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誕辰!宇宙帶走了霍金,願黑洞裡沒有漸凍症

2021-01-09 騰訊網

史蒂芬·威廉·霍金的一生是功勳卓著的,然而他的一生也是充滿苦痛的。1942年,霍金出生於英國牛津,1963年,在霍金21歲時,他患上了盧伽雷氏症(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症),全身癱瘓,只有一雙眼睛和三根手指可以活動,醫生曾告訴霍金,他最多只能活2年。霍金曾說:「在我 21 歲時,我的期望值變成了零。自那以後,一切都變成了額外津貼。」

然而命運又再次和霍金開了個玩笑,1985年,霍金在訪問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旅途中得了肺炎,為了幫助他呼吸,醫生切開了他的氣管,把一根管子插了進去。這次肺炎沒有奪去霍金的生命,但是卻剝奪了他說話的「權利」。

即使是這樣,霍金依然沒有放棄對科學的追求,他曾經說過:「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身追求的理想,我有愛和愛我的親人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就是依靠著這種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力,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霍金與盧伽雷氏症搏鬥了整整55年,他用可以活動的一雙眼睛、三根手指和自由的大腦,為世界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1979至2009年,宇宙論和黑洞成為他研究的主要領域,在此期間,他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漸凍人」是一種運動神經元疾病。在人的脊髓中,有「專職」控制和調節您隨意運動的神經元,醫學上稱之為「運動神經元」。當這些運動神經元發生了「變性」、「罷工」就會導致您運動的乏力,肌肉萎縮,有時也會影響語言、吞咽和呼吸功能,造成嚴重的後果。這就是運動神經元疾病。也被稱為漸凍人。

2014年夏天的「冰桶挑戰」,讓大眾知道了這種發病率非常非常低的病,讓漸凍症病人從默默無聞的角落推到了檯面上,這有很大的幫助,當年募集到了很多善款。

如何早期識別「漸凍人」?

「漸凍人」最早期的表現可能就是不經意的發現肢體的肌肉萎縮。很多患者也能感覺到肌肉會出現不聽使喚的「跳動」。隨著疾病的發展,肌肉萎縮越發的嚴重,最終出現肌無力和運動功能喪失。大部分患者在病程中可出現咽喉部肌肉的受累,主要表現為飲水嗆咳、吞咽困難和舌肌萎縮。中晚期的患者可以出現呼吸困難。

早期的「漸凍人」最容易和頸椎病相混淆。因為肌肉萎縮也可以是頸椎病的表現,區別的要點在於「漸凍人」不會出現肢體麻木,感覺異常等頸椎病的常見表現。而頸椎病不會發生飲水嗆咳、吞咽困難和舌肌萎縮。

在臨床上,我們可以應用肌電圖和頸椎MRI鑑別這兩種疾病。需要注意的是,一部分「漸凍人」可以有遺傳傾向。

迄今為止,已有10餘種基因被發現與「漸凍人」關聯。所以,確診「漸凍人」,尤其是年輕的患者,需要進一步做基因檢查和遺傳諮詢。如果出現了疑似的症狀也不必驚慌,需要您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漸凍人」如何治療和護理?

力魯唑(Riluzole)和依達拉奉是目前被證實可以治療「漸凍人」的兩種藥物,能夠延緩疾病進展的速度和延長生存期。但前者價格昂貴,使得很多患者望而卻步。

雖然漸凍症目前還不能治癒,但可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延緩疾病進展。例如,一些物理治療有助於無力症狀的患者咳嗽、吞咽和說話功能維持;如果出現肌肉僵硬、痙攣、抽搐,以及流涎和唾液過多、情緒波動等症狀,可給予相關藥物對症改善患者症狀;如果出現呼吸困難,呼吸裝置能幫助患者呼吸。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藥物可減緩病情進展;最重要的是保持樂觀心態,有助於控制病情。

