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同濟139例「漸凍人」病例中79%嘗試過無效治療

2020-12-03 荊楚網

  荊楚網消息(記者 楊柳、蒙雪 通訊員 蔡敏、田娟)「冰桶挑戰」風靡全球,這也讓更多的人開始關注「漸凍人症」(肌萎縮側索硬化,簡稱ALS)。「該病無法治癒但是可以治療」,8月22日,從事相關疾病治療研究多年的武漢同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張旻痛心地表示:在國內相關藥物沒有醫保支付的情況下,一年約5萬元的費用讓很多患者負擔不起、消極放棄治療。

  張旻告訴記者,近年來她明顯感覺到同濟醫院接診的「漸凍人」越來越多,平均每周門診她都會接診兩三個病人,但很多人在門診確診後就離開了,後續治療情況如何也無從得知。據同濟醫院最近研究數據顯示,該院139例ALS病例中,男性79例女性60例,患者最小為19歲,最大為75歲,三分之二的患者集中在40歲-60歲。

  「八成以上的患者生存期只有三到五年,而病因至今不明。20%的病例可能與遺傳及基因缺陷有關。另外有部分環境因素,如重金屬中毒等,都可能造成運動神經元損害」,張旻表示,面對這種罕見病,醫生也充滿了無力感。由於現階段對這一致死性疾病缺乏特效治療,導致不少患者及家屬四處求醫,花費了大量的經費接受了很多不正規的治療,「在這139例患者中,嘗試過無效治療的高達79%,我希望患者能相信科學少走彎路,無效治療只會浪費我們的精力和經濟,應該把這些分配到正確治療中」。

  2012年,張旻在京山義診時遇到了一年前在同濟醫院確診為ALS的患者:38歲的劉先生。當時由於家庭經濟困難,他放棄了治療。僅一年過去,劉先生出行完全要靠輪椅,吞咽困難,基本無法進食,營養狀況非常差,不久便離開了人世。

  「得這種病,人是清醒的,有自己的思維,有自己的情感,但眼見自己身體一點點地喪失行動力,最後絕望的死去,這是非常殘忍的。因為延續生命如此痛苦,花費也非常巨大,沒有強烈的求生欲望,患者大多很快放棄了」,張旻呼籲,希望社會、醫療機構以及政府能夠更加關注和支持包括肌萎縮側索硬化症在內的罕見病。

  疾病小貼士:

  肌萎縮側索硬化(ALS)是運動神經元病(MND)的一種,後一名稱英國常用,法國又叫夏科(Charcot)病,而美國也稱盧伽雷氏(Lou Gehrig)病。我國通常將肌萎縮側索硬化和運動神經元病混用。它是一種不可逆的致死性運動神經元疾病,病變主要侵犯上運動神經元(大腦、腦幹、脊髓),又影響到下運動神經元(顱神經核、脊髓前角細胞)及其支配的軀幹、四肢和頭面部肌肉的一種慢性進行性變性疾病。

  能早期確診的患者,可以通過藥物治療,部分延緩病情的進展。目前唯一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監督局(FDA)批准的藥物是「力如太」,目前治療費用一年約5萬元。隨著病程發展,患者從手腳不能動,變成難以吞咽。此時就需要營養支持,多需要進行經皮經內鏡胃造瘻術。當患者開始呼吸不順時,可使用一般氧氣或可攜式呼吸機,如果進一步呼吸衰竭,則需氣管切開,使用人工呼吸機。

