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生33年前抬霍金上長城:寧死在中國也要去

2020-12-04 中國青年網

   霍金一生中,曾三次來到中國。

   1985年,霍金受中科大邀請首次訪華,此後北師大邀他來北京學術交流。他當時已做了黑洞理論的大部分工作,在合肥講演後乘火車北上。

   有意思的是,坐在輪椅上的霍金堅持要爬長城,在當時的物理系教授梁燦彬等人陪同下,他登上長城,圓了「好漢夢」。

   「家人擔心他身體狀況,當時反對爬長城,但他不聽勸阻。爬到一半,我們提議返程,他也拒絕,一直到快到終點」。梁燦彬回憶。

   33年過去,當年在北京接待霍金的同仁,有些已過世,81歲的梁燦彬也退休十多年了。他說,在學校做報告時,還時長會留些時間,給學生講講這段經歷,講講霍金。

▲1985年,霍金在中國登長城。受訪者供圖

   「一定要來中國」

   1985年春末夏初,霍金第一次來到中國,那也是我第一次見到這個物理界的大人物。

   他的第一站是合肥,在中國科技大學做了學術報告,後來了北京。知道他來北京,業內的人都很興奮,當時我是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有幸和系裡其他幾位教授一起接待。

   霍金來中國有兩個目的,一是做學術報告,另一個就是遊覽風光。他從合肥乘火車到北京,私人醫生也一起來了,我們去車站迎接。由於肌肉萎縮不能動,他只能坐在電動輪椅上,頭也抬不起來,第一眼看到他覺得有些可憐。

   他當時還能說話,但吐字不清,幾乎從不主動跟人搭話。他的私人醫生說,霍金很喜歡旅遊,曾主動提出要來中國。擔心他的身體狀況,這個想法遭到家人學生及醫生的反對,但霍金一概不聽這些勸阻,甚至還說,我寧可死在中國,也要去長城。

   霍金在北京呆了不到一周,期間,我們安排了長城頤和園明十三陵等景點的遊覽計劃,當然必不可少的,是一次在北師大的學術報告。

   學生抬輪椅上長城

   接下來的幾天裡,我和其他老師輪流陪伴霍金在北京遊覽。第一站去了頤和園,當時景區人很多,霍金自己控制輪椅四處走動。當時在北京,外國人並不多見,霍金這樣樣貌特別的老外就更引人注意了。

   本來是他逛頤和園,結果倒像是別人在看他。我陪在一旁都有些不適,他卻沒表達過對這些異樣眼光的反感。

   後來我們去了八達嶺長城。當時壓力很大,霍金需要坐輪椅爬長城,難度很大,生怕他出現什麼狀況。但想到長城是霍金一直想來的地方,就只能陪著去。我們帶了兩個研究生小夥子一起去,有需要的時候能搭把手。

   上了長城,雖然沒有語言交流,也看不出表情變化,但能感受到霍金的興奮。往上爬時,他就自己操控輪椅,到了烽火臺前面,兩位研究生就抬著輪椅爬上去。

   爬到一半,我們提議返程,霍金拒絕了,想繼續爬。我們就又陪著爬了一段,直到快到終點,他才開口說「可以了」。

   兩套翻譯三種語言的講座

   離開北京前,霍金在北師大做了一場精彩又特別的學術講座,五百人的會場坐滿了人。

▲霍金在北師大做學術報告。受訪者供圖

   精彩之處在於,霍金講的是最新研究成果,給我們帶來很多啟發。特別的是,他的講座配置了兩個翻譯,我們聽到的是三種語言。霍金說話口音模糊,需要同行的一位博士翻譯成英文,再由臺上的一位教授翻譯成普通話講給我們聽。

   雖然話說不清楚,但霍金當時的聽力很好。他講完後,我在臺下用英文提問,距離有點遠,但我說一遍他就全聽明白了,然後直接解答。

   在霍金來北京前,我學習過他很多著作,卻一直沒能接觸過本人,幾天接觸後,更覺得這位身患殘疾的物理學大鱷令人敬服。事實上,他的生活很困難,離不開醫生護士。由於脖子肌肉萎縮,吃飯時,護士要先託起他的下巴,墊上餐巾,然後一口一口餵下去,吃一半漏一半。

   後來,我在國外結識霍金的導師,就常聊起他的這位學生。在導師眼裡,霍金特別堅強。他說起早期帶霍金做項目,霍金的父母找到他,說據醫生判斷,霍金可能活不了幾年,希望能給他點容易的項目,讓他順利拿到學位了卻心願。但導師覺得,霍金是不願如此的,就給他一些很難項目,果然,他取得一次又一次重大突破。

   霍金回國後,我仍在關注著他,經常託國外的親人打聽他的動向。他們在報刊上看到他的消息,都會剪下來寄給我。闊別多年,雖然我還一直在進行學術研究,但再沒見過霍金。得知他離世的消息,很感慨。

