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火星被地球化百年之後,人類從地球文明走向宇宙文明!

2021-01-15 宇宙探索

一直以來,殖民火星是人類的夢想。而要想實現對火星的殖民,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火星地球化。而科學家就火星地球化百年後做出了大膽的暢想。

在火星地球化數百年後,上面的樹木比如松樹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將大氣變得越來越適合人類呼吸。隨著環境的改善,出現一個更加多樣化的生物圈的可能性也在增大。

生物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是地球的禮物,我們可以與火星分享這份禮物,火星不需要使所有生物都重新進化出來,不需要實現花植物,哺乳動物重新進化,也不需要經歷恐龍時期,經歷恐龍在小行星撞擊後被滅絕的時期。火星可以很快擁有地球上經過很長時間才進化出來的生物。

生物學家研究發現,在複雜的生態系統中,沒有生物能夠獨自存活。樹木生長在溫度和溼度足以讓微生物製造養分的土壤中,而只有在植物使有機物循環回到土地的地方,微生物才能興盛繁衍。

通過研究地球上的生態系統,我們了解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生態系統不只是一株植物或一種植物,而是生物體的整個群落。微生物,植物等各種生物體一起在一個系統中生長。

科學家們估計,可能要經過10萬年,樹木才能將大氣以二氧化碳為主的寒冷的藍色火星,變成有足夠氧氣可供人類呼吸的溫暖的綠色星球。但這是運用現代科技所需要的時間,未來的地球化工作者或許會找到更快的方法。

我們在用21世紀的知識解決22世紀的問題,100年以後人們會說生活在21世紀早期的那些人正在談論使火星地球化的問題,他們真有遠見,但是氟碳氣體和綠色植物來使它地球化的做法有點落伍,他們會用22世紀的技術來完成這個目標。

我們無法準確預測經過地球化的火星會是怎樣的面貌,它會變得多麼溫暖,多麼潮溼,生物會多麼多樣化。低洼的盆地中會積滿水,高緯度地區的水也許會在冬季結冰,在夏季融化。地勢較高的地區可能是冰冷的荒漠和乾旱的草原,而地勢最高的地區,比如奧林帕斯山這樣海拔約26000米的頂峰,將讓我們看到火星在地球化之前的面貌。

但對於火星上的生物圈數千年後的發展,我們只能猜測!

火星的結局會是如何?很多人會思考這個問題。不少人相信一定會是這樣的,上面一定會出現森林和樹木,但之後這些樹木會將火星變成什麼樣子,我們無法掌控這一點,火星會擁有自己的發展軌跡,如果火星的發展軌跡與地球相同,氧氣就會累積起來,火星將變成一個適宜人類等生物存活的星球。

但也許火星不會走上那樣的軌跡,而是走上一個我們無法預測的道路。火星有自己的發展並不是壞事,而是好事,這對人類來說也是好事,因為我們將對星球有更多的了解,而不只是擁有了一個地球的複製品。

那或許是100年後的事情,但人類最終會在火星上生活,現在開始思考我們抵達火星後將面臨的選擇並不算太早!

探索是人類的天性,我們想調查自己能觸及的一切。佔據所有可利用的空間是生物的天性,有一天火星將為我們所用。如果我們沒有這麼做,就不符合人的天性了!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許能了解有生命的行星如何運作,以及如何保持它們的生命力。地球居民將得到的最大好處就是知識,這些知識會為我們管理地球帶來實際的益處。

無論我們在太空中做什麼,我們都必須管理地球,火星不能成為對地球管理不善的藉口。事實上,我們要反過來看這件事,火星是我們學習如何管理地球的課程之一。

火星失去早期大氣的部分原因是體積太小,缺乏保持大氣所需的內部熱量。地球化的火星最終將面臨同樣的命運,但這一過程會進行地十分緩慢,也許將經過數千萬年的時間。火星最終會失去大氣,它無法永遠適合人類居住,但沒有什麼是永遠不變的,就連地球也無法永遠適合人類居住。

在遙遠的未來,當更加成熟的太陽變得更大更熱,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等內行星都將被燒焦。如果到那時還有人住在太陽系,他們早已移居到了更好的地方,也許移居到了土星的一顆衛星上,比如泰坦星,或者是更遠的其他星系。如果是這樣,火星將成為這些人的遠祖初次學習如何在外星球存活的地方!

