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內人類將對火星地球化,未來的火星將是這樣的!

2021-02-15 宇宙探索

火星是個荒漠之地,儘管如此,最近幾十年人類一直準備著登錄火星,然後殖民火星。但要想真正實現殖民火星,首先我們需要提高其溫度。我們知道如何來加溫星球,就是通過溫室效應,這對地球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情,然而到了火星上,那卻是件好事,將溫室氣體放入大氣層,這樣就會造成星球變暖,在地球上那可是汙染,而在火星上那可是對症下藥。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計算證明,我們需要給火星的溫室氣體的量是溼度的,它們並不會超出我們想像中的生產量,但是這個量也是非常之大,我們難以將其從地球帶去火星,那就意味著那些氣體也必須在火星上生產,我們將需要建造工廠來生產那些氣體,並將其排入環境。那些工廠會結合火星環境中取出的元素,將其轉換成無毒的氟碳氣體並排放到大氣層裡。

科學家們估計,在大約100年時間裡,那些溫室氣體將會把一個冰冷,乾燥,死寂的星球地球化一個溫暖,溼潤,生機勃勃的世界。

一個有趣的事情就是,想像一下火星在百年變暖後的模樣,將會比今天更藍,將會看到大片的水,小小的綠帶。隨著時間的推移,那種綠色的侵襲將會遷移並進入山區,最終,將會看到一個藍綠的世界。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在地球化得第一階段,溫度將會上升,同時氣壓也會上升,那就意味著,人們出門穿著一身貼身衣服就可以了,那將更加方便出行。

與此同時,人類自身的基因工程也會展開,人類的生育既可以通過優選自己的後代,甚至還可以基因操控後幾代居民,讓他們在出入火星表面時減少裝備,他們的皮膚不再那麼脆弱,更好地對付紫外線,對付低密度的大氣層,最終他們所需要的呼吸器將會越來越少,那也將成為真正的火星人的起源了。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美國航天局本身對地球化火星並不感興趣,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聽上去非常科幻,但是真正部分或許是因為涉及了倫理問題,因為你將會發現好多人認為人類不應該進入太空,因為我們只會以我們破壞自己星球的方式去破壞其他星球。

人類是否應該地球化火星是一個留給後人去解決的問題,那也是太空殖民歷史長河裡的一個遙遠的時間點,可能起步於我們這一代人,但需要幾代人不斷的努力。太空殖民將通過正常的過程來推動,我們看到了在人類的歷史上,人們的擴張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跨越邊境,而太空也是另一種邊境,那是技術挑戰的前沿,但是人類貫穿歷史一直是足智多謀,人類能夠適應並克服太空前沿之類的挑戰!

