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湘西6月28日訊(通訊員 丁丹 萬海燕)毒品,被稱為「白色瘟疫」,已成為全世界人民的公害。禁毒工作事關國家安危、民族興衰、人民福祉,毒品一日不除,禁毒鬥爭就一日不能鬆懈。
近年來,我州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禁毒工作的決策部署,以深化禁毒人民戰爭為主線,縱深推進禁毒三年大行動,突出預防教育創新、禁毒執法攻堅、夯實基層基礎三個重點,禁毒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15年至2018年,我州連續四年被評為全省「禁毒工作先進市州」。
著力構建完善的禁毒責任體系
2016年,我州8個縣市在全省率先成立禁毒辦,為全額撥款的正科級事業單位,2018年機構改革中撤併至縣市政府辦。縣市禁毒辦的成立,是我州高度重視禁毒工作,逐步建立並完善責任體系的一個縮影。
管理體系基本建立。一來明確州、縣市各級職能部門各自的禁毒工作職責範圍,實行州本級禁毒辦與州公安局禁毒支隊合署辦公,強化工作效率;二來州、縣市兩級黨委政府研究禁毒工作進入常態化,解決禁毒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禁毒工作責任體系基本建立起來。
責任意識不斷加強。我州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禁毒工作的實施意見》《湘西自治州禁毒工作責任制》《湘西州禁毒重點整治實施辦法》等規範性文件,形成了黨政同責、部門共治、屬地管理、失職追責的工作格局,各級各部門責任意識普遍增強。
評估機制逐步完善。禁毒工作列入黨政班子、政府目標管理、五個文明、績效考核、平安創建考核評估等範圍,禁毒工作形成了有工作安排、目標、重點、措施、督查、考核及獎懲的常態化工作體系,禁毒工作執行力得到增強。
積極落實嚴格的人員管控措施
2015年8月31日,國家禁毒委啟動社區戒毒社區康復「8·31」工程。「8·31」工程指的是吸毒成癮人員在社區的牽頭、監管下,整合家庭、社區、公安以及衛生、民政等力量和資源,使吸毒人員在社區裡實現戒毒。
「8·31」工程實施以來,我州積極踐行這一成功經驗和做法,建立社區網格化管理機制,強化對吸毒人員進行管控。目前,我州八縣市共建立網格化社區(村)1817個,網格化覆蓋率達100%,利用網格對全州在冊吸毒人員進行管控,有效管控率達99.36%。近年來,花垣縣積極探索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地區社區戒毒(康復)工作新模式。歷經三年,社區戒毒(康復)執行率從2016年的不到30%提高到目前的99%,涉毒案件發案率、復吸率明顯下降,涉毒人員引發的各類案(事)件明顯減少,社會治安壓力明顯減輕,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得到顯著提升,成為全國戒毒康復助力精準脫貧的範本。
加強病殘吸毒人員收治力度。要求縣市逐一核查被拒收的病殘吸毒人員情況,視情依法處置,消化存量。目前,全州病殘吸毒人員收治率達到97.9%,超過90%的考評要求,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執行率達到99.39%,落實99%以上要求。
此外,我州還認真組織開展「吸毒人員毒駕」、「吸毒人員因毒致貧、返貧」和「高風險吸毒人員摸排」三個專項工作,效果較好。
搭建全覆蓋的預防教育平臺
宣傳教育是禁毒工作的重要手段。
近年來,全州禁毒部門堅持「關口前移,預防為先」的原則,不斷加大宣傳力度,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禁毒意識,起到了防患於未然的良好效果。
特別是2019年,我州以「五個一」系列宣傳活動為主線,積極開展「健康人生·綠色無毒」的主題活動,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五個一」即「一個論壇」:「6·26」國際禁毒日禁毒主題論壇,州禁毒委主任ID錄製和萬人禁毒宣誓活動;「一個禁毒課件評比」:針對小學生、中學生、高中生(職高生)、大學生、社區居民、公務員、農民、外出務工人群、娛樂服務行業人群、物流寄遞行業人群、交通運輸行業人群等不同對象,製作PPT課件,通過評比,分別選出最佳課件並舉行頒獎儀式;「一場巡迴宣講」:組織全省「十佳緝毒民警」「十佳禁毒志願者」在全州縣市區開展巡迴宣講;「一次電臺訪談」: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州禁毒委、州禁毒支隊領導應邀走進湘西廣播電臺接受網絡直播,全面推介了我州禁毒取得的成效;「一次知識競賽活動」:全州組織參加全省「我是答題王」禁毒知識競賽活動,共65000餘人參賽,27名選手分別進入全省五個小組的前50名。
