多綜合監測和研究

儘管當地不會溫度連年上升,但北極圈內其他國家地區近年來也均測得歷史極值高溫,北極地區海冰大量融化,多年凍土開融,森林大火頻率增加。這些自然現象會給人類帶來哪些深遠影響,目前都處在精密監測和研究當中。

和以光年計算的天文單位相比,氣候變化也要至少綜合比較百萬年來的數據。戴雲偉打了一個生動的比方:「例如某個地區治安變壞,我們只能預計該地區搶劫案件將大量發生,但並不能準確預知某年某月某日幾時幾分,在哪個具體地址某人遭受搶劫。」

現在地球氣候均衡的「治安」被「氣候變暖」所惡化,「那麼這種惡化帶來的後果究竟會在什麼時刻、給哪些國家地區帶來何種災難後果,目前仍是就急需研究的課題。」

資料圖,圖文無關(來源:攝圖網)

戴雲偉認為,地球也像人的身體一樣,有其自身小循環和宇宙間的大循環,大體遵循一定規律,也有四時節氣和陰晴圓缺的變化。「從氣候變化的全球循環考慮,目前已建立的科學預測模型尚需時間的檢驗」。

需要指出的是,氣候變化帶來的也並非全都是壞事。

例如北極海冰融化對北極航道開發就有一定吸引力,俄羅斯、美國、加拿大等北極圈國家長年凍土區的開放開發也得以提上議事日程。

戴雲偉補充道,「當然,北極地區開發同樣是一個全新議題,需要包括北極圈國家和近北極圈國家在內全世界的關注和智慧,下好先手棋,盡最大可能減緩相應負面影響。」

謀劃長遠:兩大對策缺一不可

《半月談》日前刊文稱,除了應對頻發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從更長的時間尺度來看,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兩大對策——減緩和適應缺一不可。

動植物對自然環境變化的適應速度,似乎比人類要快一些。

今年早些時候有報導稱,在經歷了大概率的「最暖冬季」後,世界各地的熊提前一個多月結束了冬眠;科研人員還發現,北半球春季返青期一直在提前。

作為人類,我們也應該主動適應氣候變化。全球適應委員會2019年9月發布《現在適應:全球呼籲氣候韌性領導力》報告,提出開展氣候適應行動可以帶來「三重紅利」:避免未來潛在的損失;通過創新產生可觀的經濟收益;帶來額外的社會和環境效益。

在辛巴威,農民選擇種植耐旱型玉米,每公頃玉米地的收成比傳統玉米高出600公斤。作為全球海拔最低的國家之一,荷蘭大片陸地海拔在海平面以下,面臨著嚴峻的氣候變化風險。荷蘭的河道擴容項目(Room for the River)對堤壩進行改造,拓寬河道,在河中建立新的休閒小島,不僅有效減緩洪災帶來的影響,還增加了新的休閒空間。

適者生存是自然法則。這都是人類為了適應氣候變化挑戰做出的努力。在一些專家看來,南水北調工程、黃土高原水土保持、三北防護林帶、海綿城市建設等,都可以看作是中國適應氣候變化的重要實踐。

專家建議,不同地區需要採取相應的適應措施。如在東北地區,可採用冬麥北移、增加水稻種植面積等措施,利用變暖的有利條件,促進糧食生產;在華東、華南的沿海地區,根據海平面上升趨勢,逐步提高沿海防潮設施的等級標準,加強對颱風的監測和預警。

資料圖,圖文無關(來源:攝圖網)

要努力適應氣候變化,更要做出積極的努力,使氣候變化的腳步慢一些,再慢一些。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中國一直在努力。近年來,中國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已經提前實現2020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諾,基本扭轉了溫室氣體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然而,減排更需要的是國際社會共同攜手,作出更實際有效的努力。

每個人都可以為減排作出一份努力。

儘量使用電子通信,而不是印刷品;較短的旅行,儘量選擇火車來代替汽車和飛機;儘量使用可重複使用的物品,減少使用一次性物品;購買當地生產的食品和飲料……

綠色低碳、環境友好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是人類應對氣候變化、應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金鑰匙。

