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年增50例「漸凍人」

2020-12-03 海峽網

什麼是「漸凍人」?我省的發病情況如何?海都記者專訪了我省診治「漸凍人症」的權威專家——福建附一醫院副院長、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王檸教授。

英國科學家霍金就是「漸凍人」

王檸說,「漸凍人症」是運動神經元疾病中的一種,學名叫「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得「漸凍人症」的人,像被冰雪凍住一樣,身體漸漸地萎縮和無力,直到喪失任何行動能力。腿、手,甚至連控制聲帶發聲和眼球轉動的肌肉也不例外……但他們的頭腦清醒如常,清晰地看著自己呼吸衰竭,逼近死亡。最為人熟知的「漸凍人」,要數英國科學家霍金。病人往往不是死於該病,而是死於由於該病引起的吞咽障礙、呼吸衰竭等。

他說,全國每年約有6~8萬名新發現的「漸凍人」。附一醫院對於該病的研究比較早,他粗略統計了一下,這幾年下來,醫院平均每年接診約50名新發現的「漸凍人」,年齡主要集中在40~50歲,年輕人也有,但不多見。

「漸凍人平均生存期為兩年半。」王檸說,但患上該病也不要過分悲觀,這個病情的發展因人而異,臨床上有數據顯示,病程達到5年的,有20%,10年的有10%,20年以上的有5%。霍金已經跟該病鬥爭了40多年。

治療費用高 僅藥費每月數千元

王檸說,「漸凍人症」病因至今不明,臨床上10%~20%的病例具有家族性,大多數是散發的。目前,該病無法治癒,關鍵在於控制和延緩發展,但效果也相對有限。一種被批准治療該病的進口藥每月要4000元左右,如果是國產的,每月藥費也要1600元。目前,該藥必須全部自費,對患者家庭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

「雖然目前國際上對『漸凍人』還沒有更好的治癒方法,但是,目前在延長患者的存活時間、提高生活質量方面已經有了比較有效的措施。」王檸強調,通過改善病患的營養狀態及精神心理狀況,提高家居護理水平,儘早使用無創呼吸機治療等方式,都是延緩該病的強有力武器。

「漸凍人」救助基地 我省設在附一

去年10月份,中國醫師協會正式授牌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為「漸凍人救助服務基地」醫院。這是全國第9家,也是我省第一家「漸凍人救助服務基地」,可為我省及周邊地區的「漸凍人」提供「融化漸凍的心」公益項目救助服務體系,包括建檔隨訪、免費諮詢、輔導培訓、無創呼吸、電腦溝通輔具、漸凍人呼吸現狀篩查等援助服務。

對於時下「ALS冰桶挑戰」這種帶點娛樂性的善舉,王檸持贊同態度。他認為,「冰桶挑戰」通過名人效應,引起大眾對這個疾病的關注,進而救助。但作為醫生,他更希望通過這個事情,讓大家更加關注包括「漸凍人症」在內的罕見病的救治。

不過,他也提醒,接受「冰桶挑戰」前,最好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做一個評估。如果是有心血管疾病或其他基礎疾病的病人,最好不要嘗試。因為體溫驟然下降,會增加突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相關焦點

