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漸凍人日」:專家提醒漸凍症要儘量早發現、早治療

2020-12-03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石小宏)6月21日是「世界漸凍人日」,當天,中華醫學會肌萎縮側索硬化協作組、中國醫師協會漸凍人項目專家委員會共同在成都舉辦了一場公益愛心義診和患教普科宣傳。

以提高大眾對漸凍症的認知,增強患者的規範性治療意識。參與現場活動的漸凍症患者不僅獲得了規範化診療以及家庭護理的專業指導,還免費領取了涵蓋疾病全程管理知識的《漸凍人患者手冊》。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病學系主任崔麗英教授表示:「漸凍症對於普通大眾來說很陌生,但卻是一種致殘率致死率很高的疾病,患者及其家庭長期生活在疾病陰影籠罩下的痛苦之中。我們希望藉助疾病日的患教宣傳和公益活動,讓這種疾病為更多人所知,做到早診早治。」

「漸凍症」,像慢性毒藥一點點吞噬著患者的生命

「漸凍症」醫學名為肌萎縮側索硬化症(英文簡稱ALS),是一種因運動神經元退化所致的罕見病。「漸凍症」病情發展迅速,大多數患者發病後存活期僅有3-5年。罹患此病後,患者的肌肉會逐漸萎縮,失去控制,直到完全喪失運動功能。晚期患者會無法說話、吞咽乃至呼吸,最終導致其死亡。目前暫時還沒有使「漸凍症」病情減輕的治療方法,疾病進展的過程就像毒藥一樣一點一點吞噬著患者的生命,因此,它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五大絕症之一」,與愛滋病、癌症齊名。

患有「漸凍症」對患者及其家庭來說都是極大的負擔和打擊。絕大多數患者的智力和感覺都正常,只能意識清醒地看著自己的身體慢慢失去機能,仿佛被「凍住」一般。另外,大部分患者在短時間內就會失去自理能力,需要家屬日夜不息地照料。有許多漸凍症患者家屬辭去工作全職照料,在經濟上和心理上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漸凍症」的全球患病率為5.2/10萬,據此估算中國約有6萬ALS患者。很多ALS患者初始發病症狀不明顯且發病部位不定,大部分患者是從手部開始,有的則是從足部或者咽喉開始。由於漸凍症臨床表現不典型,導致其確診時間長,很容易被誤診或漏診。部分患者被誤診成甲亢、椎間盤突出、乾燥綜合症、腦幹梗死等其他疾病,耽誤了寶貴的治療時間。

「曾有一個患者因為大拇指頻繁抽筋去醫院檢查,醫生卻告訴他是腕管症候群(俗稱『滑鼠手』),結果不久後肌肉萎縮就擴散到了他的四肢和軀幹。最後他被確診時,已經過去了近20個月。」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ALS協作組副組長、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內科商慧芳教授強調,「所以,開展多學科合作很重要。華西醫院罕見病中心自成立以來,一直積極提升ALS的綜合診療水平,期望能幫助患者儘早得到準確的診斷和有效的治療,目前已診斷ALS患者超過3500例。」

規範化治療能幫助病患有質量地帶病生活

儘管ALS仍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但有許多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並適當延長生存時間,應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解放軍總院第一醫學中心神經內科黃旭升教授表示,只要科學規範治療,有質量的帶病生存是可以實現的。規範化治療越早,患者生存獲益就越大。所以對患者和家屬的正確引導、宣傳ALS相關知識至關重要。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姚曉黎教授認為,目前唯一經臨床認證能有效緩解漸凍症的口服藥物是利魯唑片,可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和/或推遲氣管切開的時間。據悉,該藥已在部分省份進入了醫保範圍。崔麗英教授呼籲,「我們希望將有效的藥物納入更多地區的醫保目錄,提高治療的可及性。也希望社會能給予更多支持與關注,讓漸凍症患者們感受到溫暖,能夠有尊嚴、有質量的生活。」

多方合作,共促漸凍症診療及大眾普及

據了解,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漸凍症協作組於2004年成立。協作組中的醫院包括北京、上海、成都等全國數十家大型三甲醫院。2012年,ALS協作組編撰並發布了首部《中國肌萎縮側索硬化診斷和治療指南》,為臨床醫生提供了權威的診療參考;同時,協作組通過定期召開的學術會議及培訓以促進臨床醫務人員的交流和科研水平。目前,協作組正在開展全國範圍內的流行病學調查及研究,希望能全面了解中國ALS診斷和治療的現狀,建立中國患者資料庫,以用於下一步更有針對性的研究。

中國醫師協會全科與繼教部王振華副主任表示,中國醫師協會「融化漸凍的心」社會服務項目從2005年立項以來建立了成熟的救助體系,多種模式向患者展開援助,15年來累計救助患者4200餘名,該項目將持續為漸凍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目前我國對漸凍症的平均診斷時長為14個月,相較日本等國家,中國漸凍症診斷依舊有較大的進步空間。」崔麗英教授最後表示,「我們希望接下來能繼續促進多學科的合作和交流,讓更多地區的醫院加入漸凍症協作組,為國內漸凍症患者提供更好的診療服務。」

