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凍人霍金的中國「忘年交」

2020-12-03 鳳凰公益

2019年6月21日,夏至,北半球白晝最長的一天,夏天即將來臨。

這一天,也是第19個世界漸凍人日。

「希望我40歲的時候世界上再也沒有此日。」去年,35歲的王甲曾在這一天寫下這句話。

自從24歲患上「漸凍人症」,王甲已與病魔抗爭了12年。如今36歲的他整個身體像結冰一樣被「凍」住了,只有眼睛還能動。

圖說:2018年王甲在世界漸凍人日發布微博

用意念「打字」

「希望,而且為它鬥爭,請把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2019年4月6日,在央視《挑戰不可能之加油中國》的舞臺上,「漸凍人」王甲與清華大學腦機接口研究組攜手,通過腦電波用意念「打字」,與評委董卿一起「朗讀」了一首詩歌。

圖說:王甲參加《挑戰不可能之加油中國》,與董卿一起讀詩來源:央視

完成挑戰的第二天,王甲發了一條微博:「生命不息,挑戰無止境。」

有網友留言給他:「加油呀帥小夥兒」,一個微博名為「漸凍人的女兒」的網友問他:「甲,高科技好用嗎?」

這個提問的背後,是中國20萬個「漸凍人」對提高生命質量的渴望。

節目視頻裡,身著白西服的王甲坐在輪椅上一動不動,他的腦袋被戴上收集腦電波用的腦電帽,用來傳輸人腦與機器的信號,屏幕上有一個虛擬鍵盤,每個鍵都在閃爍不止。

王甲的雙眼盯著屏幕,通過視覺編碼把信息編到腦電裡面去,從腦電波提取到特殊信號以後,再解讀出來。這項設計中,王甲希望輸入哪個字符,只需要將注意力集中到對應字符上,腦機接口就會自動識別。

圖說:王甲參加《挑戰不可能之加油中國》,來源:央視

簡單來說,這個過程就是利用腦電波幫助王甲用意念打字,由機器發聲,從而完成「朗誦」詩歌的挑戰。

王甲嘗試的這個腦機接口的技術,由清華大學研發了二十年。目前,清華大學腦機接口研究組發明的「穩態視覺誘發電位」系統,目標使用群體是漸凍症患者。科研人員希望幫助患者體現生活價值,從而延長他們的生命。

王甲成為第一個嘗試清華大學腦機接口技術的「漸凍人」。

圖說:「漸凍人」王甲,來源:王甲微博

「活死人」

「漸凍人症」是一種致命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醫學上稱「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簡稱ALS),屬於運動神經元病的一種,發病率為十萬分之四,90%患者存活期不超過5年,屬於世界罕見病,被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為五大絕症之一, 2018年在中國發布的《第一批罕見病目錄》中位列第四。

得病前,王甲是一位80後平面設計師,「北漂」的他前途光明。命運似乎對他不公,來京工作3年後不久,他患上了漸凍症。身體一部分、一部分地萎縮和無力。生病頭3年,王甲和父母根本無法接受現實,無助與痛苦將一家人拉入深淵。

圖說:得病前的王甲熱愛運動,來源:王甲微博

「漸凍症」會導致人全身癱瘓,失去自主呼吸、發聲和吞咽功能,逐漸喪失行動能力和生活自主能力,最終等待他們的是呼吸衰竭。但直至死亡,「漸凍人」都會神志清醒、思維清晰,王甲在微博裡自嘲「活死人」。

當醫生宣判他大概只有3年的存活時間,王甲不甘心被命運開得這個巨大的玩笑「捉弄」,在與病魔抗爭的日子裡,他從未停止過創作,並且創作大多以公益為主題。

2008年汶川地震後,王甲設計了兩幅作品《國魂》、《淚》,被一家雜誌社選用,獲得了3000元的獎金,他將錢全部捐給了災區。儘管那時,他的家庭因為治病已經陷入生活的窘境。

「我明白一個人活著應該做些什麼,我以後要繼續和病魔做鬥爭,戰勝它。」這是2008年王甲喪失語言能力前說出的最後一段話。

圖說:病中的王甲,來源:資料圖片

2009年底,王甲病情加劇,全身只剩眼球和一根手指能動,他喪失了吞咽功能,只能接受胃造瘻手術,從此一天4次,母親用大針筒直接將營養液打入胃裡,每次時隔3小時。除此之外,每天還要注射幾支化痰藥物。這樣的日子,被王甲稱為煉獄裡行走。

