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漸凍症患者婁滔重新定義的生死觀

2020-12-03 紅網

——本文系紅網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29歲的北大女博士婁滔在患上「漸凍症」後,留下遺囑強烈要求捐獻自己的器官用於醫學研究,這份遺囑也讓無數網友淚目。「漸凍症」後期,病人會整個人都如同麵條一樣癱軟,面對自己的病情,婁滔曾多次提出,不治了,但父母勸她要繼續堅持。最終,這個像天使一樣的姑娘,選擇口述遺囑,捐獻出自己的器官,並要求「將骨灰撒入長江,不給這個社會帶來任何負擔」。這份遺囑,應該是她留下的最珍貴的「禮物」。

婁滔在人生最耀眼的年華,患上了令目前現代醫學都束手無策的病症,這讓人十分惋惜。原本婁滔的人生規劃是畢業後做一名傳道授業的教師,但命運就是這樣無常,一個如此優秀的女博士,就這樣讓病症捲入了人生的谷底。但堅強的她要將器官捐獻給社會,並直言,「將骨灰撒入長江,不給這個社會帶來任何負擔」。婁滔雖然身患重症,但她的生命意志卻依然堅強無比,這不禁讓人由衷地讚嘆。

我們在評價一個人的時候,總會習慣性地與他巨大的貢獻聯繫在一起。但是婁滔才29歲,一個正在學習和奮進的年紀,也許婁滔還沒有來得及給社會做出學術上的巨大貢獻。但婁滔用一份遺囑讓我們記住了她,她也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層面的貢獻,她帶給社會的就是一抹精神上的明亮顏色。

因此而言,婁滔對社會的貢獻也是巨大的,尤其是在這個年紀得知自己患上「漸凍症」之後,她並沒有選擇抑鬱與悲觀,而是選擇將自己的人生毫無保留地貢獻給了整個社會,而因此產生的正能量,也猶如巨浪一樣,洗禮更多人的生死意識和人生價值觀。人生無常,任何人都可能成為某種病症的犧牲者,但人生的價值更在於貢獻出與生命相關的一切。就如同婁滔在自己的遺囑中提到的:「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而應該以生命的質量和厚度來衡量。」

婁滔要捐出自己的器官,這本身也是一種傾其所有的生命傳承,而從根本上講,婁滔這種發自內心的舉動,點亮的是更多人在面臨生死之時的那片黯淡。因此,對於婁滔來說雖然立下了遺囑,但精神上依然是個強者,她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生命。人的生命雖然都會有終結的一天,但人所具有的精神力量卻沒有終結的時候。

儘管現代醫學還沒有達到無所不能的程度,但既然在這個世界上已經發生過各種各樣的奇蹟,那麼就有理由相信,在婁滔身上也會有奇蹟發生。

文/郭天琦(陝西師範大學)