   對於那段記憶,每每有人提及,我都覺得印象很深刻。

   現在,我依然每天在研究學術,寫書,想把這些留下來,給想看的人看。在學校做報告時,我常常要留一些時間,給學生講講這段經歷,講講霍金。

相關焦點

  • 霍金跟中國的故事:喜歡中國姑娘 登不上長城就自殺
    1985年,應中科大的邀請霍金首次訪華,他首先在中國科技大學內做了報告,然後就去了北京,當時陪同他的是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梁燦彬。根據梁燦彬回憶:「當時霍金還是能夠說話的,但是口齒不清。」霍金一生最大的愛好就是旅遊,當時他最想去的地方就是長城。因為古語有云:「不到長城非好漢。」霍金雖然是殘疾人,但是他也要圓自己的「好漢夢」。
  • 霍金三次訪華往事:喜歡中國食物 兩次登上長城
    卡爾是霍金早期的學生,也是研究黑洞的學者,業餘時間還研究心靈感應。請他來合肥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他看看合肥這個「小地方」是不是足以讓「大不列顛國寶」存活三四天。卡爾在來華之前,還帶著他的日本女朋友請吳忠超吃了頓飯,目的是私下了解一下中國的情況與中科大的研究工作。  卡爾於1983年6月訪問了中科大,他學術演講的題目是「人擇原理」(即人只能研究人可生存的宇宙)。
  • 1985年,霍金為什麼一定要登上長城,為了當好漢嗎?
    霍金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雖然身在大洋彼岸,但許多人可能不知道,霍金曾三次來到中國,和中國似乎有一種奇妙的緣分。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霍金當時只能通過輪椅行走,卻執意要登上長城,這又是為什麼呢?中國有句老話,「不到長城非好漢」,難道霍金只是為了當好漢嗎?
  • 霍金的中國緣:三次訪華兩登長城,開通微博兩天吸粉三百萬
    實際上,這位頂尖科學家與中國也頗有緣分。2017年11月,在騰訊WE大會上,霍金進行了遠程視頻演講,展示了他為太空探索帶來的傑出貢獻與最新成果。這也是霍金在中國的最後一次演講。在這之前,他還曾三次來到中國,並兩次登上長城。霍金髮出的第一條微博 微博截圖每次來華,他都會在中國掀起一股「霍金熱」。
  • 其實霍金在33年前已經去世,而後來的霍金只是傀儡,陰謀論?
    在人類社會進步的時候離不開偉大科學家的貢獻,對於這些科學家我們應該銘記,而作為近代偉大的科學家霍金則顯得格外突出,那是因為霍金在21歲時患上了漸凍症,全身肌肉逐漸萎縮,以至於後來只能夠依靠三隻手指來活動,就是這樣的提出來許多理論成果。
  • 霍金竟然33年前就S了?!?!陰謀論者提出了4個證據證明
    為什麼有人說霍金早在33年前就已經死了?2018年3月14日天才物理學家霍金與世長辭的新聞震驚了全球,但隨之而來的卻是網絡上流傳出的一段陰謀論。有人認為真正的霍金早已在33年前身亡,甚至提出4大證據來證明,包括霍金的長相變化極大,睡著了電腦還跑出想表達的訊息等。
  • 41年前,站在長城喝可樂的中國小男孩,後來如何了?
    但是在41年前可口可樂還沒有像現在這樣風靡,但是它以非常亮眼的姿態出現在大眾面前,因為一張名為《紅色中國的第一罐可樂》的照片,可樂大幅度走進中國人們的視野。這張照片以高大雄偉的長城為背景,一位名叫黑建濤的小男孩身穿軍綠色棉襖,可愛的小臉上紅彤彤的,喝著可樂。機緣巧合的情況之下,這張照片迅速走紅,隨之而來的是可口可樂也開始備受喜愛。
  • 居然有人認為霍金33年前就已去世,後來的霍金只是NASA的傀儡?
    看到一個比較驚悚話題,必須要說幾句!非常佩服陰謀論者有如此的想法,居然認為霍金在33年前就已經去世,還讓NASA弄了個傀儡!這即使不涉及科學問題,那麼也能將這個事情說清楚!>霍金確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霍金的貢獻在二十世紀後半葉的的物理界貢獻並不算頂尖級,比如楊振寧和溫柏格在學術成就上對他是碾壓性質的。
  • 北師大物理系教授趙崢回憶霍金1985年訪華
    新京報快訊(記者王俊)今天(3月14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
  • 較真| 霍金已死33年,輪椅上的是傀儡?謠言黨們放過霍金吧
    查證者:德味兒 | 海外趣聞作者 霍金去世後,有關他的謠言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比如有文章稱「霍金早已去世33年,坐在輪椅上的只是傀儡」。還有說法稱「霍金警告人類不要接觸外星人」、「」人工智慧最終代替人類,人類最終走向滅亡」。