相關焦點

  • 漸凍人症是什麼 漸凍人症怎麼預防較好
    近日,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了,很多人都非常惋惜以及深感痛苦。這個偉大的物理學家不僅帶給了我們很多的知識,也讓漸凍人症走進了人們的視線。很多人並不是太了解漸凍人症是什麼樣的一種疾病,小編給大家具體講講漸凍人症是什麼意思。
  • 了解漸凍症,關愛漸凍人
    6月21日是世界漸凍人日。「漸凍症」醫學名稱叫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影響大腦和脊髓中與運動相關的神經細胞,造成運動神經元死亡,令大腦無法控制肌肉運動。主要臨床表現是肌肉逐漸萎縮無力,患者最後會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 「世界漸凍人日」 漸凍人症前兆勿忽視
    央廣網北京6月20日消息 6月21日是世界漸凍人日。漸凍人症,正式名稱是肌萎縮側索硬化症,也叫運動神經元疾病。這種疾病的運動神經元損傷會導致病人出現肌無力、肌肌萎縮、 吞咽障礙、說話不清、肌肉跳動等症狀。
  • 一家五口患漸凍症去世 接診的「漸凍人」越來越多
    一家五口因患漸凍症去世2014年,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肌萎縮側索硬化協作組委員、同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張旻教授接診來了一例非常特殊的家族型「漸凍症」患者。47歲的陳女士是鍾祥人,一直替人搬貨撫養兒女,2012年10月,她就開始感覺到左下肢走路無力,還感覺肌肉一跳一跳的,拖到腳跛了難以走路了,才開始到處看病。
  • 漸凍症 像慢性毒藥一樣吞噬生命的病
    當天,川大華西醫院進行了一場專門針對漸凍人的愛心義診和患者教育宣傳活動,該院神經內科副主任商慧芳教授說,從2006年正式統計以來,川大華西醫院統計到的「漸凍人」有3000多名,還不算不認識此病而未求醫的,「『漸凍人症』理應得到大家的關注,只有早診早治,才能延長這部分病人的生命。」
  • 湖北鍾祥一家五口患漸凍症去世,武漢接診的「漸凍人」越來越多
    47歲的陳女士是鍾祥人,一直替人搬貨撫養兒女,2012年10月,她就開始感覺到左下肢走路無力,還感覺肌肉一跳一跳的,拖到腳跛了難以走路了,才開始到處看病。在詢問病史時,張旻了解到,陳女士的父親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因手腳無力、萎縮,直至死亡。患者的姐姐、患者叔叔的女兒也都因類似病例死亡。結合陳女士的症狀表現,張旻懷疑她「漸凍症」。通過神經電生理檢查,陳女士最終確診此病。
  • 你要高度警惕漸凍人症
    你要高度警惕漸凍人症   今年3月,患「漸凍人症」的著名物理學家霍金離世,享年76歲。「漸凍人症」(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是世界衛生組織開列的五大絕症之一,與癌症和愛滋病齊名。遺憾的是,「漸凍人症」目前尚不能被治癒,但霍金的案例也鼓舞了不少患者。「經過早期診斷、良好的護理、漸凍人症患者也可以很長壽。」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姚曉黎主任在接受家庭醫生在線採訪時指出。
  • 為什麼有人會患上漸凍症?
    據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內科高聰教授介紹,肌萎縮側索硬化即是俗稱的「漸凍症」,其發病症狀為:肌肉逐漸不能動彈,就像被凍住了一樣,逐漸出現肢體無力、肌肉震顫,慢慢會進展為肌肉萎縮與吞咽困難甚至呼吸衰竭。雖然漸凍症病因尚不明確,目前還不能治癒,但及早發現可在醫生的指導下用各種綜合手段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延緩疾病進展。
  • 閩年增50例「漸凍人」
    什麼是「漸凍人」?我省的發病情況如何?海都記者專訪了我省診治「漸凍人症」的權威專家——福建附一醫院副院長、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王檸教授。 英國科學家霍金就是「漸凍人」 王檸說,「漸凍人症」是運動神經元疾病中的一種,學名叫「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
  • 「漸凍人症」如何才能活得更久
    「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人症」)的關注。那麼,「漸凍人症」到底是一種什麼病?如何才能生病後活得長久一些?「漸凍人症」是一種什麼病?從疾病發作到生命結束的整個歷程中,患者能清楚的感知外界信息,如聽到對方的交談和感受對方的撫摸等,但是身體像被冰凍住了一樣,一步步地喪失回應的能力,故俗稱為「漸凍人症」。「漸凍人症」早期有哪些表現?肖頌華指出,由於ALS起病隱匿,進展緩慢,導致患者經常容易忽視該病的發展。
  • 治療「漸凍人症」新策略 「老藥」有望成治療新藥
