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當歸液吃生泥鰍攻克「漸凍人」絕症?

2020-11-30 半島網官網



    養生暢銷書作家馬悅凌說,「漸凍人」是她治療過的最簡單的病。事實上,漸凍人症是世界難題,患此病的科學家霍金還坐在他的輪椅上。以泥鰍、當歸配合「高熱量食物 」,除了治療「漸凍人」,馬悅凌還稱她治好了肝癌 、乳腺癌 、肺癌患者,讓高位截癱的人恢復了知覺。不過這一切,她都稱涉及病人隱私,未提供具體事例。馬悅凌曾是一名護士,沒有醫師資格證。相關醫學專家認為她事實上是在行醫,但她的治療方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並且可能危害身體。調查顯示,暢銷養生書作家馬悅凌除了是「健康教母」,背後還有一個巨大的商業世界。

全身穴位注射當歸液治絕症

    針尖沿著脊椎兩側的穴位不停扎入,李凱(化名)的表情因痛苦而扭曲,密密麻麻的針眼不停向外滲著黃色的液體。大椎穴、陶道穴……4個人架住李凱,針頭扎入與拔出,共計扎了 180針,注射了 180毫升的複方當歸注射液。請來幫著注射的醫生強調,從沒有這樣的先例,「出了事別找我」。

    45歲的天津靜海縣商人李凱是「漸凍人症」患者。如今,他每隔七天要進行一次全身穴位注射,依據是「健康教母」馬悅凌的「指導治療」。

    「這些年我們跑遍了國內大小醫院,直到遇見馬悅凌老師,她告訴我們,這個病很好治,她已治好多例。」5月5日,李凱的女兒李可(化名)稱,「全身穴位注射當歸液是馬老師的獨創療法」,不過李可說現在還看不出一點療效。

    在北京,接受馬悅凌「指導治療」三個月後,李可覺得父親無明顯療效,接回了李凱。李可稱,當初說治療完全免費,但剛治了一次就要錢,就說需要3000元。「他的手指頭原先不能動,後來能動幾個,這不就是療效嗎?」6月11日,馬悅凌稱李可一家「忘恩負義」,她稱都是免費治療,「治好了你給多少我都收」。李可則說,其實父親的手指沒看出變化。

下一步她準備攻克愛滋病

    「不到一周治好80多歲的東北老太的乳腺癌,治好多例肝癌和腫瘤……」6月11日,在馬悅凌位於北京的居所,她的助手遞給記者一張紙,上面記錄著馬悅凌過去一年創造的「奇蹟」。這名助手稱,馬悅凌創造的類似醫學奇蹟有100多個,「治療『漸凍人』只是她探索人類健康的一個項目,下一步馬老師準備攻克愛滋病。記者提出約訪她治癒的患者,馬悅凌以涉及病人隱私為由婉拒。

    6月11日,馬悅凌面前的茶几上,攤放著十餘份各地郵寄來的「漸凍人」問診單。這些患者都是看了馬悅凌在個人網站上公布的「指導治療」案例後,慕名求助的。馬悅凌稱,她指導治療「漸凍人」開始於去年年中,首批12名病人,「全部免費」。李凱正是12名患者之一。點開馬悅凌個人官網,首頁顯眼處有《馬悅凌向世人公布「漸凍人」治療全過程》,公布了12名漸凍人症患者的問診單和病案。問診單中有約百項問題,患者回答,馬悅凌逐項點評。在李可看來,馬悅凌的個人網站更像一個網上診所。該網站實名註冊會員22萬人。

專家:無科學依據且有危險

    馬悅凌稱,她治癒了多例疑難雜症,其中有肝癌、乳腺癌,還讓一名高位截癱的患者恢復了知覺。不過均未有具體姓名地址的實例舉證。在馬悅凌看來,人體幾乎所有的疾病都是氣血虛寒所致,因此有活血、補血作用的中藥當歸,幾乎可包治百病。2010年6月,成都市十多名市民因生吃活泥鰍感染寄生蟲病住院治療,他們都是看了馬悅凌寫的《不生病的智慧》一書。這一事件被媒體廣泛報導後,馬悅凌一度被推到風口浪尖。如今,馬悅凌稱生吃活泥鰍是治療漸凍人症的法寶。

