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這種最原始生物,為何把大腦弄「沒」了?

2020-12-06 宇宙探索百科

大腦對機體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一些動物,如海綿,已經成功地「擺脫」了大腦。換句話說,沒有大腦正是他們生存到現在關鍵,或許有了大腦它們根本不會存活到至今。雖然海綿並不思考生命的意義或起源等哲學命題,但在某種程度上,它們比我們更能生存。

祖先或有神經細胞

這個神奇的海綿家族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數億年,它們利用多孔的身體從海底吸收營養。海綿沒有大腦。他們甚至連神經細胞都沒有。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弗蘭克·希爾斯發表了一篇論文,認為古代的海綿也有神經細胞,但在後來的進化中放棄了。事實上,這種「進化喪失」海綿並不是唯一的物種,在我們看來,許多動物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失去了重要的器官。例如,生活在黑暗洞穴裡的甲殼類動物會失去眼睛。

旨在揭示所有不同動物種群之間關係的系統發育研究發現了海綿動物失去大腦的重要證據。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認為海綿是所有其他活動物的「姊妹群」。很久以前,他們與海綿分道揚鑣,走上了自己的進化之路。這意味著在所有活著的動物中,海綿最接近它們的祖先。一項新的研究發現這推翻了這種觀點。

2018年《自然》雜誌發表的一篇論文提出了一個觀點,引發爭議。研究人員分析了許多生物的基因片段,包括櫛水母。與海綿不同,這些動物被認為是所有其他動物的「姐妹群體」,是動物祖先的最好代表。然而,櫛水母有一個複雜的神經系統,這意味著它們的祖先,也就是海綿祖先,也可能有這樣的系統。如果是這樣的話,海綿一定是在進化過程中的某個地方失去了神經系統。科學家發現了一些遺傳證據。聖奧古斯丁佛羅裡達大學的約瑟夫·萊安說,海綿有很多構建神經系統所需的基因,但它們並不發育神經系統。

無腦或是生存優勢

已知最古老的大腦複雜的化石動物可以追溯到5.2億年前。當時地球上生物的數量和種類進一步增加,因此被稱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這些動物化石是在中國發現的,看起來像是有爪子的土鱉蟲。它們似乎有一個複雜的類似大腦的結構,由前腦、中腦和後腦組成,所有這些都有專門的神經網絡。

為什麼海綿選擇去除大腦甚至神經系統?首先,大腦消耗大量的能量。人腦消耗身體20%的能量。海綿是動物家族中最好的覓食動物。它們過濾海水,只吸收營養。對他們來說,無論是大腦還是簡單的神經系統,都可能「笨重」,是在浪費精力。

海綿並不是唯一失去或簡化神經系統的生物。與近親相比,有些寄生蟲失去了原來的複雜性,比如吸蟲,它們只有非常基本的神經細胞。一種可能的假設是,寄生的生活方式消除了對複雜大腦的需要;海綿的近親絲盤蟲也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動物,沒有神經系統;海鞘在一生中不斷簡化大腦:海膽幼蟲的大腦發育良好,但一旦它們在海底定居並發展成成年,它們的大腦就會退化。對一些動物來說,大腦的缺失給了它們生存的優勢。

