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1日,夏至,北半球白晝最長的一天,夏天即將來臨。
這一天,也是第19個世界漸凍人日。
「希望我40歲的時候世界上再也沒有此日。」去年,35歲的王甲曾在這一天寫下這句話。
自從24歲患上「漸凍人症」,王甲已與病魔抗爭了12年。如今36歲的他整個身體像結冰一樣被「凍」住了,只有眼睛還能動。
圖說:2018年王甲在世界漸凍人日發布微博
用意念「打字」
「希望,而且為它鬥爭,請把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2019年4月6日,在央視《挑戰不可能之加油中國》的舞臺上,「漸凍人」王甲與清華大學腦機接口研究組攜手,通過腦電波用意念「打字」,與評委董卿一起「朗讀」了一首詩歌。
圖說:王甲參加《挑戰不可能之加油中國》,與董卿一起讀詩來源:央視
完成挑戰的第二天,王甲發了一條微博:「生命不息,挑戰無止境。」
有網友留言給他:「加油呀帥小夥兒」,一個微博名為「漸凍人的女兒」的網友問他:「甲,高科技好用嗎?」
這個提問的背後,是中國20萬個「漸凍人」對提高生命質量的渴望。
節目視頻裡,身著白西服的王甲坐在輪椅上一動不動,他的腦袋被戴上收集腦電波用的腦電帽,用來傳輸人腦與機器的信號,屏幕上有一個虛擬鍵盤,每個鍵都在閃爍不止。
王甲的雙眼盯著屏幕,通過視覺編碼把信息編到腦電裡面去,從腦電波提取到特殊信號以後,再解讀出來。這項設計中,王甲希望輸入哪個字符,只需要將注意力集中到對應字符上,腦機接口就會自動識別。
圖說:王甲參加《挑戰不可能之加油中國》,來源:央視
簡單來說,這個過程就是利用腦電波幫助王甲用意念打字,由機器發聲,從而完成「朗誦」詩歌的挑戰。
王甲嘗試的這個腦機接口的技術,由清華大學研發了二十年。目前,清華大學腦機接口研究組發明的「穩態視覺誘發電位」系統,目標使用群體是漸凍症患者。科研人員希望幫助患者體現生活價值,從而延長他們的生命。
王甲成為第一個嘗試清華大學腦機接口技術的「漸凍人」。
圖說:「漸凍人」王甲,來源:王甲微博
「活死人」
「漸凍人症」是一種致命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醫學上稱「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簡稱ALS),屬於運動神經元病的一種,發病率為十萬分之四,90%患者存活期不超過5年,屬於世界罕見病,被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為五大絕症之一, 2018年在中國發布的《第一批罕見病目錄》中位列第四。
得病前,王甲是一位80後平面設計師,「北漂」的他前途光明。命運似乎對他不公,來京工作3年後不久,他患上了漸凍症。身體一部分、一部分地萎縮和無力。生病頭3年,王甲和父母根本無法接受現實,無助與痛苦將一家人拉入深淵。
圖說:得病前的王甲熱愛運動,來源:王甲微博
「漸凍症」會導致人全身癱瘓,失去自主呼吸、發聲和吞咽功能,逐漸喪失行動能力和生活自主能力,最終等待他們的是呼吸衰竭。但直至死亡,「漸凍人」都會神志清醒、思維清晰,王甲在微博裡自嘲「活死人」。