相關焦點

  • 100年內人類將對火星地球化?未來的火星將是這樣的!
    但要想真正實現殖民火星,首先我們需要提高其溫度。我們知道如何來加溫星球,就是通過溫室效應,這對地球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情,然而到了火星上,那卻是件好事,將溫室氣體放入大氣層,這樣就會造成星球變暖,在地球上那可是汙染,而在火星上那可是對症下藥。
  • 未來可能出現的七大奇蹟 火星環境將地球化?
    未來可能出現的七大奇蹟,未來的世界會是怎麼一個樣子我們不知道,但是人類的科技一直在改變著這個世界,1886年世界上第一臺汽車被發明出來,一百多年後人類已經能製造出飛機、高鐵、火箭等,一百多年前是很難想像出來的東西,未來的世界也是難以想像的,不過人類已經開始構想,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未來可能出現的七大奇蹟是什麼吧。
  • 當火星被地球化百年之後,人類從地球文明走向宇宙文明!
    而要想實現對火星的殖民,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火星地球化。而科學家就火星地球化百年後做出了大膽的暢想。在火星地球化數百年後,上面的樹木比如松樹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將大氣變得越來越適合人類呼吸。隨著環境的改善,出現一個更加多樣化的生物圈的可能性也在增大。
  • 人類超級工程「火星地球化」
    (火星與地球最近距離5460萬公裡。)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以人類現有和可預測的科技水平,人類的選擇不多,開啟大航天時代,首先和優選只能是火星,而且必須是火星。火星對於人類來說特徵很明顯----寒冷、乾燥、低氣壓、高輻射。並不適宜生理結構脆弱的人類生存,人類要想殖民火星,唯一的一個辦法:火星地球化。通過改造火星,使之適宜人類生存。
  • 盤點未來世界七大奇蹟:火星環境地球化
    4.哥達基線隧道  哥達基線隧道長約95.3英裡(約合153.5公裡),現正在阿爾卑斯山地下開鑿,將在10年內竣工,建成以後將是有史以來人類建造的最長的地下隧道。 7.火星環境地球化  人類歷史上最極端的工程項目恐怕將在火星上展開。過去幾十年間,各種各樣的方案浮出水面,欲將距離地球最近的鄰居變成更適於人類居住的地方,也就是說地球化。毋庸置疑,此類工程的規模將無比龐大——科學家可能會改變彗星運轉軌道,令其撞擊火星以帶來海洋所需要的水澆灌水藻,提高火星大氣中的含氧量。
  • 火星地球化,真的可以嗎?
    火星被改造的歷程在2003年8月,美國召開了「火星移民研究國際會議」,商量著未來幾個世紀中將火星改造成一個綠色星球,使之成為未來人類的第二個家園。於是這麼幾個看上去還蠻可行的方案就出現了:1、火星大氣改造計劃第一個辦法是將經過遺傳工程改造的細菌和 其他適應性強的 微生物播「種」到火星上去,它們會「吃掉」火星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逐步形成一個類似於地球的含氧大氣層。
  • 火星地球化:人類步入行星際文明的第一個千年工程
    火星地球化是將火星改造成人類可居住的星球,也就是改造成類似地球的環境。
  • 人類有可能將火星地球化嗎?
    火星比地球要冷很多,沒有水(準確的說是沒有液態水),也沒有空氣。從好的方面想,相比於其他星球,火星的條件已經很好了:火星是個固態行星,所以你可以在它表面站穩;火星上的每一天是24小時40分鐘,和地球差不多,所以不太需要擔心作息問題。因此,就算接下來我們會看到很多壞消息,火星仍然是地球化的最佳「應聘者」。
  • 所以我們是否能地球化火星?
    即使是這樣,我們也不能呼吸火星的空氣。但是馬斯克認為,至少弱地化是有可能的。他在2016年墨西哥的國際宇航大會上說:「事實上,如果我們可以讓火星變得溫暖,我們就可以讓厚的大氣層和海洋再次出現。」但是,是這樣嗎?不是的,任何時候都不是。
  • 馬斯克:火星地球化前 移民先住玻璃圓頂內
    圖為火星的示意圖。美國特斯拉汽車公司暨SpaceX公司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日前表示,火星要改造成像地球一樣可以維持生命的星球,需要很久的時間,人們這一生可能看不到。在此之前,初期的火星移民將住在玻璃圓頂(glass dome)內。
  • 100多年後,人類啟動祖柏林的計劃,火星移民將成為現實?
