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已退燒 校友全球求助救漸凍女博士婁滔

2020-12-03 閩南網

  「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而應該以生命的質量和厚度來衡量。得了這個病,活著對我是一種折磨和痛苦,我要有尊嚴地離開。爸爸和媽媽,你們要堅強地、微笑著生活,不要為我難過。我走之後,頭部可留給醫學做研究。希望醫學能早日攻克這個難題,讓那些因為『漸凍症』而飽受折磨的人,早日擺脫痛苦……」這是北大女博士婁滔在醫院的病床上,趁著還清醒的時候,用微弱的聲音向護士口述留下的遺囑。這份囑託中,還包括了捐贈她的器官給需要的人,「凡能救命的儘管用」。

  婁滔的遺囑從病房傳出後,感動了千萬人。10月9日清晨,婁滔的父母完成了女兒的願望,辦理了人體器官捐贈登記。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從其母親處獲悉,目前捐贈頭顱供科學研究的機構還尚未確定。而北大湖北校友會已經通過北大校友向全球發布求助信,希望能夠徵集救治婁滔的辦法。

身體變差 從充滿活力到漸凍

  「我說人生是一場短暫的漂泊,所以意義才和自我同一。」婁滔在讀碩士的時候給她的高中班主任劉榮之老師寄送了一本高爾泰的《尋找家園》,書中的這句話似乎成了她的人生寫照。

  2007年,婁滔考入中央民族大學。在這裡,她得到了一個很MAN的外號「滔哥」。

  「因為她活潑開朗又豪爽霸氣,我們都叫她滔哥,連男生都是這樣叫。她就像個爺們兒的性格,直爽,愛大笑,而且人特別逗,到哪兒都是開心果,人緣在班上可以說是最好的。」婁滔的大學同學說,婁滔很會玩,點子多,唱歌也是麥霸級。這位同學至今還記得在KTV裡婁滔唱的一首《因為愛情》,「一開嗓我們都以為放的原唱!」

  雖然婁滔生活中開朗豪爽,但學習的時候卻嚴肅認真,大學生們上課往往習慣做後排,但婁滔就常常坐在第一排,老師講臺前靠過道那個位置永遠都是她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英語成績超棒的婁滔,被選中在媒體新聞中心做志願者,義務為全世界運動員做翻譯。

  「想起以前的事就淚奔,到現在都很難接受,好好的滔哥怎麼就得了這麼個病呢?她的身體一點都不差的!我印象裡的滔哥一直充滿活力,就像永遠都不會累一樣,面對啥事都樂呵呵的,感覺沒有她搞不定的事。」大學同學在得知婁滔得病以後說。

  2012年,婁滔被學校保研送至北京師範大學攻讀研究生。婁滔研究生時期的同學程彤說,她至今仍無法將婁滔與漸凍症聯繫到一起。從研二開始,婁滔幾乎每天都會在學校操場上跑步。她體能極好,400米一圈的跑道,她能一口氣跑上十四五圈。「她的柔韌性也很好,做身體拉伸和平板支撐也不在話下,我們一分鐘也堅持不了,她堅持上十分鐘都沒問題」。

  2015年4月,婁滔以筆試第一名、面試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攻讀古埃及史專業博士學位。

