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球」理論:是地球文明走向宇宙文明的必經過程?

2020-12-03 魅力科技life

人類文明對於能源的需求是恆定地增長著,從最初的鑽木取火,到二十世紀的石油等燃料的利用,再到如今的太陽等離子體能量的利用,每一次科技的跨越,都是能源的革新,同時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斷地增長著,如果未來人類文明能夠延續足夠長的時間,那必然有一天地球上的能源將不足以讓人類的文明繼續發展下去,而人類的文明要想繼續延續下去,則必須從地球外截取能源,甚至未來的能源需求會膨脹到要利用太陽的全部能源輸出。

鑽木取火人類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但石油煤炭等能源的使用卻不足百年,人類科技的發展在用以前從未曾敢想像過的速度在快速提升著,尤其是智能時代的開啟,僅是一年的發展,便是二十世紀一整個世紀的發展體現,或許在以前的人看來,這些都只是存在於科幻當中,但他們卻用精神來體驗著我們如今或未來的生活。

1960年,弗裡曼·戴森提出了「戴森球」理論,這是一種設想中的巨型人造結構,直徑2億Km不等,用來包裹恆星、開採恆星能的人造天體,這樣一個「球體」是由環繞太陽的衛星所構成,完全包圍恆星並且獲得其絕大多數或全部的能量輸出。

這是一個讓人驚詫的想法,沒有人能夠想像得到被人造衛星包裹著的太陽會是怎樣的,甚至是包裹後的太陽,等離子體能量不斷的衝擊著人造衛星,而人造衛星又要以怎樣的一種方式將太陽散發出的所有能量吸收轉化,或如日球層那樣,使等離子體能量形成終止激波,所有的能量都止於人造衛星前,只有一小部分能量被人造天體吸收,但哪怕只是這一小部分能量被吸收,又以何種方式全部傳回地球呢?有著太多太多的問題困擾著人類,以至於很多人認為,「戴森球」理論不過是一個瘋狂的念想罷了。

但戴森認為這樣的結構是在宇宙中長期存在並且能源需求不斷上升的文明的邏輯必然,他還建議搜尋這樣的人造天體結構以便找到外星超級文明。

然而,從1960年至今,人類始終沒有找到所謂的人造天體結構,甚至是外星文明,幾十年來依舊沒有被人所發現,幾十年的探測,早已磨滅了一些人的耐心,甚至有些人對「戴森球」理論提出質疑,根本不可能有文明能夠利用絕大部分或全部恆星的能量,這一理論只能存在於科幻小說中,現實根本就不能實現。

是啊,對恆星的掌控,這是人類一直以來的幻想,幾千年前的神話中的赤烏,受制於神人之下,幾千年後的今天,人們依舊想將赤烏掌控於自己的手中,而「戴森球」正是這樣的一個理論。

從最初的驚詫熱議到鮮有人問津,不知何時起,人們把這個膽大的想法扔到了角落裡,摒棄了這個荒誕的理論,大概只有很少的一些人還會認為,或許真的存在「戴森球」吧!而人類無法尋找到,是因為文明的等級不同,地球作為行星級的地球文明,是星際文明中的最低等級,連太空遨遊都還無法保證,又怎麼可能發現高等文明呢?而擁有「戴森球」的文明,早已學會將整個星系都隱藏在黑暗中,失去了光明的探知,加上「戴森球」的屏蔽,人類自然無法探測到其他文明的存在。

儘管很多人不再提及「戴森球」理論,但卻不可否認,「戴森球」的製造,將會是人類文明的一個跨越,這將是人類文明真正的邁入恆星級文明,能夠在太陽系內自由的飛翔,而太陽能也將成為人類文明的主要能源來源之一。