「五個一」活動掀起了全民關注禁毒工作的熱潮,起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應,為我州禁毒宣傳工作的一大亮點。
近年來,全州各縣市區在完成規定的宣傳任務外,還結合了轄區實際情況開展系列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單位、進家庭、進場所等「六進」活動,為全州禁毒工作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對全州老百姓普及禁毒知識、強化禁毒意識起到了非常好的宣傳教育作用。
始終保持高壓的禁毒執法態勢
2018年11月,楊某某、吳某、張某等人因在我州境內販賣毒品被公安機關抓獲。10名犯罪嫌疑人被「一鍋端」,全部接受法律的嚴懲。
近年來,我州面對禁毒工作形勢嚴峻的局面,加大執法力度,狠抓緝毒執法工作,以開展禁毒人民戰爭為主線,打擊開路,積極開展各項禁毒專項行動,禁毒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淨邊」行動如火如荼成效顯著。2019年,在「淨邊」行動中,全州累計出動警力及相關部門人員3000餘人次,對全州400餘家物流寄遞、易製毒化學品使用單位張貼「淨邊」通告、涉毒違法犯罪舉報獎勵通告、製毒化學品、設備通告等情況進行檢查。在吉首高速公路出入口、花垣邊城茶峒、鳳凰阿拉、龍山與湖北來鳳交界處設立查緝站,檢查車輛5000餘輛,查獲鹽酸0.25噸,氫氧化鈉2.3噸,對我州涉毒違法犯罪形成了強有力的震懾。
依法嚴厲打擊毒品犯罪。近年來,涉毒違法犯罪呈現新特點,禁毒執法工作形勢嚴峻,壓力更大,我州禁毒執法工作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近三年來,我州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75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025名,辦理涉毒行政案件4519起,查處吸毒人員6599人次,強戒吸毒人員2466人次,成功破獲3起非法製造製毒物品案件。
加大「三品」和易涉毒場所管理。實現定期檢查常態化,未發生易製毒化學品流弊事件。社區管控將吸毒人員網格化服務管理,實現全州社區(村)全覆蓋,利用網格對全州在冊吸毒人員進行全面摸排、管理,排查率、有效管控率逐步提升,沒有發生肇事肇禍事件。舉報獎勵機製作用發揮明顯,每年兌現禁種鏟毒獎勵資金3萬餘元,剷除罌粟4000餘株。
強化戒毒脫貧的組織政策保障
加大禁毒脫貧組織保障。牢固樹立「禁毒+扶貧+民生」的底線思維,把禁毒脫貧工作作為當前經濟發展、社會治理的重要任務以及全州脫貧攻堅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內容,建立州禁毒委統籌協調,以州、縣市扶貧開發辦全程參與的聯絡工作機制,與全州脫貧攻堅和社會治理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推進,確保涉毒貧困人員精準脫貧攻堅工作抓緊抓實。
落實禁毒脫貧責任機制。全州縣市級及鄉鎮街道禁毒工作領導小組加強與扶貧辦的信息溝通和工作對接,對照縣市禁毒辦下發的涉毒貧困人員名冊,主動配合扶貧部門分解落實本轄區禁毒脫貧目標任務,實化細化禁毒脫貧具體舉措,確保禁毒脫貧措施切實可行、精準有效。結合「掛包幫」和駐村扶貧工作,逐級分解任務到季度、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切實落實社區戒毒(康復)工作辦公室和專職工作人員責任,建立社區戒毒(康復)工作專職工作人員聯繫吸毒貧困人員結對幫扶制度,脫毒脫貧不脫鉤。
分類實施禁毒脫貧政策。對涉毒貧困人員技能掌握情況、就業需求進行摸底,對有生產勞動力的涉毒貧困人員,通過教育引導、就業培訓、技能培訓,調動其積極性;實施就業幫扶,提供保潔員、護林員等公益崗位;對年老、體弱、年幼、多病、殘疾等喪失勞動能力的涉毒貧困人員或家屬,採取醫療救助、教育幫扶、危房改造、異地搬遷、政策兜底的方式確保實現脫貧。如我州鳳凰縣通過多種幫扶方式,解決州內務工7人,轉移就業外出務工60人,產業扶持發展農業13人,實施教育助學11人,健康扶貧22人,民政低保救助7人,目前該縣涉毒人員已全部脫貧。
據統計,2019年,我州對全州3592名涉毒貧困人員逐一核查,全面掌握全州涉毒貧困人口現狀,對3003名已脫貧、419名未脫貧、157名非扶貧戶涉毒人員分級分類落實查控、教育、戒治、幫扶措施。截至2020年3月,全州僅60名未脫貧涉毒貧困人員,有效遏制了因毒致貧、返貧和因貧涉毒等問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