當醫生宣判他大概只有3年的存活時間,王甲不甘心被命運開得這個巨大的玩笑「捉弄」,在與病魔抗爭的日子裡,他從未停止過創作,並且創作大多以公益為主題。
2008年汶川地震後,王甲設計了兩幅作品《國魂》、《淚》,被一家雜誌社選用,獲得了3000元的獎金,他將錢全部捐給了災區。儘管那時,他的家庭因為治病已經陷入生活的窘境。
「我明白一個人活著應該做些什麼,我以後要繼續和病魔做鬥爭,戰勝它。」這是2008年王甲喪失語言能力前說出的最後一段話。
圖說:病中的王甲,來源:資料圖片
2009年底,王甲病情加劇,全身只剩眼球和一根手指能動,他喪失了吞咽功能,只能接受胃造瘻手術,從此一天4次,母親用大針筒直接將營養液打入胃裡,每次時隔3小時。除此之外,每天還要注射幾支化痰藥物。這樣的日子,被王甲稱為煉獄裡行走。
圖說:王甲媽媽在餵他吃飯,來源:北京青年報楊小嘉/攝
他靠右手僅能活動的一根手指,利用清華大學給他設計的單指打字系統,完成了大量公益設計作品。北京奧運會時,他設計《中國的榮耀》。「世界漸凍人日」之前,他設計宣傳海報《冰與火》。西南旱災、玉樹地震、魯甸地震,王甲都創作了作品,並為災區捐款。
圖說:玉樹地震,王甲設計的三幅海報,來源:央視
圖說:世界漸凍人日公益海報《冰與火》,來源:王甲微博
在好心人的資助下,王甲用上了國內先進的全眼選控系統,他在電腦上用雙眼「寫」字,與家人交流,完成每天的博客寫作。
2010年5月19日,在媒體記者的幫助下,王甲給與自己同病相憐的英國物理學家霍金髮了一封電子郵件。他通過眨眼的方式讓媽媽幫忙挪動滑鼠,花了三天,給霍金寫了一封800字的信。他在信中說明了自己的身心狀況,希望與其成為「忘年交」。
一個月後,霍金在回信中說:「將注意力放到殘疾不能阻擋的事業之上,並且堅定地將它做下去!不要抱怨已經發生的問題,身體雖然殘障了,不要在精神上殘障。無論如何,不幸的生活有其相似性,但總有事情你能去做,並且你也能做得很好!只要有生命,就不該放棄希望……祝你幸福!」在身體一點點喪失功能的幾年裡,霍金的回信伴隨著王甲。
圖說:霍金回信給王甲,楊威/攝
與其他漸凍人相比,王甲無疑是幸運的。2011年,央視拍攝了《漸凍人王甲的溫暖生活》,他的故事感動了很多好心人。志願者許虹被王甲稱作「虹媽」,她是王甲的博友,也是王甲筆下和心中的另外一個母親。虹媽幾乎每天都來照看王甲,協助他完成設計作品,並帶他治病,在生活上給了王甲一家很多幫助。但虹媽卻說王甲帶給自己精神上的東西更多。
圖說:王甲和虹媽,來源:王甲微博
圖說:央視報導「漸凍人」王甲,來源:央視
2012年,王甲除眼部肌肉外,全身其他肌肉的活力都喪失了。儘管如此,他靠眼控儀,花一年時間寫完20萬字的自傳《人生沒有假如:一個漸凍人的悟與行》,激勵病友對抗病魔。
那時,王甲最大的願望是設立中國「漸凍人症」病人專項基金,使國內20多萬「漸凍人」的醫治條件和生活環境得到改善。於是,王甲把第一本自傳的10萬元稿費,捐給了宋慶齡基金會漸凍人基金,並成立「王甲漸凍人關愛基金」。而當時王甲一家為了籌措醫藥費,已經變賣了在老家吉林的房子,家中負債纍纍。
那一年,王甲被評為了「北京榜樣」。
2013年世界殘疾人日,王甲在微博裡寫道:其實所有表面的殘疾內在都是美好的,因為身體的缺失反而讓心靈接近完美,我的不幸反而突出了我遇見的幸福!