相關焦點

  • 「戴森球」理論:是地球文明走向宇宙文明的必經過程?
    人類文明對於能源的需求是恆定地增長著,從最初的鑽木取火,到二十世紀的石油等燃料的利用,再到如今的太陽等離子體能量的利用,每一次科技的跨越,都是能源的革新,同時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斷地增長著,如果未來人類文明能夠延續足夠長的時間,那必然有一天地球上的能源將不足以讓人類的文明繼續發展下去,而人類的文明要想繼續延續下去,則必須從地球外截取能源,甚至未來的能源需求會膨脹到要利用太陽的全部能源輸出。
  • 塔比星上有外星文明嗎?宇宙Ⅱ級文明建造戴森球,或許是真的!
    塔比星上有外星文明嗎?宇宙Ⅱ級文明建造戴森球,或許是真的!地球上萬物的生長都要依靠太陽,太陽源源不斷的提供光和熱。因為有它的存在,萬物才恢復了生機。可以想像沒有太陽的日子,地球將陷入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世界,估計一些生物將朝著惡劣的趨勢發展。
  • 戴森球?宇宙二級文明?塔比星為什麼會如此神秘?
    1960年,科學家弗裡曼·戴森提出了一種構想,他認為,一個高度發達的宇宙文明不會讓恆星的能量白白浪費掉,它們能夠建立一個包圍恆星的裝置,使得恆星的大部分輻射能量被截獲,用於文明的發展。而這樣的裝置被稱為「戴森球」。
  • 二級文明是否存在戴森球理論?
    小編最近在西瓜視頻上看到了這樣一個能夠看完讓你更加了解宇宙知識的視頻,大家一起來看看吧!舉個例子,現在的我們基本上可以說沒有辦法阻止小行星撞擊地球。而出於二技能能中的話,我們可以分解營養而來的小行星是指有可能是地球或者我們當時所在的任何一個行星偏離小行星的撞擊軌道。在最壞的情況下,人類還能在撞擊發生前撤離所在的星球。
  • 戴森球是尋找外星文明的重要參考?恰恰相反,二者其實不能共存
    ,人類從認識到宇宙的那一刻起,就在試圖尋找地球以外的生命與文明。根據卡爾達舍夫等級,宇宙文明可以劃分為三個級別,第一級文明可以利用所在行星以及衛星的全部能源,對於人類而言,就是能夠利用地球以及月球的全部能源,現在我們還無法做到。而第二級宇宙文明就是能夠利用所在恆星系統的全部能源,對於人類而言,就是能夠利用太陽所釋放出的全部能量。
  • 作為實現第二宇宙文明的標誌,人類距離戴森球還有多遠?
    戴森球最早是由愛因斯坦的助手戴森在1960年提出的,這是一種大膽的構想,而現在,這種大膽的構想更是被人類當成了第二宇宙文明實現的標誌。不過人類距離戴森球這種想像中的能源獲取方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那麼戴森球在未來是否有變為現實的可能?人類還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夠真正擁有戴森球呢?我們要從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說起。
  • 作為實現第二宇宙文明的標誌,人類距離戴森球還有多遠?
    那麼戴森球在未來是否有變為現實的可能?人類還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夠真正擁有戴森球呢?我們要從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說起。人類文明的發展從某種角度來說就是一場對於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史,限制人類發展的根本因素就是能源,所以人類文明的發展離不了先進的能源收集方式。於是,科學家按照能源的利用能力,將宇宙文明劃分為三個等級。
  • 宇宙中存在2級文明?在1840光年外,疑似有人建造戴森球!
    宇宙中存在2級文明?在1840光年外,疑似有人建造戴森球!於是科學家們就把目光投放在了宇宙當中的其他行星上,希望從這裡可以找到可以讓人類利用的新物質,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有一位英國的物理學家戴森提出了一個新的理論叫做戴森球。地球作為一顆巨大的行星,很明顯這上面的資源是非常有限的,根本不足以支撐人類未來的永久性可持續發展,也無法讓人類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 宇宙中存在2級文明?在1840光年外,疑似有人建造戴森球!
    於是科學家們就把目光投放在了宇宙當中的其他行星上,希望從這裡可以找到可以讓人類利用的新物質,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有一位英國的物理學家戴森提出了一個新的理論叫做戴森球。地球作為一顆巨大的行星,很明顯這上面的資源是非常有限的,根本不足以支撐人類未來的永久性可持續發展,也無法讓人類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恆星就擁有非常巨大的能源,在一個恆星系統當中,恆星所散發出來的輻射遠遠超過了行星上所擁有的資源,比較惋惜的一點是,這些恆星上的輻射並不會讓行星全部接收。就拿太陽為例,在太陽散發輻射的過程當中,行星接收到的只有1/109而已。
  • 又一位科學家離世,曾提出「戴森球」理論,是尋找高級文明的關鍵
    作者:勵生 曾有人覺得,如果宇宙中存在高級文明的話,那麼他們為了自身能夠獲取能量發展,很有可能會研發出一種以獲取恆星能量的光能收集器,這個理論曾在20世紀60年代轟動一時,出自弗裡曼·戴森之口。
