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讀懂讓「中國速度」跑起來的中國力量

2021-01-13 太陽鳥時評

  1月8日,日檢測通量10萬單管的「火眼」實驗室(氣膜版)經過連夜建設,火速亮相河北體育館。該實驗室僅用10小時基本建成,21小時投入使用,氣膜艙充滿氣體只需50分鐘左右。設備進場後直接組裝,每日最高可檢測樣本量達到100萬人份。網友紛紛感嘆,這就是中國速度!(澎湃新聞,1月10日)

  「中國速度」背後的力量來源於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據悉,「火眼」實驗室是在抗疫中誕生、打過無數抗疫之戰的「老兵」。它的名字取自「火眼金睛」的寓意,用先進檢測技術手段第一時間「發現」新冠病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最終戰勝疫情,關鍵要靠科技」。當疫情最初在國內出現時,我們不僅沒有「火眼金睛」來檢測,就連「口罩」「防護服」等基本防禦「武器」都供不應求。然而,廣大科研工作者在此次重大鬥爭中全力以赴、盡銳出戰,他們以最快的速度研製出各種抗疫「神器」,「三分鐘肉眼知結果的試紙」「日產百萬的口罩生產機」「新冠肺炎疫苗的成功研發」……正是因為科技的進步,我們才能夠不斷刷新中國速度,在與「病毒」賽跑的過程中取得成功。

  「中國速度」背後的力量來源於「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執政理念。我們都知道,為了確保公平競爭,一個項目從立項到審批,再到招標、投標、項目施工,最終項目建成,短則耗時幾個月,長則耗時數年。然而,當疫情來勢洶洶,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時,這一切的「規矩」「制度」都比不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重要。「10天火神山醫院拔地而起」「青島市3天檢測900萬人」「10小時建成日檢測通量10萬單管的『火眼』實驗室」……一次又一次的中國速度,不僅取決於科學技術的進步,更是在面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時的「特事特辦」。缺什麼就造什麼,需要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在疫情面前我們絕不含糊,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貫徹始終,盡全力守護著人民的健康。

  「中國速度」背後的力量來源於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黨中央統一領導、統一指揮下,各地各部門各司其職、協調聯動,緊急行動、全力奮戰。「10天拔地而起的火神山」靠的是4000多名一線工人分兩班輪換作業,100臺大型機械24小時投入建設;「青島市3天檢測900萬人」靠的是兄弟城市的對口協作……「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正是因為有著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制度優勢,匯聚起了14億中國人民的磅礴之力,我們才能在面對一切艱難險阻時,一往無前、戰無不勝。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邁不過去的坎。筆者相信,在「中國速度」的領跑下,我們必將再一次跑贏「病毒」,逾越這個冬天,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餘凱)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相關焦點

