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物理系教授趙崢回憶霍金1985年訪華

2020-11-30 新京報網

  新京報快訊(記者王俊)今天(3月14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霍金生前多次來到中國,第一次是在1985年,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的劉遼教授邀請霍金來北京進行學術交流。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趙崢當時在北師大擔任助教,向記者回憶了霍金這次訪華的故事。

  1985年首次來華登長城

  「當時霍金來中國先去了合肥的中國科技大學,後來劉遼先生邀請他到北師大。他就在北師大的五百座教室(現敬文講堂)做了一個講座,持續時間有一個半到兩個小時。當時霍金沒有現在這麼有名,但五百座的教室都坐滿了,不光是物理系,很多文科生也來聽。」

  「他當時嗓子還能稍微說一點話,但比較含糊,我們聽不太懂,就由他的醫生、研究生先翻譯成一般的英文,然後劉先生他們再翻譯成中文。」趙崢回憶到。

  趙崢回憶,霍金當時特別想去長城,就又去了長城,「聽同事說是我們這邊幾個研究生把他抬上去的」。

  「本來很多聲音說,霍金今年會得諾貝爾獎」

  「在學界,特別是研究廣義相對論的人,都覺得他的成績很了不起。」趙崢說,「本來很多聲音說,霍金今年會得諾貝爾獎,因為今年可能會有描述黑洞的照片出來,可作為黑洞存在的證據,但很遺憾。」

  他從專業的角度向記者講述了霍金的學術成就,「霍金最重要的貢獻,就是確認了黑洞有熱輻射」,後來這個溫度產生熱輻射叫霍金輻射,溫度叫霍金溫度;「另外,他首先提出證明了面積定理,就是黑洞的表面積隨著時間的發展,只能增多不能減少;再就是推廣了奇點定理,奇點定理一開始是數學物理學家彭羅斯提出來的,霍金進行了推廣。

