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患絕症女博士婁滔遺囑全文 婁滔資料照片

2020-12-03 閩南網

  「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而應該以生命的質量和厚度來衡量。」——這不是什麼名人名言,而是一位29歲北大女博士婁滔的遺囑。

  這位美麗的姑娘在2016年1月被查出患有運動神經元病(俗稱漸凍症)。一年多來,病情不斷惡化,她留下遺囑,「我走之後,頭部可留給醫學做研究。希望醫學能早日攻克這個難題,讓那些因為『漸凍症』而飽受折磨的人,早日擺脫痛苦。其他所有器官,凡是可以挽救他人生命的,盡可以捐給他人使用。」

婁滔遺囑

婁滔

婁滔

  事件:

  北大女博士患上「漸凍症」願捐獻器官救他人

  現年29歲的婁滔來自湖北恩施,2016年1月被查出患有運動神經元病。在此之前,婁滔人生順遂,履歷堪稱優秀。2007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本科期間,婁滔的學習成績始終位列全系前三,2012年以優異的表現保送至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世界上古史專業。

  碩士期間,她以世界史第一名的成績榮獲一等獎學金,並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譯作一篇。

  2015年,婁滔以筆試第一、面試第一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攻讀古埃及史專業。

  一年多來,這種被稱為「漸凍症」的疾病逐漸侵襲婁滔的肌肉和運動神經,讓她喪失自主活動的能力。如今的婁滔,每日躺在病床上,已經失去了對身體的控制力。

  2017年10月9日早上7點,婁滔被接到武漢漢陽醫院,家屬代替她在人體器官捐贈登記表上,籤下了名字。「女兒得了漸凍症後,強烈要求死後將器官捐獻出來,這是她最後的願望。」54歲的婁功餘和妻子汪豔梅是湖北恩施土家族人。婁滔,是兩人唯一的寶貝女兒。

  汪豔梅說:「捐贈器官是婁滔自己的強烈要求,她不甘心,想要為社會做貢獻,我能理解她。婁滔覺得自己書還沒讀出來,國家培養一個博士生不容易。得病後,社會上這麼多好心人在幫我們籌款,孩子想回饋社會。我受孩子影響很多,這幾天,我跟負責捐獻的人說,我將來也要把自己器官捐獻出去,我隨時可以登記。我就這樣決定了,孩子已經給我做了榜樣,我也要這麼做。」

  關於未來的打算,汪豔梅表示:」我最大的心願,當然還是孩子能活下來。但是現在看到她這麼痛苦,治癒的機率又那麼渺茫,也許遵從她的心願才是對的。將來我還是要回到學校,繼續教書,這也是孩子的想法。」

  評論:

  「漸凍症」群體應得到更多關注

  2014年,一項名為冰桶挑戰的慈善接龍活動,把漸凍症帶到了普通大眾面前,讓人們知道了這樣一個不治之症,罹患的人幾乎沒有好轉的可能,全身肌肉如同被逐漸冰凍一樣慢慢失去活力,直至一天,所有肌肉都不能運動了,痛苦而亡。

  這不但是個危險的病,更是個殘酷的病,它幾乎是用一種最痛苦的手段折磨人,疾病後期,病人不能活動,不能吞咽,不能呼吸,對一切痛苦都只能被動地忍受。對這樣的病患,不論是在醫學上還是人文上都應給予最大的關懷。

  根據目前的經驗,漸凍人平均能生存4年,目前主要的治療都是維持生命為主,針對不能吞咽,要置放胃腸管,長期注射營養液,針對呼吸困難則需要做氣管切開,予以呼吸機支持,精心護理的患者可活過25年甚至更長。著名的漸凍症患者霍金,大學期間診斷出漸凍症以來,不但生存了40多年,而且還成為了學者大咖。

  對於漸凍症的護理,雖然不算高精尖,但費時費力,價格不菲。由於他們大多意識清醒,因此對痛苦的感知敏感,但由於自己不能活動,所以護理要求極高。此外,費用也是個問題,因為如果是用營養液或者呼吸機,前者往往自費份額高,後者則費用高昂,常常突破醫保的年度支付額度,因此,對很多家庭會成為極大的負擔。

  因而,這一群體需要醫保制度、專項救濟、公益組織以及志願群體、社會公眾等多方面的關注和幫扶,溫暖他們「漸凍」的身體,留住更多生命火花。

  綜合整理

原標題:「能救命的部分儘管用!」 北大患絕症女博士婁滔一句話直戳人心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焦點