  • 太陽鳥時評:「最可愛的人」獲頒紀念章凝聚中國力量
    太陽鳥時評:「最可愛的人」獲頒紀念章凝聚中國力量 2020-07-03 21:22:41 責任編輯:田博群 2020年07月03日 21:22 來源:四川新聞網參與互動   【地評線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凝聚「五老」力量,培養時代擔當者
    紀念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成立30周年暨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會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領導,支持更多老同志參加關心下一代工作,使廣大「五老」在關心下一代的廣闊舞臺上老有所為、發光發熱,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依法治國步伐鏗鏘,標註法治中國建設新高度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11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開,要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以解決法治領域突出問題為著力點,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未來可期 揚帆起航再出發
    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靠的是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韌不拔、艱苦奮鬥,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依然要靠我們黨團結帶領14億中國人民同心同德、頑強奮鬥、勇毅前行。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未來不易、未來可期,讓我們不畏艱險、不懼磨難,揚帆起航,推動中國號巨輪繼續前進。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推動「馬上就辦」回歸本位
    原標題: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推動「馬上就辦」回歸本位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勠力同心答好疫情「冬季大考」考題
    正如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所言,「在夏季的時候,我們認為新冠病毒不分冬夏,但實際上它在冬季的流行會更嚴重」。冬季氣候變化,全球疫情加速,本土確診病例上升……各種客觀因素和現象都在給疫情「冬季大考」設下「命題」。加上,進入冬季以後,國際貨運環境因低溫造成「非冷鏈」趨於「冷鏈」效果。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萬企幫萬村」譜寫發展共贏新篇章
    在脫貧攻堅中,廣大民營企業發揮決策機制靈活、市場反應靈敏、資源配置高效等優勢,堅持因戶因人施策,因企因地制宜,從以投資項目、捐款捐物為主要形式,發展到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網際網路扶貧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實現找準「窮根」、對症下藥,探索了很多有效地幫扶方式。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跨越「數字鴻溝」 為老年人提供便利化服務
    隨著中國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智能化服務得到廣泛應用,手機支付、網約車、掃碼點餐、線上掛號……數位化時代,網際網路顛覆了傳統的生活方式,給人們帶來便捷。但同時,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也給眾多老年人帶來一道難以逾越的「數字鴻溝」。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新徵程須有更多「特殊材料製成的人」
    「王成」是千萬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化身,他們用忠誠、無畏、奉獻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新時代的黨員幹部也要傳承發揚這份精神,不斷錘鍊自身特質,讓自己也成為「特殊材料製成的人」,爭做和平年代的「英雄兒女」,在和平的天空下書寫凌雲壯志。  戰爭年代需要王成這樣的「特殊材料製成的人」,因為這是取得戰爭勝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浦東30年,一個奇蹟,一面旗幟,一個轉型
    在這樣重大挑戰、重大機遇、重大抉擇的歷史關頭,黨中央作出開發開放上海浦東的重大決策,向世界表明中國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和信心。30年來,浦東堅持以改革促開放、以開放促開發,與時俱進開展創新探索,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歷史進程中譜寫了勇立潮頭、開拓進取的壯麗篇章,成為深刻回答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的一個重要範例,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一面旗幟。  30年,一個轉型。
  • 【地評線】大洋網評:「讀懂中國」,讀懂大國擔當
    【地評線】大洋網評:「讀懂中國」,讀懂大國擔當 2020-11-20 20:46:47   今天,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下稱「讀懂中國」)將在廣州拉開帷幕。來自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政治家、戰略家、學者、企業家等將齊聚花城,透過廣州這扇「窗口」,讀懂中國故事,分享中國智慧。廣州,再度匯聚全球智慧,吸引全球目光。  審時、度勢,此次「讀懂中國」非同尋常。眼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全球經濟政治格局劇烈變化,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疊加。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澆水施肥」,讓鄉村傳統文化開出絢爛之花
    (李雪潔)原標題:【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澆水施肥」,讓鄉村傳統文化開出絢爛之花
  • 【地評線】大洋網評:聆聽中國故事 感受中國力量_評論頻道_中國...
    11月20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在廣州拉開序幕。連續三天,來自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治家、戰略家、企業家代表通過「雲參會」形式,與來自我國政界、學界、企業界的代表一起,圍繞「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主題展開交流和討論。以廣州為窗口,讀懂中國故事,共享中國智慧。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講好中國歷史故事 助力民族偉大復興
    12月1日出版的《求是》雜誌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要結合新的實際發揚光大。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平安中國建設,是提升「中國自信」的有力支撐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平安中國建設作出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近年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紮實開展平安中國建設,為推動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民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喚醒沉睡的文化力量,走好文旅扶貧新路子
    四川多地積極探索、廣泛實踐,通過非遺保護傳承、文旅綜合開發等形式,既留住鄉愁,又致富一方。「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每每想起余光中的《鄉愁》,每一個心繫家鄉發展的人,都多了幾分鄉愁,多了幾分牽掛,這是深藏心底的情感。
  • 【地評線】中安時評:細微之處,見證中國速度的溫柔
    普雄至攀枝花的5633/5634次公益性「慢火車」已經開行了50年,與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鐵路建設史奇蹟的成昆鐵路同齡。作為成昆鐵路的標誌性列車,它穿行於我國深度貧困的「三區三州」之一的涼山彝族自治州,為閉塞的山區搭起了一座與山外世界溝通的橋梁,是彝族老鄉心中的便民車、致富車。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用紅色旅遊表達「愛國熱情」
    今年國慶假期,全國多地紅色景區人氣高漲,主題活動豐富多彩,人們在遊覽中厚植家國情懷、傳承紅色精神、汲取精神動力。抗疫過程中,始終堅持平等、無歧視、無差別地對待每一個生命,無論貧富貴賤、年老年幼,所有人享受平等的生命健康權,高昂的治療費用也由政府全部買單。中國不僅有效遏制住疫情的蔓延和擴散,而且維護了普通老百姓的生命健康權。疫情雖是一場災難,但是黨領導人民抗擊疫情的偉大實踐卻是一部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鮮活教材,是一堂感人至深的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大課。
  • 【地評線】太陽鳥視評:進博會,開放中國惠世界
    「中國將秉持開放、合作、團結、共贏的信念,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將更有效率地實現內外市場聯通、要素資源共享,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為國際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11月4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在上海舉行,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發表的主旨演講擲地有聲。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推動關心下一代工作實現新的更大作為
    紀念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成立30周年暨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會17日至18日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代表黨中央,向受到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全國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和關工委幹部致以誠摯的問候。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