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暢銷書作家馬悅凌說,「漸凍人」是她治療過的最簡單的病。事實上,漸凍人症是世界難題,患此病的科學家霍金還坐在他的輪椅上。以泥鰍、當歸配合「高熱量食物 」,除了治療「漸凍人」,馬悅凌還稱她治好了肝癌 、乳腺癌 、肺癌患者,讓高位截癱的人恢復了知覺。不過這一切,她都稱涉及病人隱私,未提供具體事例。馬悅凌曾是一名護士,沒有醫師資格證。相關醫學專家認為她事實上是在行醫,但她的治療方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並且可能危害身體。調查顯示,暢銷養生書作家馬悅凌除了是「健康教母」,背後還有一個巨大的商業世界。
全身穴位注射當歸液治絕症針尖沿著脊椎兩側的穴位不停扎入,李凱(化名)的表情因痛苦而扭曲,密密麻麻的針眼不停向外滲著黃色的液體。大椎穴、陶道穴……4個人架住李凱,針頭扎入與拔出,共計扎了 180針,注射了 180毫升的複方當歸注射液。請來幫著注射的醫生強調,從沒有這樣的先例,「出了事別找我」。
45歲的天津靜海縣商人李凱是「漸凍人症」患者。如今,他每隔七天要進行一次全身穴位注射,依據是「健康教母」馬悅凌的「指導治療」。
「這些年我們跑遍了國內大小醫院,直到遇見馬悅凌老師,她告訴我們,這個病很好治,她已治好多例。」5月5日,李凱的女兒李可(化名)稱,「全身穴位注射當歸液是馬老師的獨創療法」,不過李可說現在還看不出一點療效。
在北京,接受馬悅凌「指導治療」三個月後,李可覺得父親無明顯療效,接回了李凱。李可稱,當初說治療完全免費,但剛治了一次就要錢,就說需要3000元。「他的手指頭原先不能動,後來能動幾個,這不就是療效嗎?」6月11日,馬悅凌稱李可一家「忘恩負義」,她稱都是免費治療,「治好了你給多少我都收」。李可則說,其實父親的手指沒看出變化。
下一步她準備攻克愛滋病「不到一周治好80多歲的東北老太的乳腺癌,治好多例肝癌和腫瘤……」6月11日,在馬悅凌位於北京的居所,她的助手遞給記者一張紙,上面記錄著馬悅凌過去一年創造的「奇蹟」。這名助手稱,馬悅凌創造的類似醫學奇蹟有100多個,「治療『漸凍人』只是她探索人類健康的一個項目,下一步馬老師準備攻克愛滋病。記者提出約訪她治癒的患者,馬悅凌以涉及病人隱私為由婉拒。
6月11日,馬悅凌面前的茶几上,攤放著十餘份各地郵寄來的「漸凍人」問診單。這些患者都是看了馬悅凌在個人網站上公布的「指導治療」案例後,慕名求助的。馬悅凌稱,她指導治療「漸凍人」開始於去年年中,首批12名病人,「全部免費」。李凱正是12名患者之一。點開馬悅凌個人官網,首頁顯眼處有《馬悅凌向世人公布「漸凍人」治療全過程》,公布了12名漸凍人症患者的問診單和病案。問診單中有約百項問題,患者回答,馬悅凌逐項點評。在李可看來,馬悅凌的個人網站更像一個網上診所。該網站實名註冊會員22萬人。
專家:無科學依據且有危險馬悅凌稱,她治癒了多例疑難雜症,其中有肝癌、乳腺癌,還讓一名高位截癱的患者恢復了知覺。不過均未有具體姓名地址的實例舉證。在馬悅凌看來,人體幾乎所有的疾病都是氣血虛寒所致,因此有活血、補血作用的中藥當歸,幾乎可包治百病。2010年6月,成都市十多名市民因生吃活泥鰍感染寄生蟲病住院治療,他們都是看了馬悅凌寫的《不生病的智慧》一書。這一事件被媒體廣泛報導後,馬悅凌一度被推到風口浪尖。如今,馬悅凌稱生吃活泥鰍是治療漸凍人症的法寶。
今年1月,馬悅凌在接受養生雜誌《曬share》採訪時稱,「漸凍人症是我治過的最簡單的病,生泥鰍是我治病的最重的一個砝碼……你們得給小泥鰍立碑,功勞全是它的」。
6月2日,北醫三院副院長樊東升說,對於全身都逐漸失去運動能力、吞咽困難的漸凍人症患者來說,生吃活泥鰍是一枚隨時可引爆的地雷。對於生吃泥鰍與穴位注射當歸液治療漸凍人症,樊東升說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什麼是「漸凍人」漸凍人症是運動神經元疾病的俗稱,與癌症、愛滋病並列世界三大難以治癒病症。患者大腦、腦幹和脊髓中運動神經細胞受到侵襲,肌肉逐漸萎縮無力以至癱瘓,身體如同被逐漸凍住,故稱「漸凍人」。「漸凍人」是世界級難題,目前尚不清晰病因,中國目前至少有 20萬漸凍人症患者。這種病在全世界尚無有效療法,只能緩解症狀。