圖說:王甲媽媽在餵他吃飯,來源:北京青年報楊小嘉/攝

他靠右手僅能活動的一根手指,利用清華大學給他設計的單指打字系統,完成了大量公益設計作品。北京奧運會時,他設計《中國的榮耀》。「世界漸凍人日」之前,他設計宣傳海報《冰與火》。西南旱災、玉樹地震、魯甸地震,王甲都創作了作品,並為災區捐款。

圖說:玉樹地震,王甲設計的三幅海報,來源:央視

圖說:世界漸凍人日公益海報《冰與火》,來源:王甲微博

在好心人的資助下,王甲用上了國內先進的全眼選控系統,他在電腦上用雙眼「寫」字,與家人交流,完成每天的博客寫作。

2010年5月19日,在媒體記者的幫助下,王甲給與自己同病相憐的英國物理學家霍金髮了一封電子郵件。他通過眨眼的方式讓媽媽幫忙挪動滑鼠,花了三天,給霍金寫了一封800字的信。他在信中說明了自己的身心狀況,希望與其成為「忘年交」。

一個月後,霍金在回信中說:「將注意力放到殘疾不能阻擋的事業之上,並且堅定地將它做下去!不要抱怨已經發生的問題,身體雖然殘障了,不要在精神上殘障。無論如何,不幸的生活有其相似性,但總有事情你能去做,並且你也能做得很好!只要有生命,就不該放棄希望……祝你幸福!」在身體一點點喪失功能的幾年裡,霍金的回信伴隨著王甲。

圖說:霍金回信給王甲,楊威/攝

與其他漸凍人相比,王甲無疑是幸運的。2011年,央視拍攝了《漸凍人王甲的溫暖生活》,他的故事感動了很多好心人。志願者許虹被王甲稱作「虹媽」,她是王甲的博友,也是王甲筆下和心中的另外一個母親。虹媽幾乎每天都來照看王甲,協助他完成設計作品,並帶他治病,在生活上給了王甲一家很多幫助。但虹媽卻說王甲帶給自己精神上的東西更多。

圖說:王甲和虹媽,來源:王甲微博

圖說:央視報導「漸凍人」王甲,來源:央視

2012年,王甲除眼部肌肉外,全身其他肌肉的活力都喪失了。儘管如此,他靠眼控儀,花一年時間寫完20萬字的自傳《人生沒有假如:一個漸凍人的悟與行》,激勵病友對抗病魔。

那時,王甲最大的願望是設立中國「漸凍人症」病人專項基金,使國內20多萬「漸凍人」的醫治條件和生活環境得到改善。於是,王甲把第一本自傳的10萬元稿費,捐給了宋慶齡基金會漸凍人基金,並成立「王甲漸凍人關愛基金」。而當時王甲一家為了籌措醫藥費,已經變賣了在老家吉林的房子,家中負債纍纍。

那一年,王甲被評為了「北京榜樣」。

2013年世界殘疾人日,王甲在微博裡寫道:其實所有表面的殘疾內在都是美好的,因為身體的缺失反而讓心靈接近完美,我的不幸反而突出了我遇見的幸福!

冰桶下的「漸凍人」

2014年對王甲和其他「漸凍人」來說,無疑是難忘的一年。「ALS冰桶挑戰」風靡全球,也讓「漸凍症」走入了更多人的視野。全球最知名的漸凍症患者霍金也表示要接受冰桶挑戰,三名子女替他代澆了冰水。霍金通過視頻呼籲社會關注和支持這一慈善活動。

圖說:霍金子女代其接受冰桶挑戰,來源:資料圖片

這一年,王甲卻過得無比兇險。春節在醫院,32個小時搶救,把他從死亡線上拉回。從此,王甲需要24小時依靠機器才能維持呼吸這項基本運動。他發起的漸凍人關愛基金也鮮為人知。

在罕見病公益組織紛紛加入「冰桶挑戰」後,王甲也希望有更多人能注意到「王甲漸凍人關愛基金」。雖然以王甲的名字命名,但按照規定,冠名人是不允許動用一分愛心基金的,也不能用作自身的治療。

