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女博士婁滔得漸凍症,臨終捐贈遺體,留遺言:就當我沒來過

2020-12-03 騰訊網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如鴻毛」。

請遵循我的意願:其他所有器官,凡是可以挽救他人生命的,盡可以捐給他人使用。剩餘肉體,火化後請將骨灰撒進長江,不要修墳頭、佔用任何地皮,不要給這個社會帶來任何負擔。不要舉辦任何治喪儀式,更不要收取親朋好友、任何人的慰問金。請讓我靜悄悄地離開,不留任何痕跡,就如我從來沒來過。能做到如此的人,當是天使。

這是北京大學歷史系的一位美麗的女博士-----婁滔的臨終遺言。

婁滔:1988年出生在湖北鹹豐縣一個普通家庭,她是家裡的獨生女,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出生平凡卻有一顆不服輸的韌勁兒。

她很小就很努力的學習,一直在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學業。在2007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在學校婁滔一直保持全系前3名的學習成績,深受老師同學的喜愛。

在2012年她被學校保送至北京師範大學並學習了世界上古史專業讀博士。

這位開朗樂觀、善良活潑的婁滔本該享受著學業有成,開啟美好未來的時刻,意外卻先來了。

2016年婁滔突然感覺渾身無力,她就打電話給媽媽說自己的腳趾好像不能動了,母親以為她在學校體育課上累著了,就沒有太在意。

然而很多天後她依舊覺得難受,所以就在媽媽的陪同下到醫院去做了檢查。

當醫生告訴結果後,讓所有人都接受不了她被確診為:「漸凍症」,這是一種會令人肌肉逐漸萎縮的疾病,並且目前國家還沒有能夠根治的方法。

29歲的婁滔被確診後病情急轉下降,從開始的能說能笑到後來對身體的全面失控,僅僅用了半年的時間。

在校的同學老師得知後紛紛趕到醫院去探望,後來由於病情加重,婁滔的頭髮也開始掉最後剪成了平頭。

在得病後一個月她對男朋友提出了分手,不想因為自己的病連累了他,為了不讓同學和朋友們擔心,她也開始拒絕大家的探望,希望在大家的心中留下一個美好的自己。

隨著病情的惡化,大腦缺氧、甚至到了不能自主呼吸的階段,直到命不久矣的婁滔最終請求護士為自己執筆了自己的遺言:

她希望自己的父母不要因為自己的離開而難過,一定要堅強的活下去。

也希望自己還能為國家做一些貢獻,願意把自己的頭部留給醫學部門做研究,期盼著能夠研發出「漸凍症」的治療方案。不再有人陷入著病痛的折磨中。

「請讓我靜悄悄地離開,不要留下任何痕跡,就當我從來沒有看來過。」就是這一句遺言不知感動了多少人。

但是很遺憾的是,婁滔因為各項器官已經被感染不符合捐贈標準,最終沒能捐贈成功。

但是家人也尊重了她的遺願,把屍體火化後撒入了大海。雖然沒有捐贈成功,但是她心靈之美已經深深的映在了大家的心裡。

結語:

希望天堂裡沒有病痛和折磨,一路走好這位有秀善良的女孩

相關焦點

  • 北大女博士婁滔患漸凍症,臨終前留給人間最後的禮物:遺體捐獻
    ——致敬遺體捐獻者:他們留給人間最後的禮物 。接下來,要說的這位她也是遺體捐獻者的一員,患有漸凍症的北大女博士婁滔。1 出身貧寒,志向高遠1988年,她生於湖北鹹豐縣的一個農村家庭。經過不斷地努力,又考上了北大的歷史學博士,繼續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裡。可能大部人覺得學習歷史專業就業前景不好,也很枯燥無趣,但她卻相反,學得津津有味。2 難逃命運的魔爪這樣優秀的履歷在她找工作時肯定加分不少,就在她憧憬著美好的未來時,意外發生了。
  • 北大女博士患漸凍症留遺囑捐遺體 婁滔資料患病過程回顧
    在婁滔患病期間,因為花費巨大,她的一些朋友曾經在網上發起過捐款,有些是100元或者200元,還有一些是5元甚至1元,而幾乎所有捐款的人,汪豔梅都會在下面留言表示感謝。  15日下午,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經過網友轉發,婁滔的事情被很多人所了解,一些醫院的專家學者也趕赴武漢,希望能夠為挽救婁滔再做一次努力。婁滔口授的遺囑  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而應該以生命的質量和厚度來衡量。我要有尊嚴地離開,爸爸和媽媽,你們要堅強地、微笑著生活,不要為我難過。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離世 未能如願捐獻器官
    社會各界紛紛關注,北京大學的校友們也為了婁滔,一直進行著愛心接力。2018年1月4日,婁滔離世,因為器官不符合捐贈標準,她曾經的心願未能達成。  北大女博士患上漸凍症  2016年1月,來自湖北恩施的女孩婁滔被檢診斷患有運動神經元病。
  • 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因醫治無效 在恩施老家離世
    原標題:29歲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去世,父親強忍悲痛講述了女兒最後時光長江日報融媒體1月5日訊(記者尹勤兵)「我走之後,頭部可留給醫學做研究,希望醫學能早日攻克這個難題,讓那些因『漸凍症』而飽受折磨的人,早日擺脫痛苦……」1月5日,記者從各方面渠道獲悉,本報10月13日率先報導的29歲北大女博士婁滔,在和漸凍症病魔抗爭2年後,因醫治無效,已於凌晨在恩施鹹豐老家離開人世。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 遺體器官不符合條件 未能捐贈成功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李東)1月4日,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在鹹豐老家病逝。幾個月前,飽受病痛折磨的她曾在病床上留下遺言「凡能救命的儘管用」,希望將器官捐獻,並將頭顱留給醫學做研究……婁滔的遺言曾感動整中國,不過最終她還是未能如願。婁滔的家人表示,器官因不符合條件,摘取不合時機,捐獻未能成功。
  • 遺願捐贈遺體:就當我從沒來過,北大女博士婁滔患漸凍症享年30歲
    北大女博士婁滔,在2018年去世,年僅30歲。01婁滔,出生於武漢,父母在家務農,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從小,婁滔就知道幫家人幹活。出生於農村的孩子,為了改變命運,最省事的方式就是好好學習,考上一個好的大學。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的最後87天
    因為器官條件並未達到法律規定的捐獻要求,婁滔的遺願未能達成。 回家 「就像橡皮泥一樣垮掉了」 1月4日上午,武漢市漢陽醫院。氣溫已經降到了零下3OC,鉛色的天空低得讓人喘不過氣來,颯颯冷風掀起了醫生和護士們的白色衣角。 他們正在送別一位特殊的病人——婁滔,現年29歲的北大歷史系女博士。差不多就在兩年前的同一時間,她被診斷患有運動神經元病。
  • 婁滔身患漸凍症,臨終遺願捐贈遺體:就當我從來沒來過
    北京大學「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在老家逝世。新聞一出便引起關注,一個是因為婁滔的身份,一個是因為病情的特殊。這一年婁滔剛剛30歲,正是人生的大好時光,卻因為這樣的病情早早離開了人世,不免讓人覺得心疼、遺憾。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去世
    1月4日,北大女博士婁滔在鹹豐老家病逝。幾個月前,飽受漸凍症折磨的婁滔曾在病床上留下遺言「凡能救命的儘管用」,她希望能夠將器官捐獻給有需要的人,將頭顱留給醫學做研究……婁滔的遺言曾經感動整個中國,不過最終她還是未能如願。婁滔的家長向媒體表示,器官不符合捐獻條件,摘取器官不合時機,捐獻未能成功。