相關焦點

  • 火星地球化:人類步入行星際文明的第一個千年工程
    火星地球化是將火星改造成人類可居住的星球,也就是改造成類似地球的環境。
  • 殖民火星是人類成為星際文明的第一步
    人類越來越多,欲望越來越強;地球上的空間相對越來越小,資源越來越稀缺。為了爭奪資源人類在小小的地球上爭奪不休,甚至發明了可以毀滅人類的文明的核武器。人類文明如果再繼續生存在一個小小的地球上,極度危險。人類計劃用六百年左右的時間將火星改造成適宜人類生存,當然以目前科技水平的超速度發展,也許更短的時間就能完成火星改造計劃。目前從理論上人類完全有能力可以將火星改造成第二個地球,1,通過人類火星探測器發回的數據,人類了解到,在火星形成初期,火星氣候溫和,有一段時間甚至有河流和大海。
  • 100年內人類將對火星地球化?未來的火星將是這樣的!
    但要想真正實現殖民火星,首先我們需要提高其溫度。我們知道如何來加溫星球,就是通過溫室效應,這對地球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情,然而到了火星上,那卻是件好事,將溫室氣體放入大氣層,這樣就會造成星球變暖,在地球上那可是汙染,而在火星上那可是對症下藥。
  • 科學家開出改造火星時間表 7步驟實現火星地球化
    (虛擬圖)中廣網北京12月7日消息(記者劉玉蕾)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今天,掌握著「文明」利器的人類極大地改變了地球的面貌,同時也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能源,而激增的人口和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也考驗著人類的智慧。為了人類共同的明天,人們將目光投向了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為相似的行星兄弟——火星,夢想著重拾生命的妙筆,將它打造成另一個地球。
  • 「戴森球」理論:是地球文明走向宇宙文明的必經過程?
    人類文明對於能源的需求是恆定地增長著,從最初的鑽木取火,到二十世紀的石油等燃料的利用,再到如今的太陽等離子體能量的利用,每一次科技的跨越,都是能源的革新,同時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斷地增長著,如果未來人類文明能夠延續足夠長的時間,那必然有一天地球上的能源將不足以讓人類的文明繼續發展下去,而人類的文明要想繼續延續下去,則必須從地球外截取能源,甚至未來的能源需求會膨脹到要利用太陽的全部能源輸出。
  • 「戴森球」理論:是地球文明走向宇宙文明的必經過程?
    人類文明對於能源的需求是恆定地增長著,從最初的鑽木取火,到二十世紀的石油等燃料的利用,再到如今的太陽等離子體能量的利用,每一次科技的跨越,都是能源的革新,同時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斷地增長著,如果未來人類文明能夠延續足夠長的時間,那必然有一天地球上的能源將不足以讓人類的文明繼續發展下去,
  • 火星,中國來了,你了解宇宙文明的等級嗎?
    ,從後裔射日,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到現代中國神舟系列飛船的成功,天空一號空間站的成功,到成功在月球背面登陸,都是中國探索宇宙奧秘的一個個重大裡程碑,也是人類探索神秘宇宙未知世界的夢想踐行。向宇宙深處探索,尋找地外文明一直是地球人類的夢想,發展太空科技,向外太空探索是人類不斷科技進步的體現也是與探索星際文明,探尋宇宙真相的動力。
  • 火星,中國來了,你了解宇宙文明的等級嗎?
    首次火星探測計劃螢火一號原本計劃2011年搭乘俄方火箭的順風車將螢火一號送入低火星軌道古老的中國文化流傳著很多對宇宙探索的夢想與故事,從後裔射日,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到現代中國神舟系列飛船的成功,天空一號空間站的成功,到成功在月球背面登陸,都是中國探索宇宙奧秘的一個個重大裡程碑,也是人類探索神秘宇宙未知世界的夢想踐行。
  • 人類超級工程「火星地球化」
    人類很孤獨,地球很脆弱;為了生存和發展,人類需要更多的生存空間,從精神上和實際需要上殖民地球之外的星球都是必須的。
  • 火星地球化,真的可以嗎?
    火星被改造的歷程在2003年8月,美國召開了「火星移民研究國際會議」,商量著未來幾個世紀中將火星改造成一個綠色星球,使之成為未來人類的第二個家園。第二種辦法是用宇宙飛行器把一種叫「氯氟烴」的強力的溫室效應氣體,運送到火星上去使其升溫。航天專家羅伯特.朱林計算過,如果每年運送100萬噸氯氟烴到火星上去,只要40年的時間,就可以在火星上造成有效的溫室效應,使其表面溫度升高,再配合上述的藻類植物的生長和微生物的繁殖,能逐步使火星大氣層加厚,並使大氣層增氧。
  • 三大文明火星爭霸背後有什麼秘密?
    換言之,人類各大宗教深處都有著與這些神的直接聯繫。不僅僅是埃及,兩河流域蘇美文明,也出土了更為豐富的文字資料。這些資料初步顯示,人由神所創造,而神曾在火星歇腳。兩河文明可能比巴比倫文明更為客觀,而古埃及先民也來自這一文明。那麼世界上所有的神,可能都是同樣一群存在。
