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漸凍人症」新策略 「老藥」有望成治療新藥

2020-12-03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一種用於治療哮喘的藥物有可能成為治療漸凍人症的新藥。日前,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徐進研究組,揭示了導致部分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的新機制,並發現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臨床中用於治療哮喘的藥物曲尼司特,有可能成為治療ALS的新藥。該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大腦》雜誌。

&nbsp&nbsp&nbsp&nbspALS,俗稱漸凍人症,是一種由於運動神經元進行性死亡造成的嚴重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目前對漸凍人症缺乏有效的幹預治療手段,一旦確診,患者多在3—5年內去世,因此對漸凍人症新藥的研發有迫切需求。

&nbsp&nbsp&nbsp&nbsp鑑於曲尼司特從上世紀80年代就在臨床中用於治療哮喘,有較強的安全性,也可以通過血腦屏障,這項新的研究將促進曲尼司特及其他NMD激活劑作為治療漸凍人症創新藥的動物實驗及臨床研究,為漸凍人症患者帶來新的希望。(記者 黃海華)

相關焦點

  • 幹細胞治療漸凍症上市有望 FDA探討新審批途徑
    近年來,美國FDA對細胞治療產品的前景給予認可,並正在努力為這類創新新藥的發展勾勒一條現代化、有效的道路,他們計劃從加速審批路徑、快速通道資格、增加審評員以及制定新指導文件等方面來推進。2019年初FDA宣布了對未來細胞治療的發展計劃,預測到2025年這一領域每年將有10-20款新藥獲得批准,囊括細胞和基因療法產品。
  • 已進入III期臨床,幹細胞治療漸凍症有望上市
    偉大的科學家霍金曾在幹細胞展望紀錄片中表示,「醫學界的新時代已經近在眼前,新時代裡,人體任何疾病都可醫治,全靠我們體內那些擁有異能的細胞,它們叫幹細胞。」霍金是一名漸凍症患者,這類疾病尚缺乏有效治療手段,許多科學家將希望寄託於幹細胞。
  • 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漸凍人症)的治療方法介紹
    肌萎縮側索硬化症,英語名: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簡稱ALS,俗稱漸凍人症。它是一種不可逆的致死性運動神經元疾病,主要症狀是四肢和軀幹的肌肉逐漸無力和萎縮。這種病一般進展迅速,半數以上患者診斷後的平均生存期為3-5年,最後多死於呼吸肌無力導致的呼吸衰竭。
  • 「世界漸凍人日」:專家提醒漸凍症要儘量早發現、早治療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石小宏)6月21日是「世界漸凍人日」,當天,中華醫學會肌萎縮側索硬化協作組、中國醫師協會漸凍人項目專家委員會共同在成都舉辦了一場公益愛心義診和患教普科宣傳。以提高大眾對漸凍症的認知,增強患者的規範性治療意識。參與現場活動的漸凍症患者不僅獲得了規範化診療以及家庭護理的專業指導,還免費領取了涵蓋疾病全程管理知識的《漸凍人患者手冊》。
  • 一圖讀懂 | 「漸凍人症」新藥研發新進展
    肌萎縮側索硬化症 (amy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俗稱「漸凍人症「,該病是由於運動神經細胞進行性退化,導致四肢、軀幹、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漸無力和萎縮,以及言語、吞咽和呼吸功能減退,直至呼吸衰竭死亡。該病多見於40至50歲的男性,病因至今不明,部分病例可能與遺傳及基因缺陷有關。
  • 漸凍症患者有藥了!國內上市首款依達拉奉注射液
    (健康時報記者尹薇)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日前批准了南京先聲東元製藥有限公司必存(依達拉奉注射液,含5ml:10mg、20ml:30mg兩種規格)新的適應症用於漸凍人症治療。這是全球第二家、國內第一家上市的依達拉奉注射液,由於該藥曾被長期用於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已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安全性良好。因此在獲批漸凍人治療用藥後,有望幫助患者尤其是中國患者的病情進展延長生存時間和提高生活質量。
  • 為什麼漸凍症患者需要無創呼吸機治療
    你可能沒聽過肌萎縮側索硬化,但應該聽過漸凍症,名字起得非常精準,疾病的痛苦程度如同讓人難堪的程度一樣:眼巴巴的看著自己光滑的皮膚萎縮,看著蚊子叮自己卻無能為力,身體逐漸被凍住,不能說、不能吃飯,直至不能呼吸……漸凍人行動不便的圖片
  • 七成患者未針對病因治療 中國漸凍人治療存三大誤區
    人民網上海3月8日電 漸凍人,一個為人熟知而又格外陌生的名詞背後,承載的是患者和家庭的無數辛酸和付出。而根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漸凍人症(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平均診斷時間為14個月,比歐美發達國家14-17.8個月要快。
  • 20萬「漸凍人」福音!國產創新治療藥獲批上市
