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稱撿到珍稀物種? 專家:是較常見的天蛾

2020-11-25 騰訊大楚網

原標題:蜂鳥?市民稱撿到珍稀物種,專家:是較常見的天蛾

楚天都市報10月19日訊(記者餘淵)今日,市民李女士反映,她撿到一隻造型奇特的「小鳥」,小傢伙雖只有半個手指大小,但身上卻長著小鳥一樣的絨毛,她懷疑是罕見的蜂鳥。

李女士是一家外企工廠的質檢人員,她介紹,前日上午10時許,她在工廠裡作業時,突然發現有一隻「小鳥」,安靜地站在工廠內的一塊木板上,當她靠近時,小傢伙竟也不認生,待在原地一動不動。

仔細觀察後,李女士覺得這隻「小鳥」有些特別,它的個頭只有成年人半根手指的大小,雖說它看上去像昆蟲,但其灰褐色的翅膀和身體上,卻有小鳥一樣的絨毛。李女士說,小傢伙似乎受了傷,振動翅膀時,只能在低空飛行,時間稍長就會落地。為了保護小傢伙,李女士暫時將其帶回了家。

李女士告訴記者,她曾在電視上看到過關於蜂鳥的專題片,感覺這個小傢伙很像是蜂鳥,但她在網上查詢後卻發現,蜂鳥大都分布於拉丁美洲。為了求證,李女士將蜂鳥的照片和視頻發到網上,不少網友稱,小傢伙確實與蜂鳥有些相似,也有網友告訴她,小傢伙應該是珍稀的蜂鳥鷹蛾。

今日,楚天都市報記者將相關照片和視頻,發送給華中農業大學昆蟲學博士、副教授周興苗,周興苗稱小傢伙並非蜂鳥,也不是所謂的蜂鳥鷹蛾,而是一種較常見的大型蛾類,其中文學名叫天蛾。