  • 一家五口患漸凍症去世 接診的「漸凍人」越來越多
    1963年1月,21歲的霍金確診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隨著病情加重,他的肌肉逐漸萎縮,不能言語,全身癱瘓,醫生說他只有兩年可活。天才的大腦也足夠幸運,他的病情進展比通常的病人緩慢,確診後依然存活了50多年。
  • 「世界漸凍人日」 漸凍人症前兆勿忽視
    漸凍人症的早期症狀有哪些?漸凍人症的初期,患者往往只有一些異樣的感覺和表現,沒有明顯的症狀,很容易被忽視。漸凍人症的早期發病比較緩慢隱匿,多起於手,會感覺手指變的僵硬、無力、笨拙甚至出現肌肉萎縮、肌束震顫和麻木感,如手拿重物力量不足,手裡東西易掉落等。
  • 湖北鍾祥一家五口患漸凍症去世,武漢接診的「漸凍人」越來越多
    1963年1月,21歲的霍金確診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隨著病情加重,他的肌肉逐漸萎縮,不能言語,全身癱瘓,醫生說他只有兩年可活。天才的大腦也足夠幸運,他的病情進展比通常的病人緩慢,確診後依然存活了50多年。
  • 讓漸凍人活在溫暖的陽光中
    高學歷、高顏值,正值大好年華,卻患上世上五大絕症之一的漸凍症,婁滔的不幸經歷讓人扼腕痛惜。值得獻上敬意的是,婁滔有一顆善良的心,她在遺囑中說道:「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而應該以生命的質量和厚度來衡量。」「希望醫學能早日攻克這個難題,讓那些因為『漸凍症』而飽受折磨的人早日擺脫痛苦。」古人云:「善人者,人亦善之。」
  • 關於漸凍人,你知道多少
    截至6月21日0時,全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589例(其中境外輸入48例),累計治癒出院570例,死亡3例,目前在院隔離治療16例,271人尚在接受醫學觀察。6月20日0-24時,全省無新增無症狀感染者,當日轉為確診病例0例,當日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0例,尚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7例(境外輸入6例,湖北輸入1例)。
  • 建橋工程師患「漸凍症」4年 靠眼睛與人交流
    冰桶挑戰風靡全球時,漸凍人和他們一天天被冰封的人生逐漸為人所知。漸凍人症——「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是一個怎樣的魔鬼?電影《相約星期二》裡這樣描述漸凍人:「他幾乎是逼視著自己的肌體如何一部分一部分衰亡的,今天到哪兒,明天到哪兒,步步為營,逐段摧毀,這比快速死亡要殘酷得多,簡直能把人逼瘋。」漸凍人症,也就是「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運動神經元能夠控制人體運動、說話、吞咽和呼吸的肌肉活動,當它們受到損害後,這些肌肉將因為缺乏神經刺激而逐漸萎縮退化。
  • 武漢同濟139例「漸凍人」病例中79%嘗試過無效治療
    荊楚網消息(記者 楊柳、蒙雪 通訊員 蔡敏、田娟)「冰桶挑戰」風靡全球,這也讓更多的人開始關注「漸凍人症」(肌萎縮側索硬化,簡稱ALS)。「該病無法治癒但是可以治療」,8月22日,從事相關疾病治療研究多年的武漢同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張旻痛心地表示:在國內相關藥物沒有醫保支付的情況下,一年約5萬元的費用讓很多患者負擔不起、消極放棄治療。
  • 江蘇有數千漸凍人 患者從發病到死亡不超10年(圖)
    原標題:江蘇有數千漸凍人 患者從發病到死亡不超10年(圖) 「漸凍人」於志國窩在沙發上,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冰桶挑戰風靡全球時,漸凍人和他們一天天被冰封的人生逐漸為人所知。  漸凍人症——「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是一個怎樣的魔鬼?  電影《相約星期二》裡這樣描述漸凍人:「他幾乎是逼視著自己的肌體如何一部分一部分衰亡的,今天到哪兒,明天到哪兒,步步為營,逐段摧毀,這比快速死亡要殘酷得多,簡直能把人逼瘋。」  漸凍人症,也就是「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
  • 了解漸凍症,關愛漸凍人
    6月21日是世界漸凍人日。「漸凍症」醫學名稱叫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影響大腦和脊髓中與運動相關的神經細胞,造成運動神經元死亡,令大腦無法控制肌肉運動。主要臨床表現是肌肉逐漸萎縮無力,患者最後會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 困擾霍金50多年的漸凍症 到底是個什麼病?