  婁滔的母親汪豔梅說,「考上北大的博士之後她特別開心,因為北大的歷史一直就是她嚮往的專業,那年暑假她從北京回來,感覺到她對未來充滿著期待。」

相關焦點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離世 未能如願捐獻器官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離世 未能如願捐獻器官 原標題:   2017年10月,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的遺囑在網上熱傳,她在其中表示希望離開後能夠捐獻器官以供醫學研究
  • 漸凍症女博士病逝 漸凍症女博士婁滔為什麼不能捐器官
    婁滔生前照片。 本文圖片均來自@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1月5日消息,1月5日,記者通過多渠道證實:2017年10月,經《長江日報》報導、引起全國關注的湖北恩施鹹豐籍女孩婁滔,因醫治無效,已於2018年1月4日晚在鹹豐老家離開人世。遺憾的是,因其器官不符合捐獻條件,其捐贈器官的遺願未能達成。願天堂裡沒有病痛折磨!一路走好,婁滔!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去世
    1月4日,北大女博士婁滔在鹹豐老家病逝。幾個月前,飽受漸凍症折磨的婁滔曾在病床上留下遺言「凡能救命的儘管用」,她希望能夠將器官捐獻給有需要的人,將頭顱留給醫學做研究……婁滔的遺言曾經感動整個中國,不過最終她還是未能如願。婁滔的家長向媒體表示,器官不符合捐獻條件,摘取器官不合時機,捐獻未能成功。
  • 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因醫治無效 在恩施老家離世
    原標題:29歲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去世,父親強忍悲痛講述了女兒最後時光長江日報融媒體1月5日訊(記者尹勤兵)「我走之後,頭部可留給醫學做研究,希望醫學能早日攻克這個難題,讓那些因『漸凍症』而飽受折磨的人,早日擺脫痛苦……」1月5日,記者從各方面渠道獲悉,本報10月13日率先報導的29歲北大女博士婁滔,在和漸凍症病魔抗爭2年後,因醫治無效,已於凌晨在恩施鹹豐老家離開人世。
  • 漸凍症女博士婁滔2018年1月4日死亡 婁滔遺願火化灑掉骨灰
    在不久之前小編相信有的人應高聽說過漸凍症的女博士,當時人們聽到這則消息後,都紛紛為這位堅強的女博士點讚捐款,希望她能夠挺過難關,但是,小編剛剛也是看到一則消息稱漸凍症女博士病逝是怎麼回事呢?具體是怎樣的?有很多的網友也是在問小編漸凍症是什麼?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當然了,具體的小編也是在網上搜索了一番,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位女博士的傳奇佳話吧!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昨病逝
    本報訊(記者王愷凝)和病魔抗爭兩年的北大29歲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因醫治無效,於昨日凌晨在恩施鹹豐老家離開人世。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的最後87天
    因為器官條件並未達到法律規定的捐獻要求,婁滔的遺願未能達成。 回家 「就像橡皮泥一樣垮掉了」 1月4日上午,武漢市漢陽醫院。氣溫已經降到了零下3OC,鉛色的天空低得讓人喘不過氣來,颯颯冷風掀起了醫生和護士們的白色衣角。 他們正在送別一位特殊的病人——婁滔,現年29歲的北大歷史系女博士。差不多就在兩年前的同一時間,她被診斷患有運動神經元病。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去世 患病期間聽完60多本書
    1月4日,北大女博士婁滔在鹹豐老家病逝。幾個月前,飽受漸凍症折磨的婁滔曾在病床上留下遺言「凡能救命的儘管用」,她希望能夠將器官捐獻給有需要的人,將頭顱留給醫學做研究……婁滔的遺言曾經感動整個中國,不過最終她還是未能如願。婁滔的家長向媒體表示,器官不符合捐獻條件,摘取器官不合時機,捐獻未能成功。
  • 北大女博士患漸凍症留遺囑捐遺體 婁滔資料患病過程回顧
    9日,婁滔被家人從老家恩施的醫院接到了具備器官提取能力的武漢漢陽醫院,婁滔的意識十分清醒,但是因為無法自主進食和呼吸,家屬要求醫生為其注射鎮靜類藥物,減少痛苦,「婁滔現在處於昏迷狀態,我們希望她儘量不被打擾。」汪豔梅說。  這兩天有很多人通過微信給汪豔梅轉帳捐款,不過汪豔梅說,婁滔現在的治療費用主要都是由當地的紅十字會協調,所以感謝這些好心人,目前的捐款她都沒有收。
  • 北大患絕症女博士婁滔遺囑全文 婁滔資料照片