  • 著名理論物理學家李淼:33年前,我給霍金看了我的計算草稿
    住在當年毛主席的下榻處「第一次是在霍金第一次訪問中國的時候,那是1985年。1986年,我去劍橋大學,又見到了霍金。後來兩次,都是在美國。」李淼對封面新聞回憶了和霍金的四次見面。1985年,霍金第一次訪華。
  • 時間有盡頭但霍金永恆:他的手握上去像棉花一樣柔軟
    在2017年11月5日的騰訊WE大會上,霍金作了一場遠程視頻演講,發表了自己關於探索太空、塑造人類未來的觀點。這也是霍金在中國的最後一次演講。這個被困在輪椅上半個多世紀的老人,窮極一生追求科學,心懷人類未來。當時,霍金還回答了來自中國網友的四道問題,最後一道問題是:如果能回到過去或去往未來,你怎麼選擇?他毫不猶豫地說,「未來」。答完後,他流下了一滴淚。
  • 《長城》:饕餮舌尖上的中國
    在古代遊牧騎兵常常襲擾關內,長城之上時常狼煙四起。聰明的遊騎兵幾乎從來不正面強攻銅牆鐵壁的長城要塞,遠距離長途奔襲繞過關卡,衝入關內,猶如狼入羊群,打家劫舍,甚至打的中原山河破碎,國破家亡,多有累弱君王不得不驅使供奉,更有甚者棄百年基業,被迫遷都,偏安一禑,苟延殘喘。
  • 40年前,中國還沒有可樂,他卻在長城上打開了第一罐
    而在1979年3月30日,中國卻有了人喝上了可口可樂,不過這個人是一名小男孩,只見他拿著一罐可樂,在長城上拍了張照片。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當時可口可樂公司為了打開中國市場,就專門派人拿著飲料,到處給人試喝。一名叫詹姆斯、安丹森的攝影師考慮到,從孩子們入手可能是最好的營銷手段。不過想要給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還需要有場景作為烘託背景。
  • 紀念丨金展鵬:輪椅上飛翔的「中國金」
    只有食指能動的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被譽為「另一個愛因斯坦」。無獨有偶。全身只有脖子以上能動的中科院院士、中南大學教授金展鵬被譽為「中國的霍金」。從事材料領域中相圖研究的金展鵬,早在30年前就因獨創的「金氏相圖測定法」被國外同行稱作「中國金」。患病致高位癱瘓19年以來,金展鵬始終堅守在教學和科研第一線。
  • 【深網】「科學之外」的霍金
    「賭徒」霍金  霍金是一位出名的賭徒,如今大眾所熟知的幾個最知名的科學賭局,幾乎都同霍金有關。  33歲那年,霍金立下了第一個科學賭局。這次霍金不到4個月就發現自己還是要輸:黑洞在經過霍金蒸發後的確可能保留一個裸奇點。  1997年,德州大學的科學家證明了當黑洞坍縮時,在非常特別的條件下裸奇點在理論上是可以存在的。霍金終於認輸,給他的對手各買了一件T恤衫,T恤上寫著:大自然討厭裸露。  霍金還曾與索恩聯手與普雷斯基打賭黑洞蒸發後是否會吐出當時吃掉的信息。
  • 媒體披露:吳忠超怎樣成為霍金的中國弟子
    該文描述道:那是第一次參加劍橋霍金廣義相對論小組的討論班,門打開後,忽然腦後響起一種非常微弱的電器的聲音。回頭一看,只見一個骨瘦如柴的人斜躺在電動輪椅上,他自己驅動著電開關,他要用很大努力才能舉起頭來……——吳忠超:《時間簡史》譯者序上面描述的情景出現在1979年,當時,吳忠超來到英國成為霍金的弟子。
  • 漸凍人霍金的中國「忘年交」
    這個提問的背後,是中國20萬個「漸凍人」對提高生命質量的渴望。節目視頻裡,身著白西服的王甲坐在輪椅上一動不動,他的腦袋被戴上收集腦電波用的腦電帽,用來傳輸人腦與機器的信號,屏幕上有一個虛擬鍵盤,每個鍵都在閃爍不止。王甲的雙眼盯著屏幕,通過視覺編碼把信息編到腦電裡面去,從腦電波提取到特殊信號以後,再解讀出來。
  • 霍金女兒竟有中國血統 中國行特地去寧波看故土
    在上個世紀60年代,簡和丈夫霍金頭上都籠罩著核戰爭的陰霾,簡回憶起當時的心情,「我即便知道他活不長了,但是我覺得我們還是可以結婚。雖然我沒有生病,但是可能在未來的核武器戰爭當中我也會化為灰燼,所以我們結了婚。」 婚後的蜜月,簡和霍金去了紐約,但卻不完全是度假。「這就是我們過去做過的最浪漫的事情,我們去旅遊,去看了很多新的地方,但還在搞物理。」
  • STEPHEN HAWKING 霍金:一個巨大的科學磁場(圖)
    全場6300多名聽眾――絕大多數是高等院校的學生――不自覺地起立,所有的目光在針落有聲的靜默中,注視著霍金的輪椅被徐徐推上主席臺。 突然間,爆發出浪濤般的歡呼聲,席捲了整個禮堂。幾百名學生衝上前去,寬大的主席臺前頓時豎起了一道密密的、厚厚的人牆,幾百雙手高舉起相機和手機,幾百道閃光燈光同時閃起…… 在大會主席丘成桐先生的勸解下,「厚牆」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