相關焦點

  • 毛毛蟲長得挺呆萌但身上帶著毒 專家說廈門較常見
    林先生發現的夾竹桃天蛾幼蟲專家稱,這是夾竹桃天蛾幼蟲,在廈門較常見。「昨天上午,我發現辦公室門口的一棵樹突然變得光禿禿的,仔細一看,上面爬滿了幾釐米長的毛毛蟲。」林先生稱,仔細一看,蟲子長著萌萌的「眼睛」,覺得很有趣,就拍照傳上網。有網友稱,「仔細看起來,這條毛毛蟲的『造型』和鋼鐵俠神似。」
  • 這是蜂鳥還是天蛾?
    原標題:這是蜂鳥還是天蛾?深圳商報2018年12月15日訊 近日,候鳥持續來深歇腳,激起不少市民的觀鳥熱情,有的市民稱在深圳灣公園的林中發現了鳥類中的精靈「蜂鳥」,開心地在微信朋友圈「炫耀」一把。且慢,這可能要「打臉」了!
  • 常見昆蟲識別歌訣:天蛾
    天蛾Sphingidae天蛾幼蟲有「尾巴」,身體粗肥多光滑,受驚愛舉頭與胸,藉此來把敵人嚇。
  • 市民撿到受傷小鳥 疑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鴉鵑
    賀州新聞網訊 6月4日中午,賀州一市民雙手捧著一隻小鳥,急匆匆的跑到賀州市公安局城區警務警察支隊二大隊靈峰警務站,稱其在路邊發現一隻受傷的小鳥,望相關部門能夠給予這隻小鳥幫助。市民把小鳥送到警務站。民警對市民的行為進行了讚揚,並立即通知八步區林業局工作人員前往處理,在等待過程中民警為它準備了食物和水,對該鳥進行仔細檢查,發現該鳥翅膀已受傷,難以飛行。八步區林業局工作人員到來後,稱需要把小鳥帶回認證,才能確認鳥的種類及等級。下午,八步區林業局工作人員將該小鳥移交市林業局處理。市林業局工作人員檢查小鳥是否能起飛。
  • 專家稱是省重點保護動物黃葦鳽
    您所在的位置: 新聞>> 社會 市民路邊撿到一隻怪鳥專家稱是省重點保護動物黃葦鳽 時間
  • 市民海邊撿到「不明海生物」 專家確認它學名是「海鰓」
    廈門網訊(文/圖廈門晚報記者戴舒靜)昨天,市民陳先生在翔安區新店鎮劉五店海邊,撿到了一隻「不明」海底生物。專家介紹,它叫海鰓,這種生物以前在劉五店一帶海域很多,目前已經較為罕見了。  昨天,市民陳先生一家人來到退潮的劉五店海邊玩耍,在海浪的衝刷下,一條紅色「觸鬚」狀的生物露出水面,陳先生以為是海星,就將它提起來,結果發現,只是一根單純的條狀物。他仔細觀察這根「觸鬚」,發現一端有點微微凸起,另一端則布滿了像章魚一樣的小吸盤。
  • 市民撿怪石疑似隕石 專家初步鑑定特徵不明顯
    半島都市報7月10日訊(記者 景毅) 近日,城陽的楊先生在丹山撿到一塊怪石頭。石頭個頭不大但分量不輕,更奇怪的是它居然可以被磁鐵牢牢吸住,這些特點與隕石頗為相似。10日下午,經我國著名天文學家、隕石專家王思潮初步判斷,該石頭隕石特徵並不明顯,最終確認身份還需切片分析。
  • 城事|市民撿到一隻稀罕長嘴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昨天一早,熱心讀者吳杭在鹽城晚報微信中爆料:他在自家經營的麵館門口撿到一隻鳥,該鳥嘴角細長、外形奇特,十分少見,而且身上有傷
  • 哈爾濱市民馬路中央撿到「發呆小鳥」 專家:名為珠頸斑鳩
    原標題:哈爾濱市民馬路中央撿到「發呆小鳥」 專家:名為珠頸斑鳩   「我撿到一隻鴿子大小的鳥,可它食慾不太好,看樣子呆呆的。」11日,哈爾濱市民劉先生給本報打來電話說,這種鳥在北方很少見,希望能找專家鑑定一下它的品種,讓小傢伙得到恰當的照顧。
  • 冰城市民撿到長嘴鳥經鑑別是「丘鷸」
    生活報訊(記者時繼凱)「鷸蚌相爭」中的「鷸」字是一種鳥的名字,近日哈爾濱市民左先生在香坊區體育頭道街附近就撿到了一隻鷸鳥的同類。 據左先生介紹,12日傍晚,他在巴黎廣場一家門店附近撿到了一隻長嘴鳥,當時這隻鳥受傷飛不動,但會用長嘴啄人的手。生活報記者看到,這隻長嘴鳥的嘴有10釐米長,身上的羽毛為褐色,頭部有黑色條紋。生活報記者將該鳥的照片傳給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鳥類專家許青老師,經確認,這隻長嘴鳥名叫丘鷸。
  • 冰城市民撿到長嘴鳥經鑑別是「丘鷸」 專家:遷徙中夜間受高樓強光...
    生活報10月17日訊 「鷸蚌相爭」中的「鷸」字是一種鳥的名字,近日哈爾濱市民左先生在香坊區體育頭道街附近就撿到了一隻鷸鳥的同類。據左先生介紹,12日傍晚,他在巴黎廣場一家門店附近撿到了一隻長嘴鳥,當時這隻鳥受傷飛不動,但會用長嘴啄人的手。