相關焦點

  • 北師大趙崢教授:未得諾獎掩蓋不了霍金對人類的貢獻
    1985年的時候,霍金第一次來到中國,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劉遼教授邀請霍金來北京進行學術交流的,但劉教授已於
  • 我有《北師大物理系趙崢教授的宇宙學16講》課程網盤分享給你
    你需要的《北師大物理系趙崢教授的宇宙學16講》課程,我恰好有,現在我將它低價分享給你。願你身上收穫更多斜槓,在多個領域都能做到專業,靠副業就能做到財務自由。2002年,亞馬遜改變了庫存核算方式,從「後進先出」(LIFO)改為「先進先出」(FIFO)。這一變化使亞馬遜能夠更好地區分自己的產品,以及玩具反鬥城(Toys「R」Us)和塔吉特(Target)等合作夥伴在FCs中擁有和儲存的產品。
  • 時間有盡頭但霍金永恆:他的手握上去像棉花一樣柔軟
    1983年霍金髮表了自己的研究結論:宇宙是有限的,但無法找到邊際,這如同地球表面有限但無法找到邊際一樣;時間也是有開始的,大約始於150億到200億年前。英國格拉斯哥大學LIGO(雷射幹涉儀引力波天文臺)科學合作組織成員王毅雄(IkSiongHeng)曾在2004年都柏林的第17次廣義相對論國際會議上見到霍金。
  • 中國學生33年前抬霍金上長城:寧死在中國也要去
    霍金一生中,曾三次來到中國。   1985年,霍金受中科大邀請首次訪華,此後北師大邀他來北京學術交流。他當時已做了黑洞理論的大部分工作,在合肥講演後乘火車北上。   有意思的是,坐在輪椅上的霍金堅持要爬長城,在當時的物理系教授梁燦彬等人陪同下,他登上長城,圓了「好漢夢」。
  • 霍金三次訪華往事:喜歡中國食物 兩次登上長城
    霍金三次訪華往事  伴隨著《時間簡史》的暢銷,霍金在中國的知名度已經遠非1985年他第一次訪華時可比。2002年,霍金二次訪華,受到了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的接見。而他首次訪華那次,中科大為了體現對客人的尊重和提高接待「檔次」,經過多方努力,也只是找到了一位身份為全國人大代表的天文學教授來作陪。
  • 霍金的中國緣:三次訪華兩登長城,開通微博兩天吸粉三百萬
    第一次訪華 1985年發言先翻成英語再譯成中文,首次登長城1985年4月28日,當年43歲的霍金第一次來到中國,首站是位於安徽合肥的中國科技大學。霍金做了兩次演講,一次關於黑洞形成的理論,一次關於「時間為什麼總是向前」。
  • 科學網—趙崢:用歷史烙印科學
    但在趙崢看來,只要對人們讀物理學科普的認識規律稍加改變,物理思維即可「擒」也。趙崢認為:「人們應該在人類文明的宏大背景下,進入物理學的殿堂。」 「上帝與魔鬼」 趙崢,1943年生人。1967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物理系,1981年於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獲碩士學位,1987年於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獲博士學位。
  • 霍金跟中國的故事:喜歡中國姑娘 登不上長城就自殺
    2018年3月14日,世界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在英國家中去世,享年76歲。霍金一生都在研究宇宙,他的黑洞理論聞名於世。雖然他一生都坐在輪椅上,但是他認為自己是無限宇宙之王。1985年,應中科大的邀請霍金首次訪華,他首先在中國科技大學內做了報告,然後就去了北京,當時陪同他的是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梁燦彬。根據梁燦彬回憶:「當時霍金還是能夠說話的,但是口齒不清。」霍金一生最大的愛好就是旅遊,當時他最想去的地方就是長城。因為古語有云:「不到長城非好漢。」霍金雖然是殘疾人,但是他也要圓自己的「好漢夢」。
  • 趙崢作品精選,《探求上帝的秘密》評分高達8.9
    趙崢,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物理系主任、中國引力與相對論天體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物理學會理事。現為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理論物理博士生導師、教育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引力與相對論天體物理學會理事長。
  • 回顧霍金一生中的重要時刻
    1985年霍金首次訪華,中國科技大學是唯一邀請單位。中國科大大事記(注1)記載「(4月27日-5月2日,)英國劍橋大學霍金教授來校訪問。」根據新創基金會從中國科大新聞中心獲得的1985年6月1日老校報(注2),《劍橋大學霍金教授來校講學》,這則由程富華教授撰寫的新聞非常簡短,介紹了:霍金講的是:」為什麼時間總是向前的」1985年5月2日霍金結束中國科大之行,中國科大校方陪同霍金和他的翻譯護士乘火車從合肥到北京,並訪問了北京師範大學
  • 《時間簡史》中文譯者吳忠超談霍金:愛生活的學術明星
    作為霍金的學生,中國科大63 級校友吳忠超教授促成了霍金1985 年首次訪華來到合肥,吳教授也是《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等書的譯者。2002 年,他在浙江工業大學創建了天體物理研究所,並執教至今。昨天,記者通過郵件和電話採訪了遠在美國的吳忠超教授,聽他聊聊老師霍金和自己的軼事。
  • 《史蒂芬·霍金傳》中文本推出 迎接霍金訪華
    《史蒂芬·霍金傳》中文本推出 迎接霍金訪華 2002年8月9日09:1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8月9日消息:今天,當世界著名科學家、《時間簡史》的作者霍金抵達杭州浙江大學,著手準備他的專題演講時,他所看重並授權的《史蒂芬·霍金傳
  • 霍金傳》迎接霍金訪華
    霍金傳》迎接霍金訪華 2002年8月21日03:30  中國青年報   近日,世界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來到中國,並先後在浙江大學、北京大學發表專題演講,與此同時,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最新版的
  • 物理系17屆畢業生:北師大,喜歡你沒道理
    物理系17屆畢業生:北師大,喜歡你沒道理 石軼君 2017-06-22 10:12 來源:澎湃新聞
  • 科學網—吳忠超:我與霍金
    吳忠超供圖 與霍金保持師生情誼30多年的吳忠超教授,或許是世界上最了解霍金的中國人。 吳忠超告訴《中國科學報》,《時間簡史》英文版在1988年4月1日出版後,霍金很快給自己寄來贈書和有關將此書翻譯成中文的委託信件。吳忠超在「沒有字典的情況下」,花兩個月時間如約將《時間簡史》譯成了中文。 「但我聯繫了中科大、北師大、上海三聯等幾家出版社,沒有一家感興趣的。」
  • 美國物理教授情鍾弈林 伍法嶽教授講棋北師大(圖)
    美國物理伍法嶽教授在講棋  午報訊(記者張 展)本周,美國波士頓大學物理教授、世界知名科學家伍法嶽教授在北京師範大學進行了一場象棋講座,受到師大師生和京城象棋名家的歡迎。  伍法嶽教授1932年1月出生於湖南長沙,1949年隨父母赴臺灣,同年夏考入臺灣左營海軍機械學校,1955年被選派至美國舊金山學習雷達工程,返臺後在海軍軍官學校任教官;1957年考取臺灣清華大學研究所第二屆研究生,1959年9獲獎學金赴美國,入聖路易城的華盛頓大學攻讀物理,1967年開始在波士頓東北大學任教,歷任物理系助教授、副教授、教授、傑出教授及Mattheus傑出教授。
  • 物理系泰鬥 陳涵奎教授
    歷任華東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物理系主任和名譽主任,微波研究所所長,應用電子學研究所名 譽所長,上海市電子學會副理事長、理事長,中國電子學會會土等職。現任職於華東師範大學。1951年回國,歷 任滬江大學、交通大學、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教授,1954年起任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兼電子學 教研室主任、校務 委員等,1972~1978年任上海科技大學教授。1979年起任華東師大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物 理系主任和名譽主任、微波研究所所長、應用電子學研究所名譽所長、博士生導師等職。
  • 【傳記】霍金的私人回憶
    《霍金傳奇:病魔成就的一生》,楊建鄴著,金城出版社 2014年10月出版自傳:私人回憶作為霍金的華人弟子他傳:充滿敬意1988年10月12日,因為冠心病正在校醫院療養的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教授楊建鄴,收到了大哥楊建軍從美國紐約寄來的一本英文書,書名叫A Brief History Of Time From Big Bang to Black Hole,作者是傳奇物理學家霍金。
  • 1985年,霍金為什麼一定要登上長城,為了當好漢嗎?
    霍金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雖然身在大洋彼岸,但許多人可能不知道,霍金曾三次來到中國,和中國似乎有一種奇妙的緣分。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霍金當時只能通過輪椅行走,卻執意要登上長城,這又是為什麼呢?中國有句老話,「不到長城非好漢」,難道霍金只是為了當好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