    今年1月,馬悅凌在接受養生雜誌《曬share》採訪時稱,「漸凍人症是我治過的最簡單的病,生泥鰍是我治病的最重的一個砝碼……你們得給小泥鰍立碑,功勞全是它的」。

    6月2日,北醫三院副院長樊東升說,對於全身都逐漸失去運動能力、吞咽困難的漸凍人症患者來說,生吃活泥鰍是一枚隨時可引爆的地雷。對於生吃泥鰍與穴位注射當歸液治療漸凍人症,樊東升說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什麼是「漸凍人」

    漸凍人症是運動神經元疾病的俗稱,與癌症、愛滋病並列世界三大難以治癒病症。患者大腦、腦幹和脊髓中運動神經細胞受到侵襲,肌肉逐漸萎縮無力以至癱瘓,身體如同被逐漸凍住,故稱「漸凍人」。「漸凍人」是世界級難題,目前尚不清晰病因,中國目前至少有 20萬漸凍人症患者。這種病在全世界尚無有效療法,只能緩解症狀。

馬悅凌的「治療觀點」

    馬悅凌在網站文章中稱,「『漸凍人』這個病名已經告訴了我們,這個人的身體被『凍』住了……這種疾病的根本原因只有二個:一是身體過度受寒涼,二是過度消耗身體的能量……」她在《融化「 漸凍人」記》中寫道:「不就是說這個人的身體進入了冬天?那就為身體升溫、回暖、化凍不就行了嘛……」馬悅凌稱:「我將向世人證明,『漸凍人』這一千古絕症並不像現在醫學界說的那樣毫無希望。」

從初級護士變身「健康教母」,出書成名後成立幾家公司 光賣「固元膏」利潤幾個億?

    馬悅凌至今還是一名初級護士,無醫師資格證。後來被一檔醫療保健節目聘為兼職主持人,節目很受歡迎,馬悅凌開始成名。此後她開始出書,其第一本書《不生病的智慧》一出版就迅速佔領各書店暢銷榜。其商業夥伴稱「僅馬悅凌牌固元膏在廣州的銷售利潤都能達到幾個億。」

    承認只是初級護士

    馬悅凌承認她至今還是一名初級護士,無醫師資格證。「我所有的醫學知識都是靠自悟的。我比其他人有天賦。我自幼體弱多病,於是經常搜集各種偏方,拿自己的身體做實驗,屬久病成醫 ,再將個人的經驗向身邊的親人朋友推廣。」馬悅凌說。

    馬悅凌說,自己從各種健康、保健與養生雜誌和書籍搜集治療各種疾病的小文章,進行歸納總結,變成自己的東西。

    去年6月,《生命時報》曾撰文質疑馬悅凌的養生理論均來自剪報文章,並逐一駁斥了她的養生方法。民間科普組織科學松鼠會則專題析理馬悅凌的治病與養生理論,稱其「荒謬至極,且涉嫌非法行醫」。

    對此,馬悅凌表示「淡定」,她稱,實踐和時間將證明她是正確的,現在不想去爭辯。

    兼職主持做出名氣

    馬悅凌原名馬秋紅,1963年生於南京,其簡歷顯示,1982年至2005年在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任護士,其中1999年-2005年在醫院辦公室從事行政工作。1996年,「形象好,口才好,又是單位文藝骨幹」的馬悅凌被江蘇電視臺一檔醫療保健節目聘為兼職主持人。

    一名接近馬悅凌的人士介紹,「節目很受歡迎,這也為她以後出書奠定基礎。電視節目讓馬悅凌成為養生圈內小有名氣的人物,她還同時為多家健康雜誌開專欄,並將自己整理的文章上傳到網際網路的各大論壇。