  • 北大女博士患漸凍症留遺囑捐遺體 婁滔資料患病過程回顧
    在婁滔患病期間,因為花費巨大,她的一些朋友曾經在網上發起過捐款,有些是100元或者200元,還有一些是5元甚至1元,而幾乎所有捐款的人,汪豔梅都會在下面留言表示感謝。  9日,婁滔被家人從老家恩施的醫院接到了具備器官提取能力的武漢漢陽醫院,婁滔的意識十分清醒,但是因為無法自主進食和呼吸,家屬要求醫生為其注射鎮靜類藥物,減少痛苦,「婁滔現在處於昏迷狀態,我們希望她儘量不被打擾。」汪豔梅說。  這兩天有很多人通過微信給汪豔梅轉帳捐款,不過汪豔梅說,婁滔現在的治療費用主要都是由當地的紅十字會協調,所以感謝這些好心人,目前的捐款她都沒有收。
  • 29歲的北大女博士婁滔的最後願望
    」——這不是什麼名人名言,而是一位29歲北大女博士的遺囑。她最後的願望,就是死後將器官捐獻出來,「頭部可留給醫學做研究」……圖為婁滔父親手機中保存的婁滔大學時期的照片,當時的婁滔健康充滿活力。這份遺囑,讓無數網友淚目。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離世 未能如願捐獻器官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離世 未能如願捐獻器官 原標題:   2017年10月,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的遺囑在網上熱傳,她在其中表示希望離開後能夠捐獻器官以供醫學研究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的最後87天
    因為器官條件並未達到法律規定的捐獻要求,婁滔的遺願未能達成。 回家 「就像橡皮泥一樣垮掉了」 1月4日上午,武漢市漢陽醫院。氣溫已經降到了零下3OC,鉛色的天空低得讓人喘不過氣來,颯颯冷風掀起了醫生和護士們的白色衣角。 他們正在送別一位特殊的病人——婁滔,現年29歲的北大歷史系女博士。差不多就在兩年前的同一時間,她被診斷患有運動神經元病。
  • 北大女博士婁滔留下最美遺囑!
    「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而應該以生命的質量和厚度來衡量……我走之後,頭部可留給醫學做研究……其他所有器官,凡是可以挽救他人生命的,盡可以捐給他人使用……」近日,北京大學歷史系在讀博士婁滔在病床前口述了一份遺囑
  • 北大女博士患絕症 除了「漸凍人」你還知道哪些可怕的罕見病?
    近日,一則「北大女博士身患漸凍症,立遺囑捐獻全部器官」的新聞牽動了大家的心。  北大女博士婁滔  醫護人員給北大女博士婁滔慶生  北大女博士婁滔患病前  北大女博士婁滔患病前  面對這個無法醫治的絕症,這個像天使一樣的姑娘,選擇口述遺囑,捐獻出自己的器官,並要求「將骨灰撒入長江,不給這個社會帶來任何負擔」,而這份遺囑,應該是她留下的最珍貴的「禮物」。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已退燒 校友全球求助救漸凍女博士婁滔
    希望醫學能早日攻克這個難題,讓那些因為『漸凍症』而飽受折磨的人,早日擺脫痛苦……」這是北大女博士婁滔在醫院的病床上,趁著還清醒的時候,用微弱的聲音向護士口述留下的遺囑。這份囑託中,還包括了捐贈她的器官給需要的人,「凡能救命的儘管用」。  婁滔的遺囑從病房傳出後,感動了千萬人。10月9日清晨,婁滔的父母完成了女兒的願望,辦理了人體器官捐贈登記。
  • 被漸凍症患者婁滔重新定義的生死觀
    ——本文系紅網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29歲的北大女博士婁滔在患上「漸凍症」後,留下遺囑強烈要求捐獻自己的器官用於醫學研究,這份遺囑也讓無數網友淚目。「漸凍症」後期,病人會整個人都如同麵條一樣癱軟,面對自己的病情,婁滔曾多次提出,不治了,但父母勸她要繼續堅持。
  • 婁滔應是中國驕傲,為她祈禱
    面對這份「最美遺囑」,全國各大媒體紛紛以《看著都哭了,29歲的北大女博士婁滔不幸得漸凍症 一份遺囑讓人淚目》《北大漸凍症女孩遺囑曝光看哭網友:捐獻器官、骨灰撒入長江》《能救命的部分儘管用!這位北大「漸凍症」女博士最後的願望讓人淚目》《這個女孩做了這件事,讓網友如此感動!》《潸然淚下!
  • 北大博士婁滔走了!重視健康從現在開始!
    希望醫學能早日攻克這個難題,讓那些因為『漸凍症』而飽受折磨的人,早日擺脫痛苦……」    這段感人的文字,是29歲的北大女博士婁滔患上「漸凍症」後,清醒時口授,護士代寫的「遺囑」。10月9日清晨7時,婁滔被接到武漢漢陽醫院,家屬代替她在人體器官捐贈登記表上,籤下了名字。