  • 北大女博士婁滔患漸凍症,臨終遺願捐贈遺體:就當我從未來過
    經過醫院的一系列的檢查之後,婁滔被醫生告知得了運動神經元病,這種病通俗來講就是「漸凍症」,這種病會隨著病情的加重,全身肌肉萎縮,而且會呼吸困難,身體不受控制,就好像被凍住一樣。婁滔在學校就深受老師和同學的喜歡,紛紛要來看望她,但是婁滔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不希望讓他們看見自己的這個樣子。
  • 北大女博士婁滔患漸凍症,臨終遺願捐贈遺體:我的頭留下做研究
    這樣優秀的女孩子,未來的發展會有多好我們想都不敢想。02天有不測風雲。2015年,婁滔回到湖北老家過暑假。在家期間她一直覺得自己沒有力氣,身上總感覺沒勁不舒服。但是婁滔以為自己是沒休息好,因為平時的她運動細胞也很厲害。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去世
    #逝者追思# 婁滔,女,來自於湖北恩施 ,因漸凍症醫治無效於2018年1月4日晚在鹹豐老家逝世。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已退燒 校友全球求助救漸凍女博士婁滔
    「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而應該以生命的質量和厚度來衡量。得了這個病,活著對我是一種折磨和痛苦,我要有尊嚴地離開。爸爸和媽媽,你們要堅強地、微笑著生活,不要為我難過。我走之後,頭部可留給醫學做研究。
  • 漸凍症女博士病逝 漸凍症女博士婁滔為什麼不能捐器官
    婁滔生前照片。 本文圖片均來自@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1月5日消息,1月5日,記者通過多渠道證實:2017年10月,經《長江日報》報導、引起全國關注的湖北恩施鹹豐籍女孩婁滔,因醫治無效,已於2018年1月4日晚在鹹豐老家離開人世。遺憾的是,因其器官不符合捐獻條件,其捐贈器官的遺願未能達成。願天堂裡沒有病痛折磨!一路走好,婁滔!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去世 患病期間聽完60多本書
    1月4日,北大女博士婁滔在鹹豐老家病逝。幾個月前,飽受漸凍症折磨的婁滔曾在病床上留下遺言「凡能救命的儘管用」,她希望能夠將器官捐獻給有需要的人,將頭顱留給醫學做研究……婁滔的遺言曾經感動整個中國,不過最終她還是未能如願。婁滔的家長向媒體表示,器官不符合捐獻條件,摘取器官不合時機,捐獻未能成功。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留下捐贈器官遺囑 大愛義舉讓生命之花綻放
    近日,北大女博士婁滔罹患「漸凍症」,留心願捐獻人體器官一事牽動人心。年輕美麗的生命消逝,無疑是最大的悲劇,但在這起悲劇的背後,也讓我們看到了最大善意的美好。「漸凍症」,學名叫運動神經元病,是一種不知病因的罕見絕症。一年多來,「漸凍症」逐漸侵蝕婁滔的肌肉和運動神經,如今的婁滔,每天躺在病床上,已經失去了對身體的控制力。「凡是能救命的部分儘管用」。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病逝,其捐贈器官遺願未能達成
    這個北大女博士最後的願望讓人淚目…「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而應該以生命的質量和厚度來衡量。得了這個病,活著對我是一種折磨和痛苦。我要有尊嚴地離開,爸爸和媽媽,你們要堅強地、微笑著生活,不要為我難過。
  • 北大患絕症女博士婁滔遺囑全文 婁滔資料照片
    「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而應該以生命的質量和厚度來衡量。」——這不是什麼名人名言,而是一位29歲北大女博士婁滔的遺囑。  這位美麗的姑娘在2016年1月被查出患有運動神經元病(俗稱漸凍症)。一年多來,病情不斷惡化,她留下遺囑,「我走之後,頭部可留給醫學做研究。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昨病逝
    本報訊(記者王愷凝)和病魔抗爭兩年的北大29歲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因醫治無效,於昨日凌晨在恩施鹹豐老家離開人世。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去世:被禁錮在身體裡的人生
    1月4日晚,曾引起全國關注的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在鹹豐老家病逝。去年10月,她作出死後捐獻遺體的決定。遺憾的是因其器官不符合捐獻條件,其捐贈器官的遺願最終未能達成。按照婁滔的設想,她畢業後要當大學老師,傳道授業;她要和父母住在同一個城市,可以不要天天見面,但要經常在一起吃飯、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