    網絡推銷與出書

    給馬悅凌的人生帶來轉折的,是她2006年發布在多個網絡論壇的文章《我簡單的方法就能治好心腦血管病癌症及多種慢性病》。當年,鳳凰出版集團江蘇文藝出版社策劃人聯繫了馬悅凌。2007年9月,馬悅凌著的第一本書《不生病的智慧》出版。這本書一出來,迅速佔領各書店暢銷榜,被評為當年十大健康好書之一。馬悅凌也開始到各大電視臺參加主持各種養生節目,談自己的氣血養生治病之道。

    隨後,馬悅凌又出版了《溫度決定生死》、《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醫生》等幾本書。「之前,出版社為了賣書故意給我包裝了個『健康教母』的稱號,如今我是完全能配得上這個稱呼的。」6月11日,馬悅凌說。

    巨大的商業市場

    「我們就是要做大『馬悅凌』這三個字的影響力。這個品牌的市場前景不可限量,僅馬悅凌牌固元膏在廣州的銷售利潤都能達到幾個億 。」6月11日,一名自稱與馬悅凌是生意合作夥伴的人士介紹,目前市場上的馬悅凌牌固元膏,很多都是貼牌,真正由馬悅凌公司生產的固元膏商標審批還沒有下來。

    據馬悅凌個人官方網站提供的材料顯示,馬悅凌「個人品牌企業」已經聚合成為「馬悅凌健康養生集團」。該集團目前有職工200餘人,有4家子公司。

    馬悅凌並不否認對「馬悅凌」品牌的經營。「我也要活著啊,我不能一直免費去做事情啊,「我追求的根本不是物質,我追求的是如何發現一條讓人類能走向健康的康莊大道」。

    本版文圖均據《新京報》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修相科]

