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地球化:人類步入行星際文明的第一個千年工程

2021-02-15 三體迷


火星地球化是將火星改造成人類可居住的星球,也就是改造成類似地球的環境。2003年8月在美國召開了「火星移民研究國際會議」,火星地球化提議在未來幾個世紀中將火星改造成一個綠色星球,使之成為未來人類的第二個家園。


模擬火星地球化的過程

這個概念的可行性依靠在火星的環境是否可以通過人為手段改變,以及建立一個人造生物圈的可行性。然而,現時已有不少提出的解決方法,其中一些受到經濟和自然資源的不允許和限制,但一些方法在現時技術上已經可以實現。

從現代科技能力能有效率做到的是可以在火星上面建立太空站之類的,利用土地上富有鐵與矽做大型的玻璃罩。保護罩必須有屏障可擋宇宙輻射,也可造成溫室效應。加強保護罩的氣壓,再引水分進罩裡,培養無土植物調節大空。

火星空間站假想圖

罩內所有動能採用電動模式,以太陽能和核能為主要能源。用機械能天梯作地球與火星物質交換。

火星地球化的幾個方法

1.在大氣中增加適合適量的氣體(包括溫室氣體和適合生物生存的氣體),增加地表溫度與氣壓,主要是為了液態水,其次是植物、動物。

2.在太空中架設巨大反射(或折射)鏡群,將更多陽光反射至火星表面。

3.大量融解地下凍土層,再把水引到地表。雖然一開始會結冰,但隨著工程進行,冰層進而融化形成水圈。

4.在冰上(包括兩極)培植深色藻類或散布煤灰等深色物質增加吸熱進而加速融化。

5.散布固沙菌類、植物,防止沙暴的發生,進而生成土壤,擴大居住地。

6.建立行星推進器(引擎),改變火星運行軌道。

在進行融化地下層時,雖然上層凍土的重量會把下面融解的液態水擠到地表,但是地層會下陷,而且結成的冰會增加地表的反照率,加上升華至大氣的水,都會改變氣候,因此這些因素都要考慮進去。

另外,來自太空的輻射,雖然可以用太空的反射鏡處理,但是這些鏡子是非常脆弱的。不過隨著大氣逐漸增厚,問題就小多了。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到地核去啟動火星的磁場,抵抗太陽風和宇宙射線。但是這需要大量的能量,需要的技術還得再加強,且地磁的成因仍未完全了解。

改造火星一般估計要花非常長的時間,例如千年。不過在動工之前,人類應完整而仔細的審視這星球的一切,並且設立保護區與開發限制。因為只要一開工,保存久遠的地質資料和景觀可能因為加速侵蝕而遭破壞,例如位於極冠中的沉積資料可能會消失。火星地球化:人類步入行星際文明的第一個千年工程

三體迷微信群已建立,本群主題:宇宙、天文、星空、科幻,歡迎志同道合者添加小三個人微信:wzn458,拉你進群!

回覆:數字「1」-「9」、「地球」、「太陽系」、「光速」、「視頻」、「短篇」,精彩內容等著你!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三體部落。

