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遊玩時遭遇海嘯怎麼辦

2020-11-30 科教臺

  10歲的英國女孩蒂莉·史密斯與家人在海灘散步,當看到"海水開始冒泡,池 沫發出噬噬聲,就像煎鍋一樣"時,她憑藉所學的科學知識,迅速判斷出這是海嘯即將到來的跡象。在她的警告下,約一百名遊客在海嘯到達前幾分鐘撤退,倖免於難。

  【避災技巧】

  ( 1)地震是海嘯最明顯的前兆。如果感覺到較強的震動時,就不要靠近由海邊、江河的入海口。如果聽到有關附近地震的報告,要做好防海嘯的準備,收看電視和收聽廣播新聞。需要注意的是,海嘯有時會在地震發生幾小時後到自離震源上千公裡遠的地方。

  (2)準備一個急救包,裡面應該有足夠72小時用的食物、飲用水和其他 需品。

  (3)海上船隻聽到海嘯預警後如果有足夠時間,應該把船開到開闊海面.如 果沒有時間開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離停泊在海港裡的船隻。

  海嘯的威力

  海嘯時掀起的狂濤駭浪,高度可達10多米至幾十米不等,形成"水牆"。另外,海波長很大,可以傳播幾千公裡而能量損失很小。所以,如果海嘯到這岸邊,"水牆『就會衝上陸地,對人類生命和財產造成嚴重威脅。

  (4)海嘯登陸時海水往往明顯升高或降低,如果海面後退速度異常快,且立刻撤離到內陸地勢較高的地方。

  (5)海岸線附近有不少堅固的高層飯店,如果海嘯到來時來不及轉移到自 地,可以暫時到這些建築的高層躲避。海邊低矮的房屋往往經受不住海嘴衝擊,所以不要在聽到警報後躲人此類建築物中。

  (6)如果在海嘯時不幸落水,要儘量抓住木板等漂浮物,同時注意避免與其他硬物碰撞。在水中不要舉手,也不要亂掙扎,儘量減少動作,浮在水面瞅

  流。這樣既可以避免下沉,又能夠減少體能的無謂消耗。

  (7)如果海水溫度偏低,不要脫衣服,保持 陽。也不要喝海水。海水不僅不能解渴,反而會讓人出現幻覺,導致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8)儘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攏,既便於相互 幫助和鼓勵,又因為目標擴大更容易被救援人員發現。

  (9)溺水者被救上岸後,最好能放在溫水 裡恢復體溫,沒有條件時也應儘量裹上被子、毛昆、大衣等保溫。注意不要採取局部加溫或按摩的辦法,更不能給落水者飲酒,飲酒只能使熱量更快散失。落水者應適當喝一些糖水,補充體內的水分和能量。

  (10)如果受傷,應採取止血、包紮、固定等急救措施,重傷員則要及時送醫院救治。如心跳、呼吸停止,則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

  (11)及時清除落水者鼻腔、口腔和腹內的吸人物。具體方法是:將落水者的肚子放在大腿上,從後背按壓,將海水等吸人物吐出。

抓住木板等漂浮物

  不幸落水時,要順手抓住身邊的漂浮物,同時儘量減少動作以保持體力,沒有具體目標時,浮在表面隨波漂流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清除患者體內的眼入物使患者的肚子壓在大腿上,頭部呈趴著的姿勢,用手從其後背突然朝下壓,患者口、鼻、腹內的吸入物就會噴出來,多按壓幾次就可使其吐淨。

  