相關焦點

  • 生吃泥鰍致病不治病 保健莫把怪方當藥方
    她的月經不調總是讓母親朱女士頭痛,當朱女士從「健康教母」馬悅凌寫的《不生病的智慧》一書上看到在足底反射區注射當歸液的方法時,很是高興。  朱女士告訴筆者:「馬悅凌在書中說這個注射當歸液的方法是從足底反射區上直接補氣血,要比胃、腸的慢慢吸收來得更直接,更迅速。」  朱女士承認一開始她也有些疑惑,畢竟腳底打針從來都沒聽說過。
  • 讓漸凍人活在溫暖的陽光中
    高學歷、高顏值,正值大好年華,卻患上世上五大絕症之一的漸凍症,婁滔的不幸經歷讓人扼腕痛惜。值得獻上敬意的是,婁滔有一顆善良的心,她在遺囑中說道:「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而應該以生命的質量和厚度來衡量。」「希望醫學能早日攻克這個難題,讓那些因為『漸凍症』而飽受折磨的人早日擺脫痛苦。」古人云:「善人者,人亦善之。」
  • 北大女博士患絕症 除了「漸凍人」你還知道哪些可怕的罕見病?
    近日,一則「北大女博士身患漸凍症,立遺囑捐獻全部器官」的新聞牽動了大家的心。  北大女博士婁滔  醫護人員給北大女博士婁滔慶生  北大女博士婁滔患病前  北大女博士婁滔患病前  面對這個無法醫治的絕症,這個像天使一樣的姑娘,選擇口述遺囑,捐獻出自己的器官,並要求「將骨灰撒入長江,不給這個社會帶來任何負擔」,而這份遺囑,應該是她留下的最珍貴的「禮物」。
  • 漸凍人症是什麼 漸凍人症怎麼預防較好
    近日,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了,很多人都非常惋惜以及深感痛苦。這個偉大的物理學家不僅帶給了我們很多的知識,也讓漸凍人症走進了人們的視線。很多人並不是太了解漸凍人症是什麼樣的一種疾病,小編給大家具體講講漸凍人症是什麼意思。
  • 泥鰍好吃嗎,泥鰍吃了對人有什麼好處呢?
    泥鰍可好吃了,小時候還抓過泥鰍呢,可好玩兒了。話說「天上的斑鳩、地下的泥鰍」,水中人參,泥鰍吃了極有好處的,,泥鰍做得好味道真的是美的不要不要的,簡直色香味俱全,那麼吃泥鰍有哪些好處呢?1、先來看看泥鰍的成分:泥鰍肉含有多種酶:蛋白酶、磷酸葡萄糖變位酶、乳酸脫氫酶、天冬氨酸轉氨酶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鈣、磷、鐵等元素,含有腺嘌呤、鳥嘌呤、核苷、腺苷酸、鳥苷酸、維生素A、B1.B2,和煙酸、肌肉蛋白、亞精胺、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等。
  • 「漸凍天使」婁滔以另一種姿態永留人間
    新華社合肥4月10日電(記者陳尚營)科學家們將藉助因「漸凍症」離世的北大女博士婁滔的細泡,向「漸凍症」這一世界難題發起挑戰。「我走之後,頭部可以留給醫學做研究。其他所有器官,凡是可以挽救他人生命的,盡可以捐給他人使用。
  • 「世界漸凍人日」 漸凍人症前兆勿忽視
    央廣網北京6月20日消息 6月21日是世界漸凍人日。漸凍人症,正式名稱是肌萎縮側索硬化症,也叫運動神經元疾病。這種疾病的運動神經元損傷會導致病人出現肌無力、肌肌萎縮、 吞咽障礙、說話不清、肌肉跳動等症狀。
  • 多方發力「融化漸凍的心」 河北多名「漸凍人」獲免費援助
    6月1日,中國醫師協會第十四屆「融化漸凍的心」社會服務項目發布會在石家莊召開。圖為發布會現場。 記者張淑會攝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張淑會)漸凍人症,即肌萎縮側索硬化症,英文簡稱ALS。患者會出現四肢、軀幹、胸部腹部的肌肉無力和萎縮,像身體的某一部分被凍住一樣,俗稱「漸凍人」。漸凍人症,是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與愛滋病、癌症等並列的五大絕症之一。
  • 吃泥鰍的禁忌有哪些 泥鰍有哪些功效
    泥鰍是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但是泥鰍也會有一定的禁忌,那麼吃泥鰍的禁忌有哪些呢?吃泥鰍的好處也是非常多的,吃泥鰍有哪些好處?泥鰍的做法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吃泥鰍的禁忌有哪些1、泥鰍+黃瓜:抑制消化和吸收泥鰍與黃瓜一同食用,會不利於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所以二者不宜搭配同食。
  • 漸凍症老人每天眨眼幾萬次「打」出15萬字自傳
    今年66歲的龔勳惠是一名「漸凍人」,2002年,她被檢查出患上了運動神經元病(也叫肌萎縮側索硬化,別稱「漸凍人」),隨即就是長達17年的病魔抗爭之路。在患病之後,全身幾乎完全癱瘓的龔勳惠只能通過一套殘疾人專用的「全能眼」視控看護系統,通過眼球運動代替滑鼠操作電腦,用眼睛「打字」與人交流。
  • 關於漸凍人,我們了解得還不夠