    ——這不是什麼名人名言,而是一位29歲北大女博士婁滔的遺囑。  這位美麗的姑娘在2016年1月被查出患有運動神經元病(俗稱漸凍症)。一年多來,病情不斷惡化,她留下遺囑,「我走之後,頭部可留給醫學做研究。希望醫學能早日攻克這個難題,讓那些因為『漸凍症』而飽受折磨的人,早日擺脫痛苦。其他所有器官,凡是可以挽救他人生命的,盡可以捐給他人使用。」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今日去世 未實現捐獻器官遺願 |沸點
    新京報快訊(記者王煜)今日(1月5日),新京報記者從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之母汪豔梅處獲悉,婁滔病情惡化,已於今日凌晨去世,家人遵從其遺願,將骨灰播散。婁滔生前曾希望捐獻器官,但由於婁滔身體狀況不穩定,摘取器官始終未有合適時機,其遺願未能實現。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 遺體器官不符合條件 未能捐贈成功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李東)1月4日,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在鹹豐老家病逝。幾個月前,飽受病痛折磨的她曾在病床上留下遺言「凡能救命的儘管用」,希望將器官捐獻,並將頭顱留給醫學做研究……婁滔的遺言曾感動整中國,不過最終她還是未能如願。婁滔的家人表示,器官因不符合條件,摘取不合時機,捐獻未能成功。
  • 北大女博士患絕症 除了「漸凍人」你還知道哪些可怕的罕見病?
    近日,一則「北大女博士身患漸凍症,立遺囑捐獻全部器官」的新聞牽動了大家的心。  北大女博士婁滔  醫護人員給北大女博士婁滔慶生  北大女博士婁滔患病前  北大女博士婁滔患病前  面對這個無法醫治的絕症,這個像天使一樣的姑娘,選擇口述遺囑,捐獻出自己的器官,並要求「將骨灰撒入長江,不給這個社會帶來任何負擔」,而這份遺囑,應該是她留下的最珍貴的「禮物」。
  • 北大女博士口述遺囑捐獻器官 已與「漸凍人症」抗爭2年
    希望醫學能早日攻克這個難題,讓那些因為『漸凍症』而飽受折磨的人,早日擺脫痛苦。」「其他所有器官,凡是可以挽救他人生命的,盡可以捐給他人使用。」——最近,這份由29歲北大女博士婁滔口述的「遺囑」,讓很多人淚目。與病魔抗爭了兩年土家族姑娘婁滔來自湖北恩施,是北京大學歷史學系2015級博士生。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病逝,其捐贈器官遺願未能達成
    這個北大女博士最後的願望讓人淚目…「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而應該以生命的質量和厚度來衡量。得了這個病,活著對我是一種折磨和痛苦。我要有尊嚴地離開,爸爸和媽媽,你們要堅強地、微笑著生活,不要為我難過。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留下捐贈器官遺囑 大愛義舉讓生命之花綻放
    近日,北大女博士婁滔罹患「漸凍症」,留心願捐獻人體器官一事牽動人心。年輕美麗的生命消逝,無疑是最大的悲劇,但在這起悲劇的背後,也讓我們看到了最大善意的美好。「漸凍症」,學名叫運動神經元病,是一種不知病因的罕見絕症。一年多來,「漸凍症」逐漸侵蝕婁滔的肌肉和運動神經,如今的婁滔,每天躺在病床上,已經失去了對身體的控制力。「凡是能救命的部分儘管用」。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去世:被禁錮在身體裡的人生
    1月4日晚,曾引起全國關注的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在鹹豐老家病逝。去年10月,她作出死後捐獻遺體的決定。遺憾的是因其器官不符合捐獻條件,其捐贈器官的遺願最終未能達成。按照婁滔的設想,她畢業後要當大學老師,傳道授業;她要和父母住在同一個城市,可以不要天天見面,但要經常在一起吃飯、聊天。
  • 被漸凍症患者婁滔重新定義的生死觀
    ——本文系紅網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29歲的北大女博士婁滔在患上「漸凍症」後,留下遺囑強烈要求捐獻自己的器官用於醫學研究,這份遺囑也讓無數網友淚目。「漸凍症」後期,病人會整個人都如同麵條一樣癱軟,面對自己的病情,婁滔曾多次提出,不治了,但父母勸她要繼續堅持。
  • 29歲的北大女博士婁滔的最後願望
    」——這不是什麼名人名言,而是一位29歲北大女博士的遺囑。她最後的願望,就是死後將器官捐獻出來,「頭部可留給醫學做研究」……這段感人的文字,是29歲的北大女博士婁滔,患上「漸凍症」後,清醒時留下的「遺囑」。
  • 北大女博士婁滔患漸凍症,臨終前留給人間最後的禮物:遺體捐獻
    接下來,要說的這位她也是遺體捐獻者的一員,患有漸凍症的北大女博士婁滔。1 出身貧寒,志向高遠1988年,她生於湖北鹹豐縣的一個農村家庭。雖然家裡條件不好,但父母在她的教育方面從不含糊。她從小就很懂事,做完功課後會幫父母分擔家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