對患者進行心臟按摩

  患者心跳停止時,要對其進行心臟按摩。保持手肘伸直,以每分鐘60次的速度擠壓胸部,下壓3-5釐米即可。

相關焦點

  • 「原創」海邊遊玩被毒螞蟻咬傷?一天兩人中招!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羅凱燕 實習生 於童顏在海邊遊玩時不慎踩到螞蟻窩,之後不僅皮膚紅腫瘙癢,繼而還差出現呼吸困難和休克症狀,險些喪命。日前,深圳遊客葉女士在南澳海邊遭遇這驚險一幕。無獨有偶,當天上午,另一市民周先生前往海邊辦事,也被一種紅色螞蟻咬傷,以至渾身長滿紅疹,臉部腫脹到眼睛都幾乎睜不開。到底什麼螞蟻毒性這麼強?葉女士被螞蟻咬傷後暈倒在社康中心的電梯裡,被好心路人和社康中心的保潔阿姨扶到急診室搶救。當事人葉女士介紹,自己當天去海邊遊玩。沒想到到海邊時下起了雨,自己匆忙之間沒注意,踩到一個螞蟻窩。大量螞蟻湧了出來,爬進自己的鞋子裡和腳上。
  • 青島夏季海邊十處「最困人」礁石在這裡 遊玩時要注意潮汐變化
    半島記者 馬正拓隨著高溫天氣的日益臨近,很多市民及遊客喜歡到前海一線遊玩。然而由於島城潮汐變化比較大,再加上夏季天氣複雜多變,不少遊客在海邊趕海、垂釣時,被困礁石的情況時有發生。6月2日,交運溫馨巴士工作人員總結了島城前海一線容易困住遊客的礁石,以及近期的潮汐時間,製作成圖表放在途經石老人浴場及第一海水浴場的612路、223路公交車上,供遊客乘車時了解,到海邊遊玩時注意潮汐變化。
  • 怪物級的海嘯,地面溶解...恐龍滅絕前遭遇的那場海嘯有多恐怖?
    海嘯在大洋中傳播時速度非常快,達200~250m/s,也就是720~900km/h,相當於噴氣式飛機的速度。當海嘯靠近海岸、特別是進入海港時,速度減慢,波浪迅疾攀升,浪高可達數十米,有如大海頓時豎立(因此海嘯亦稱作「海立」),像一堵高大的水牆一樣衝向岸上,所向披靡,將海岸掃蕩一空,造成巨大的傷亡和損失。
  • 印度洋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遇到地震或海嘯該怎麼辦
    延伸閱讀:12·26印度洋地震12·26印度洋地震發生於2004年12月26日8時58分55秒,地震規模為芮氏規模9.3級,震源位於3°19′N 95°51.24′E,蘇門答臘島西160千米,水下30公裡深處。這裡是」太平洋地震帶」的地震頻發區域。地震本身(排除海嘯)傳遍到孟加拉、印度、馬來西亞、緬甸、新加坡和泰國。
  • 晉江金沙灣一男孩不慎溺亡 海邊遊玩請注意漲退潮時間
    22日,一名男孩在金井圍頭金沙灣不幸溺亡,海邊遊玩安全問題再敲警鐘。23日,記者回訪現場,教您如何避開圍頭金沙灣「奪命海浪」,避免意外事故發生。不少遊客沒有掌握漲退潮時間,常常在退潮時刻還在海邊玩,一個海浪打來人無法平穩站立,極有可能被退下去的海浪帶走。  那麼,風平浪靜的金沙灣到底隱藏著什麼「黑手」?是傳聞中的「離岸流」在作怪嗎?  在圍頭當地一些村民看來,金沙灣的「離岸流」並沒有傳聞中那麼厲害。這裡的溺水事故原因多是退潮時強大拉力造成的。
  • 世界海嘯日:海嘯是什麼?究竟有多可怕?
    11月5日是第4個「世界海嘯日」。2015年12月22日,聯合國大會全票通過一項決議,將11月5日定為「世界海嘯日」,以提高各國對海嘯的防範意識。海邊最大的危險莫過於海嘯了。你了解海嘯嗎,海嘯來臨時如何逃生?海嘯並不經常發生,因此不容易引起大家的重視,但是海嘯的威力巨大,一旦發生帶來的可能是巨大的災難。
  • 泰國發生2次地震 有引發海嘯的危險
    泰國發生2次地震   中國大使館提醒來泰中國遊客,在前往泰國海濱尤其是南部海濱遊玩時請加強防範、確保安全,並時刻關注泰國氣象等部門發布的信息。如果你感覺到較強的震動,不要靠近海邊、江河的入海口。如果聽到有關附近地震的報告,要做好防海嘯的準備,注意電視和廣播新聞。要記住,海嘯有時會在地震發生幾小時後到達離震源上千公裡遠的地方。     2.如果發現潮汐突然反常漲落,海平面顯著下降或者有巨浪襲來,都應以最快速度撤離岸邊。
  • 海邊遊玩看到這種藍色生物千萬別拿手去碰
    暑期出門旅行,除了要注意颱風天氣,到海邊遊玩還要提防一種海洋生物:水母。如果被它蟄傷,輕者出現過敏症狀,重者可能致命。   連雲港大沙灣海濱浴場的沙灘上遊人如織,大家玩得興起,救生員們一刻也不能放鬆警惕。
  • 男子海邊遊玩發現怪魚,長相怪異讓人心悸
    國外一男子和朋友在海邊遊玩時發現不遠處的岸邊有魚兒擱淺,帶著好奇便走了過去。
  • 海嘯過去,教會了我們什麼?
    海嘯發生後,英國媒體有這樣一則報導。在海嘯襲向泰國普吉島的一個海灘前,跟爸爸媽媽來此遊玩的英國一位年僅10歲的女孩蒂莉·史密斯,敏銳地發現遠處海水突然不平靜起來,海水開始出現泡沫,水流的速度也在加快,且急速退後。
  • 海邊遊玩看到陌生生物,查明後急忙遠離,原來是海裡特有的毒蛇