  • 戴森球有必要存在嗎?高級文明用不上,低級文明用不了
    戴森球是由物理學家弗裡曼-戴森在1960年提出的一種的理論,而在人們設想的藍圖當中,戴森球是一個直徑超過科學家戴森認為,戴森球是一個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必然的產物,隨著智慧生命體的發展,人們對於能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而戴森球這種設計恰好可以滿足人們對於資源的需求。
  • 戴森球有必要存在嗎?高級文明用不上,低級文明用不了
    宇宙中的恆星數量多到數不完,即使是我們深處的銀河系,其恆星的數量就在1千億到4千億顆之間,就算有一兩顆星星突然變暗,也沒必要大驚小怪。但如果這顆變暗的星體牽扯到地外生命乃至高級文明的存在,你又是否會改變想法呢?
  • 外星入侵地球?按照宇宙文明等級劃分,戴森球有可能被造出來嗎?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關於宇宙文明等級。其實說到文明等級,大家應該都或多或少有過接觸,比如文明的劃分、地球文明目前的等級等等。可是關於這些文明,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第三級:星系文明。可以調動所在星系系統的所有能量為人類所用。而在之後,由於量子力學、超弦理論等的出現,人們逐漸不斷拓寬對於宇宙的認知範圍,對應提出有可能存在11維時空的條件下,文明等級被進一步延伸。第四級:超星系文明。可以在多維度的時空中進行穿梭,不過資源還是有限,所以會存在降維打擊等等星際戰爭發生。第五級:多維時空文明。
  • 宇宙二級文明被發現了?科學家在天鵝座找到證據,疑似「戴森球」
    宇宙浩瀚無垠,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未知,而人類,這個自詡是地球上最高級的生物,是地球的「霸主」,自從出現以來,本能地充滿了好奇心,一直在努力地探索著這個未知世界,而且從未停止過。人類的誕生與宇宙相比實在是微不可言,存在僅僅只有不過短短數百萬年的時間,而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也只有幾百萬年。不過,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對地球和宇宙的研究也在不斷取得進展。科學家們通過觀察和推測,將宇宙文明等級進行了劃分。在上世紀60年代初,前蘇聯宇宙學家卡爾達肖夫基於文明可以掌握和利用的能源等級、總量假設出了宇宙文明的三級模型。
  • 距地球1480光年,一顆疑似2級文明的戴森球恆星,這真的存在嗎?
    根據卡爾達肖夫指數來看,人們得知戴森球是巔峰2級文明的產物,現階段的人類距離2級文明,還遙遙無期,因此人類無法製造出如同戴森球這樣的宏偉建築,那麼,在這個無垠的宇宙中,是否存在戴森球?一個有能力製造戴森球的文明擁有怎樣的科技水平?
  • 當人類文明邁向二級文明的時候,戴森球有可能被造出來嗎?
    根據卡爾達舍夫的劃分標準,宇宙中的一級文明也叫行星文明,顧名思義就是能夠動用整個行星所有的資源,人類目前仍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由此可知,人類文明還達不到一級,充其量只有0.8級左右。而二級文明是恆星文明,這樣的文明已經能夠對整個恆星系的能源進行調用,後來有科學家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戴森球的概念。
  • 1500光年外發現疑似「戴森球」的存在?我們旁邊就有二級文明?
    不甘心在地球上度過卑微的一生,於是把目光放在了星辰大海。從上個世紀開始,我們就發射了一艘又一艘的探測器,可是這時人類失望的發現,原來宇宙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多了,太陽系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熱鬧,而是安靜的讓人害怕。
  • 1500光年外發現疑似「戴森球」的存在?我們旁邊就有二級文明?
    不甘心在地球上度過卑微的一生,於是把目光放在了星辰大海。從上個世紀開始,我們就發射了一艘又一艘的探測器,可是這時人類失望的發現,原來宇宙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多了,太陽系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熱鬧,而是安靜的讓人害怕。1、通過概率的方法來計算,宇宙裡類似地球的行星不在少數。這就意味著宇宙中大概率會有其他文明的存在,可是如果真的存在,為什麼我們沒有發現一個呢?
  • 天鵝座KIC 8462852星是具有戴森球建造水平的地外文明嗎?
    在天文觀測日新月異的現代,所謂疑似戴森球結構已經是一個老掉牙的故事了。這個故事從2009年開始,天文愛好者和天文學家們發現了這顆恆星的光變周期很特異,那時起,克卜勒望遠鏡就一直跟蹤監測研究,至今有10個年頭了。這顆恆星位於天鵝座,距離地球約1480光年,質量約太陽的1.43倍,直徑約太陽的3.16倍,視星等為11.7,絕對星等為3.08。
  • 人類走向星際文明的產物,戴森球到底是什麼?
    人類走向星際文明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