「給我來桶冰水。」那年夏天的一個午後,31歲的王甲用眼控儀,花了約10分鐘,打出這6個字。戴著呼吸機、只剩下眼睛能動的王甲執意參加冰桶挑戰,為漸凍人籌集善款。

儘管「冰桶挑戰」如火如荼,關愛「漸凍人」的社會組織也多了起來,但王甲漸凍人關愛基金新增的捐款依然稀稀落落。

2015年,王甲出版了第二部自傳《不可阻擋:用眼睛書寫生命》,他在書中寫道,「我感受了太多痛苦,語言無法形容,我不做一個懦夫,我試著與別人交流,哪怕你不懂沒關係,我有智慧,還有炙熱的眼神,你有一天會明白。」

2016年世界漸凍人日前夕,王甲為國內首部關注漸凍人題材的公益電影《又見桃花》設計了海報進行義拍,這幅作品被前奧運體操冠軍李小雙以32000元拍下,款項全部捐獻給王甲漸凍人關愛基金,用以幫助更多的「漸凍人」群體。

給北大女博士婁滔寫信

圖說:婁滔,來源:資料圖片

2017年,身患「漸凍症」的29歲北京大學歷史系女博士婁滔口述遺囑希望捐獻遺體引發社會關注。得知婁滔的事情後,王甲委託父親王樹範專門趕到武漢給婁滔父親打氣。

在出門前,王樹範專門囑咐好友到家裡幫忙照看王甲兩天。王甲身高有一米八,體重130多斤,僅靠他母親鄧江英一人是很難幫他起床、上廁所、從床上抬到輪椅上,然後再搬回床上。

圖說:王甲一家,來源:王甲微博

照顧一個重度的ALS患者,必須要全天24小時盯著看護。王甲的父母晚上每隔一兩小時要給王甲翻身,並要時刻聽著呼吸機的聲響,以防止嗓子突發積痰要了兒子的命。王甲的父親出門買菜的時候,他的母親連廁所都不敢去。

即使這樣,王樹範也會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這樣維持著兒子的生命有什麼意義?他很少會去想這個問題,「三口就是一個家,我們的家庭起碼是完整的。」

王樹範想開個熱線,接受漸凍人家庭的諮詢,「挑個病重的,我和老伴登門指導,漸凍人家庭實在是太苦了……」給王甲治病走過彎路,無數次受騙上當的教訓,讓王甲父母回過頭來深信神經內科權威醫生說過的話:延緩漸凍人病程就3條,趁早上呼吸機、營養跟上、良好的護理。

和王甲一樣,婁滔在患病後相繼失去了語言、自主呼吸和自主進食功能,只能吃流食,靠呼吸機維持生命。也許是太痛苦了,婁滔想放棄治療。

2017年10月24日下午,王甲給婁滔寫了一封信,通過微博視頻發布出來:

「世上一切有趣的事都與我們無關,但我願意做萬裡挑一有趣的靈魂。在日復一日重複中我不敢懈怠,因為ALS隨時會要了我的命,在疲倦中堅守,在絕望中死守陣地。就是為了有一天俘虜它、戰勝它。現在的任務就是和爸爸媽媽在一起,把無趣變成有趣,把不幸變成幸福。我相信只要堅持,就會重生。」

王甲借用霍金給自己的回信鼓勵婁滔繼續堅強地活下去。

不知從何時起,他被媒體稱為了「中國版霍金」。

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2018年1月4日,與「漸凍症」抗爭兩年的婁滔病逝,她捐獻器官的遺願未能達成,但在生前,她的細胞已交由安徽省幹細胞學會和中國科大-中盛溯源細胞醫學聯合實驗室,以期幫助早日攻克漸凍症這一世界性難題,拯救更多漸凍症患者的生命。

「如有來生,醒來後今生的所有不安,都會是所有的幸福。」王甲在婁滔離世那天,發了這樣一條微博。此前,他想和婁滔一起做破解漸凍之謎的先行者。

「漸凍人」每天都在目睹自己走向死亡。

霍金走了

2018年3月14日,得知又一位「病友」去世後,王甲寫了一篇日記《他走了》:

「他走了,對於世界是個損失,也許對於漸凍人來說少了個精神支柱,但是當我們仰望星空的時候,會發現太空中又多了一顆閃閃發光的恆星……霍金爺爺,數年後,我們天上見。」

圖說:王甲寫《他走了》,來源:王甲微博

霍金在21歲那年,被診斷出罹患漸凍人症。曾被醫生宣布「只剩2年生命」,而他直到76歲才在睡夢裡安然故去。

美國漸凍人協會(ALS Association)首席科學家露西·布魯傑恩(Lucie Bruijn)對《時代雜誌》說,她不知道有任何漸凍症病人比霍金活得更久了。

罹患漸凍人症的病人,可以通過藥物、物理治療和營養補充等方法,來延緩疾病的進程,但沒有治癒方法。據美國漸凍人協會(ALSA)的數據,漸凍人的平均存活壽命是3年,只有5%的人可以存活20年或以上。

霍金就是那5%能夠打破漸凍症魔咒的人。在2013年的紀錄片中,霍金曾說:「保持思維活躍是我能活到當下的關鍵,還有幽默感。」

「他是一個特例。」倫敦國王學院臨床神經疾病學教授Nigel Leigh曾在《英國醫學期刊》(BMJ)表示,「不同尋常之處,並不在於他活了多久,而是疾病好像在他身上喪失力氣了。」

著名攝影師Platon Antonious曾分享過關於霍金的故事,當時被漸凍人症折磨了多年的霍金,全身上下只有眼球下的一小塊肌肉能夠活動,攝影師為霍金拍攝完後問了他一個問題:「您能不能給我一個詞,談談您想對這個世界說什麼?」

霍金斷斷續續在輪椅的屏幕上打出一個單詞——「wow」。

或許正是這份好奇心,讓他與漸凍症對抗了55年。

MVP「漸凍人」

圖說:王甲和父母,來源:王甲微博

「好好活著,是我唯一的事。」從24歲患病,王甲已經走過了12年漸凍人生。2019年,當被媒體記者問起有什麼願望時,王甲用屏幕上的字回答記者,他在寫詩,準備出一本詩集《燃冰集》,鼓勵像自己一樣不向命運屈服的奮鬥者、拼搏者。

王甲給英國劍橋大學校長寫了一封信,希望通過媒體公開發出去。王甲在信中寫道,「我有一個夢想,就是去我的老朋友史蒂芬霍金的實驗室看看,然後去劍橋參觀學習。」

人不能失去希望,要像霍金一樣做一個MVP的「漸凍人」,這是王甲的目標。

從2007年患病至今,王甲堅持創作了100餘幅平面設計作品,撰寫了2本約40萬字的勵志書籍和200餘首詩歌,參加了數十場公益活動,把自己的作品拍賣所得捐給地震災區和腦癱兒童……

在王甲看來,「人不論在何等窘境都應該堅持到底,實現人生價值。我會一如既往戰鬥下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蹟時代。」

「wow」這就是霍金的中國「忘年交」。(完)

文/馬明月

本文綜合整理自公開報導

資料來源:

1、微博「王甲-點亮生命」

2、科學家霍金給中國小夥回信希望其身殘志堅

來源:法制晚報記者魯曼2010年6月21日

3、[新聞紀實]漸凍人王甲的溫暖生活(20111217)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2011年12月17日

4、漸凍人王甲冰桶挑戰一場冒險呼喚活動回正途

來源:解放日報2014年9月13日

5、漸凍人與被禁錮的神志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2017年第45期

6、給霍金帶來巨大折磨的漸凍症,你真的了解嗎?