相關焦點

  • 有些動物的大腦為何丟了?
    然而,海綿並沒有這樣一張網。人類的大腦起源於40億年前,當時地球上出現第一批生命。我們最早的祖先是單細胞生物,幾十億年後,更為複雜的生物出現。現在尚不清楚這些更為複雜的動物是否擁有任何神經細胞。已知年代最悠久的擁有複雜大腦的動物化石的歷史可追溯到大約5.2億年前。在當時的地球,生物數量和種類都進一步增多,通常被稱之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炸」。
  • 海綿的年齡已有6.4億年!地球上最原始物種
    據俄羅斯媒體2月23日報導,來自美國的生物科學家們於日前表示,世界上最原始的生物物種是海綿生物。美國一個研究小組對地球上的生命起源進行了長時間的研究後得出結論稱,地球上最原始的動物物種是海綿生物。據美國麻薩諸塞州大學的科學家所提供的初步研究資料顯示,海綿生物成功的進化發生在距今約5.4億年前,而此前的資料顯示,可將水下生物最早出現的時間推算至寒武紀大爆發時期。
  • 為什麼有些動物沒有大腦?
    已知年代最悠久的擁有複雜大腦的動物化石,歷史可追溯到大約5.2億年前。在當時的地球,生物數量和種類都進一步增多,通常被稱之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炸」。這種已成化石的動物是在中國發現的,外形好似長著爪子的土鱉蟲。
  • 海綿?海綿寶寶?海綿球?
    海綿是最原始的多細胞動物,6億年前就已經生活在海洋裡,至今已發展到1萬多種,佔海洋動物種類的1/15,是一個龐大的「家族」。除針海綿屬約20種為淡水產外,均分布在海洋的潮間帶到8500米深處,營固著生活。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海綿粉碎後重生的能力吧。當我們把海綿弄碎打散,海綿細胞會聚集成團,重新組成海綿。
  • 這種生物連大腦都沒有,被認為世界最笨,壽命只有1晝夜
    相信很多朋友都會說是「豬」,畢竟,如今很多不好的形容詞,都會用「豬」來作比喻,不過,這種說法並不科學,相反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後發現,豬其實特別的聰明。那麼,世界上真正最笨的動物是誰呢?如果從生物學的角度出發,當然是越原始、越低級的生物越笨了,經過研究,科學家們發現目前地球上最低級的動物便是草履蟲了,它們不僅沒有大腦,同時全身上下也沒有任何的神經細胞,只有通過芽生殖,才可以繁育下一代。
  • 一種原始的海洋生物,使科學家重新思考動物的開端
    一般來說,原始的海洋生物具有神經細胞,負責控制觸鬚的伸展和纖毛的閃光。但是那些神經元難以被觀測到,常見的細胞染料對它們根本不起作用。經過多年的研究,他逐漸理出了頭緒。根據傳統的生物進化論,神經元僅在數億年前發生過一次進化,大概是在海綿從進化樹上分支出來之後。
  • 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 天然海綿 海綿寶寶
    在這裡說的海綿其實天然海綿而不是那種複合的人工海綿。天然海綿它呢其實是生長在大海的深海底,而且它還是一種可再生資源。就天然海綿本身而言,它有很多種類。今天就說說最常見的天然海綿的種類而言。 首先說說天然絲海綿。 天然海綿有著原始的海洋氣息。質地是細膩柔軟,用途廣泛耐用度高、性價比高,適合洗澡、洗臉,在市場上是非常的受歡迎。
  • 這種沒大腦的生物居然能找到迷宮中心的食物!
    NEXTMIND粘菌是一類真核微生物,沒有大腦,按照常理,它們應該是很低級的生物,沒有任何意識,但如果你將它們放入一個迷宮,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生物學家表示,粘菌的反應系統完全是基於化學信號的刺激, 這是一種非常原始的神經系統形式。更酷的是,粘菌在生長過程中會構建養分輸送通道,結構像極了大城市的鐵路系統(上圖),研究人員表示,粘菌能設計出高效和超強適應性的網絡,甚至比很多人類還厲害。
  • 海綿寶寶腦袋裡裝的什麼?飛天魔進入大腦,只呆了一秒就被嚇跑!
    海綿寶寶腦袋裡裝的什麼?飛天魔進入大腦,只呆了一秒就被嚇跑!哈嘍,小夥伴們大家好哇,昨天小編扣手機的時候看到《身臨其境》節目中韓雪女神給海綿寶寶配音的視頻片段,真的是有被震驚到,講真小編一般是不關注這些的,雖然也知道韓雪這個大明星,多多少少也聽過一些關於她的紅色背景什麼的,不過真的是很棒耶,「我不想長大,我想要曲奇,還想要牛奶……」這些臺詞被她全程用英文配音,最經典的就是海綿寶寶的招牌哭聲了,當年小編也挺喜歡看這部喜劇動畫的,應該有很多小夥伴被這個黃色的海綿方塊給圈粉吧
  • 海綿寶寶裡居然藏著這麼多生物冷知識,小時候沒看懂真的可惜了
    ,聯合浮遊生物電影公司,出品《海綿寶寶》漫畫以及周邊。在「深海生物沒人看所以隨便長」這個梗出現前, Hillenburg 就已經用它們在創作了。 後來的遺傳學研究發現,螃蟹形態的生物獨立演化出了5次,這讓異尾下目(Anomura)成為演化樹上最豐富多樣的分支之一。
  • 科學家稱丹麥海綿需氧極少 或挑戰生物起源理論