    &nbsp&nbsp&nbsp&nbsp一種用於治療哮喘的藥物有可能成為治療漸凍人症的新藥。日前,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徐進研究組,揭示了導致部分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的新機制,並發現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臨床中用於治療哮喘的藥物曲尼司特,有可能成為治療ALS的新藥。該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大腦》雜誌。
  • 【科研資訊】我國在漸凍人症分子遺傳獲新突破,成功研製基因檢測試劑盒
    為了更好地宣傳法律法規、企業文化、展示企業規模,搭建政府與企業的橋梁,促進協會與企業的良好互動,我會微信平臺現已開通(微信號:caclp_caivd)。CACLP微信將及時發布最新資訊、行業動態,歡迎業界同仁關注並祈盼獲得您的支持與建議!近來「冰桶挑戰」風靡全球,漸凍人症的治療及科研狀況引發社會的高度關注。
  • 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漸凍人症)的治療方法介紹
    肌萎縮側索硬化症,英語名: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簡稱ALS,俗稱漸凍人症。它是一種不可逆的致死性運動神經元疾病,主要症狀是四肢和軀幹的肌肉逐漸無力和萎縮。這種病一般進展迅速,半數以上患者診斷後的平均生存期為3-5年,最後多死於呼吸肌無力導致的呼吸衰竭。
  • 幹細胞治療漸凍症上市有望 FDA探討新審批途徑
    FDA探討漸凍症幹細胞療法的新審批流程近期,美國頭腦風暴公司宣布與美國FDA舉行了高級別會議,會議的主題是討論漸凍症幹細胞療法NurOwn獲批的潛在管理途徑,旨在以一種新的方式來推進審批流程[1]。目前這款NurOwn療法正處在III期關鍵試驗階段(NCT03280056)。
  • 七成患者未針對病因治療 中國漸凍人治療存三大誤區
    人民網上海3月8日電 漸凍人,一個為人熟知而又格外陌生的名詞背後,承載的是患者和家庭的無數辛酸和付出。而根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漸凍人症(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平均診斷時間為14個月,比歐美發達國家14-17.8個月要快。
  • 中國目前有20萬漸凍人 90%人存活不超過5年
    專家指出,「漸凍人症」的發病率在十萬分之一,屬於世界罕見病,目前還無法根治,有一半人會在3年內死亡,90%的人存活不超過5年。專家呼籲,目前我國約有20萬「漸凍人」,期望能有更多的力量來關心和幫助「漸凍人」等罕見病患者,用大家的愛心熱心去融化「漸凍的心」。■本報記者項丹平一桶桶冷水當頭澆下,全身瞬間「哆嗦」一下。近日,來自美國的「冰桶挑戰」風靡全球,並迅速澆到中國。
  • 當我的朋友患上漸凍症-虎嗅網
    這其中貫穿著沉默的希望:希望這是其他任何可以治療的疾病,而不是漸凍症。尋找答案11月份時,布賴恩來到傑弗裡·羅斯坦的辦公室,他是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知名漸凍症專家。會議結束後,布賴恩和桑德拉開始告訴更多人這個秘密——畢竟自己守著診斷結果感覺就像生活在另一個現實中一樣。布賴恩一直很喜歡社交,甚至早在高中時,他就是朋友圈子中的中心人物。這時,他已經下定決心不僅要投入到自己的治療中,還要致力於更廣泛地抗擊漸凍症。
  • 已進入III期臨床,幹細胞治療漸凍症有望上市
    霍金是一名漸凍症患者,這類疾病尚缺乏有效治療手段,許多科學家將希望寄託於幹細胞。事實上,幹細胞治療漸凍症已有幾十年的研究歷史,目前新一輪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根據CBS新聞4月8日報導,美國麻省總醫院正在開展幹細胞治療漸凍症的臨床試驗,採用患者骨髓間充質幹細胞來修復大腦和脊髓,旨在減少導致漸凍症惡化的腦部炎症。
  • 為什麼漸凍症患者需要無創呼吸機治療
    你可能沒聽過肌萎縮側索硬化,但應該聽過漸凍症,名字起得非常精準,疾病的痛苦程度如同讓人難堪的程度一樣:眼巴巴的看著自己光滑的皮膚萎縮,看著蚊子叮自己卻無能為力,身體逐漸被凍住,不能說、不能吃飯,直至不能呼吸……漸凍人行動不便的圖片
  • 多方發力「融化漸凍的心」 河北多名「漸凍人」獲免費援助
    6月1日,中國醫師協會第十四屆「融化漸凍的心」社會服務項目發布會在石家莊召開。圖為發布會現場。 記者張淑會攝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張淑會)漸凍人症,即肌萎縮側索硬化症,英文簡稱ALS。患者會出現四肢、軀幹、胸部腹部的肌肉無力和萎縮,像身體的某一部分被凍住一樣,俗稱「漸凍人」。漸凍人症,是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與愛滋病、癌症等並列的五大絕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