相關焦點

  • 湖北鍾祥一家五口患漸凍症去世,武漢接診的「漸凍人」越來越多
    一家五口因患漸凍症去世2014年,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肌萎縮側索硬化協作組委員、同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張旻教授接診來了一例非常特殊的家族型「漸凍症」患者。47歲的陳女士是鍾祥人,一直替人搬貨撫養兒女,2012年10月,她就開始感覺到左下肢走路無力,還感覺肌肉一跳一跳的,拖到腳跛了難以走路了,才開始到處看病。在詢問病史時,張旻了解到,陳女士的父親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因手腳無力、萎縮,直至死亡。患者的姐姐、患者叔叔的女兒也都因類似病例死亡。結合陳女士的症狀表現,張旻懷疑她「漸凍症」。通過神經電生理檢查,陳女士最終確診此病。
  • 一家五口患漸凍症去世 接診的「漸凍人」越來越多
    一家五口因患漸凍症去世2014年,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肌萎縮側索硬化協作組委員、同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張旻教授接診來了一例非常特殊的家族型「漸凍症」患者。47歲的陳女士是鍾祥人,一直替人搬貨撫養兒女,2012年10月,她就開始感覺到左下肢走路無力,還感覺肌肉一跳一跳的,拖到腳跛了難以走路了,才開始到處看病。
  • 禽流感消息:武漢1例H7N9治療無效死亡
    不過h7n9病毒依然處於活躍期,據禽流消息,武漢近日出現了1例死亡案例,我們不能放鬆。那麼下面就一起去了解一下預防h7n9的方法有哪些?  武漢出現h7n9死亡病例  武漢市政府應急辦2日晚通報稱,武漢市江夏區出現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治療無效死亡情況。
  • 關於漸凍人,你知道多少
    截至6月21日0時,全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589例(其中境外輸入48例),累計治癒出院570例,死亡3例,目前在院隔離治療16例,271人尚在接受醫學觀察。6月20日0-24時,全省無新增無症狀感染者,當日轉為確診病例0例,當日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0例,尚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7例(境外輸入6例,湖北輸入1例)。
  • 武漢同濟醫院新增100多病例?衡陽護士感染致急診科被封?……
    該文傳「玫瑰西園社區新增2例確診病例」、「麗水康城小區又有新增病例」、同濟醫院新增100多例新冠確診病例、放鷹臺社區一劉姓婆婆在省人民醫院就診推諉的情況。3月22日凌晨,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涉疫大數據與流行病學調查組通報:《我最難忘的一天》披露武漢有新增確診病例的情況不實。
  • 閩年增50例「漸凍人」
    什麼是「漸凍人」?我省的發病情況如何?海都記者專訪了我省診治「漸凍人症」的權威專家——福建附一醫院副院長、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王檸教授。 英國科學家霍金就是「漸凍人」 王檸說,「漸凍人症」是運動神經元疾病中的一種,學名叫「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
  • 讓漸凍人活在溫暖的陽光中
    高學歷、高顏值,正值大好年華,卻患上世上五大絕症之一的漸凍症,婁滔的不幸經歷讓人扼腕痛惜。值得獻上敬意的是,婁滔有一顆善良的心,她在遺囑中說道:「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而應該以生命的質量和厚度來衡量。」「希望醫學能早日攻克這個難題,讓那些因為『漸凍症』而飽受折磨的人早日擺脫痛苦。」古人云:「善人者,人亦善之。」
  • 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為保衛武漢,我們打好遭遇戰
    經過醫療資源整合,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從原計劃提供860張床位,提升至1060張床位,其中中重症床位及ICU床位達780張,成為武漢這個生死戰場上的「主力部隊」之一。「我曾經設想過千萬種開業的方式,但是從沒想過在特殊時期醫院以這樣的形式開業。」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的執行院長肖駿感慨萬千。
  • 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因醫治無效 在恩施老家離世
    原標題:29歲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去世,父親強忍悲痛講述了女兒最後時光長江日報融媒體1月5日訊(記者尹勤兵)「我走之後,頭部可留給醫學做研究,希望醫學能早日攻克這個難題,讓那些因『漸凍症』而飽受折磨的人,早日擺脫痛苦……」1月5日,記者從各方面渠道獲悉,本報10月13日率先報導的29歲北大女博士婁滔,在和漸凍症病魔抗爭2年後,因醫治無效,已於凌晨在恩施鹹豐老家離開人世。