冰桶下的「漸凍人」
2014年對王甲和其他「漸凍人」來說,無疑是難忘的一年。「ALS冰桶挑戰」風靡全球,也讓「漸凍症」走入了更多人的視野。全球最知名的漸凍症患者霍金也表示要接受冰桶挑戰,三名子女替他代澆了冰水。霍金通過視頻呼籲社會關注和支持這一慈善活動。
圖說:霍金子女代其接受冰桶挑戰,來源:資料圖片
這一年,王甲卻過得無比兇險。春節在醫院,32個小時搶救,把他從死亡線上拉回。從此,王甲需要24小時依靠機器才能維持呼吸這項基本運動。他發起的漸凍人關愛基金也鮮為人知。
在罕見病公益組織紛紛加入「冰桶挑戰」後,王甲也希望有更多人能注意到「王甲漸凍人關愛基金」。雖然以王甲的名字命名,但按照規定,冠名人是不允許動用一分愛心基金的,也不能用作自身的治療。
「給我來桶冰水。」那年夏天的一個午後,31歲的王甲用眼控儀,花了約10分鐘,打出這6個字。戴著呼吸機、只剩下眼睛能動的王甲執意參加冰桶挑戰,為漸凍人籌集善款。
儘管「冰桶挑戰」如火如荼,關愛「漸凍人」的社會組織也多了起來,但王甲漸凍人關愛基金新增的捐款依然稀稀落落。
2015年,王甲出版了第二部自傳《不可阻擋:用眼睛書寫生命》,他在書中寫道,「我感受了太多痛苦,語言無法形容,我不做一個懦夫,我試著與別人交流,哪怕你不懂沒關係,我有智慧,還有炙熱的眼神,你有一天會明白。」
2016年世界漸凍人日前夕,王甲為國內首部關注漸凍人題材的公益電影《又見桃花》設計了海報進行義拍,這幅作品被前奧運體操冠軍李小雙以32000元拍下,款項全部捐獻給王甲漸凍人關愛基金,用以幫助更多的「漸凍人」群體。
給北大女博士婁滔寫信
圖說:婁滔,來源:資料圖片
2017年,身患「漸凍症」的29歲北京大學歷史系女博士婁滔口述遺囑希望捐獻遺體引發社會關注。得知婁滔的事情後,王甲委託父親王樹範專門趕到武漢給婁滔父親打氣。
在出門前,王樹範專門囑咐好友到家裡幫忙照看王甲兩天。王甲身高有一米八,體重130多斤,僅靠他母親鄧江英一人是很難幫他起床、上廁所、從床上抬到輪椅上,然後再搬回床上。
圖說:王甲一家,來源:王甲微博
照顧一個重度的ALS患者,必須要全天24小時盯著看護。王甲的父母晚上每隔一兩小時要給王甲翻身,並要時刻聽著呼吸機的聲響,以防止嗓子突發積痰要了兒子的命。王甲的父親出門買菜的時候,他的母親連廁所都不敢去。
即使這樣,王樹範也會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這樣維持著兒子的生命有什麼意義?他很少會去想這個問題,「三口就是一個家,我們的家庭起碼是完整的。」
王樹範想開個熱線,接受漸凍人家庭的諮詢,「挑個病重的,我和老伴登門指導,漸凍人家庭實在是太苦了……」給王甲治病走過彎路,無數次受騙上當的教訓,讓王甲父母回過頭來深信神經內科權威醫生說過的話:延緩漸凍人病程就3條,趁早上呼吸機、營養跟上、良好的護理。
和王甲一樣,婁滔在患病後相繼失去了語言、自主呼吸和自主進食功能,只能吃流食,靠呼吸機維持生命。也許是太痛苦了,婁滔想放棄治療。
2017年10月24日下午,王甲給婁滔寫了一封信,通過微博視頻發布出來:
「世上一切有趣的事都與我們無關,但我願意做萬裡挑一有趣的靈魂。在日復一日重複中我不敢懈怠,因為ALS隨時會要了我的命,在疲倦中堅守,在絕望中死守陣地。就是為了有一天俘虜它、戰勝它。現在的任務就是和爸爸媽媽在一起,把無趣變成有趣,把不幸變成幸福。我相信只要堅持,就會重生。」
王甲借用霍金給自己的回信鼓勵婁滔繼續堅強地活下去。
不知從何時起,他被媒體稱為了「中國版霍金」。
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2018年1月4日,與「漸凍症」抗爭兩年的婁滔病逝,她捐獻器官的遺願未能達成,但在生前,她的細胞已交由安徽省幹細胞學會和中國科大-中盛溯源細胞醫學聯合實驗室,以期幫助早日攻克漸凍症這一世界性難題,拯救更多漸凍症患者的生命。
「如有來生,醒來後今生的所有不安,都會是所有的幸福。」王甲在婁滔離世那天,發了這樣一條微博。此前,他想和婁滔一起做破解漸凍之謎的先行者。