相關焦點

  • 霍金走了,黑洞裡沒有漸凍症……
    霍金是我最敬重的物理學家之一,一生同病魔做鬥爭,到晚年甚至無法發聲,只能藉助臉部肌肉的運動,在計算機的幫助下與人交流。即使如此,霍金依然對這個世界充滿熱情和好奇,用他睿智的頭腦,為我們揭示宇宙無窮的奧秘;霍金雖然被困輪椅無法動彈,卻對人類文明的未來殫精竭慮,數次提出警告,希望我們善待自己的家園;甚至坐在輪椅上,也要東奔西走,為人類去外星系尋找理想家園啟動了突破攝星計劃。
  • 漸凍人症是一種什麼樣的病症呢?霍金都經歷了什麼?
    2018年3月14日凌晨,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在英格蘭家中去世,享年76歲。霍金讓人敬佩喜愛的不止是他偉大的研究發現、宇宙、黑洞、量子力學……還有他與漸凍症頑強鬥爭的意志與勇氣。漸凍人症——比癌症更殘忍的病症。漸凍人症是一種怎麼樣的病症呢?
  • 愛因斯坦誕辰這天,霍金離世了,願大師一路走好!
    3月14日這天是愛因斯坦的誕辰,霍金在這一天去世,兩個人都是76歲,也許這是個偉大的巧合,也許這是歷史循環的開始。霍金畢生主要研究宇宙膨脹以及黑洞問題。提出了俗稱黑洞不黑的黑洞輻射理論,以及奇點的宇宙模型。霍金在大學時代就發現自己不一樣了,莫名的會摔倒,後來確證運動神經元病症,隨著病情加重,從手腳失去知覺,到全身癱瘓,依靠輪椅活動。霍金有兩次失敗的婚姻, 與前期育有三個子女。
  • 霍金生前最後的微博發給了……
    被質疑是「宇宙大王」的巨人,終究還是回到宇宙星系,回到了他追逐一生秘密的地方,他來源於星辰也終將歸於星辰。【霍金到底偉大在哪】他生於伽利略忌日,死於愛因斯坦的誕辰。那個在21歲就被醫生宣告「死亡」、全身癱瘓的霍金,一輩子困於輪椅,卻從來沒有放棄對物理的鐘情。他是科學界神一般的存在。
  • 霍金患上漸凍症後還能說話,還能寫出時間簡史,完全是因為輪椅?
    世界上有許多我們難以解開的謎底,霍金也是如此,我們甚至沒有聽過霍金說話,可是從來沒有人敢質疑霍金的存在。霍金可謂是一個活著的傳奇,正當最好年紀的時候,患了漸凍症,在他剛成名的時候,幾乎全身癱瘓,雖然他功成名就,可是卻再也不能像小夥子一樣,在大街上跑著追女孩子了。
  • 果殼中的宇宙之王——紀念霍金先生
    但是,霍金雖然從數學上對黑洞的輻射現象給出了嚴謹可靠的推斷,其理論也得到了物理學界的廣泛接受,可對於自星骸中誕生的龐大黑洞來說,「霍金輻射」即便真的存在,也將十分微弱。直到目前,人類窮盡所有的觀測手段,依然沒能在宇宙中直接觀察到可靠的霍金輻射。另有一些人,則轉而去尋找宇宙早期黑洞最後急速「蒸發」時產生的耀眼餘暉,然而他們同樣也還沒有獲得足以令科學界信服的過硬證據。
  • 上帝開了次玩笑,霍金送回了宇宙,量子科學讓他復活嗎?
    一直以來,有人把霍金與愛因斯坦比肩。但是,在科學成就上,愛因斯坦的成就被諾貝爾獎間接證明過(在光量子概念和光電效應方面),而霍金的成就包括其博士論文《宇宙膨脹的性質》所提出的種種假說,都還未獲得檢驗。霍金研究的晦澀難懂的物理理論,沒有多少人能真正懂得,卻受到全世界人的矚目和追捧。
  • 漸凍人霍金的中國「忘年交」
    這一天,也是第19個世界漸凍人日。「希望我40歲的時候世界上再也沒有此日。」去年,35歲的王甲曾在這一天寫下這句話。自從24歲患上「漸凍人症」,王甲已與病魔抗爭了12年。如今36歲的他整個身體像結冰一樣被「凍」住了,只有眼睛還能動。
  • 霍金小傳 | 時間永留簡史,世間再無霍金
    霍金者,宇宙超絕之人才也。其生,世人因之鼓舞;其逝,天地為之哀泣。其生也,伽利略去之三百周年也;其逝也,愛因斯坦之一百三十九周年誕辰也。「天不生夫子,萬古如長夜也。」現代科學之巨擘何以綿延而不衰耶?蓋精神相續,志氣相銜,夢想待成,事業未競也。時間永留簡史,世間再無霍金也。
  • 困擾霍金50多年的漸凍症 到底是個什麼病?
    然而,就在這炎熱的夏日,有一群人卻依然很「冷」,因為6.21不僅是夏至日,還是世界漸凍人日。作為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與愛滋病、癌症等並列的五大絕症之一的漸凍人症,平均每90分鐘就會奪去一名患者的生命。比如前不久去世的物理學家霍金,就被漸凍人症困擾了50多年。
  • 回顧霍金一生中的重要時刻
    霍金和歐巴馬會面霍金出生於英國牛津,是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是現代社會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但在其21歲時換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也就是先前網上常提到的「漸凍人症」。霍金患病後,全身逐漸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機可以活動。但在此期間,霍金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憑藉其成就,霍金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最年輕的會員。