  • 市民撿到神秘長嘴鳥 林業專家表示比較稀有
    昨天,市民蒯女士在工業園區星海大廈樓下撿到了一隻受傷的長嘴鳥。她上網查詢後,發現這隻鳥是鷸的一種,還蠻稀有。蒯女士趕忙向林業部門求助,目前這隻鳥已被送往蘇州市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接受救助。據蒯女士介紹,她的工作單位在星海大廈內。昨天下午2點左右,她經過辦公樓下人行道時,無意中發現一隻長嘴鳥伏在地上。
  • 彩色蝸牛成小學生新寵專家稱是入侵物種或攜帶寄生蟲
    蝸牛成了一些市民的「新寵」,一些小學生更是對這些蝸牛愛不釋手,一邊飼養,一邊寫觀察筆記。然而動物專家卻表示,這些蝸牛其實就是褐雲瑪瑙螺,以前作為食用蝸牛引進,現在已成為外來入侵物種,在我國南方一些地方都能見到。這些寵物對於農作物危害較大,在東南亞等地甚至泛濫成災。
  • 「六角恐龍」另類寵物潛入鷺島 專家稱最好不要養
    會不會造成外來物種入侵?記者對此進行調查。  網上兜售外觀很另類 網友稱很好賣  記者在網上看到了「六角恐龍」的照片,有粉色外觀和黑色兩種,最特殊的是它們的腮部長出六個像觸角一樣的東西。它另類外觀,引起網友的熱議,有人表示很萌很可愛,也有人覺得恐怖。  據了解,「六角恐龍」是墨西哥特有品種,現有三種顏色。
  • 日照一市民撿到一隻鳥 來頭還不小
    10月5日,市民陳女士撥打我們熱線稱,她在上班的時候撿到了一隻野生小鳥,小鳥外形奇特,而且沒有受傷。他們希望這隻鳥能得到有效保護。在市民陳女士的門店裡,她向記者展示了這隻鳥。該鳥體型有鴿子大小,羽毛呈灰褐色,長著長長的喙。
  • 金華一周內市民先後發現東方蠑螈 系三有物種名錄
    前段時間,金華浦江縣發現疑似「中國小鯢」的消息,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後來經過各級專家的鑑定,確定浦江發現的物種屬於「義烏小鯢」。前幾天,在東陽市畫水鎮和金東區的源東鄉,也先後有市民爆料說自己發現了疑似「義烏小鯢」的物種。不過,最後經過鑑定,他們發現的其實是東方蠑螈。
  • 北京市民撿到白化麻雀:通體白色 眼睛鮮紅[圖]
    原標題: 北京市民撿到白化麻雀:通體白色 眼睛鮮紅(圖)  家住豐臺區洋橋西裡的石先生撿到一隻專家鑑定,這是一隻白化了的麻雀,比較罕見。  石先生說,這隻白色小鳥是他在小區樓下撿到的。前天下午,他正在樓下乘涼,發現了這個小東西。「當時有隻麻雀帶著它飛,小鳥撞到樓下的儲物間門上,就掉到地上了。」石先生救起了小鳥,發現它和普通的麻雀長得很不一樣。這隻小鳥雖然個頭兒像麻雀,全身卻是白色,只有頭頂有一點淡淡的褐斑。另外,小鳥的眼睛是紅色的,和普通麻雀也有明顯區別。
  • 專家:是「蜂鳥鷹蛾」(圖)
    蜂鳥鷹蛾資料圖□記者田育臣文圖本報訊11月15日,新鄭市民李先生致電大河報記者稱對此,省農科院的昆蟲專家任應黨觀察照片後稱,這些小傢伙並非蜂鳥,而是酷似蜂鳥的「蜂鳥鷹蛾」,被稱為昆蟲世界裡的「四不像」。李先生說,11月14日中午,他吃過午飯,到新鄭龍湖鎮一高校校園裡散步,行至一處花叢旁,卻發現四五隻「蜂鳥」,繞著花叢飛來飛去。
  • 天太熱成都蛾類「大暴發」 數量較往年翻了一倍
    從7月中下旬開始,成都就迎來了蛾類「大暴發」,其出現的數量較往年翻了一倍,天蛾更是以三四倍增長的數目,成功當選「今夏最怕熱的蛾類」,而一些很少拋頭露面的珍稀蛾類也頻頻現身。  不僅如此,隨著氣候變暖,近10年來,原本生活在低海拔地區的大型蛾類,正逐漸朝更高海拔遷徙避暑;而個別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的珍稀蝶類,隨著食物減少,正面臨著和大熊貓一樣退化和滅絕的局面。
  • 【城市物種日曆】9月11日 夾竹桃天蛾(天了嚕!綠化帶鋼鐵俠來了!)
    它就是夾竹桃天蛾的幼蟲。夾竹桃天蛾Daphnis nerii (Linnaeus,1758)是廣泛分布於我國東南沿海、西南、華南的一種蛾子,屬於天蛾科。既然以「夾竹桃」命名,自然就意味著,它的幼蟲以夾竹桃科植物為食。夾竹桃家族一般都有毒,所以它的幼蟲也算是個重口味。吃了毒草,蟲子本身也帶有了毒性,所以不少捕食者都不會碰它,這是它數量眾多的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