編輯|趙雲 王嘉琦 杜恆峰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新華社、科技日報、半月談等

截至6月24日10:33,全球新冠肺炎確診9239794例,死亡476945例。關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動態,請點擊↓↓↓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北極最高溫38℃、南極驚現紅雪,2020這個世界會好一點嗎?
    ℃高溫,北極熊正面臨著滅絕……南極雪地變「血紅」!但現在,種子庫是否會受到高溫影響,還是個未知數。,上個月達到了38℃的高溫,這是北極圈以北自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要知道,維爾霍揚斯克被稱為北半球的寒極,冬天時呼出的氣都會立刻結冰,BBC 曾把這個小鎮形容為
  • 北極最高溫38℃、南極驚現紅雪,這個世界會好一點嗎?
    ℃高溫,北極熊正面臨著滅絕……1北極最高溫飆升至38℃,南極雪地變「血紅」!在這個島上,有個俗稱「末日種子庫」的全球種子庫,它收集世界各地的種子樣本,以防止農業作物因某些全球性災難而滅絕。但現在,種子庫是否會受到高溫影響,還是個未知數。
  • 北極最高溫38℃,北極熊或將滅絕,等待我們的還有什麼?
    目前,種子庫會受到高溫怎樣的影響還是個未知數。「末日種子庫」。歐盟執行委員會主任將之稱為,「一個冰凍的伊甸園,無論世界上發生什麼都可以永遠保留生命的地方。」 (圖源:Crop Trust)斯瓦爾巴群島並不是孤例。上個月,坐落在北極圈內韋爾霍揚斯克(Verkhoyansk)小鎮達到了38℃的高溫,這是北極圈以北自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
  • 北極最高溫38℃,北極熊或將滅絕……等待我們的還有什麼?
    目前,種子庫會受到高溫怎樣的影響還是個未知數。歐盟執行委員會主任將之稱為,「一個冰凍的伊甸園,無論世界上發生什麼都可以永遠保留生命的地方。」 斯瓦爾巴群島並不是孤例。上個月,坐落在北極圈內韋爾霍揚斯克(Verkhoyansk)小鎮達到了38℃的高溫,這是北極圈以北自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
  • 北極最高溫38℃,北極熊或將滅絕……等待我們的還有什麼?
    上個月,坐落在北極圈內韋爾霍揚斯克(Verkhoyansk)小鎮達到了38℃的高溫,這是北極圈以北自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受高溫影響最為嚴重的莫過於北極的生態系統。從我們的數據顯示,西伯利亞地區從1月份開始就呈現異常高溫的狀態。總的來講,1-6月整個西伯利亞地區的平均溫度已經比往年的同期月均溫高了5℃。 這個數據是非常高的,也直接使得全球6月平均溫度較1981-2010同期平均氣溫高了約0.53℃。
  • 北極最高溫38℃、南極驚現紅雪…2020最後120天,世界會好一點嗎?
    ——《流浪地球》 2020年,真的很難,也很魔幻, 當全世界都在關注疫情時,卻不知,還有一場更大的危機,在悄悄一點一點向人類逼近…… 夏天溫度通常在5-8℃的北極,如今卻飆到38℃高溫,北極熊正面臨著滅絕……
  • 南極驚現紅雪,2020最後120天,這個世界會好一點嗎?
    ℃高溫,北極熊正面臨著滅絕……1北極最高溫飆升至38℃,南極雪地變「血紅」!但現在,種子庫是否會受到高溫影響,還是個未知數。,上個月達到了38℃的高溫,這是北極圈以北自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要知道,維爾霍揚斯克被稱為北半球的寒極,冬天時呼出的氣都會立刻結冰,BBC 曾把這個小鎮形容為
  • 北極史無前例38度高溫!除遠古病毒外,還有哪些影響等著我們?
    6月20日Verkhoyansk小鎮迎來了38攝氏度的異常高溫,打破了曾經37.2攝氏度的記錄。西伯利亞的這個小鎮位於北緯67.5度,如果對地理稍微了解的小夥伴應該知道,剛剛好位於北極圈之內。但即使冰天雪地的極地也同樣會迎來夏季,恰好6月21日夏至日太陽直射點直射地球北回歸線之上,這個時候北極圈內迎來了極晝現象,太陽24小時不落山掛在空中,這也是北極地區的夏季,因此溫度相對會高一些。在地球兩極的夏季冰川同樣會融化,但是38攝氏度的確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了。
  • 北極持續高溫,人類將面臨什麼?|凍土層|西伯利亞|世界氣象組織