    然而,就在這炎熱的夏日,有一群人卻依然很「冷」,因為6.21不僅是夏至日,還是世界漸凍人日。作為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與愛滋病、癌症等並列的五大絕症之一的漸凍人症,平均每90分鐘就會奪去一名患者的生命。比如前不久去世的物理學家霍金,就被漸凍人症困擾了50多年。
  • 「世界漸凍人日」:專家提醒漸凍症要儘量早發現、早治療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石小宏)6月21日是「世界漸凍人日」,當天,中華醫學會肌萎縮側索硬化協作組、中國醫師協會漸凍人項目專家委員會共同在成都舉辦了一場公益愛心義診和患教普科宣傳。以提高大眾對漸凍症的認知,增強患者的規範性治療意識。參與現場活動的漸凍症患者不僅獲得了規範化診療以及家庭護理的專業指導,還免費領取了涵蓋疾病全程管理知識的《漸凍人患者手冊》。
  • 河北再增40例確診,多人曾跨省!黑龍江再增36例無症狀,一地封城...
    確診病例4:女,62歲,藁城區增村鎮劉家佐村人。為今日第3號確診病例的妻子。2020年12月22日至29日在藁城區中西醫結合醫院住院;12月30日上午出院,下午至2021年1月8日居家未外出;1月9日核酸檢測呈陽性,當日由120負壓救護車轉運至河北省胸科醫院;1月11日診斷為確診病例。確診病例5:女,90歲,藁城區增村鎮小果莊村人。
  • 「漸凍人」到底是怎麼回事?
    主人公在年幼時就顯露出了驚人的才智和對科學的濃厚興趣,不幸的是,正當他要結束大學生涯、向著更高層次的研究進軍的時候,他被診斷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成了一名「漸凍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俗稱漸凍症,屬於神經系統變性疾病。所謂神經系統變性疾病,是指一組原因不明的慢性進行性損害神經組織的疾病。
  • 中國目前有20萬漸凍人 90%人存活不超過5年
    專家指出,「漸凍人症」的發病率在十萬分之一,屬於世界罕見病,目前還無法根治,有一半人會在3年內死亡,90%的人存活不超過5年。專家呼籲,目前我國約有20萬「漸凍人」,期望能有更多的力量來關心和幫助「漸凍人」等罕見病患者,用大家的愛心熱心去融化「漸凍的心」。■本報記者項丹平一桶桶冷水當頭澆下,全身瞬間「哆嗦」一下。近日,來自美國的「冰桶挑戰」風靡全球,並迅速澆到中國。
  • 與你瞳行-漸凍人智慧生活眼控輪椅
    2015年舉辦首屆好設計獎評選,今年是評選的第五個年頭,經過專家委員會,初評審議和終評評定,共評出項目70項,其中金獎10項,銀獎20項,創意獎40項。據了解,在2018年該項目就已經獲得央視財經頻道及China Daily國際報導,同時湖南衛視、中國青年報等50餘家媒體也對「漸凍人智能生活輔助輪椅」項目進行了持續關注,僅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突破1000萬次,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與支持。
  • 漸凍人症是什麼 漸凍人症怎麼預防較好
    近日,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了,很多人都非常惋惜以及深感痛苦。這個偉大的物理學家不僅帶給了我們很多的知識,也讓漸凍人症走進了人們的視線。很多人並不是太了解漸凍人症是什麼樣的一種疾病,小編給大家具體講講漸凍人症是什麼意思。
  • 患病7年,發起這項挑戰的「漸凍人」去世
    【文/觀察者網 陸雨聆】還記得2014年,在全球社交媒體掀起熱潮的「冰桶挑戰」嗎?那個夏天,從各路政客、富豪,到明星、網紅,紛紛拿著桶冰水就往身上澆,一時間好不熱鬧。大家也因此了解了「漸凍人」這一罕見疾病,並為之籌集了不少研究資金。
  • 漸凍人霍金的中國「忘年交」
    2019年6月21日,夏至,北半球白晝最長的一天,夏天即將來臨。這一天,也是第19個世界漸凍人日。「希望我40歲的時候世界上再也沒有此日。」去年,35歲的王甲曾在這一天寫下這句話。自從24歲患上「漸凍人症」,王甲已與病魔抗爭了12年。如今36歲的他整個身體像結冰一樣被「凍」住了,只有眼睛還能動。
  • 打當歸液吃生泥鰍攻克「漸凍人」絕症?
    45歲的天津靜海縣商人李凱是「漸凍人症」患者。如今,他每隔七天要進行一次全身穴位注射,依據是「健康教母」馬悅凌的「指導治療」。     「這些年我們跑遍了國內大小醫院,直到遇見馬悅凌老師,她告訴我們,這個病很好治,她已治好多例。」5月5日,李凱的女兒李可(化名)稱,「全身穴位注射當歸液是馬老師的獨創療法」,不過李可說現在還看不出一點療效。
  • 關於漸凍人,我們了解得還不夠
    △2014年,「ALS冰桶挑戰」在社交媒體上興起但大部分人可能都沒能了解漸凍人真實的生活。疾病的侵蝕人體的過程是慢慢的。2018年初,引起全國關注的「漸凍人」北大女博士婁滔病逝,將器官捐獻出來,是她最後的願望。△婁滔生前照片同年3月,被漸凍症折磨50多年的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離開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