    【製藥網 行業動態】近日,國內「漸凍人」迎來了福音。國家藥監局日前批准了南京先聲東元製藥有限公司必存(依達拉奉注射液,含5ml:10mg、20ml:30mg兩種規格)新的適應症用於「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治療。
  • 導致漸凍症發病的危險因素有哪些?如何治療?
    在我國,大約有20萬「漸凍人」。曾有病友描述自己的病:身體像是被冰雪凍住,今天是腿,明天是手臂,到最後可能蔓延到手指,甚至連控制聲帶發聲和眼球轉動的肌肉也不例外。對於漸凍症患者來說,他們的靈魂仿佛被囚禁在了這個無法動彈的身體裡。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漸凍症呢? 為什麼會得漸凍症?
  • 了解漸凍症,關愛漸凍人
    6月21日是世界漸凍人日。「漸凍症」醫學名稱叫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影響大腦和脊髓中與運動相關的神經細胞,造成運動神經元死亡,令大腦無法控制肌肉運動。主要臨床表現是肌肉逐漸萎縮無力,患者最後會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 漸凍人症是什麼 漸凍人症怎麼預防較好
    近日,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了,很多人都非常惋惜以及深感痛苦。這個偉大的物理學家不僅帶給了我們很多的知識,也讓漸凍人症走進了人們的視線。很多人並不是太了解漸凍人症是什麼樣的一種疾病,小編給大家具體講講漸凍人症是什麼意思。
  • 科技部:科研攻關組遵循老藥新用研發策略
    來源:央視原標題:科技部:科研攻關組遵循老藥新用研發策略今天(3月17日)下午,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張新民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在藥物研發過程中,科研攻關組遵循老藥新用的研發策略。在藥品說明書中,規定了適應症、禁忌證和不良反應,嚴格按照說明書或診療方案中的治療方法,可以確保安全。對於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還沒有上市的新藥,將根據研發的進展情況,對安全性和有效性進行持續的關注。(總臺記者 史迎春 楊弘楊 喬全興 張熙)
  • 「世界漸凍人日」 漸凍人症前兆勿忽視
    漸凍人症的早期症狀有哪些?漸凍人症的初期,患者往往只有一些異樣的感覺和表現,沒有明顯的症狀,很容易被忽視。漸凍人症的早期發病比較緩慢隱匿,多起於手,會感覺手指變的僵硬、無力、笨拙甚至出現肌肉萎縮、肌束震顫和麻木感,如手拿重物力量不足,手裡東西易掉落等。
  • 科學網—CAR-T細胞療法有望成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新策略
    「兩年前,我幾乎已經成了一個廢人,感覺生命走到了盡頭。」來自浙江的馬女士這樣感慨。
  • 「漸凍人」父親,拿什麼治療你
    今天6月21日是父親節,也是第20屆「世界漸凍人日」。「漸凍症」的學名叫「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是運動神經元病中的一種,被世衛組織列為五大絕症之一。患上這種疾病的人,由於運動神經細胞受損,肌肉失去神經支配逐漸萎縮和無力,以至癱瘓,身體如同被凍住一樣,所以俗稱為「漸凍人」。
  • 比癌症還要殘忍,漸凍症真的無藥可醫嗎?治療方法有1點突破
    說起漸凍症,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霍金,但在武漢抗疫期間,我們的「人民英雄」張定宇院長,也讓人們為之心疼。張定宇曾介紹自己的病情:「我是一個漸凍症患者,雙腿已經開始萎縮,全身慢慢都會失去知覺。」漸凍症會使運動神經元逐漸受到損害,導致肌肉無力、僵硬、就像是人被「凍住」一樣。漸凍症的具體症狀主要有以下這些。2、漸凍症有哪些症狀?漸凍症的首發症狀通常是一條腿、一隻手、面部或者舌頭無力,無力症狀逐漸蔓延到雙臂和雙腿。
  • 一家五口患漸凍症去世 接診的「漸凍人」越來越多
    他是全球最知名的漸凍症患者,也是存活時間最長的漸凍症患者,他的勇氣與堅持鼓舞了全世界。他強韌的生命力、堅強的意志力、樂觀豁達的性格、以及良好的醫療條件等等,一起創造了奇蹟。然而,絕大多數的漸凍症患者沒有那麼幸運。「漸凍症」是一種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受損的慢性進展性疾病,學名是肌萎縮側索硬化症(英文縮寫為ALS),也稱運動神經元病。
  • 安立璽榮獲得比爾·蓋茨及阿茲海默症協會資助,助推創新免疫治療新藥開發
    阿茲海默症協會首席科學官Maria C. Carrillo博士說:「隨著失智症席捲全球,最重要的是我們迫切需要能夠預防或治療阿茲海默症或其他各類型失智症的療法。阿茲海默症協會很高興能協助安立璽榮將這樣有希望的新療法推進至臨床試驗」。Part the Cloud計劃將無償資助一百萬美元推動安立璽榮的EI1071免疫新藥在美國進行人體一期臨床試驗。
  • 中國「漸凍人」新藥!正大豐海新藥依必坦震撼上市!
    提前佔位一致性評價 獨家競爭賽道:正大豐海依必坦以新3類藥註冊獲批,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目前國內已有多個廠家申報依達拉奉小容量注射液一致性評價,本品為獨家劑型獲一致性評價;本品在部分省市可以進行優先掛網,與依達拉奉小容量注射劑可做較好區隔,市場潛力可觀,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