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生死是我們不能控制的,可有些人英年早逝,總是會覺得有些可惜。
北大女博士婁滔,在2018年去世,年僅30歲。
01
婁滔,出生於武漢,父母在家務農,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從小,婁滔就知道幫家人幹活。
出生於農村的孩子,為了改變命運,最省事的方式就是好好學習,考上一個好的大學。
婁滔也深知這個道理,不管是小學還是初中高中,她每次考試,總是學校的前幾名,這也讓婁滔的父母很是欣慰。
2007年,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預科班,就算是上了大學,婁滔在學習方面也沒有放鬆,每天就是三點一線,本科期間,成績一直都是全系前三名,尤其是英語方面,也十分優秀。
在2008年奧運會期間,還免費為運動員擔任翻譯。
在學習方面,婁滔是一個能力強的女孩,在生活中,是一個性格活潑開朗的人,周圍的同學和老師也都很喜歡她。
在大學畢業後,婁滔被保送到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世界上古史專業。
研究歷史是一件挺枯燥的事情,不過,婁滔就是喜歡這些,更是獲得了學校的獎學金。
不少人在碩士畢業後,就選擇外出工作,而婁滔選擇繼續學習,在2015年,以面試和筆試第一的成績,考進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成為了一名博士生。
02
婁滔在學習時,總是非常認真,可在2016年,一切都變了。
從老家剛回到學校,婁滔就覺得身體有一些不舒服。
她本以為是小問題,可過了很長時間都不見好,於是,決定去醫院做個檢查。
而檢查的結果,讓人無法接受:疑似運動神經元病,也就是所謂的漸凍人症。
這個病是世界上罕見的疾病,病發率為十萬分之一,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也無法手術,只能保守治療。
在檢查出這樣的病後,婁滔給父母打了個電話。
年邁的父母從老家趕到北京,看到住院的女兒,再也忍不住崩潰大哭。
這個時候,婁滔倒是表現的非常淡定,還安慰父母。
婁滔的心裡怎麼會不難過呢?只是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03
婁滔住院一個月後,和男友主動分手,明明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結果,她不想拖累別人。
入院後積極進行治療,儘量的延長壽命,能多一些時間陪伴父母。
可住院後,醫療費過於龐大,這是婁滔的家庭承受不了的。
而當她患病的消息傳開後,學校中的同學和社會人士都紛紛捐款,兩次募捐一共捐款100多萬。
在2016年10月,婁滔的情況不見好轉,轉院到湖北恩施的一家醫院。
但是,婁滔的病情還是控制不住,惡化的越來越嚴重,直到最後,連張開嘴吃飯都沒有力氣。
當時,為了能夠讓婁滔和醫生和家人正常交流,還特意為她安裝了眼動儀,通過轉動眼睛打字交流。
那個時候,婁滔的情緒已經不穩定了。每天被病情折磨,這件事情放在誰身上,都做不到無動於衷吧。
在婁滔還清醒的時候,就立下了口頭遺囑:去世後,她希望捐贈遺體,並且,頭部留下做研究,希望醫學早日攻克這個難題。而且,希望去世後火化,骨灰撒入大海,不佔社會資源。
在她情緒穩定時,會告訴父母,會積極進行治療,可不穩定時,就總是想著捐獻的事情。
作為父母,看到孩子這樣的情況,內心也是無比的難受,可是,他們卻沒法分擔,只能替女兒擔心。
最終,在2018年1月4日,為了不讓女兒再這麼痛苦,父母將婁滔接回老家,離開呼吸機的婁滔在第二天就去世了。
小編覺得,婁滔的父母能夠做出這樣的決定,肯定是非常痛苦的,試問哪一個父母能夠接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呢?
在婁滔還在世時,說過一句話:請讓我靜悄悄地離開,不留任何痕跡,就如我從來沒來過。這應該是她特有的方式來安慰父母吧。
這種痛苦,可能只有為人父母才能體會到吧,我們無法想像婁滔去世後,她的家人究竟有多麼難過,作為家長,遵從孩子的遺願,是最後能做的事情了。
結語
每個人都有去世的那一天,我們不能控制生命長短,也希望大家能夠好好利用時間,完成自己的夢想,不要留下遺憾,最後,小編也希望,婁滔的父母晚年能夠幸福一些。那麼開朗的婁滔,希望她在另一個世界免受這些痛苦。
版權聲明:
原創作品,如發現抄襲洗稿必究。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