  • 漸凍症女博士婁滔2018年1月4日死亡 婁滔遺願火化灑掉骨灰
    2018年漸凍症女博士去世了嗎?  「我走之後,頭部可以留給醫學做研究。」婁滔曾在遺囑中交代後事,「其他所有器官,凡是可以挽救他人生命的,盡可以捐給他人使用。」2017年10月,這封流傳在網上的遺囑一時感動千萬人。》》
  • 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因醫治無效 在恩施老家離世
    原標題:29歲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去世,父親強忍悲痛講述了女兒最後時光長江日報融媒體1月5日訊(記者尹勤兵)「我走之後,頭部可留給醫學做研究,希望醫學能早日攻克這個難題,讓那些因『漸凍症』而飽受折磨的人,早日擺脫痛苦……」1月5日,記者從各方面渠道獲悉,本報10月13日率先報導的29歲北大女博士婁滔,在和漸凍症病魔抗爭2年後,因醫治無效,已於凌晨在恩施鹹豐老家離開人世。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留下捐贈器官遺囑 大愛義舉讓生命之花綻放
    近日,北大女博士婁滔罹患「漸凍症」,留心願捐獻人體器官一事牽動人心。年輕美麗的生命消逝,無疑是最大的悲劇,但在這起悲劇的背後,也讓我們看到了最大善意的美好。「漸凍症」,學名叫運動神經元病,是一種不知病因的罕見絕症。一年多來,「漸凍症」逐漸侵蝕婁滔的肌肉和運動神經,如今的婁滔,每天躺在病床上,已經失去了對身體的控制力。「凡是能救命的部分儘管用」。
  • 「漸凍天使」婁滔以另一種姿態永留人間
    新華社合肥4月10日電(記者陳尚營)科學家們將藉助因「漸凍症」離世的北大女博士婁滔的細泡,向「漸凍症」這一世界難題發起挑戰。「我走之後,頭部可以留給醫學做研究。其他所有器官,凡是可以挽救他人生命的,盡可以捐給他人使用。
  • 北大女博士婁滔患漸凍症,臨終遺願捐贈遺體:我的頭留下做研究
    這句話用來形容婁滔是再合適不過了。29歲的年紀,還是北京大學的博士,婁滔的生命本應該才剛剛開始。但是,她患上漸動症之後,一切都變了。這樣優秀的女孩子,未來的發展會有多好我們想都不敢想。02天有不測風雲。
  • 遺願捐贈遺體:就當我從沒來過,北大女博士婁滔患漸凍症享年30歲
    北大女博士婁滔,在2018年去世,年僅30歲。01婁滔,出生於武漢,父母在家務農,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從小,婁滔就知道幫家人幹活。出生於農村的孩子,為了改變命運,最省事的方式就是好好學習,考上一個好的大學。
  • 武漢漢陽醫院:將調動最好的資源救治北大女博士婁滔
    新京報快訊(記者王煜)北大歷史系女博士婁滔罹患「漸凍症」,留心願捐獻人體器官一事牽動人心。
  • 漸凍症女博士病逝 漸凍症女博士婁滔為什麼不能捐器官
    婁滔生前照片。 本文圖片均來自@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1月5日消息,1月5日,記者通過多渠道證實:2017年10月,經《長江日報》報導、引起全國關注的湖北恩施鹹豐籍女孩婁滔,因醫治無效,已於2018年1月4日晚在鹹豐老家離開人世。遺憾的是,因其器官不符合捐獻條件,其捐贈器官的遺願未能達成。願天堂裡沒有病痛折磨!一路走好,婁滔!
  • 北大患漸凍症女博士遺願原文曝光 婁滔資料照片求學經歷
    她就是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對於身邊的同齡人來說,婁滔就是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婁滔系恩施高中2004級5班學生。「能如此醉心於歷史,還是深奧難懂的古代埃及史,真是難得。」她的高中班主任兼歷史老師劉榮之這樣評價她。  「她最大的特點是愛笑。」在高中英語老師周道梅看來,婁滔性格開朗。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病逝,其捐贈器官遺願未能達成
    這個北大女博士最後的願望讓人淚目…「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而應該以生命的質量和厚度來衡量。得了這個病,活著對我是一種折磨和痛苦。我要有尊嚴地離開,爸爸和媽媽,你們要堅強地、微笑著生活,不要為我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