相關焦點

  • 火星地球化:人類步入行星際文明的第一個千年工程!
    火星的地球化可以有以下幾個方法:01.在大氣中增加適合適量的氣體(包括溫室氣體和適合生物生存的氣體),增加地表溫度與氣壓,主要是為了液態水,其次是植物、動物。02.在太空中架設巨大反射(或折射)鏡群,將更多陽光反射至火星表面。03.大量融解地下凍土層,再把水引到地表。雖然一開始會結冰,但隨著工程進行,冰層進而融化形成水圈。
  • 人類超級工程「火星地球化」
    (火星與地球最近距離5460萬公裡。)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以人類現有和可預測的科技水平,人類的選擇不多,開啟大航天時代,首先和優選只能是火星,而且必須是火星。火星對於人類來說特徵很明顯----寒冷、乾燥、低氣壓、高輻射。並不適宜生理結構脆弱的人類生存,人類要想殖民火星,唯一的一個辦法:火星地球化。通過改造火星,使之適宜人類生存。
  • 當火星被地球化百年之後,人類從地球文明走向宇宙文明!
    而要想實現對火星的殖民,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火星地球化。而科學家就火星地球化百年後做出了大膽的暢想。在火星地球化數百年後,上面的樹木比如松樹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將大氣變得越來越適合人類呼吸。隨著環境的改善,出現一個更加多樣化的生物圈的可能性也在增大。
  • 人類超級工程「火星地球化」可以成功嗎?
    人類很孤獨,地球很脆弱;為了生存和發展,人類需要更多的生存空間,從精神上和實際需要上殖民地球之外的星球都是必須的。(火星與地球最近距離5460萬公裡。)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以人類現有和可預測的科技水平,人類的選擇不多,開啟大航天時代,首先和優選只能是火星,而且必須是火星。火星對於人類來說特徵很明顯----寒冷、乾燥、低氣壓、高輻射。並不適宜生理結構脆弱的人類生存,人類要想殖民火星,唯一的一個辦法:火星地球化。
  • 【世界那麼大】盤點未來世界七大工程奇蹟:火星環境地球化
    、太空梯和軌道發電站的需要是人類所無法抗拒的。人類歷史上最極端的工程項目恐怕將在火星上展開。過去幾十年間,各種各樣的方案浮出水面,欲將距離地球最近的鄰居變成更適於人類居住的地方,也就是說地球化。毋庸置疑,此類工程的規模將無比龐大——科學家可能會改變彗星運轉軌道,令其撞擊火星以帶來海洋所需要的水澆灌水藻,提高火星大氣中的含氧量。其他方案還涉及將幾面巨大的鏡子安設在地球軌道,將陽光折射到火星極地冰蓋,從而釋放出液態水和二氧化碳氣體,啟動溫室效應。
  • 科學家開出改造火星時間表 7步驟實現火星地球化
    (虛擬圖)中廣網北京12月7日消息(記者劉玉蕾)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今天,掌握著「文明」利器的人類極大地改變了地球的面貌,同時也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能源,而激增的人口和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也考驗著人類的智慧。為了人類共同的明天,人們將目光投向了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為相似的行星兄弟——火星,夢想著重拾生命的妙筆,將它打造成另一個地球。
  • 火星地球化,真的可以嗎?
    火星被改造的歷程在2003年8月,美國召開了「火星移民研究國際會議」,商量著未來幾個世紀中將火星改造成一個綠色星球,使之成為未來人類的第二個家園。於是這麼幾個看上去還蠻可行的方案就出現了:1、火星大氣改造計劃第一個辦法是將經過遺傳工程改造的細菌和 其他適應性強的 微生物播「種」到火星上去,它們會「吃掉」火星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逐步形成一個類似於地球的含氧大氣層。
  • 盤點未來世界七大奇蹟:火星環境地球化
    、太空梯和軌道發電站的需要是人類所無法抗拒的。 7.火星環境地球化  人類歷史上最極端的工程項目恐怕將在火星上展開。過去幾十年間,各種各樣的方案浮出水面,欲將距離地球最近的鄰居變成更適於人類居住的地方,也就是說地球化。毋庸置疑,此類工程的規模將無比龐大——科學家可能會改變彗星運轉軌道,令其撞擊火星以帶來海洋所需要的水澆灌水藻,提高火星大氣中的含氧量。
  • 人類有可能將火星地球化嗎?
    火星比地球要冷很多,沒有水(準確的說是沒有液態水),也沒有空氣。從好的方面想,相比於其他星球,火星的條件已經很好了:火星是個固態行星,所以你可以在它表面站穩;火星上的每一天是24小時40分鐘,和地球差不多,所以不太需要擔心作息問題。因此,就算接下來我們會看到很多壞消息,火星仍然是地球化的最佳「應聘者」。
