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
正在熱賣中
點擊了解更多即可購買
各位閱讀過《解密》的小夥伴們,
有沒有感覺奇怪的知識點又增加了?
是否有很多問號呢?
書中有些看似奇怪的知識點,
確實是物種演化中的客觀事實,
也是科研人員多年的心血成果,
我們只能感慨這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知識無限,盡情解密,
跟著小編一起來繼續「漲姿勢」吧~
奇怪的知識點又增加了(物種演化篇)
第一彈
正如著名量子力學奠基人薛丁格所說,自然界一旦進化出某個物種,就不會重頭再來。也就是說,自然界不會重複進化,後來的物種絕不會重複已經出現過的,甚至已經滅絕的生物。
比如在2.34億年至6500萬年間,恐龍曾經是地球的霸主,在地球上生活了近1.7億年,最終在6500萬年前的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後,從地球上消失了,從此再無其蹤影,6500萬年來,再也沒有出現過恐龍。
我們知道生物的進化是生物基因突變的結果,沒有突變,就沒有進化。任何生物的誕生成長,都是生物細胞分裂複製的結果,細胞複製就是細胞核內DNA的鹼基按照原來的模版排序,排序必然出錯,雖然有糾錯機制,但仍有10億分之一的錯誤。
如果這種排序錯誤出現在編碼基因的DNA上,就是基因突變,就會遺傳下去,甚至產生新物種,或者遺傳性疾病。
同時,基因突變是隨機的,是無法控制的,在自然界,出現相同基因突變的概率是零。所以說,大猩猩要進化成人類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即使上億年,也都不可能進化成人類。
脊椎動物一般都具有發達的雙眼,而且眼的構造基本上沒有什麼重大變化。
但人體解剖學和古生物化石研究表明,不僅人類有第三隻眼睛,其餘所有的脊椎動物,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和哺乳類動物都有第三隻眼睛。
現代生活在紐西蘭及其周邊島嶼上的斑點楔齒蜥就有第三隻眼睛。最早的第三隻眼睛位於頭顱頂部兩眼之間,具有與眼睛一樣的結構構造,同樣具有感光功能,眼瞼可以水平運動,具有類似眼睛構造的動物還有美洲牛蛙、刺尾蜥、鬣鱗蜥和安樂蜥等。
動物的第三隻眼睛在自然選擇下,不斷進化,到了人類,已經從頭頂移到頭顱內,大小如松仁,所以醫學上叫松果體,松果體在兒童時期作用明顯,有人體生物鐘作用,控制著女性的月經和人的喜怒哀樂。
由此可見,人類的祖先是有第三隻眼睛的,只是隨著器官的用進廢退,人的第三隻眼睛已經進化到腦顱內,形成了松果體。
在地球上,只要是有生命的個體,不論大小,不管強弱,要延續下去,要傳宗接代,就必須發生變異,就連無性繁殖的細菌,都會發生變異,更何況我們人類。
追根尋源,人類已有四五百萬年的歷史,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就是基因變異不斷積累,突變的過程,人類的腦容量由四五百毫升到1600多毫升,有渾身毛髮變得皮膚光滑,由狩獵採集維生到種植養殖和生產維生。
人類的每一次基因變異都是一次巨變,人類的每一次進化都是一次飛躍。如果從最早直立行走的拉密達古猿到我們現在的人類,人類大致經歷了五次飛躍性進化,即經歷了南方古猿階段,能人階段,匠人階段,海德堡人階段,直至智人階段。
人類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進化? 這要從生物進化的機制說起。生物的生長與繁衍就是細胞分裂複製過程,一個嬰兒,有六七十萬億個細胞,都是由最初那個受精卵,經過十月懷胎,不斷分裂複製的結果。而細胞的分裂複製,都是會出錯的,如果細胞複製錯誤發生在攜帶人類基因的DNA片段,就是基因變異,就會被人類遺傳下去。
而且這種基因變異都是隨機的,沒有方向性和目的性,所以進化是不可控的,而只有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好的基因變異,就是適應性基因變異才能保留下來。
所以說,未來人類是會發生進化的,而且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永不停息,永無止境,直至永遠永遠。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僅用於科普傳播
出品/錦繡科學IP文創團隊
撰稿/王章俊 石頭君 編輯/ 夏玫雪
《解密物種起源少年科普叢書》
正在熱賣中
點擊了解更多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