來源:中青在線2018年3月15日

7、腦機接口所想即所傳

來源:北京晚報記者莫凡2018年9月11日

8、「漸凍人」王甲:希望去看霍金實驗室

來源:北京青年報記者董振傑2019年3月14日

9、「漸凍人」王甲腦電波打字與董卿一同「朗誦」生命之歌

來源:央視網2019年4月8日

相關焦點

  • 霍金誕辰!宇宙帶走了霍金,願黑洞裡沒有漸凍症
    史蒂芬·威廉·霍金的一生是功勳卓著的,然而他的一生也是充滿苦痛的。1942年,霍金出生於英國牛津,1963年,在霍金21歲時,他患上了盧伽雷氏症(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症),全身癱瘓,只有一雙眼睛和三根手指可以活動,醫生曾告訴霍金,他最多只能活2年。
  • 霍金其實已經死了嗎 臨沂人知道什麼是漸凍人症嗎
    今天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離世,但在消息一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相信,因為之前就傳過霍金早已經去世的消息,當然都是謠言,但霍金確實是身患重病,那霍金究竟得的是什麼病呢?   霍金得的什麼病呢?   漸凍人症,學名為 " 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 "(ALS) ,是世界五大絕症之一。
  • 世上最著名的「漸凍人」霍金 他患的這種病你了解多少
    有很多人以為霍金得的是帕金森病,其實不是,他得的是漸凍症,也就是肌萎縮側索硬化(ALS)。因為在物理學中的重要成就,霍金成為了全球最知名的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患者。漸凍症是運動神經元疾病的一種,發病率在十萬分之一,屬於世界罕見病。該病會使患者像被冰雪凍住一樣,喪失任何行動能力,目前還無法根治。
  • 漸凍人一般只能活兩三年,霍金在發病後仍活了55年,為什麼呢?
    眾所周知,霍金是一位「漸凍人」——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細胞病,21歲發病,當時,醫生診斷他只能活兩年,可他堅強地活到76歲,超過了預期值53年,這是什麼原因呢?「漸凍症」與癌症、愛滋病、白血病、類風溼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五大絕症。漸凍症是神經元疾病的通俗叫法,患有漸凍症的人被稱為漸凍人。主要症狀是肌肉萎縮,失去力量。霍金在21歲的時候,就因為這種疾病導致了肌肉萎縮,全身癱瘓,僅剩下三個手指具有行動能力。
  • "漸凍人"王甲獲霍金回信力挺 曾捐稿費給災區
    這或許是「漸凍人」王甲曾多番思考的問題。來自白城的王甲只剩下一雙眼睛和右手食指還能活動,還能領受來自大腦的信息並頑強地表達出來,但他竭力堅守著自己平面設計師的夢想。11月17日,央視播出的《我們有一套》節目中,已經失語的王甲用電腦告訴觀眾,這個世界有一種愛,沒有邊界。而在此前的6月份,同樣患有「漸凍人症」的英國科學巨匠霍金回信給這個27歲的年輕人,力挺他的執著與堅韌不拔。
  • 漸凍人霍金去世,ALS 是整個人類依舊無法點亮的黑暗
    霍金的另一個身份,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霍金在 1959 年進入牛津大學,1962 年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開始研究生課程。1963 年,21 歲的霍金被診斷為 ALS,醫生說他只有兩年可活。天才的大腦也足夠幸運,他的病情進展比通常的病人緩慢。
  • 漸凍人症是一種什麼樣的病症呢?霍金都經歷了什麼?
    2018年3月14日凌晨,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在英格蘭家中去世,享年76歲。霍金讓人敬佩喜愛的不止是他偉大的研究發現、宇宙、黑洞、量子力學……還有他與漸凍症頑強鬥爭的意志與勇氣。漸凍人症——比癌症更殘忍的病症。漸凍人症是一種怎麼樣的病症呢?
  • 「世界漸凍人日」 漸凍人症前兆勿忽視
    漸凍人症的早期症狀有哪些?漸凍人症的初期,患者往往只有一些異樣的感覺和表現,沒有明顯的症狀,很容易被忽視。漸凍人症的早期發病比較緩慢隱匿,多起於手,會感覺手指變的僵硬、無力、笨拙甚至出現肌肉萎縮、肌束震顫和麻木感,如手拿重物力量不足,手裡東西易掉落等。
  • 漸凍人症是什麼 漸凍人症怎麼預防較好
    近日,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了,很多人都非常惋惜以及深感痛苦。這個偉大的物理學家不僅帶給了我們很多的知識,也讓漸凍人症走進了人們的視線。很多人並不是太了解漸凍人症是什麼樣的一種疾病,小編給大家具體講講漸凍人症是什麼意思。
  • 了解漸凍症,關愛漸凍人
    6月21日是世界漸凍人日。「漸凍症」醫學名稱叫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影響大腦和脊髓中與運動相關的神經細胞,造成運動神經元死亡,令大腦無法控制肌肉運動。主要臨床表現是肌肉逐漸萎縮無力,患者最後會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 西安大學生為90後"漸凍人"發明"霍金輪椅" 用眼神就能控制前進