  • 100年內人類將對火星地球化,未來的火星將是這樣的!
    火星是個荒漠之地,儘管如此,最近幾十年人類一直準備著登錄火星,然後殖民火星。但要想真正實現殖民火星,首先我們需要提高其溫度。
  • 100年內人類將對火星地球化?未來的火星將是這樣的!
    火星是個荒漠之地,儘管如此,最近幾十年人類一直準備著登陸火星,
  • 未來可能出現的七大奇蹟 火星環境將地球化?
    未來可能出現的七大奇蹟,未來的世界會是怎麼一個樣子我們不知道,但是人類的科技一直在改變著這個世界,1886年世界上第一臺汽車被發明出來,一百多年後人類已經能製造出飛機、高鐵、火箭等,一百多年前是很難想像出來的東西,未來的世界也是難以想像的,不過人類已經開始構想,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未來可能出現的七大奇蹟是什麼吧。
  • SpaceX:第一個火星城市將以玻璃穹頂開始
    「至少未來的太空文明會有我們的遺蹟,會對人類能走到這一步留下深刻印象。 」馬斯克說。SpaceX 公司執行長馬斯克有一些雄心勃勃的計劃,要把人類變成多行星物種。在星際飛船艦隊的幫助下,這位無畏的億萬富翁希望在 2050 年之前,在擁有 100 萬人口的火星上建立一個永久的立足點。早在 2002 年 6 月,馬斯克成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SpaceX,出任執行長兼首席技術官的時候,馬斯克就開始研究如何降低火箭發射成本,並計劃在未來實現火星移民,打造人類真正的太空文明。
  • 殖民火星是人類成為星際文明的第一步
    人類越來越多,欲望越來越強;地球上的空間相對越來越小,資源越來越稀缺。為了爭奪資源人類在小小的地球上爭奪不休,甚至發明了可以毀滅人類的文明的核武器。人類文明如果再繼續生存在一個小小的地球上,極度危險。人類計劃用六百年左右的時間將火星改造成適宜人類生存,當然以目前科技水平的超速度發展,也許更短的時間就能完成火星改造計劃。目前從理論上人類完全有能力可以將火星改造成第二個地球,1,通過人類火星探測器發回的數據,人類了解到,在火星形成初期,火星氣候溫和,有一段時間甚至有河流和大海。
  • 所以我們是否能地球化火星?
    這不僅意味著危險的輻射不經任何阻擋就會威脅到火星表面,而且人類需要至少0.063巴的壓強防止體內水分蒸發(根據阿姆斯特朗極限)。進行地球化需要改變行星的氣候,地形,以及讓它的生態系統更加適合生命居住。如果我們可以讓火星的大氣壓升高,升到比珠穆朗瑪峰高一點(0.337巴)。我們可以只用一個呼吸面罩在火星表面行走,不需要加壓太空服。
  • 馬斯克:火星地球化前 移民先住玻璃圓頂內
    圖為火星的示意圖。美國特斯拉汽車公司暨SpaceX公司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日前表示,火星要改造成像地球一樣可以維持生命的星球,需要很久的時間,人們這一生可能看不到。在此之前,初期的火星移民將住在玻璃圓頂(glass dome)內。
  • 難以實現的火星地球化
    圖1 人類移居到火星生活一直是最為吸引人眼球的科幻作品創作主題之一,圖中就是科幻電視劇中模擬的未來改造後的火星水手谷的樣子。來源:科幻劇《太空無垠》為了使人類將來能在火星上生活,科學家也提出了火星地球化的計劃。
  • 火星地球化?NASA:目前還沒足夠多的二氧化碳來實現
    據外媒報導,本周早些時候,NASA和埃隆·馬斯克就火星改造的可能性展開了一場假想辯論。NASA的科學家們認為,如果僅憑當今的技術水平,人類沒法對火星進行地球化處理,因為上面沒有足夠多的二氧化碳。馬斯克則持相反態度。
  • 10000顆核彈炸火星能使其「地球化」?科學家:根本是天方夜譚!
    雖然探測推測出火星在過去是存在液態水,甚至存在巨型的地下水庫,但距離移民火星還是一件極遙遠的事。一直致力於「殖民火星」、有著「鋼鐵俠」之稱的科學狂人馬斯克(Elon Musk)曾提出建議:核爆火星。他認為這樣可以令火星快速『地球化』,變得適宜人類居住。
  • NASA最新研究稱火星環境難地球化
    8月1日消息,伊隆·馬斯克一直都把火星稱作一顆需要改善的星球,他認為改造火星之後就能適合人類居住。但是據美國宇航局贊助的一項最新研究稱,用「拆除」來描述這個過程或許更恰當。進行這個研究項目的科學家稱,我們絕對不可能將火星地球化,也就是說我們無法將它的環境改造成人類不需要生命維持系統就能夠生存在那裡的狀態。打造一個新的大氣層。火星擁有一個超級稀薄的大氣層,人類如果沒有任何防護的待在火星表面,很快就會死亡。最可能的死亡原因就是沒有足夠的大氣壓力來阻止你的器官被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