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兒童場景教育平臺「麥淘親子」已完成近千萬美元 B+ 輪融資,資方為一家境外上市教育機構,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自有品牌「麥淘實驗室」線下活動網點的擴張。
36氪曾兩度報導過「麥淘親子」,它成立於 2014 年,是一個服務於擁有 3-12 歲孩子家庭的場景教育平臺,採用「自營+平臺」的形式提供產品,自有產品主要包含:麥淘實驗室(自然科學)、麥淘童趣匯、本地親子活動、長線親子遊、營地活動等,自營產品的比例已達 40%~50% 。
創始人謝震認為,雖然國家已經將科學教育納入小學教學大綱,但在市場端,科學教育仍屬於興趣活動的範疇。而市場上動輒上萬元的學費,無疑拉高了家長讓孩子嘗試科學教育的門檻。
麥淘親子的經營思路是:用低客單價+高質量課程的麥淘實驗室等產品拉新,再將用戶遷移至高客單價的長線活動、營地活動。
年初,麥淘實驗室推出 499 元的年卡和線下活動網點,目前年卡付費用戶已經達到 6-7 萬人,活動網點從最初試點的 5 個漲至現在的 70 多個,全職和兼職的教學老師已超過500人,覆蓋上海、南京、杭州、蘇州、青島等地。年卡用戶在有效期內可無限次參與麥淘實驗室的課程,不滿意可退款,上課率平均每月至少1次。
一年前,謝震曾定下全國複製麥淘實驗室的目標,5 個月的時間從 0 到 70 ,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原創課程:麥淘實驗室的課程包含物理、化學、創客、工程師、微生物、自然和博物館等7個品類,課程研發過程依據 STEAM 教學大綱針對不同年齡和場景進行設計,同時許多課程需要家長參與和協助完成,從而能夠收集家長的反饋,優化教學方式。生源充足:麥淘親子 4 年來雖然主要依賴口碑傳播,但用戶數已經超過 200 萬,以老帶新的客戶數在 60%-70% 之間,並且團隊長期在運營核心用戶社群。重構成本:傳統的線下培訓點規模在 40 個人左右,但教學老師往往只有 10 人左右,剩下的人員負責地推、銷售和運營。而麥淘親子的活動網點只負責上課,所有招生和運營則在線上完成,在平臺積累的社群中進行精準推廣,大幅節省了運營成本,才能在不虧損的前提下使年卡低至499元。貼近用戶:新增的活動網點區域會邀請付費用戶投票來按需開拓,家長也會參與義務督導工作,提升了平臺的管理效率。同時,平臺擁有完善的線上評價系統,目前基於 5 萬條家長評價的好評率為 97.5%。
下一階段,麥淘親子計劃在 2019 年底將現有的 70 多個活動網點增長至 300 個。謝震認為,這一階段要面臨的挑戰主要有兩個:一是保持課程體系的更新迭代,用課程內容吸引和保留用戶的新鮮感,二是能否招納到更多的課程、商務人才。謝震對未來充滿信心:「麥淘實驗室的模式已經比較成熟,接下來是工作量的問題,預計今年底麥淘實驗室的付費用戶將達到 12 萬。」
針對市場上向內容轉型的旅遊產品和提倡素質教育的親子活動趨勢,談及如何切市場份額,謝震認為麥淘親子並不是在與任何企業爭奪市場,而是在創造了一些細分市場,「以往不存在上十萬規模的孩子在日常生活裡上科學教育課程的現象,這要求課程有足夠大的價值和足夠低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