    在國外的一個男子在周末去海邊遊玩,本來是十分安逸的一個周末,可是就在男子在淺灘的時候發現了一個黑色條狀物,它還在沙灘上晃動,看著很是奇怪。男子本來想趕緊離開,可是一想到它們就在海邊淺灘,而這裡也有很多人遊玩,為了他人的安全,男子決定把這些蛇趕回海裡。其實,在中國這種蛇有人專門飼養,因為它們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它們雖然有劇毒,但是它們有很大的滋補作用,對於腎精虧虛有很好的作用。
  • 海邊離岸流會"吸人" 孩子溺水時無法呼救
    金羊網記者 吳珊北京一對雙胞胎女孩近日在青島海邊溺亡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8月7日,有遊泳教練告訴金羊網記者,溺水者並不像影視劇呈現的那樣會大聲呼叫和掙扎,而是在無聲無息中被海水吞噬。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顯示,世界各地每年溺水死亡約36萬例。兒童、男性以及接觸水機會增多的人,溺水的危險最大。
  • 專家預測日本北海道和巖手或遭遇30米海嘯
    預計最大規模可達芮氏9級,太平洋沿岸將出現大範圍海嘯。北海道、巖手縣部分地區海嘯高度可達約30米。預測稱地震的發生「情況緊迫」。會上還出示了除巖手外的6個道縣浸水圖,有的地方政府辦公樓受災。海嘯高度方面,北海道襟裳町為27.9米,巖手縣宮古市以29.7米居各地之首。該市以北有的地點海嘯高度將超過東日本大地震海嘯。宮城、福島兩縣沿岸海嘯高度在5~20米內,除部分地區外均低於東日本大地震海嘯。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將浸水。青森縣日本海一側及陸奧灣內也將遭遇海嘯侵襲,縣政府和青森市政府將有1米以上的浸水。
  • 海嘯來臨!應該如何正確逃生?
    海邊最大的危險莫過於海嘯了,海嘯會造成巨大的災難,那麼你了解海嘯嗎,知道海嘯來臨如何逃生嗎?這裡有一些關於海嘯的小知識,了解一下,有備無患。 在遙遠的海面移動時不為人注意,以迅猛的速度接近陸地,達到海岸時突然形成巨大的水牆,這就是海嘯,人們發現它時再逃為時已晚,因此,一旦發生地震要馬上離開海岸,到高處安全的地方。
  • 去海邊遊玩不要把自己埋到沙子裡,沙子越溼越危險,應該這樣做!
    導讀:「去海邊遊玩不要把自己埋到沙子裡,沙子越溼越危險,應該這樣做!」每年到了夏天的時候,因為天氣非常炎熱,所以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去海邊遊玩,白色的浪花,細膩的沙子,穿著清涼的衣服,漫步在沙灘之上,這是大部分人腦海裡夏天的記憶吧?
  • 世界上最恐怖的海洋現象,去海邊遊玩看到後一定要馬上跑
    更多的是注重生活品質和精神享受了,所以出去旅遊的人這幾年我們國內也越來越多了,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選擇在工作之餘外出度假,徒步走進山林呼吸新鮮空氣或者是光腳在海灘上踩踏浪花海邊遊玩這幾年我們國內海濱城市異常的火爆,人們越來越喜歡陽光、沙灘和海浪了,令人暫時放下生活中的各種負擔好好享受美景陽光,不過我們也經常會聽到海邊發生意外事故的新聞,即便是遊泳技術很好的小夥伴有時候遇到一些自然現象也會手足無策,當我們去海邊遊玩的時候遇到這3種海洋現象一定要避而遠之
  • 趕海拾貝遇漲潮險釀大禍 警方:海邊遊玩注意天氣
    天津北方網訊:一男子灘涂拾貝時,因海水漲潮被困,隨時可能被捲入大海。接報後,天津港公安局民警及時趕到,將其救助上岸。4月30日13時50分許,民警在東疆港區巡邏時接到群眾求助稱,有一人被困在觀瀾路與內蒙道堤壩外。
  • 海嘯若殺來 廣東怎麼辦
    海嘯若殺來 廣東怎麼辦  陽江湛江兩市代表提交議案呼籲,我省應儘快建立陸海地震監測預報及防災減災體系  2005廣東兩會之議案點擊  本報訊 印度洋海嘯在引發人類悲天憫人情懷的同時,也進一步喚醒了人們對自然災害的警惕。
  • 印度洋海嘯15周年:約30萬人罹難 50萬人無家可歸
    海嘯發生後,英國媒體有這樣一則報導。在海嘯襲向泰國普吉島的一個海灘前,跟爸爸媽媽來此遊玩的英國一位年僅10歲的女孩蒂莉·史密斯,敏銳地發現遠處海水突然不平靜起來,海水開始出現泡沫,水流的速度也在加快,且急速退後。
  • 印度洋海嘯中,大象在海嘯襲來前幾分鐘預知災難奮力逃生
    2004年發生的印度洋海嘯,奪去了接近20萬人的生命,然而事後令人驚奇的是,動物卻很少在這次海嘯中遇難。據報導,海嘯襲來前的幾分鐘,在海邊的山區有一些大象搬運工在森林裡搬運木頭,它們忽然奮力掙脫鎖鏈,扔下木材和象奴,拼命逃往內陸,當人們站在原地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時,海嘯襲來了。當時幾乎所有在海邊工作的大象都及時逃離,沒有造成傷亡。