  • 中國醫師協會:多學科參與 完善漸凍人救助體系
    中新網北京6月6日電 記者從中國醫師協會獲悉,近日,該協會在湖北武漢正式發布第十五屆「融化漸凍的心」社會服務項目。中國醫師協會表示,將發揮行業組織的力量與各學科專家一道為經濟困難的「漸凍人」患者提供救助服務,共同為患者就醫、護理作出指導,讓患者能夠得到規範、科學的治療。
  • 河南新增境外輸入1例!全國新增確診病例15例!鍾南山全程英文講了...
    其中:確診病例中,信陽市274例(含固始縣31例)、鄭州市157例(含鞏義市9例)、南陽市156例(含鄧州市17例)、駐馬店市139例(含新蔡縣10例)、商丘市91例(含永城市14例)、周口市76例(含鹿邑縣7例)、平頂山市58例(含汝州市1例)、新鄉市57例(含長垣市13例)、安陽市53例(含滑縣2例)、許昌市39例、漯河市35例、焦作市32例、洛陽市31例、開封市26例(含蘭考縣5
  • 天津第139例本土確診病例病毒全基因組測序結果公布
    天津第139例本土確診病例病毒全基因組測序結果公布 2020-11-11 14:54:41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 【新增1例】剛剛,惠州29例確診病例情況和涉及小區公布!
    我市累計確診的病例中,男性11例,女性18例,年齡介於1—75歲之間,現有重症病例3例,病情穩定。157例密切接觸者正在接受醫學觀察。1名確診病例已治癒出院。病例6:女,38歲,惠城區人,1月12日—20日到武漢探親,1月19日,出現發熱伴乾咳症狀,1月22日入院,1月24日確診,目前在定點收治醫院隔離治療。
  • 武漢同濟醫院用責任與堅守書寫醫者使命
    2019年12月27日,同濟醫院首次發現病例。醫院緊急上報疫情,對患者實施隔離。  1月7日,為了方便患者就醫,院黨委決定,擴充醫院原本只有110平米的發熱門診。日接診量由50至200人,增設8張病床;感染科開放一層樓作為發熱患者留觀病房。  「再擴充!」
  •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138例病例有4成為醫院內感染
    研究表明,在這138例病例當中,目前的病死率為4.3%,推斷有41%的病患是在醫院內感染的。· 所有患者都出現了CT成像肺部雙側有斑塊狀或毛玻璃狀陰影。論文的創作團隊來自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本次研究的對象為1月1日到28日,武漢中南醫院收治的138例患者,中位年齡為56歲,整體跨度為22歲-92歲之間,男性75人,佔54.3%。
  • 「世界漸凍人日」:專家提醒漸凍症要儘量早發現、早治療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石小宏)6月21日是「世界漸凍人日」,當天,中華醫學會肌萎縮側索硬化協作組、中國醫師協會漸凍人項目專家委員會共同在成都舉辦了一場公益愛心義診和患教普科宣傳。以提高大眾對漸凍症的認知,增強患者的規範性治療意識。參與現場活動的漸凍症患者不僅獲得了規範化診療以及家庭護理的專業指導,還免費領取了涵蓋疾病全程管理知識的《漸凍人患者手冊》。
  • 武漢同濟、武漢協和發布診療指南,不排除醫務人員通過手機染病
    文 | AI財經社健識局 王小楠 編 | AI財經社健識局 嚴冬雪 本文來源於AI財經社旗下醫療大健康品牌「健識局」,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1月22日,據丁香園報導,作為此次新型肺炎疫情的一線醫院,武漢同濟與武漢協和兩家醫院同時公布快速診療指南
  • 武漢同濟醫院公布新型肺炎診療快速指南
    2019年12月底以來,湖北省武漢市及全國其他地區陸續出現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究竟有什麼症狀,如何檢測,如何確認,如何治療,怎樣做好個人防護,出院後需要注意什麼?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專家組迅速反應,根據包括同濟醫院在內的武漢各大醫療機構診治的第一批患者的第一手資料,第一時間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 同濟醫院感染科主任寧琴、呼吸科主任趙建平、急診科ICU主任李樹生22日對指南進行了解讀。
  • 武漢同濟醫院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
    【解說】2019年12月底以來,湖北省武漢市及全國其他地區陸續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根據包括同濟醫院在內的武漢各大醫療機構診治的第一批患者的第一手資料,第一時間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
  • 「漸凍人」父親,拿什麼治療你
    今天6月21日是父親節,也是第20屆「世界漸凍人日」。「漸凍症」的學名叫「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是運動神經元病中的一種,被世衛組織列為五大絕症之一。患上這種疾病的人,由於運動神經細胞受損,肌肉失去神經支配逐漸萎縮和無力,以至癱瘓,身體如同被凍住一樣,所以俗稱為「漸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