相關焦點

  • 漸凍症女博士病逝 漸凍症女博士婁滔為什麼不能捐器官
    婁滔生前照片。 本文圖片均來自@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1月5日消息,1月5日,記者通過多渠道證實:2017年10月,經《長江日報》報導、引起全國關注的湖北恩施鹹豐籍女孩婁滔,因醫治無效,已於2018年1月4日晚在鹹豐老家離開人世。遺憾的是,因其器官不符合捐獻條件,其捐贈器官的遺願未能達成。願天堂裡沒有病痛折磨!一路走好,婁滔!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去世
    #逝者追思# 婁滔,女,來自於湖北恩施 ,因漸凍症醫治無效於2018年1月4日晚在鹹豐老家逝世。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離世 未能如願捐獻器官
    社會各界紛紛關注,北京大學的校友們也為了婁滔,一直進行著愛心接力。2018年1月4日,婁滔離世,因為器官不符合捐贈標準,她曾經的心願未能達成。  北大女博士患上漸凍症  2016年1月,來自湖北恩施的女孩婁滔被檢診斷患有運動神經元病。
  • 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因醫治無效 在恩施老家離世
    原標題:29歲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去世,父親強忍悲痛講述了女兒最後時光長江日報融媒體1月5日訊(記者尹勤兵)「我走之後,頭部可留給醫學做研究,希望醫學能早日攻克這個難題,讓那些因『漸凍症』而飽受折磨的人,早日擺脫痛苦……」1月5日,記者從各方面渠道獲悉,本報10月13日率先報導的29歲北大女博士婁滔,在和漸凍症病魔抗爭2年後,因醫治無效,已於凌晨在恩施鹹豐老家離開人世。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去世:被禁錮在身體裡的人生
    1月4日晚,曾引起全國關注的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在鹹豐老家病逝。去年10月,她作出死後捐獻遺體的決定。遺憾的是因其器官不符合捐獻條件,其捐贈器官的遺願最終未能達成。按照婁滔的設想,她畢業後要當大學老師,傳道授業;她要和父母住在同一個城市,可以不要天天見面,但要經常在一起吃飯、聊天。
  • 北大「漸凍人症」女孩婁滔最新消息近況:專家來漢支招
    記者尹勤兵 拍攝  三教授均畢業於北大醫學部 七旬教授6年前被確診為重度「漸凍症」  19日上午,王興教授、田本淳教授、楊鴻智三位教授,從北京、「漸凍症」這種運動神經元病,人類尚未拿出有效辦法。國內目前有20多萬名患者,深受這種疾病困擾,無藥可醫。  據王、田兩位教授表示,雖然國內尚無有效治療手段。但楊鴻智教授一直在從事「後現代理論醫學」研究,其個人推崇的「自體原位幹細胞再生」療法,有一定效果。  王教授表示,他有一個東北親戚,被確診為漸凍症,發展至全身癱瘓。去年曾遠赴德國進行幹細胞移植治療,但沒有作用。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的最後87天
    婁功餘一直無法把婁滔和「漸凍症」聯繫起來,婁滔的大學同學都喜歡叫婁滔「滔哥」。她的體能非常好,萬米長跑對她而言並非難事,平板支撐都能堅持十分鐘。 捐器官 「凡能救命的儘管用」 同行的除了醫護人員,還有武漢協和醫院器官捐獻協調員許諾(化名)。 許諾第一次見到婁滔時,她也處於深度鎮定的狀態。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留下捐贈器官遺囑 大愛義舉讓生命之花綻放
    近日,北大女博士婁滔罹患「漸凍症」,留心願捐獻人體器官一事牽動人心。年輕美麗的生命消逝,無疑是最大的悲劇,但在這起悲劇的背後,也讓我們看到了最大善意的美好。「漸凍症」,學名叫運動神經元病,是一種不知病因的罕見絕症。一年多來,「漸凍症」逐漸侵蝕婁滔的肌肉和運動神經,如今的婁滔,每天躺在病床上,已經失去了對身體的控制力。「凡是能救命的部分儘管用」。
  • 漸凍症女博士婁滔2018年1月4日死亡 婁滔遺願火化灑掉骨灰
    在不久之前小編相信有的人應高聽說過漸凍症的女博士,當時人們聽到這則消息後,都紛紛為這位堅強的女博士點讚捐款,希望她能夠挺過難關,但是,小編剛剛也是看到一則消息稱漸凍症女博士病逝是怎麼回事呢?具體是怎樣的?有很多的網友也是在問小編漸凍症是什麼?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當然了,具體的小編也是在網上搜索了一番,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位女博士的傳奇佳話吧!
  • 「漸凍天使」婁滔以另一種姿態永留人間