  • 回顧霍金一生:狹窄的輪椅束縛不住我的靈魂
    上帝想要過上舒適的居家生活,所以他帶走了坎普拉德上帝想要時尚,所以他帶走了紀梵希上帝想要學物理了,所以他帶走了霍金2018年是群星隕落的一年,先是宜家創始人坎普拉德老先生去世,接著是時尚大師紀梵希去世,如今傳奇物理學家霍金也辭世了
  • 為什麼會有人懷疑霍金是個外星人?
    史蒂芬·霍金可以說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在年輕的時候,他就患上了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也就是漸凍症。從此,他的一生都在輪椅上度過。不過他並不灰心,僅憑著三根能動的手指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人驚嘆的理論。就連霍金的逝世也非常具有傳奇性,他在3月14日去世,而這一天是愛因斯坦的誕辰,也是伽利略去世的日子。
  • 霍金在輪椅上,癱瘓半個世紀,那霍金的孩子從何而來的呢?
    霍金曾說過一個人如果身體有了殘疾,絕對不能讓心靈也存在著殘疾。沒有絕對的完美無瑕,只有相對而言。"宇宙之王"的霍金在他21歲時便癱瘓了,命運戲弄了霍金一下,使霍金癱瘓在輪椅半個世紀,那霍金的孩子從何而來呢?
  • 霍金:宇宙那麼大,神住哪裡呢?
    在霍金出生和去世的時間節點中,兩個偉大的名字赫然在目:1642年1月8日伽利略去世,300年後1942年1月8日霍金出生;1879年3月14日愛因斯坦出生,139年後即2018年3月14日霍金仙逝。奇妙的時間節點,連接起人類仰望星空的深情目光。仿佛看到偉人們一代又一代地接過智慧的接力棒,在銀河裡奔馳,願你們在星辰中相遇。
  • 霍金為什麼沒有得過諾貝爾獎?
    他是全球最為知名的物理學家,著有《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等暢銷科普書籍。此外,他年輕時便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症」),但是重病沒能讓他停下科研的腳步,這番堅持與樂觀也激勵了全世界無數人。但人們不應忘記的是,霍金同樣是一位劍橋大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量子物理和宇宙學,他也被譽為」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
  • 再見霍金,最接近宇宙的男人
    當時眾人都以為這就是霍金的巔峰了,後來才知道,這只是霍金物理生涯的開始! 20世紀80年代,霍金提出的無邊界設想的量子宇宙論,解決了困擾科學界幾百年的「第一推動」問為今天人們理解黑洞和宇宙本源,奠定了基礎。
  • 史蒂芬·霍金為什麼沒有得過諾貝爾獎?
    他是全球最為知名的物理學家,著有《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等暢銷科普書籍。此外,他年輕時便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症」),但是重病沒能讓他停下科研的腳步,這番堅持與樂觀也激勵了全世界無數人。 專題:身處果殼之中,仍是宇宙之王——再見,霍金!
  • 再見,史蒂芬·霍金!人類最聰明的大腦走了,享年76歲!
    他生於伽利略忌日,死於愛因斯坦的誕辰。有人說:最接近外星人的地球人去世了,這是全人類的損失。也有人說:他屬於星辰宇宙,不過是離開了地球,掉進了蟲洞。一代科學巨匠隕落,輪椅太小,但恰好宇宙夠大。霍金的早期工作是當時引力與黑洞領域非常重要的進展,對這一領域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但是還談不上最重大(更談不上偉大)。相較於前面提到的兩個貢獻,霍金被引用最多的工作可能是「貝肯斯坦—霍金熵」公式,但很可惜,這個工作不是霍金先做出來的。而從上世紀70年代到現在,30多年時間裡,引力與黑洞領域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 霍金其實已經死了嗎 臨沂人知道什麼是漸凍人症嗎
    今天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離世,但在消息一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相信,因為之前就傳過霍金早已經去世的消息,當然都是謠言,但霍金確實是身患重病,那霍金究竟得的是什麼病呢?   霍金得的什麼病呢?   漸凍人症,學名為 " 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 "(ALS) ,是世界五大絕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