    這樣的假想,卻是「漸凍人」的日常。「漸凍症」,又稱ALS,是一種極其折磨人的疾病,很多人說它是「比癌症更殘忍的絕症」。你們可能都聽說過它,6年前的「冰桶挑戰」曾風靡全球。看不起病吃不起藥疾病的痛苦外貌的改變外界的歧視......飽受折磨的他們,長久以來一直被摺疊,不是他們不想「被看見」,而是現實讓他們寸步難行。
  • 漸凍人霍金的中國「忘年交」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簡稱ALS),屬於運動神經元病的一種,發病率為十萬分之四,90%患者存活期不超過5年,屬於世界罕見病,被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為五大絕症之一, 2018年在中國發布的《第一批罕見病目錄》中位列第四。
  • 泥鰍的功效 泥鰍這樣吃容易中毒
    泥鰍大家應該很熟悉吧,小時候一到下雨天水溝裡就會出現很多泥鰍,那時候都沒人吃不過現在吃泥鰍的人越來越多了。大家知道泥鰍的營養價值有哪些嗎?泥鰍的食用方法又有哪些呢?感興趣的朋友請看以下內容吧。泥鰍的功效瘦身養顏泥鰍的營養價值很高,首先就體現在它有瘦身養顏的作用。每100克泥鰍中的蛋白質高達19-22克,高於一般的草魚、鯽魚、鯉魚等常見魚類。泥鰍的脂肪含量很低,每100克中僅有3克左右。
  • 長期吃泥鰍,對身體有什麼好處?看完漲知識了
    長期吃泥鰍,對身體有什麼好處?答案你絕對想不到泥鰍對於城裡人來說,應該是挺陌生的,這個黑不溜秋全身滑滑的玩意真的可以拿來吃嗎,但對於農村地區來說,這可是個寶貝啊,田裡河邊一撈,滿滿一整桶,小孩子們歡呼雀躍,今天又有豐盛的大餐了,那麼泥鰍真的有那麼好吃嗎,對人體又有什麼好處呢?
  • 記者探訪「漸凍人」專科病區
    這種病,被稱為「漸凍症」。在世界衛生組織開列的五大絕症中,漸凍症與癌症、愛滋病齊名。昨天是第20個世界漸凍人日,記者走進「漸凍人」專科病區,了解漸凍症治療情況,也希望全社會關注他們,讓他們更有質量地活下去。「只要樂觀,啥也不怕」住院三個多月,劉偉胖了好幾斤。
  • 好大夫在線聯合北京協和醫院發起免費「漸凍人症」講座
    9月14日,國內最大的醫療網站好大夫在線(www.haodf.com)將攜手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中國醫師協會漸凍人項目委員會,對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患者(俗稱「漸凍人」),發起免費知識普及講座。
  • 北大患絕症女博士婁滔遺囑全文 婁滔資料照片
    「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而應該以生命的質量和厚度來衡量。」——這不是什麼名人名言,而是一位29歲北大女博士婁滔的遺囑。  這位美麗的姑娘在2016年1月被查出患有運動神經元病(俗稱漸凍症)。一年多來,病情不斷惡化,她留下遺囑,「我走之後,頭部可留給醫學做研究。
  • 世界漸凍人日丨從手腳僵硬開始 因冰桶、霍金引發關注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有這樣的一個群體,他們從肌肉萎縮無力、四肢不協調,到說話、進食變得困難,身體逐漸像被冰雪封住,這就是「漸凍人」。大家熟知的物理學家、思想家霍金就是一位「漸凍人症」患者,他從21歲時就被醫生診斷出漸凍人症到2018年才去世,經歷了55年的時間,或被認為是全球患漸凍症後最長壽的人。著名卡通片《海綿寶寶》原作者史蒂芬·海倫伯格也被診斷罹患漸凍人症,與病痛鬥爭一年多後,於 2018年11月26日去世。2014年,遍布全球的冰桶挑戰賽更是為「漸凍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 霍金其實已經死了嗎 臨沂人知道什麼是漸凍人症嗎
    今天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離世,但在消息一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相信,因為之前就傳過霍金早已經去世的消息,當然都是謠言,但霍金確實是身患重病,那霍金究竟得的是什麼病呢?   霍金得的什麼病呢?   漸凍人症,學名為 " 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 "(ALS) ,是世界五大絕症之一。
  • 「世界漸凍人日」:專家提醒漸凍症要儘量早發現、早治療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石小宏)6月21日是「世界漸凍人日」,當天,中華醫學會肌萎縮側索硬化協作組、中國醫師協會漸凍人項目專家委員會共同在成都舉辦了一場公益愛心義診和患教普科宣傳。以提高大眾對漸凍症的認知,增強患者的規範性治療意識。參與現場活動的漸凍症患者不僅獲得了規範化診療以及家庭護理的專業指導,還免費領取了涵蓋疾病全程管理知識的《漸凍人患者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