    新華社合肥4月10日電(記者陳尚營)科學家們將藉助因「漸凍症」離世的北大女博士婁滔的細泡,向「漸凍症」這一世界難題發起挑戰。「我走之後,頭部可以留給醫學做研究。其他所有器官,凡是可以挽救他人生命的,盡可以捐給他人使用。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已退燒 校友全球求助救漸凍女博士婁滔
    希望醫學能早日攻克這個難題,讓那些因為『漸凍症』而飽受折磨的人,早日擺脫痛苦……」這是北大女博士婁滔在醫院的病床上,趁著還清醒的時候,用微弱的聲音向護士口述留下的遺囑。這份囑託中,還包括了捐贈她的器官給需要的人,「凡能救命的儘管用」。  婁滔的遺囑從病房傳出後,感動了千萬人。10月9日清晨,婁滔的父母完成了女兒的願望,辦理了人體器官捐贈登記。
  • 婁滔身患漸凍症,臨終遺願捐贈遺體:就當我從來沒來過
    北京大學「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在老家逝世。新聞一出便引起關注,一個是因為婁滔的身份,一個是因為病情的特殊。這一年婁滔剛剛30歲,正是人生的大好時光,卻因為這樣的病情早早離開了人世,不免讓人覺得心疼、遺憾。
  • 北大女博士患漸凍症留遺囑捐遺體 婁滔資料患病過程回顧
    9日,婁滔被家人從老家恩施的醫院接到了具備器官提取能力的武漢漢陽醫院,婁滔的意識十分清醒,但是因為無法自主進食和呼吸,家屬要求醫生為其注射鎮靜類藥物,減少痛苦,「婁滔現在處於昏迷狀態,我們希望她儘量不被打擾。」汪豔梅說。  這兩天有很多人通過微信給汪豔梅轉帳捐款,不過汪豔梅說,婁滔現在的治療費用主要都是由當地的紅十字會協調,所以感謝這些好心人,目前的捐款她都沒有收。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昨病逝
    本報訊(記者王愷凝)和病魔抗爭兩年的北大29歲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因醫治無效,於昨日凌晨在恩施鹹豐老家離開人世。
  • 北大女博士婁滔患漸凍症,臨終遺願捐贈遺體:就當我從未來過
    經過醫院的一系列的檢查之後,婁滔被醫生告知得了運動神經元病,這種病通俗來講就是「漸凍症」,這種病會隨著病情的加重,全身肌肉萎縮,而且會呼吸困難,身體不受控制,就好像被凍住一樣。婁滔在學校就深受老師和同學的喜歡,紛紛要來看望她,但是婁滔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不希望讓他們看見自己的這個樣子。
  • 北大患絕症女博士婁滔遺囑全文 婁滔資料照片
    ——這不是什麼名人名言,而是一位29歲北大女博士婁滔的遺囑。  這位美麗的姑娘在2016年1月被查出患有運動神經元病(俗稱漸凍症)。一年多來,病情不斷惡化,她留下遺囑,「我走之後,頭部可留給醫學做研究。希望醫學能早日攻克這個難題,讓那些因為『漸凍症』而飽受折磨的人,早日擺脫痛苦。其他所有器官,凡是可以挽救他人生命的,盡可以捐給他人使用。」
  • 漸凍人症是什麼 漸凍人症怎麼預防較好
    這個偉大的物理學家不僅帶給了我們很多的知識,也讓漸凍人症走進了人們的視線。很多人並不是太了解漸凍人症是什麼樣的一種疾病,小編給大家具體講講漸凍人症是什麼意思。漸凍人症是什麼專家指出,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人」 症,與愛滋病、癌症齊名為頑症。
  • 北大「漸凍人症」女孩留遺囑捐器官感動網友,病情暫時好轉
    長江日報 圖新華社武漢10月17日電 28歲「漸凍人症」患者、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婁滔登記捐獻器官用於科研和救治他人的事跡,引發持續關注。記者17日從武漢漢陽醫院了解到,婁滔目前病情暫時有所好轉,生命體徵平穩。婁滔是湖北省鹹豐縣人,2007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2015年以筆試第一、面試第一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攻讀博士學位。
  • 讓漸凍人活在溫暖的陽光中
    在這種背景下,婁滔的選擇彌足珍貴。婁滔捐獻器官,不僅可帶動全社會關注器官捐獻事業,也帶動更多人關注漸凍症。對多數人來說,漸凍症是一個陌生的疾病,但它是一個極端折磨人的疾病——比癌症還要殘忍的絕症。據統計,從出現症狀起,其5年死亡率為90%。漸凍症患者的滲透就像被冰雪凍住,今天是腿、明天是手,最後連控制眼球轉動的肌肉都不例外。
  • 北大女博士婁滔得漸凍症,臨終捐贈遺體,留遺言:就當我沒來過
    這是北京大學歷史系的一位美麗的女博士-----婁滔的臨終遺言。在學校婁滔一直保持全系前3名的學習成績,深受老師同學的喜愛。 在2012年她被學校保送至北京師範大學並學習了世界上古史專業讀博士。 這位開朗樂觀、善良活潑的婁滔本該享受著學業有成,開啟美好未來的時刻,意外卻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