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木科,落葉小喬木,株高4-6米,洋紫荊屬羊蹄甲的變種,羊蹄甲類品種很多,主要以喬木為主,花色有桃紅、深紅、粉白、黃、橙紅等。一般開花在秋季至冬季,只有洋紫荊開花在春季4-5月,花冠深桃紅色帶紫色條紋,完全雄蕊5-6枚,盛開時幾無葉片,只見滿樹繁花,奼紫嫣紅。
適合作庭園樹或行道樹。移栽容易,只是不太抗風,植株欠整齊。
蘇木科,落葉喬木,高可達9米。有傘狀的樹冠及下垂的枝條。羽狀複葉。早夏有大量而華麗的紅花齊齊開放,燦若雲霞。花瓣5枚,雄蕊10枚。每到秋天,褐色木質、長而大的莢果從樹下高高垂下。
喜光、生長迅速而強健,不抗風。移栽容易。最適作園景樹也可作行道樹、綠蔭樹。
蘇木科,原產印度、緬甸等,落葉喬木,樹高8-12米。偶數羽狀複葉,小葉4-8對,長卵形或長橢圓形。夏季5-7月開花,總狀花序,下垂狀,花冠金黃色,盛開時串串黃花,迎風搖曳,令人欣喜,莢果筒狀長條狀,極像一節節香腸。
為優良的庭園樹、行道樹。
木棉科,原產中國及印度等,落葉,著名的喬木觀花樹種。高可達15米。樹輪生。樹幹布滿瘡疔狀圓錐皮刺。葉為掌狀複葉,有小葉5-7枚。每年3-4月,大而鮮的花先葉開放。果為莢果,內有許多木棉纖維包裹著黑色的種子。棉質纖維可作枕頭及床墊等填充物。花有消炎去腫之功效。
樹形優美,為優良的庭園樹、行道樹。抗風,生長強健,移栽容易。
木棉科,原產巴西、阿根廷。落葉喬木。樹高8-15米,樹幹綠色,樹皮著生大量的瘤狀刺。側枝呈斜水平展開;葉互生,掌狀複葉,小葉5-7枚,橢圓形或倒卵形,葉緣有鋸齒。夏至秋季開花,頂生,總狀花序,花序淡紫紅色,5瓣,近中心帶紫斑,花姿妍麗,盛花時花多葉少,花期長達成2個多月。
堪稱觀花喬木的寵兒,適於庭園綠化,高級景觀樹,也可作行道樹。極易移栽成活,但不抗風。
蝶形花科,原產亞洲熱帶,落葉中喬木,樹高可達9米。樹皮光滑、橄欖色,小枝上有刺。葉具長柄及三出複葉,小葉心形。紅色的總狀花序聚生於枝頂,盛開時幾無葉片。莢果黑色,內有深紅色的種子。種子可煮食。
性喜溫暖而當風的地方,耐水溼。花蝶形,花色鮮豔,火紅燦爛,耀眼醒目可作園景樹和庭蔭樹。
蘇木科,原產中國及越南等。中等落葉喬木,高可達12米,有伸展的樹冠和優美的羽狀複葉。偶數羽狀複葉,小葉8-12枚。小枝密被鏽色的茸毛。花期甚長且變化不定。夏季開放,總狀花序頂生,花冠黃色,5瓣略皺,花維持不久便脫落。莢果扁平深紅色,宿存。
抗風,移栽成活容易。適合作庭園樹或行道樹。
梧桐科,原產我國華南和西南中南半島,為湛江市的主要鄉土樹種。高達20米,樹冠廣闊。夏初開出淡紅色的花朵。有的樹7-8月會全株落葉,秋季為果熟期,果鮮紅色,相當豔麗。秋季結果纍纍,色彩鮮豔,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喜陽光充足、溼潤的地方生長,抗風力強,葉可治跌打。多分布在山野間,尤以風水林中最為常見。
棕櫚科,原產印度。單幹,高20米。葉扇形,直徑為3米,下面的葉柄常宿存多年。雌雄異株。喜光耐旱。已有一千多年的種植歷史,是重要的經濟棕櫚。葉可作覆蓋材料,果可食,花序能製糖和釀酒。株型壯觀優美是極好的風景標本樹。
棕櫚科,原產墨西哥。單幹,高可達30米,莖幹基部顯著膨大,宿存的葉託呈紅褐色。掌狀葉,幼葉的裂片間有許多白色的絲狀纖維很像老人的鬍鬚,所以又稱老人葵。它的枯葉能懸掛多年不落。深根性具有很強的抗風性,是長得最快的耐寒棕櫚。抗風性好、樹型整齊、雄壯能形成雄偉的景觀、好保潔,視線開闊。主要用於行道樹和主景植物。
本文內容來源於網絡,經園商網再次整理編輯並發表,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