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願捐贈遺體:就當我從沒來過,北大女博士婁滔患漸凍症享年30歲

2020-12-03 劉崇聖說娛樂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生死是我們不能控制的,可有些人英年早逝,總是會覺得有些可惜。

北大女博士婁滔,在2018年去世,年僅30歲。

01

婁滔,出生於武漢,父母在家務農,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從小,婁滔就知道幫家人幹活。

出生於農村的孩子,為了改變命運,最省事的方式就是好好學習,考上一個好的大學。

婁滔也深知這個道理,不管是小學還是初中高中,她每次考試,總是學校的前幾名,這也讓婁滔的父母很是欣慰。

2007年,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預科班,就算是上了大學,婁滔在學習方面也沒有放鬆,每天就是三點一線,本科期間,成績一直都是全系前三名,尤其是英語方面,也十分優秀。

在2008年奧運會期間,還免費為運動員擔任翻譯

在學習方面,婁滔是一個能力強的女孩,在生活中,是一個性格活潑開朗的人,周圍的同學和老師也都很喜歡她。

在大學畢業後,婁滔被保送到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世界上古史專業。

研究歷史是一件挺枯燥的事情,不過,婁滔就是喜歡這些,更是獲得了學校的獎學金

不少人在碩士畢業後,就選擇外出工作,而婁滔選擇繼續學習,在2015年,以面試和筆試第一的成績,考進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成為了一名博士生。

02

婁滔在學習時,總是非常認真,可在2016年,一切都變了。

從老家剛回到學校,婁滔就覺得身體有一些不舒服。

她本以為是小問題,可過了很長時間都不見好,於是,決定去醫院做個檢查。

而檢查的結果,讓人無法接受:疑似運動神經元病,也就是所謂的漸凍人症

這個病是世界上罕見的疾病,病發率為十萬分之一,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也無法手術,只能保守治療

在檢查出這樣的病後,婁滔給父母打了個電話。

年邁的父母從老家趕到北京,看到住院的女兒,再也忍不住崩潰大哭。

這個時候,婁滔倒是表現的非常淡定,還安慰父母。

婁滔的心裡怎麼會不難過呢?只是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03

婁滔住院一個月後,和男友主動分手,明明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結果,她不想拖累別人。

入院後積極進行治療,儘量的延長壽命,能多一些時間陪伴父母。

可住院後,醫療費過於龐大,這是婁滔的家庭承受不了的。

而當她患病的消息傳開後,學校中的同學和社會人士都紛紛捐款,兩次募捐一共捐款100多萬

在2016年10月,婁滔的情況不見好轉,轉院到湖北恩施的一家醫院。

但是,婁滔的病情還是控制不住,惡化的越來越嚴重,直到最後,連張開嘴吃飯都沒有力氣。

當時,為了能夠讓婁滔和醫生和家人正常交流,還特意為她安裝了眼動儀,通過轉動眼睛打字交流。

那個時候,婁滔的情緒已經不穩定了。每天被病情折磨,這件事情放在誰身上,都做不到無動於衷吧。

在婁滔還清醒的時候,就立下了口頭遺囑:去世後,她希望捐贈遺體,並且,頭部留下做研究,希望醫學早日攻克這個難題。而且,希望去世後火化,骨灰撒入大海,不佔社會資源。

在她情緒穩定時,會告訴父母,會積極進行治療,可不穩定時,就總是想著捐獻的事情。

作為父母,看到孩子這樣的情況,內心也是無比的難受,可是,他們卻沒法分擔,只能替女兒擔心。

最終,在2018年1月4日,為了不讓女兒再這麼痛苦,父母將婁滔接回老家,離開呼吸機的婁滔在第二天就去世了。

小編覺得,婁滔的父母能夠做出這樣的決定,肯定是非常痛苦的,試問哪一個父母能夠接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呢?

在婁滔還在世時,說過一句話:請讓我靜悄悄地離開,不留任何痕跡,就如我從來沒來過。這應該是她特有的方式來安慰父母吧。

這種痛苦,可能只有為人父母才能體會到吧,我們無法想像婁滔去世後,她的家人究竟有多麼難過,作為家長,遵從孩子的遺願,是最後能做的事情了。

結語

每個人都有去世的那一天,我們不能控制生命長短,也希望大家能夠好好利用時間,完成自己的夢想,不要留下遺憾,最後,小編也希望,婁滔的父母晚年能夠幸福一些。那麼開朗的婁滔,希望她在另一個世界免受這些痛苦。

版權聲明:

原創作品,如發現抄襲洗稿必究。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因醫治無效 在恩施老家離世
    原標題:29歲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去世,父親強忍悲痛講述了女兒最後時光長江日報融媒體1月5日訊(記者尹勤兵)「我走之後,頭部可留給醫學做研究,希望醫學能早日攻克這個難題,讓那些因『漸凍症』而飽受折磨的人,早日擺脫痛苦……」1月5日,記者從各方面渠道獲悉,本報10月13日率先報導的29歲北大女博士婁滔,在和漸凍症病魔抗爭2年後,因醫治無效,已於凌晨在恩施鹹豐老家離開人世。
  • 北大女博士婁滔患漸凍症,臨終遺願捐贈遺體:我的頭留下做研究
    29歲的年紀,還是北京大學的博士,婁滔的生命本應該才剛剛開始。但是,她患上漸動症之後,一切都變了。我們現在先來科普一下漸動症到底是什麼疾病:它是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損傷之後,導致包括球部(所謂球部,就是指的是延髓支配的這部分肌肉)、四肢、軀幹、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漸無力和萎縮。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離世 未能如願捐獻器官
    社會各界紛紛關注,北京大學的校友們也為了婁滔,一直進行著愛心接力。2018年1月4日,婁滔離世,因為器官不符合捐贈標準,她曾經的心願未能達成。  北大女博士患上漸凍症  2016年1月,來自湖北恩施的女孩婁滔被檢診斷患有運動神經元病。
  • 北大女博士患漸凍症留遺囑捐遺體 婁滔資料患病過程回顧
    在婁滔患病期間,因為花費巨大,她的一些朋友曾經在網上發起過捐款,有些是100元或者200元,還有一些是5元甚至1元,而幾乎所有捐款的人,汪豔梅都會在下面留言表示感謝。  15日下午,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經過網友轉發,婁滔的事情被很多人所了解,一些醫院的專家學者也趕赴武漢,希望能夠為挽救婁滔再做一次努力。婁滔口授的遺囑  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而應該以生命的質量和厚度來衡量。我要有尊嚴地離開,爸爸和媽媽,你們要堅強地、微笑著生活,不要為我難過。
  • 北大女博士婁滔得漸凍症,臨終捐贈遺體,留遺言:就當我沒來過
    請遵循我的意願:其他所有器官,凡是可以挽救他人生命的,盡可以捐給他人使用。剩餘肉體,火化後請將骨灰撒進長江,不要修墳頭、佔用任何地皮,不要給這個社會帶來任何負擔。不要舉辦任何治喪儀式,更不要收取親朋好友、任何人的慰問金。請讓我靜悄悄地離開,不留任何痕跡,就如我從來沒來過。能做到如此的人,當是天使。
  • 北大女博士婁滔患漸凍症,臨終遺願捐贈遺體:就當我從未來過
    經過醫院的一系列的檢查之後,婁滔被醫生告知得了運動神經元病,這種病通俗來講就是「漸凍症」,這種病會隨著病情的加重,全身肌肉萎縮,而且會呼吸困難,身體不受控制,就好像被凍住一樣。04父母來到身邊之後,看見自己心愛的女兒躺在了病床上,十分的心疼,眼淚從眼眶中流出,婁滔十分樂觀的看著父母,微笑著說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因為「漸凍症」這類疾病沒有專門的特效藥,只能根據藥物來維持自己的生命,婁滔其實非常的痛苦,但是她沒有展示出來,很是積極的參與者治療。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的最後87天
    因為器官條件並未達到法律規定的捐獻要求,婁滔的遺願未能達成。 回家 「就像橡皮泥一樣垮掉了」 1月4日上午,武漢市漢陽醫院。氣溫已經降到了零下3OC,鉛色的天空低得讓人喘不過氣來,颯颯冷風掀起了醫生和護士們的白色衣角。 他們正在送別一位特殊的病人——婁滔,現年29歲的北大歷史系女博士。差不多就在兩年前的同一時間,她被診斷患有運動神經元病。
  • 漸凍症女博士婁滔2018年1月4日死亡 婁滔遺願火化灑掉骨灰
    在不久之前小編相信有的人應高聽說過漸凍症的女博士,當時人們聽到這則消息後,都紛紛為這位堅強的女博士點讚捐款,希望她能夠挺過難關,但是,小編剛剛也是看到一則消息稱漸凍症女博士病逝是怎麼回事呢?具體是怎樣的?有很多的網友也是在問小編漸凍症是什麼?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當然了,具體的小編也是在網上搜索了一番,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位女博士的傳奇佳話吧!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病逝,其捐贈器官遺願未能達成
    遺憾的是,因其器官不符合捐獻條件,其捐贈器官的遺願未能達成。願天堂裡沒有病痛折磨!一路走好,婁滔!這個北大女博士最後的願望讓人淚目…「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而應該以生命的質量和厚度來衡量。得了這個病,活著對我是一種折磨和痛苦。我要有尊嚴地離開,爸爸和媽媽,你們要堅強地、微笑著生活,不要為我難過。
  • 漸凍症女博士病逝 漸凍症女博士婁滔為什麼不能捐器官