    科學家稱丹麥海綿需氧極少 或挑戰生物起源理論 但是,學者在研究丹麥海綿後認定,複雜生物的生存和發展並不需要高濃度的氧氣,並向傳統理論發起挑戰。  複雜生物的起源一直都是科學界的難解之謎。原始的細胞如何進化成了當今在地球上的高等生命形態?教科書上一般採用「氧氣」作為答案,並解釋說6.3億至6.35億年前大氣中氧氣濃度上升,地球上因此進化出複雜的生命形態。
  • PLoS Pathog:朊病毒或會通過神經入侵的方式擴散到大腦中
    2018年12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LoS Pathoge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蘇黎世大學醫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朊病毒向大腦的擴散或許並不會通過直接跨越血腦屏障傳播的方式發生,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朊病毒進入大腦機制,相關研究或為後期開發抑制神經變性的新型療法提供思路。
  • 地球上是如何進化出像人的眼睛和大腦這樣複雜的器官的?
    達爾文提出了人類眼睛是逐步進化而來的,通過不同生物眼睛差異比較,可以發現簡單眼睛到最複雜眼睛是循序漸進的。事實上,在進化過程中,確實存在大量的過度生物將一種類型的眼睛與另一種類型的眼睛連接起來,最簡單的眼睛只不過是聚集在一起的一小部分感光細胞的斑點,最終進化到人類眼睛的複雜程度。
  • 原始人類是如何建立文明的?
    要知道,在地球上,靈長類動物並不止猿類一種,而且基本上都是同期進化的,為何最終卻偏偏只有人類出現了,其它的靈長類動物卻仍然是低等生命呢?顯然,這看起來並不合乎事物進化的基本規律,那麼,真相究竟如何呢?這裡有一個最關鍵的地方就是,猿類進化的過程中,從四肢爬行到直立行走,是最關鍵的轉折點之一,因為這樣就解放了雙手,這裡原本沒有什麼用處的前肢,也就開始練習著抓取食物,然後嘗試著製作一些工具等等,雙手越來越靈活,自然而然的大腦也就越來越聰明,於是,在200萬年前,地球上最早的人類——能人,才得以出現。
  • 為何人類沒能進化出可攻擊性的器官?科學家:有!只是被忽視了
    仔細一想確實有點匪夷所思:人類為何沒有進化出可攻擊的能力或者器官呢?實際上,我們並非沒有,只是被大家忽略了!在40億年前,最原始的海洋生物誕生了,於是便開始了漫長的生物進化。影響生物進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環境。環境的突然改變會導致大量的生物無法生存從而走向滅絕,這是生存法則,任何一種的生物若想成為生物圈的霸主,就得不斷進化,讓自己獲得強大的能力。
  • 「外星生物」就在我們的星球上
    到了上世紀90年代,科學家們將櫛水母置於動物族類樹中較低的地方,在一支緊鄰腔腸動物(cnidarian)的分支上——腔腸動物包括了水母,海葵(sea anemones)和珊瑚。水母和櫛水母都擁有肌肉,都有著未完全濃縮為大腦的離散的神經系統。並且,當然它們都因為那柔軟的,果凍般的,常常是透明的身體而聞名。
  • 生物的神秘「電嗡嗡聲」可能起源於原始的閃電
    現在,新的研究表明,這種電嗡嗡聲可能來自原始的閃電。「大約20年前,我們開始發現許多生物系統,從最簡單的生物(如海洋中的浮遊動物)到我們人類的大腦,都具有頻率範圍與全球雷電活動完全相同的電活動這種地表與電離層之間的全球性電磁共振被稱為「舒曼共振」(Schumann resonances),這種極低頻電磁波即「舒曼波」。自地球有大氣層以來,舒曼波就已經存在,環繞地球的歷史達幾十億年。儘管最強烈的共振頻率接近8赫茲,但也有一些頻率在3到60赫茲之間。如今,我們可以在地球上任何地方測量到舒曼共振,比如遠離電網的沙漠。
  • 生物的神秘「電嗡嗡聲」可能起源於原始的閃電
    現在,新的研究表明,這種電嗡嗡聲可能來自原始的閃電。  在大多數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中,都存在著一種恆定的本底細胞電活動,通常「迴蕩」在神經系統中,頻率範圍為5到45赫茲——遠低於人類所能聽到的聲波範圍。近日一項新研究指出,這種極低頻(ELF)的嗡嗡聲與大氣中雷電活動引起的自然振動重合。
  • 海綿寶寶的原型,真的是一種動物,古人曾用它搓泥洗碗
    在我沒了解真相前,一直以為海綿寶寶的原型是人類把生活中的海綿扔到了海裡。可是事實的情況,可能令人大跌眼鏡,海綿寶寶的原型原來真的是海裡的動物,以前竟然還有人用它刷碗和搓澡。皮加費塔海山是深海火山運動產生的單坡巖層區域,它的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近1.5億年前的白堊紀時代,是太平洋中歷史最悠久的史前時代地區。
  • 為何多數科學家都開始認為章魚不是地球生物?
    最近有一個傳言說,章魚是來源於外太空,那麼在檢測這種說法的真實性之前,首先需要確定的是生命起源的知識。現如今生命只能從生命體中誕生,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過期的麵包中存在微生物,是因為微生物汙染的。可是這款麵包在第它一個微生物誕生之前,地球上並沒有存在它,那它究竟是怎麼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