  • 如果未來百年內有外星文明入侵地球,人類的勝算有多大?
    數百年前,人類文明經過不斷的發展,終於走進了科技之路。而在科技的幫助下,我們很快走出了地球,開始探索宇宙。而在眾多的宇宙奧秘中,有關外星文明是否存在的問題一直都是人們討論的熱點話題。為了尋找外星文明,科學家早在半個多世紀前,就開啟了地外文明搜尋計劃。
  • 100年內人類將對火星地球化,未來的火星將是這樣的!
    我們知道如何來加溫星球,就是通過溫室效應,這對地球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情,然而到了火星上,那卻是件好事,將溫室氣體放入大氣層,這樣就會造成星球變暖,在地球上那可是汙染,而在火星上那可是對症下藥。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計算證明,我們需要給火星的溫室氣體的量是溼度的,它們並不會超出我們想像中的生產量,但是這個量也是非常之大,我們難以將其從地球帶去火星,那就意味著那些氣體也必須在火星上生產,我們將需要建造工廠來生產那些氣體,並將其排入環境。那些工廠會結合火星環境中取出的元素,將其轉換成無毒的氟碳氣體並排放到大氣層裡。
  • 人類是宇宙唯一文明?外星文明很有可能不存在,或還沒誕生
    宇宙是十分龐大的,在這個龐大的宇宙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天體,而地球只是其中一個渺小的天體,既然地球誕生了生命,那麼想必在茫茫的宇宙中,還存在其他生命體星球,很早以前科學家就做出了這樣的猜想,並且為了尋找出外星生命,科學家一直都在堅持不懈地探索。
  • 人類或許是宇宙最後一個文明?高級文明或早已消失?有什麼依據?
    自從人類進入宇宙之後,開始對宇宙中的事物充滿了各大好奇心,人類迫切想要得知宇宙中除了人類之外,是否還存在其他高智慧文明。如果說真的宇宙中存在比人類更高級的文明,為何他們從不選擇聯繫人類呢?不得不說每一個科學家都想要知道在宇宙中是否存在有比人類更高級的文明,於是花費了大量的資金開始了探索,比如好奇號的出現,好奇號可謂是人類歷史上花費金錢最多的火星探測器,當年美國不惜花重金打造好奇號,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在火星上尋找地外生物的身影,除了火星之外,人類正在勘測月球等其他星球,任何關於地外文明的事物都足以讓人類驚喜。
  • 宇宙的文明實力是如何劃分的?最高等級的文明實力會有多強大?
    地球已經誕生46億年,而人類誕生於地球才不過數百萬年,新石器時代到現在也不過一萬年。而新石器時代才算是人類文明的開始,人類才算是真正開始了大發展。要問人類發展最快的是哪個時期,那一定是三百年前開始工業革命,人類從工業革命開始進入了科技發展的道路,僅用了短短的數百年就實現了飛天的夢想,走出地球開始探索宇宙。
  • 地球是宇宙第一個出現文明的星球嗎?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考慮到宇宙和地球的壽命問題。我們生活的宇宙,據科學家的推算,還很年輕,距離大爆炸只有137億年左右,地球的年齡則有45.5億年歷史。如果假設產生人類文明需要45.5億年,那麼有沒有可能,在地球誕生之前就產生了一兩個類似的文明呢?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因為那個時候的宇宙還過於動蕩。
  • 所以我們是否能地球化火星?
    這不僅意味著危險的輻射不經任何阻擋就會威脅到火星表面,而且人類需要至少0.063巴的壓強防止體內水分蒸發(根據阿姆斯特朗極限)。進行地球化需要改變行星的氣候,地形,以及讓它的生態系統更加適合生命居住。如果我們可以讓火星的大氣壓升高,升到比珠穆朗瑪峰高一點(0.337巴)。我們可以只用一個呼吸面罩在火星表面行走,不需要加壓太空服。
  • 人類超級工程「火星地球化」可以成功嗎?
    人類很孤獨,地球很脆弱;為了生存和發展,人類需要更多的生存空間,從精神上和實際需要上殖民地球之外的星球都是必須的。(火星與地球最近距離5460萬公裡。)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以人類現有和可預測的科技水平,人類的選擇不多,開啟大航天時代,首先和優選只能是火星,而且必須是火星。火星對於人類來說特徵很明顯----寒冷、乾燥、低氣壓、高輻射。並不適宜生理結構脆弱的人類生存,人類要想殖民火星,唯一的一個辦法:火星地球化。
  • 100億年後,地球會發生怎樣的改變,人類文明是否還存在?
    未來10萬年,地球及太陽系將在銀河系中走得更遠,火星完全地球化,人類可移居火星,地球被超級火山及小行星摧殘。 未來一百萬年,地球會經歷一次超大火山噴發,產生足以覆蓋3000立方公裡的熱巖漿,它如此巨大,足以將世界帶入永久的冬天。科學家估計這一災難會完全毀滅人類,倖存人數可能只有3千至1萬人。未來兩百萬年,人類若沒有滅絕,可能會進入三級文明,可在銀河系中隨意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