馬悅凌的「治療觀點」馬悅凌在網站文章中稱,「『漸凍人』這個病名已經告訴了我們,這個人的身體被『凍』住了……這種疾病的根本原因只有二個:一是身體過度受寒涼,二是過度消耗身體的能量……」她在《融化「 漸凍人」記》中寫道:「不就是說這個人的身體進入了冬天?那就為身體升溫、回暖、化凍不就行了嘛……」馬悅凌稱:「我將向世人證明,『漸凍人』這一千古絕症並不像現在醫學界說的那樣毫無希望。」
從初級護士變身「健康教母」,出書成名後成立幾家公司 光賣「固元膏」利潤幾個億?馬悅凌至今還是一名初級護士,無醫師資格證。後來被一檔醫療保健節目聘為兼職主持人,節目很受歡迎,馬悅凌開始成名。此後她開始出書,其第一本書《不生病的智慧》一出版就迅速佔領各書店暢銷榜。其商業夥伴稱「僅馬悅凌牌固元膏在廣州的銷售利潤都能達到幾個億。」
承認只是初級護士馬悅凌承認她至今還是一名初級護士,無醫師資格證。「我所有的醫學知識都是靠自悟的。我比其他人有天賦。我自幼體弱多病,於是經常搜集各種偏方,拿自己的身體做實驗,屬久病成醫 ,再將個人的經驗向身邊的親人朋友推廣。」馬悅凌說。
馬悅凌說,自己從各種健康、保健與養生雜誌和書籍搜集治療各種疾病的小文章,進行歸納總結,變成自己的東西。
去年6月,《生命時報》曾撰文質疑馬悅凌的養生理論均來自剪報文章,並逐一駁斥了她的養生方法。民間科普組織科學松鼠會則專題析理馬悅凌的治病與養生理論,稱其「荒謬至極,且涉嫌非法行醫」。
對此,馬悅凌表示「淡定」,她稱,實踐和時間將證明她是正確的,現在不想去爭辯。
兼職主持做出名氣馬悅凌原名馬秋紅,1963年生於南京,其簡歷顯示,1982年至2005年在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任護士,其中1999年-2005年在醫院辦公室從事行政工作。1996年,「形象好,口才好,又是單位文藝骨幹」的馬悅凌被江蘇電視臺一檔醫療保健節目聘為兼職主持人。
一名接近馬悅凌的人士介紹,「節目很受歡迎,這也為她以後出書奠定基礎。電視節目讓馬悅凌成為養生圈內小有名氣的人物,她還同時為多家健康雜誌開專欄,並將自己整理的文章上傳到網際網路的各大論壇。
網絡推銷與出書給馬悅凌的人生帶來轉折的,是她2006年發布在多個網絡論壇的文章《我簡單的方法就能治好心腦血管病癌症及多種慢性病》。當年,鳳凰出版集團江蘇文藝出版社策劃人聯繫了馬悅凌。2007年9月,馬悅凌著的第一本書《不生病的智慧》出版。這本書一出來,迅速佔領各書店暢銷榜,被評為當年十大健康好書之一。馬悅凌也開始到各大電視臺參加主持各種養生節目,談自己的氣血養生治病之道。
隨後,馬悅凌又出版了《溫度決定生死》、《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醫生》等幾本書。「之前,出版社為了賣書故意給我包裝了個『健康教母』的稱號,如今我是完全能配得上這個稱呼的。」6月11日,馬悅凌說。
巨大的商業市場「我們就是要做大『馬悅凌』這三個字的影響力。這個品牌的市場前景不可限量,僅馬悅凌牌固元膏在廣州的銷售利潤都能達到幾個億 。」6月11日,一名自稱與馬悅凌是生意合作夥伴的人士介紹,目前市場上的馬悅凌牌固元膏,很多都是貼牌,真正由馬悅凌公司生產的固元膏商標審批還沒有下來。
據馬悅凌個人官方網站提供的材料顯示,馬悅凌「個人品牌企業」已經聚合成為「馬悅凌健康養生集團」。該集團目前有職工200餘人,有4家子公司。
馬悅凌並不否認對「馬悅凌」品牌的經營。「我也要活著啊,我不能一直免費去做事情啊,「我追求的根本不是物質,我追求的是如何發現一條讓人類能走向健康的康莊大道」。
本版文圖均據《新京報》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修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