    這樣人類在火星生存的首要任務就已經完成,並且解決了太空梭的燃料補給,,因此並不能指望它們是新鮮的食物,與其他火星移民者一樣,人類將居住在空氣增壓的建築物內,或許未來能夠在火星地底活動。如果移民者能在火星完成所有的存活任務,那麼去北半球就不再是難事,可以通過火星車。在那裡,人類可以享受到七個月的春天,六個月的夏天和五個月的秋天,還有另外四個月的冬天。但是,您可能會在一周內遇到天氣變化,接受強大的沙塵暴的「洗禮」,電子設備有可能會被損壞。
  • 難以實現的火星地球化
    圖1 人類移居到火星生活一直是最為吸引人眼球的科幻作品創作主題之一,圖中就是科幻電視劇中模擬的未來改造後的火星水手谷的樣子。來源:科幻劇《太空無垠》為了使人類將來能在火星上生活,科學家也提出了火星地球化的計劃。
  • 人類超級工程「火星地球化」可以成功嗎?
    以人類現有和可預測的科技水平,人類的選擇不多,開啟大航天時代,首先和優選只能是火星,而且必須是火星。火星對於人類來說特徵很明顯----寒冷、乾燥、低氣壓、高輻射。並不適宜生理結構脆弱的人類生存,人類要想殖民火星,唯一的一個辦法:火星地球化。
  • 人類計劃使用「紅杉森林」建立火星殖民點,600年內火星地球化
    「從長遠來看,人們不可能生存在一個星球上,不知道是何時,但總有一天,住在外星球上的人類會比地球上的多。」人類的探測器已經到達太陽系內的所有行星與大衛星,經過綜合考量,火星被認為是一個適合人類殖民的理想行星。
  • 人類計劃使用「紅杉森林」建立火星殖民點,600年內火星地球化
    人類的探測器已經到達太陽系內的所有行星與大衛星,經過綜合考量,火星被認為是一個適合人類殖民的理想行星,若在未來50年內,能大幅度降低成本,人類將殖民火星,50年至100年內完成移民火星100萬人的計劃。
  • 科學家開出改造火星時間表 7步驟實現火星地球化
    (虛擬圖)中廣網北京12月7日消息(記者劉玉蕾)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今天,掌握著「文明」利器的人類極大地改變了地球的面貌,同時也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能源,而激增的人口和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也考驗著人類的智慧。為了人類共同的明天,人們將目光投向了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為相似的行星兄弟——火星,夢想著重拾生命的妙筆,將它打造成另一個地球。
  • SpaceX:第一個火星城市將以玻璃穹頂開始
    在星際飛船艦隊的幫助下,這位無畏的億萬富翁希望在 2050 年之前,在擁有 100 萬人口的火星上建立一個永久的立足點。早在 2002 年 6 月,馬斯克成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SpaceX,出任執行長兼首席技術官的時候,馬斯克就開始研究如何降低火箭發射成本,並計劃在未來實現火星移民,打造人類真正的太空文明。
  • 【世界那麼大】盤點未來世界七大工程奇蹟:火星環境地球化
    哥達基線隧道長約95.3英裡(約合153.5公裡),現正在阿爾卑斯山地下開鑿,將在10年內竣工,建成以後將是有史以來人類建造的最長的地下隧道。人類歷史上最極端的工程項目恐怕將在火星上展開。過去幾十年間,各種各樣的方案浮出水面,欲將距離地球最近的鄰居變成更適於人類居住的地方,也就是說地球化。毋庸置疑,此類工程的規模將無比龐大——科學家可能會改變彗星運轉軌道,令其撞擊火星以帶來海洋所需要的水澆灌水藻,提高火星大氣中的含氧量。其他方案還涉及將幾面巨大的鏡子安設在地球軌道,將陽光折射到火星極地冰蓋,從而釋放出液態水和二氧化碳氣體,啟動溫室效應。
  • 馬斯克:第一座火星城市將採用玻璃穹頂
    SpaceX公司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有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即要把人類變成多行星物種。他最近表示,火星城市的設計將採用玻璃穹頂。 在星際飛船艦隊的幫助下,馬斯克希望在2050年之前在火星上建立一個可容納100萬人的永久定居點。現在,馬斯克正在進一步充實自己的願景。
  • NASA最新研究稱火星環境難地球化
    8月1日消息,伊隆·馬斯克一直都把火星稱作一顆需要改善的星球,他認為改造火星之後就能適合人類居住。但是據美國宇航局贊助的一項最新研究稱,用「拆除」來描述這個過程或許更恰當。進行這個研究項目的科學家稱,我們絕對不可能將火星地球化,也就是說我們無法將它的環境改造成人類不需要生命維持系統就能夠生存在那裡的狀態。打造一個新的大氣層。火星擁有一個超級稀薄的大氣層,人類如果沒有任何防護的待在火星表面,很快就會死亡。最可能的死亡原因就是沒有足夠的大氣壓力來阻止你的器官被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