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北大女博士身患漸凍症,立遺囑捐獻全部器官」的新聞牽動了大家的心。
北大女博士婁滔
醫護人員給北大女博士婁滔慶生
北大女博士婁滔患病前
北大女博士婁滔患病前
面對這個無法醫治的絕症,這個像天使一樣的姑娘,選擇口述遺囑,捐獻出自己的器官,並要求「將骨灰撒入長江,不給這個社會帶來任何負擔」,而這份遺囑,應該是她留下的最珍貴的「禮物」。
漸凍症,專業名稱為肌萎縮側索硬化,也叫運動神經元病,它是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損傷之後,導致包括球部(所謂球部,就是指的是延髓支配的這部分肌肉)、四肢、軀幹、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漸無力和萎縮。
20%的「漸凍症」病例可能與遺傳及基因缺陷有關。另外有部分環境因素,如重金屬鋁中毒等,都可能造成運動神經元損害。「漸凍症」患者會逐漸失去行走能力直至全身癱瘓,最後產生呼吸衰竭。
除了「漸凍症」,還有哪些不罕見的罕見病?
先天性外胚層發育不良
在重慶,十五歲男孩從生下來到現在只長了兩顆獠牙,全身發燙沒有毛孔,長期只適合在陰冷潮溼的地方生活,怕光!而這個病在他們家族中傳男不傳女,患病的男性均只剩兩獠牙,他們被稱作「吸血鬼家族」。
這類病並未有明確病因,但現在基本能確認這是一種遺傳性疾病。該病的發病率約十萬分之一,是一種較為罕見和嚴重的疾病,患兒表皮萎縮變薄、真皮減薄,汗管和汗腺大都缺失,毛囊和皮脂腺也減少。
早衰症
早衰症(兒童早老症)屬遺傳病,身體衰老的過程較正常快5至10倍,患者樣貌像老人,器官亦很快衰退,造成生理機能下降。病徵包括身材瘦小、脫髮和較晚長牙。患病兒童一般只能活到7至20歲,大部分都會死於衰老疾病,如心血管病。
現未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只靠藥物針對治療。
大皰性表皮鬆解症
這種病症的特點是皮膚在受到輕微摩擦或碰撞後出現水皰及血皰,好發於肢端及四肢關節伸側,嚴重者可累及機體任何部位。皮損癒合後可形成瘢痕或粟丘疹,肢端反覆發作的皮損可使指趾甲脫落。
遺憾的是,這種病症目前尚無特效療法,只能通過相應手段來保護皮膚,防止摩擦和壓迫,減少病人的痛苦。
血友病
為本病主要的表現為,終身有輕微損傷或手術後長時間出血的現象,重症患者沒有明顯外傷也可發生「自發性」出血。
此病症的治療目前正在研究中。
白化病
白化病患者全身皮膚呈乳白或粉紅色,毛髮為淡白或淡黃色。由於缺乏黑色素的保護,患者皮膚對光線高度敏感,日曬後易發生曬斑和各種光感性皮炎。眼部由於色素缺乏,虹膜為粉紅或淡藍色,常有畏光、流淚、眼球震顫及散光等症狀。大家稱白化病患兒為「月亮的孩子」。
目前藥物治療無效,僅能通過物理方法,儘量減少紫外輻射對眼睛和皮膚的損害。
成骨發育不全
成骨不全症,又稱脆骨病、瓷娃娃,患兒易發骨折,輕微的碰撞,也會造成嚴重的骨折,是一種罕見遺傳性骨疾病,發病率約10萬分之3,發病男女的比例大約相同。
無特殊治療。主要是預防骨折,要嚴格的保護患兒,一直到骨折趨勢減少為止,但又要防止長期臥床的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