「漸凍人」每天都在目睹自己走向死亡。
霍金走了
2018年3月14日,得知又一位「病友」去世後,王甲寫了一篇日記《他走了》:
「他走了,對於世界是個損失,也許對於漸凍人來說少了個精神支柱,但是當我們仰望星空的時候,會發現太空中又多了一顆閃閃發光的恆星……霍金爺爺,數年後,我們天上見。」
圖說:王甲寫《他走了》,來源:王甲微博
霍金在21歲那年,被診斷出罹患漸凍人症。曾被醫生宣布「只剩2年生命」,而他直到76歲才在睡夢裡安然故去。
美國漸凍人協會(ALS Association)首席科學家露西·布魯傑恩(Lucie Bruijn)對《時代雜誌》說,她不知道有任何漸凍症病人比霍金活得更久了。
罹患漸凍人症的病人,可以通過藥物、物理治療和營養補充等方法,來延緩疾病的進程,但沒有治癒方法。據美國漸凍人協會(ALSA)的數據,漸凍人的平均存活壽命是3年,只有5%的人可以存活20年或以上。
霍金就是那5%能夠打破漸凍症魔咒的人。在2013年的紀錄片中,霍金曾說:「保持思維活躍是我能活到當下的關鍵,還有幽默感。」
「他是一個特例。」倫敦國王學院臨床神經疾病學教授Nigel Leigh曾在《英國醫學期刊》(BMJ)表示,「不同尋常之處,並不在於他活了多久,而是疾病好像在他身上喪失力氣了。」
著名攝影師Platon Antonious曾分享過關於霍金的故事,當時被漸凍人症折磨了多年的霍金,全身上下只有眼球下的一小塊肌肉能夠活動,攝影師為霍金拍攝完後問了他一個問題:「您能不能給我一個詞,談談您想對這個世界說什麼?」
霍金斷斷續續在輪椅的屏幕上打出一個單詞——「wow」。
或許正是這份好奇心,讓他與漸凍症對抗了55年。
MVP「漸凍人」
圖說:王甲和父母,來源:王甲微博
「好好活著,是我唯一的事。」從24歲患病,王甲已經走過了12年漸凍人生。2019年,當被媒體記者問起有什麼願望時,王甲用屏幕上的字回答記者,他在寫詩,準備出一本詩集《燃冰集》,鼓勵像自己一樣不向命運屈服的奮鬥者、拼搏者。
王甲給英國劍橋大學校長寫了一封信,希望通過媒體公開發出去。王甲在信中寫道,「我有一個夢想,就是去我的老朋友史蒂芬霍金的實驗室看看,然後去劍橋參觀學習。」
人不能失去希望,要像霍金一樣做一個MVP的「漸凍人」,這是王甲的目標。
從2007年患病至今,王甲堅持創作了100餘幅平面設計作品,撰寫了2本約40萬字的勵志書籍和200餘首詩歌,參加了數十場公益活動,把自己的作品拍賣所得捐給地震災區和腦癱兒童……
在王甲看來,「人不論在何等窘境都應該堅持到底,實現人生價值。我會一如既往戰鬥下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蹟時代。」
「wow」這就是霍金的中國「忘年交」。(完)
文/馬明月
本文綜合整理自公開報導
資料來源:
1、微博「王甲-點亮生命」
2、科學家霍金給中國小夥回信希望其身殘志堅
來源:法制晚報記者魯曼2010年6月21日
3、[新聞紀實]漸凍人王甲的溫暖生活(20111217)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2011年12月17日
4、漸凍人王甲冰桶挑戰一場冒險呼喚活動回正途
來源:解放日報2014年9月13日
5、漸凍人與被禁錮的神志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2017年第45期
6、給霍金帶來巨大折磨的漸凍症,你真的了解嗎?
來源:中青在線2018年3月15日
7、腦機接口所想即所傳
來源:北京晚報記者莫凡2018年9月11日
8、「漸凍人」王甲:希望去看霍金實驗室
來源:北京青年報記者董振傑2019年3月14日
9、「漸凍人」王甲腦電波打字與董卿一同「朗誦」生命之歌
來源:央視網2019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