    大學生孫龍(左)為「漸凍人」張為調試新型智能輪椅 本報記者 陳飛波 攝  「看起來很像科學家霍金的輪椅,沒想到我能用上這麼先進的產品,真是太感謝了!」昨天上午,在西安南郊緯一街附近一小區,本報曾報導過的成功挑戰華山的90後「漸凍人」小夥張為,激動地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在讀研究生孫龍說。
  • 困擾霍金50多年的漸凍症 到底是個什麼病?
    然而,就在這炎熱的夏日,有一群人卻依然很「冷」,因為6.21不僅是夏至日,還是世界漸凍人日。作為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與愛滋病、癌症等並列的五大絕症之一的漸凍人症,平均每90分鐘就會奪去一名患者的生命。比如前不久去世的物理學家霍金,就被漸凍人症困擾了50多年。
  • 世界漸凍人日丨從手腳僵硬開始 因冰桶、霍金引發關注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有這樣的一個群體,他們從肌肉萎縮無力、四肢不協調,到說話、進食變得困難,身體逐漸像被冰雪封住,這就是「漸凍人」。大家熟知的物理學家、思想家霍金就是一位「漸凍人症」患者,他從21歲時就被醫生診斷出漸凍人症到2018年才去世,經歷了55年的時間,或被認為是全球患漸凍症後最長壽的人。著名卡通片《海綿寶寶》原作者史蒂芬·海倫伯格也被診斷罹患漸凍人症,與病痛鬥爭一年多後,於 2018年11月26日去世。2014年,遍布全球的冰桶挑戰賽更是為「漸凍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 霍金走了,黑洞裡沒有漸凍症……
    霍金是我最敬重的物理學家之一,一生同病魔做鬥爭,到晚年甚至無法發聲,只能藉助臉部肌肉的運動,在計算機的幫助下與人交流。即使如此,霍金依然對這個世界充滿熱情和好奇,用他睿智的頭腦,為我們揭示宇宙無窮的奧秘;霍金雖然被困輪椅無法動彈,卻對人類文明的未來殫精竭慮,數次提出警告,希望我們善待自己的家園;甚至坐在輪椅上,也要東奔西走,為人類去外星系尋找理想家園啟動了突破攝星計劃。
  • 閩年增50例「漸凍人」
    什麼是「漸凍人」?我省的發病情況如何?海都記者專訪了我省診治「漸凍人症」的權威專家——福建附一醫院副院長、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王檸教授。 英國科學家霍金就是「漸凍人」 王檸說,「漸凍人症」是運動神經元疾病中的一種,學名叫「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
  • 漸凍人、廣義相對論、黑洞熵公式……霍金的離開,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在全球媒體的報導下,可以想像,不管是什麼膚色,什麼國籍,所有人都身處在「霍金離世」的海量信息內容中。霍金幹過什麼?人類失去他有什麼影響?大多數人可能只記得那本《時間簡史》,抑或想起他那些「人類要警惕人工智慧」的預言,對於其他的,還有很多問號籠罩人們頭頂上。   當網絡上滿屏都是科研巨星隕落的新聞時,當刻奇心理讓大家集體在社交網絡用RIP刷屏時,霍金的偉大以及他生平的貢獻等信息卻被淹沒在網際網路中,這構成了這2天網際網路圈最大的信息不對等。
  • 讓「漸凍人」真正「動」起來
    日前,他們將這部輪椅無償捐贈給第一個登上華山的「漸凍人」張為;至此,這一傾注兩屆研究生心力的成果正式投入使用。兩屆研究生傾力打造「漸凍人症」是一組運動神經元疾病的俗稱。因為患者大腦、腦幹和脊髓中運動神經細胞受到侵襲,患者肌肉逐漸萎縮和無力以至癱瘓,身體如同被逐漸凍住一樣,故俗稱「漸凍人」。
  • 霍金在21歲之前身體很健康,為什麼會突然得了漸凍症?
    霍金21歲之前身體很健康霍金的眼鏡上,約距右頰一英寸,安裝了負責偵測肌肉活動的紅外線發射器及偵測器,抽動臉部肌肉將信息傳達給電腦。以眼球控制紅外線感應器,選定熒幕上的英文字母,造句完畢後傳至合成器發聲。據媒體報導,霍金每分鐘只講5-6個單詞。也就是說,霍金只能靠眨眼來藉助計算機完成造句。
  • 【易文獻】「漸凍人」的曙光
    ALS(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中文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是一種破壞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俗稱漸凍人症。談到漸凍人,您會想到誰?或許您會想到完全癱瘓、無法說話、全身只有3個手指活動的物理大師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 世界上最著名的「漸凍症」患者霍金去世,這種疾病有多可怕?
    物理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剛剛,據外媒報導,當今最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時間簡史》作者,史蒂芬·霍金去世。霍金的另一個身份,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霍金在1959年進入牛津大學,1962年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開始研究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