    婁滔生前照片。 本文圖片均來自@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1月5日消息,1月5日,記者通過多渠道證實:2017年10月,經《長江日報》報導、引起全國關注的湖北恩施鹹豐籍女孩婁滔,因醫治無效,已於2018年1月4日晚在鹹豐老家離開人世。遺憾的是,因其器官不符合捐獻條件,其捐贈器官的遺願未能達成。願天堂裡沒有病痛折磨!一路走好,婁滔!
  • 婁滔身患漸凍症,臨終遺願捐贈遺體:就當我從來沒來過
    北京大學「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在老家逝世。新聞一出便引起關注,一個是因為婁滔的身份,一個是因為病情的特殊。這一年婁滔剛剛30歲,正是人生的大好時光,卻因為這樣的病情早早離開了人世,不免讓人覺得心疼、遺憾。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 遺體器官不符合條件 未能捐贈成功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李東)1月4日,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在鹹豐老家病逝。幾個月前,飽受病痛折磨的她曾在病床上留下遺言「凡能救命的儘管用」,希望將器官捐獻,並將頭顱留給醫學做研究……婁滔的遺言曾感動整中國,不過最終她還是未能如願。婁滔的家人表示,器官因不符合條件,摘取不合時機,捐獻未能成功。
  • 北大患絕症女博士婁滔遺囑全文 婁滔資料照片
    「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而應該以生命的質量和厚度來衡量。」——這不是什麼名人名言,而是一位29歲北大女博士婁滔的遺囑。  這位美麗的姑娘在2016年1月被查出患有運動神經元病(俗稱漸凍症)。一年多來,病情不斷惡化,她留下遺囑,「我走之後,頭部可留給醫學做研究。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今日去世 未實現捐獻器官遺願 |沸點
    新京報快訊(記者王煜)今日(1月5日),新京報記者從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之母汪豔梅處獲悉,婁滔病情惡化,已於今日凌晨去世,家人遵從其遺願,將骨灰播散。婁滔生前曾希望捐獻器官,但由於婁滔身體狀況不穩定,摘取器官始終未有合適時機,其遺願未能實現。
  • 北大「漸凍人」女博士口述遺願:凡是能救命的部分儘管用
    央廣網北京10月16日消息(記者任夢巖)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近日,一篇名為《北大「漸凍人」女博士捐獻器官感動無數人》的新聞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現年29歲的婁滔於2015年以筆試第一、面試第一的成績被北京大學歷史系錄取,2016年1月被查出患有運動神經元病。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去世
    #逝者追思# 婁滔,女,來自於湖北恩施 ,因漸凍症醫治無效於2018年1月4日晚在鹹豐老家逝世。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婁滔留下捐贈器官遺囑 大愛義舉讓生命之花綻放
    近日,北大女博士婁滔罹患「漸凍症」,留心願捐獻人體器官一事牽動人心。年輕美麗的生命消逝,無疑是最大的悲劇,但在這起悲劇的背後,也讓我們看到了最大善意的美好。「漸凍症」,學名叫運動神經元病,是一種不知病因的罕見絕症。一年多來,「漸凍症」逐漸侵蝕婁滔的肌肉和運動神經,如今的婁滔,每天躺在病床上,已經失去了對身體的控制力。「凡是能救命的部分儘管用」。
  • 北大女博士婁滔患漸凍症,臨終前留給人間最後的禮物:遺體捐獻
    ——致敬遺體捐獻者:他們留給人間最後的禮物 。接下來,要說的這位她也是遺體捐獻者的一員,患有漸凍症的北大女博士婁滔。1 出身貧寒,志向高遠1988年,她生於湖北鹹豐縣的一個農村家庭。又過了幾天,身體仍舊感覺不適,感冒藥似乎沒起效果,這才引起了她的注意。於是去了醫院做檢查。醫生給出的結果是運動神經元病,俗稱「漸凍人症」。她聽到後,覺得自己以為的小感冒怎麼會轉變成這種病,想著會不會是誤診,然後又去了其他醫院,醫生給出的結果一樣。
  • 漸凍症女博士病逝 捐獻器官遺願未達成患病期間聽完60多本書
    和病魔抗爭兩年的北大29歲漸凍症女博士婁滔因醫治無效,於昨日凌晨在恩施鹹豐老家離開人世。》》》推薦閱讀:豪車被撞說免賠 肇事孕婦態度誠懇獲法拉利車主諒解捐獻器官遺願未達成「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而應該以生命的質量和厚度來衡量……我走之後,能救命的部分儘管用,頭部可留給醫學做研究……」去年10月,婁滔的這份遺囑感動全國網友。
  • 北大「漸凍症女博士」去世
    1月4日,北大女博士婁滔在鹹豐老家病逝。幾個月前,飽受漸凍症折磨的婁滔曾在病床上留下遺言「凡能救命的儘管用」,她希望能夠將器官捐獻給有需要的人,將頭顱留給醫學做研究……婁滔的遺言曾經感動整個中國,不過最終她還是未能如願。婁滔的家長向媒體表示,器官不符合捐獻條件,摘取器官不合時機,捐獻未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