    世界氣象組織24日表示,本周西伯利亞某些地區再次達到30℃(攝氏度),使得西伯利亞氣溫比美國佛羅裡達州許多地方都要高。幾個月來,該區域長時間異常高溫加劇了極具破壞性的北極大火,同時北極海岸的海域覆蓋迅速減少。從衛星圖像來看,目前最北端活躍的北極野火範圍距離北冰洋不到8千米,而這不應該發生。
  • 俄西伯利亞小鎮出現38℃高溫
    據美聯社與「今日俄羅斯」報導,氣象網站數據顯示,當地時間20日,俄羅斯西伯利亞小鎮維爾霍揚斯克(
  • 2020年再添詭異,北極圈竟測到38°C高溫,永凍土小鎮出現「異相」
    今年二月,科學家在西摩島上觀測到20°C,是南極自有氣溫紀錄以來的最高溫,而本月20 號,位在北極圈內的西伯利亞小鎮維科揚斯克(Verkhoyansk),竟然測到了38°C 高溫。這個小鎮曾因出現過最極端溫差而進入金氏世界紀錄,最低溫曾測到零下68°C,最高則為37.2°C,30 幾度的數字雖然不是沒出現過,但據丹麥氣象研究所的Martin Stendel 博士所言,如果人類不存在,這類的溫度每10 萬年才會自然發生一次,可說是非常罕見。
  • 從零下68℃飆升到38℃,惡性循環愈演愈烈
    提到北極,很多朋友都會首先想到它是一片「冰雪世界」,覺得那裡非常的寒冷,事實上,它也的確和南極一樣,都是地球的極寒之地。曾經北極地區出現過的最低氣溫是零下68攝氏度,不過近年,北極的最高氣溫卻已經達到了38攝氏度。100多攝氏度的溫差,北極究竟經歷了什麼?
  • 北極圈內小鎮氣溫高達38攝氏度
    【新華社微特稿】俄羅斯西伯利亞小鎮上揚斯克報告出現38攝氏度高溫天氣,若屬實將成為北極圈內有記錄以來最高氣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2日報導,上揚斯克向公眾提供的天氣信息顯示,當地20日最高氣溫為38攝氏度,高出當地6月平均最高溫18攝氏度。
  • 2020年再添詭異,北極圈竟測到38°C 高溫,永凍土小鎮出現「異相」
    今年二月,科學家在西摩島上觀測到20°C,是南極自有氣溫紀錄以來的最高溫,而本月20號,位在北極圈內的西伯利亞小鎮維科揚斯克(Verkhoyansk
  • 38攝氏度!北極圈內出現罕見高溫,人類擔憂的事情或要發生
    據相關媒體報導6月20日,位於北緯67.5度的Verkhoyansk小鎮達到了38攝氏度的高溫,這個緯度已經在北極圈之內。印象中冰天雪地的極地竟然出現如此高溫,令人非常擔憂,正因為罕見的高溫又帶來了森林火災。
  • 西伯利亞遭「80000年一遇」高溫,凍土或許消失,人類該怎麼辦?
    我國的第1個高溫城市,首次出現在了北方,這也十分讓人詫異,根據科學家的數據來看,2020年的平均氣溫比往年上升了1.1度,曾經2016年是最熱的一年,照目前的形勢,2020年將有望打破2016年成為最熱的年份,雖然這只是科學家的猜測,但很多地區出現了此起彼伏的高溫天氣,實在讓人無法放心。
  • 西伯利亞北極小鎮Verkhoyansk氣溫達到38攝氏度
    西伯利亞一個擁有世界上最寬廣溫度範圍的城鎮在熱浪中創下了新高,而熱浪又正在導致嚴重的森林火災。
  • 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如果把北極熊放到南極能活下來嗎?
    北極熊,正如它們的名字那樣,生活在北極,而不是南極洲。在南極洲,你會發現企鵝、海豹、鯨魚和各種海鳥,但從來沒有北極熊。 儘管北極和南極地區都有大量的冰雪,但北極熊仍然堅守在北方。
  • 俄羅斯西伯利亞一城市高溫38 ℃ 或刷新北極圈高溫紀錄
    來源:海外網維爾霍揚斯克達到38℃(每日郵報)海外網6月21日電當地時間20日,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維爾霍揚斯克市(Verkhoyansk)白天溫度達到了驚人的38℃,比同期平均溫度高出16℃。該溫度獲得認定後,將刷新北極圈內的最高氣溫紀錄。
  • 繼38℃高溫後,北極又傳來一個信號,北極生態系統或真的在變了
    ℃的高溫。雖然當前是北半球的夏季,夏季的氣溫比冬天的氣溫略高是正常的,但是北極地區38℃確實是一個很罕見的情況。有研究表明,西伯利亞正在經歷8萬年一遇的高溫,這些地區今年上半年的平均氣溫比1981年至2010年同期高出5℃以上。這些數據說明了這些地區的氣溫上升確實是很快。而伴隨這些地區出現異常的高溫,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情況也就出現了。繼38℃高溫後,北極地區再次傳來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